李忠廉;张西波;尚海涛;张鸿涛;鲍建亨;郑帅
目的:观察嗜酸乳杆菌(L..acidophilus)对感染人轮状病毒(human rotavirus,HRV)乳鼠肠黏膜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只昆明种乳鼠随母鼠按窝随机均分为4组,给4日龄的乳鼠灌服HRV作为感染组,灌服HRV的前和后灌服L.acidophilus作为预防组和治疗组,正常对照组灌服同剂量的MEM Eagle细胞培养液.在实验的第8天下午杀死每组9只乳鼠,取乳鼠盲肠内容物分离培养后,进行菌群分析;ELISA法检测肠黏膜分泌性免疫球蛋白(SIgA)、血清干扰素-r(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HE法染色乳鼠小肠黏膜切片,利用Image-Pro Plus 5.1图像软件分析各组乳鼠小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RV感染组乳鼠出现了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SIgA下降、血清IFN-γ和TNF-α上升、肠黏膜机械屏障受损,预防组和治疗组乳鼠肠道菌群失调、肠黏膜免疫力下降和肠黏膜机械屏障受损的情况均得到了改善.预防组与治疗组相比,前者对乳鼠肠黏膜受损的保护作用效果更好.结论:L.acidophilus对感染HRV乳鼠肠黏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感染前灌服L.acidophilus的保护效果好于感染后灌服.
作者:高源;张振;王宝香;鲍连生;彭罕鸣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总结肝脓肿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01/2011-06收治的183例肝脓肿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男112例,女61例,年龄小18岁,大83岁.左肝脓肿65例,右肝脓肿110例,混合型脓肿8例.单腔脓肿152例,2个以上脓腔31例.脓腔大139 mm×115 mm,小17 mm× 16 mm;合并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低减107例,感染性休克5例.好转治愈178例,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3例自动出院;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107例,穿刺次数1-7次.结论:肝脓肿与糖尿病密切相关;病原菌以肺炎克雷伯菌多见;B超引导下肝脓肿穿刺操作简便,效果好,可作为肝脓肿局部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张海峰;陈海琴;丁晓凌;周国雄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探讨Rb基因与转录因子E2F1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法对48例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进行Rb和E2F1表达检测,分析Rb/E2F1通路与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组织中Rb的阳性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64.6%,4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录因子E2F1的阳性表达率与癌旁正常组织阳性表达率(70.8%,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b、E2F1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Rb阳性表达强度与E2F1的阳性表达强度之间呈正相关(r=0.867,P<0.05).结论:Rb的高表达伴随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发生,E2F1可能作用于食管癌发生的早期阶段,二者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拮抗作用.
作者:马莉莉;李卉;王洪江;陈艳;郭琼;尹娜;李惠武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在食管鳞癌EC-9706细胞中沉默CXCR4基因对MMP-9基因表达的影响,为阐明CXCR4基因在食管鳞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化学合成2条靶向CXCR4基因的siRNA1和siRNA2,同时设立荧光标记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脂质体法转染入EC-9706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转染48 h后,半定量RT-PCR检测各组细胞CXCR4和MMP-9基因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CXCR4和MMP-9基因蛋白表达的变化,侵袭小室检测各组细胞穿膜细胞数的变化,MTT检测各组细胞的A值.结果:与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相比,转染CXCR4siRNA1和siRNA2组细胞CXCR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与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相比,转染CXCR4 siRNA1和siRNA2组细胞MMP-9mRNA和蛋白的表达同样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CXCR4 siRNA1和siRNA2组细胞穿膜细胞数与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相比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结果显示转染CXCR4siRNA1和siRNA2组细胞增殖能力下降,与阴性对照和空白对照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鳞癌EC9706中存在CXCR4基因对MMP-9基因的调控作用,CXCR4基因有可能通过调控MMP-9基因的表达参与食管鳞癌细胞的浸润转移,CXCR4有可能成为食管鳞癌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点.
作者:刘剑;王峰;朱利楠;何炜;王留兴;樊青霞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探讨CCT亚基γ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一步法检测35例肝癌及癌旁组织、12例正常肝组织中的CCT亚基y表达.结果:CCT亚基y在肝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88.57%(31/35),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86%(22/35),在正常肝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67%(5/12).CCT亚基γ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CCT亚基γ的表达与肝癌患者年龄、乙肝表面抗原、有无门静脉癌栓、AFP水平、肿瘤直径及临床分期均不相关(P>0.05),但CCT亚基γ的过度表达与肝癌患者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相关(P<0.05),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越低,CCT亚基γ的表达越高.结论:CCT亚基γ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可能与肝细胞的癌变有关.
作者:谭晓虹;曹骥;欧超;汪多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研究JDP2与TGF-p1诱导的人胰腺癌细胞系P anc -1上皮向间质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JDP2转染组、空质粒转染组3组,并分别用P、P-J-T、P-V-T缩写代表.用pCEFL-HA-JDP2质粒和pCEFL空质粒瞬时转染人胰腺癌细胞系Panc-1,48 h之后应用TGF-p1分别刺激JDP2转染和空质粒转染组细胞48 h.以正常的Panc-1细胞为空白对照组,仅加等量的PSB.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的差异;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E-cadherin及vimentin的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应用Transwell侵袭实验观察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P-J-T组能够明显抑制由TGF-β1诱导产生的EMT.与P组相比,P-J-T组大部分细胞没有明确的形态学上的变化,E-cadherin及vimentin蛋白及mRNA表达变化不明显,迁移能力亦无明确差异(48.0±5.3 vs 52.0±7.2),未成功诱导EMT;而P-V-T组Panc-1细胞大多数变成长梭形,细胞间紧密连接丢失,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mRNA表达:P<0.01;蛋白表达:P<0.05),vimentin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侵袭至小室下室的细胞明显增加(48.0±5.3 vs 81.0±10.7,P<0.01),出现非常显著的上皮向间质转化特征.结论:JDP2具有明显抑制EMT的作用,JDP2转染后的胰腺癌细胞系可以明显抑制由TGF-β1诱导的EMT,这使得JDP2有可能成为新的胰腺癌的靶向治疗因子.
作者:许元鸿;刘哲;郭克建;杜瑞霞;王春雁 刊期: 2011年第28期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rimary small intestinal lymphoma,PSIL)是一种结外淋巴瘤,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组织分型、病理形态与结内淋巴瘤有所不同,临床易误诊漏诊,病理诊断较困难,明确其分类、分期标准有助于提高临床及病理诊断水平.其治疗与结内淋巴瘤及其他胃肠道肿瘤不同,目前采取以手术为主以放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本文对该病的临床病理特点、分型、诊治及预后进行综述.
作者:黄小梅;高青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探讨羽扇豆醇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及vδT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本实验室体外扩增人外周血γδT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羽扇豆醇在不同时间段对人γδT细胞和人胰腺癌细胞SW1990生长的影响.本实验分3组:空白对照组、溶剂对照组和实验组,时间段分24、48、72h组.结果:羽扇豆醇浓度在0.4-200 μg/mL时羽扇豆醇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在24、48、72 h各组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4、48、72 h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γδT细胞培养7 d从扩增前的3.61%增加到80.2%,羽扇豆醇对γST细胞在24、48、72 h随浓度的增加先增值后抑制作用.24h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8、72 h各组与空白对照组和溶剂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羽扇豆醇对人胰腺癌细胞SW1990有抑制作用,对γδT细胞随着浓度增加有先促进后抑制作用.
作者:罗冠琴;朱炳喜;陈复兴;刘军权;黄菲;吕小婷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探讨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1例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总结.结果:7例保守治疗的病例中有5例复发,治愈率仅(28.6%,2/7),保守治疗效果不佳.14例手术患者总体疗效满意.10例行肠切除吻合术的患者,治愈率达(90.0%,9/10),可见手术治疗为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的佳方法.1例出现吻合口瘘的患者,再次手术证实为第1次手术切除肠管过少,残留病变肠管所致.结论:慢性放射性肠炎并发肠梗阻的佳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应尽量行肠切除一期吻合术,手术时应尽量切除全部病变肠管,避免出现吻合口瘘.同时肠造口术或旁路手术也是必要术式,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作者:周创业;周振理;马军宏;吕鹏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成人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临床极其罕见,容易误诊.随着影像诊断及肝脏外科的迅速发展,对其发现可能会有所增加,作者就经治的l例此病并复习文献加以讨论,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治.
作者:郭威;陈谦;喻亚群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对人工肝结合131I治疗与内科常规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合并重症肝损害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对近6年来我院40例甲亢合并重症肝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方式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采用人工肝[方式有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olecular adsorbent recirculating system,MARS)、血浆置换]结合131I与内科常规治疗的疗效和预后.结果:人工肝组有25例患者,20例好转,5例病情恶化,内科常规治疗组共15例患者,6例好转,9例恶化,人工肝组好转率(80%)明显高于内科常规治疗组(40%),人工肝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甲状腺功能指标,缩短凝血酶原时间,提高治愈率.结论:甲亢合并重症肝损害病情复杂,治疗棘手,根据病情需要行人工肝治疗,在肝功能改善后行131I能明显改善预后,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
作者:杨丽霞;李小鹏;张伦理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受体Ⅱ单克隆抗体(KDR-mAb)抑制荷人胃癌裸小鼠肿瘤生长的作用.方法:将人胃癌细胞(SGC-7901)通过背部皮下接种裸小鼠制备荷人胃癌小鼠肿瘤模型.待肿瘤生长至直径100-300 mm3时将荷瘤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腹腔注射KDR-mAb、5-FU和生理盐水进行治疗.10d后剥离瘤组织,比较3组肿瘤组织的体积和质量、计算抑瘤率;通过Real-time 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定量检测VEGF在各治疗组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KDR-mAb在体内能显著抑制实体瘤的生长,抑瘤率为36.3%,肿瘤大小和肿瘤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1889.94 mm3±396.64 mm3vs9398.34mm3±7413.96 mm3,1.07 g±0.58 gvs l.68 g±0.18 g,均P<0.05); KDR-mAb能显著抑制肿瘤组织中VEGF mRNA和VEGF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作为VEGF受体抑制剂,KDR-mAb在荷人胃癌细胞小鼠肿瘤模型中具有明显的体内抗肿瘤活性,对于人胃癌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作者:孔桂美;张小荣;吴克艳;赵飞燕;朱海杭;张旭东;廖月霞;卜平 刊期: 2011年第28期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的胰腺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性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目前仍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方法.而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marrow-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作为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可跨越中胚层向内、外胚层的其他组织细胞转化,并具有再生、修复及抗炎的作用.目前的研究已证明,BMSCs有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潜能.主要通过向损伤部位迁移并增殖,转化为胰腺干细胞,参与组织再生;修复血管内皮,改善血流;调控炎症相关的细胞因子,减轻炎症反应以及免疫调节功能来发挥其治疗作用,为临床上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赖薇;邓明明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以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病因未明,肠道黏膜异常的免疫反应在发病中有着重要作用.近发现一类辅助T淋巴细胞Th17细胞,能在肠黏膜中大量分泌IL-17A和IL-17F.减少肠道Th17细胞数量和其相关的细胞因子的表达能够缓解肠道炎症反应,预示Th17细胞在IBD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肠道共生菌与IBD的发病也有着密切关系,肠道共生菌群的变化可能导致Th17细胞的数量发生改变引起炎症,或者通过其他机制和途径诱发免疫紊乱,从而使得炎症得以发生.本文就Th17细胞的分化与其在IBD中的作用,以及共生菌群和Th17细胞之间的相互联系作一综述.
作者:李睿东;韩高雄;陶凯雄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探讨巨大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手术治疗的经验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001-06/2010-08我科收治的巨大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20例手术治疗资料.按Todani分类法分型:Ⅰ型19例,Ⅳ型1例.所有病例均行囊肿切除.结果:术后胆汁漏2例,胰漏2例,经非手术治疗治愈,切口感染2例.20例中获随访19例,随访率为95%,随访3-96 mo,平均随访53.6 mo,3例表现轻度胆管炎,2例吻合口狭窄,余下疗效皆为优,未发现恶变者.结论:囊肿切除、胆肠Roux-en-Y吻合术是根治先天性胆管扩张症首选手术方法.对于巨大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在选择手术时,术前行PTCD治疗以改善肝功能和凝血异常.
作者:李忠廉;张西波;尚海涛;张鸿涛;鲍建亨;郑帅 刊期: 2011年第28期
目的:观察ER-α36分子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慢病毒转染技术构建稳定高表达和低表达ERα-36分子的重组人胃癌SGC7901细胞株.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SGC7901-Control)、ER-α36低表达组(SGC7901-Low36)和ER-α36高表达组(SGC7901-High36),每组各3只雄性裸鼠.将上述细胞(5×106个/mL)接种裸鼠皮下,建立裸鼠荷瘤模型,连续观测30 d.采用瘤结节体积测量和称质量、瘤组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Ki67指数和E-cadherin蛋白表达等方法,鉴定各组细胞生长的情况.结果:全组实验动物均出现移植瘤.第16天开始,SGC7901-High36组裸鼠肿瘤的体积>SGC7901-Control组裸鼠肿瘤的体积>SGC7901-Low36组裸鼠肿瘤的体积,两两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30天,SGC7901-High36组肿瘤的质量(2.58 g±0.014 g),明显大于SGC7901-Control组(1.32 g±0.0245g)和SGC7901-Low36组(0.471 g±0.021 g),两两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SGC7901-High36组肿瘤细胞的核分裂数(42.33±6.33),明显高于SGC7901-Control组(28.5±0.35)和SGC7901-Low36组(12.5±2.5),两两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ki67阳性细胞计数,SGC7901-High36组(86.35±5.23),明显高于SGC7901-Control组(65.44±4.56)和SGC7901-Low36组(18.25±2.56),两两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SGC7901-High36组肿瘤细胞几乎不表达E-cadherin蛋白,明显低于SGC7901-Control组和SGC7901-Low36组.结论:ER-α36分子在胃癌细胞的生长与增殖中具有重要作用,并可能通过靶向肿瘤细胞的粘附分子而促进肿瘤的侵袭与转移.
作者:王绪明;刘晶晶;邓昊;陈莹;刘丽江 刊期: 2011年第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