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绪菁;孔颖泽;王建华
砷暴露可致多种形式的肝损伤,如肝纤维化、肝硬化,进一步发展成肝癌,其致病机制仍在研究探讨中,迄今尚无完善成熟的理论解释. 本文综述了砷致肝损伤后相关生化指标的变化,旨在对砷中毒机制的研究和进展作进一步探讨.
作者:刘洋;吴君 刊期: 2009年第34期
胰腺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早期诊断困难,临床治疗效果差,是目前预后差的恶性肿瘤. 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胰腺癌的发生中具有重要作用,胰腺上皮内瘤变(pancre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anIN) 是胰腺癌的癌前病变. CT 、MRI 、超声内镜、ERCP 和血清标志物检测为胰腺癌诊断提供了有效手段,手术与辅助化疗、放疗以及分子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有望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 建立灵敏高效的预警和早期诊断体系,加强多学科合作开展综合治疗,是提高胰腺癌临床诊疗水平的主要途径.
作者:刘海林;王磊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针对乙型肝炎病毒(HBV)S 基因翻译起始区反义锁核酸(LNA) 片段在HepG22.2.15 细胞内抗病毒效果及有效LNA 序列筛选. 方法:设计合成互补于HBV S 基因mRNA 翻译起始区同一位点的4条不同序列长度LNA 片段及无关对照序列,以阳离子脂质体介导,作用于HepG22.2.15 细胞,采用ELISA 法和FQPCR 法分别监测24 、48 和72 h 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BsAg 和HBV DNA 的含量;MTT 法检测LNA 对细胞代谢的影响. 结果:4条不同序列长度(10 、15 、20 及25 个碱基)的反义LNA 对HBsAg 的表达和HBV DNA 的复制均有显著性抑制作用,72h 后的抑制率分别为46.58% 、54.38% 、72.43% 、69.92% 及27.09% 、28.77% 、34.71% 、32.68%,且抑制率随时间呈增高趋势. LNA 对细胞代谢无明显影响. 结论:针对HBV S 基因mRNA 翻译起始区的反义LNA 短序列体外能显著抑制HBV 基因的表达,且抑制作用强的序列长度应在15-25 个碱基之间.
作者:邓益斌;王燕菲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辣椒素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1,TRPV1) 基因多态性与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的相关性. 方法:以罗马Ⅲ诊断标准纳入病例73 例,正常对照65 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 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TRPV1 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析,并对突变的纯合基因型进行直接测序. 结果:测出3种TRPV1 基因型:CC 型、CT 型、TT 型. IBS 组CC 基因型的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5 vs 10,χ2 = 6.858,P = 0.032),等位基因C的频率IBS 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93 vs 67,χ2 = 4.174,P = 0.041),IBS 组与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TT 基因型的测序结果与预期相符合. 结论:TRPV1 基因多态性可能影响个体对IBS 的遗传易感性以及IBS 患者的内脏高敏感性,表现为CC 基因型及等位基因C的个体对IBS 易感,他有望成为IBS 治疗的一个靶点.
作者:张志强;王沁;王毕娟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 对大鼠结肠平滑肌细胞(SMC)表达干细胞因子(SCF) 的影响. 方法:酶解法分离培养SD 大鼠结肠S M C、α-actin 免疫荧光鉴定,然后将大鼠结肠SMC 随机分为IGF-1 不同浓度(0 、5、10 、50 、100 、150 μg/L) 、时间(0 、8、16 、24 、48 h) 及IGF-1α受体(IGF-1Rα)抗体(0 、50 、100 、150 μg/L) 干预组;Western blot 、RT-PCR 法检测SMC合成SCF 的变化. 结果:低剂量IGF-1(5 、10 μg/L) 对SCF 蛋白和mR N A表达无影响(P >0.05),中高剂量IGF-1(50 、100 、150 μg/L) 诱导其表达增加(均P <0.05),100 μg/L可能为体外大有效浓度(0.820±0.061 vs 0.167±0.015;1.269± 0.219 vs 0.560±0.023,均P <0.05),且其促SCF 蛋白和mRNA合成的高峰在第16 小时(0.420 ±0.034 vs 0.209±0.001;1.407±0.133 vs 0.477±0.041,均P <0.05),IGF-1Rα抗体可抑制SCF 蛋白和mRNA合成,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P <0.05). 结论:IGF-1 能通过作用于SMC上的IGF-1 受体刺激大鼠结肠SMC内SCF 的表达.
作者:宁月季;张蔚;成家飞;李学良;王美峰;林琳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食管动力在咽喉反流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对怀疑由胃食管反流引起的22 例反流性咽喉炎患者(LPR 组)和存在典型食管反流症状(反酸烧心)却没有咽喉炎症状的23 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GERD 组)进行食管压力测定和24 h 食管pH 监测. 结果:LPR 组的食管上括约肌压力(UESP) 和距食管下括约肌(LES)8 cm 处的食管收缩力明显低于GERD 组(41.23±19.61 mmHg vs 55.82 ±20.51 mmHg;58.77±30.84 mmHg vs 77.40 ±36.12 mmHg,P = 0.009,0.035),2 组的食管上括约肌长度(UESL) 、食管下括约肌长度(LESL) 、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 和食管其余各段(距LES 3 、13 、18 cm) 的收缩力无明显差异. LPR 组病理性酸反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GERD 组(χ2 = 3.979,P = 0.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UESP 和食管下段的收缩力在阻止咽喉反流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马进玉;齐颖;邸岩;苗丽 刊期: 2009年第34期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是非常少见的食管恶性肿瘤,近年来食管小细胞癌的发病率似有上升趋势. 食管小细胞癌的生物学行为、治疗模式及预后均不同于鳞状细胞癌,其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规范. 本文就近几年来有关食管小细胞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卢绪菁;孔颖泽;王建华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在食物过敏小鼠模型中CD4+CD25+ Treg 细胞的功能状态及TIM4 与TIM1 对其的影响,分析食物过敏的发生机制. 方法:无受试蛋白喂养BALB/c 小鼠32 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B(SEB)+ 卵清蛋白(OVA) 共同作用组、TIM1 抗体干预组及TIM4 抗体干预组,分别于0、3、9 d ip生理盐水,SEB 和OVA,TIM1 抗体+SEB+OVA,TIM4 抗体+SEB+OVA,并于第7、14 天给予SEB+OVA( 空白对照组以生理盐水ig)ig. RT-PCR 检测空肠及脾脏Foxp3 mRNA 表达、空肠TIM4 mRNA 表达,ELISA 法测定血清TGF-β1与IL-10 的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空肠黏膜TGF-β1与IL-10 表达. 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EB+OVA 共同作用组小鼠空肠及脾脏F oxp3 mRNA 表达明显下降(0.401±0.145 vs 0.732±0.162;0.407 ±0.082 vs 0.691±0.145,均P<0.05),TIM4 mRNA 表达明显增高(P<0.05),血清和空肠黏膜TGF-β1表达显著降低(7859.853±126.704 ng/L vs 8342.814±488.461 ng/L;108.834 ±9.634 ng/L vs 156.298±12.002 ng/L,均P<0.05);与SEB+OVA 组相比,TIM1 和TIM4 抗体干预组小鼠空肠及脾脏F oxp3 mRNA 及血清和空肠黏膜TGF-β1表达显著增高(均P<0.05). 结论:TI M4 与TI M1 抗体干预可恢复SEB+ OVA 致敏小鼠Treg 细胞功能,维持耐受平衡,减轻过敏症状,提示TIM4-TIM1 通路可能在食物过敏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王新亭;郑鹏远;罗予;刘志强;张利利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国外戊型肝炎病毒(HEV) 抗体检测试剂盒的质量及可能的用途. 方法:用考核试剂(意大利Dia.Pro Diagnostic Bioprobes S.r.l.,HEV 抗体检测试剂盒)、参比试剂(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HEV 抗体诊断试剂盒)及第三方试剂对本院常规体检标本及戊型肝炎可疑感染者血样共450 份血清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考核试剂和参比试剂的阳性符合率98.35%,阴性符合率99.70%,总符合率99.33%. 对考核试剂和参比试剂检测结果不一致的1例样本进行第三方试剂检测,表明,考核试剂的敏感性为99.17%,特异性为100%. 结论:采用对患者血清中的HEV 抗体(IgG+IgM) 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戊型肝炎的临床检出率,有助于疾病的诊断与预防.
作者:李宏峰;赵红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 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5 例GIST 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将超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超声测量肿瘤的大径线数值病理测量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1.328,P >0.05). 肿瘤的形态及内部回声与其危险性高低有关:危险性低、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危险性高,形态不规则,内呈现混杂回声. 彩色血流分布与肿瘤危险性高低无明显相关. 超声在胃GIST 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肠道GIST. 结论:彩色超声检查在GIST 诊断中具有实用价值,结合其他检查可提高GIST 诊断准确性.
作者:杨力;段洪涛;宋奕宁;王功伟;李建国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硒蛋氨酸对胃癌细胞BGC-803 化疗敏感性的影响. 方法:用MTT 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硒蛋氨酸对胃癌细胞BGC-803 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SP 法检测化疗时补硒对胃癌细胞BGC-803 中硒蛋白P表达的影响. 结果:各浓度顺铂加硒蛋氨酸对胃癌细胞BGC-803 的增殖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与单用同浓度顺铂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均P<0.05),且呈一定的浓度、时间依赖性,当顺铂加硒蛋氨酸浓度为40 mg/L+20 mmol/L 作用72 h 对胃癌细胞BGC-803 的增殖抑制作用强;同时,化疗时补充硒蛋氨酸能增强胃癌细胞BGC-803 中硒蛋白P的表达. 结论:硒蛋氨酸可增强顺铂对胃癌细胞BGC803 增殖的抑制作用,为其作为胃癌化疗的辅助剂提供了理论依据;硒蛋白P可能成为衡量胃癌化疗敏感性的指标之一.
作者:陈晋;吴清明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转染TGF-β1反义寡核苷酸(TGFβ1-ASODN) 对食管鳞癌细胞EC9706 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方法:将化学合成的TGF-β1-ASODN 转染食管鳞癌细胞EC9706,采用RT-PCR 和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效率;观察TGF-β1-ASODN 转染后细胞形态学的改变;采用MTT 和流式细胞术检测TGF-β1-ASODN 转染后对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结果:转染TGF -β1-ASODN 可有效抑制EC9706 细胞中TGF-β1的活性,其mRNA 及蛋白的表达均明显低于转染前的水平(0.25 ±0.07 vs 0.43±0.09;35.35% vs 41.38%,均P<0.05);TGF-β1-ASODN 可明显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转染后细胞生长拥挤失去正常形态,细胞存活率高于转染前(109.4% vs 100.0%,P <0.05),G1期、S期细胞百分比低于转染前,G2期细胞百分比则高于转染前,细胞凋亡率低于转染前(62.9% vs 66.5%;21.3% vs 23.7%;14.8% vs 9.8%;0.69% vs 0.96%,均P<0.05). 结论:TGF -β1-ASODN 可高效特异地将TGF-β1基因沉默,并解除其抑制细胞增殖、阻滞细胞周期、促进细胞凋亡的作用.
作者:张红燕;李珊珊;孙洋;王新华;阎爱华;王小军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Ghrelin 对胃外分泌功能的作用. 方法:从断奶大鼠中获得新鲜胃黏膜组织. 分离培养胃黏膜上皮细胞,培养30 h 后,实验组换为分别含有1×10-4 、1×10-3 、1×10-2 和1× 10-1 μmol/L Ghrelin 的新鲜培养液,对照组换为不含Ghrelin 的正常新鲜培养液. 继续培养4 h,收集培养液和细胞,分别测定细胞的相对活性(MTT 法)、培养液中胃蛋白酶活性、细胞中H+-K+-ATPase mRNA 表达和活性. 结果:实验组中细胞的相对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1×10-3 μmol/L Ghrelin 可显著提高胃蛋白酶的活性(P<0.05). 1×10-3 μmol/L Ghrelin 可显著增加细胞中H+K+-ATPase mRNA 的表达(P <0.05),1×10-4 和1 ×10-3 μmol/L Ghrelin 明显增加了胃黏膜上皮细胞中H+-K+-ATPase 的活性(均P<0.05). 结论:Ghrelin 体外作用于胃黏膜上皮细胞可刺激胃蛋白酶和胃酸的分泌.
作者:杜改梅;刘茂军;陈钟鸣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特异性抑制剂塞来昔布(celecoxib) 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4例不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采用塞来昔布治疗,并与同期随机的17例患者(对照组)进行前瞻性比较,分析2组生存期、塞来昔布治疗的安全性及其镇痛效果. 结果:塞来西布组的生存期高于未服用组,2 组生存时间有显著性差异(11.5 mo vs 9.6 mo,P<0.05);塞来西布组患者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他对疼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为83.3%. 结论:塞来昔布可能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作者:吴高松;马小鹏;汪杰;黄丽丽;刘岩岩;尹玉平;刘捷 刊期: 2009年第34期
溃疡性结肠炎(UC)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针对MDR1 基因敲除小鼠易发UC;MDR1 发生C3435T 基因变异在UC 患者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人;C3435T 基因变异可导致P糖蛋白(P-gp) 表达下降;而在激素耐药的UC 患者其外周血淋巴细胞及肠黏膜上皮细胞P-gp 的表达量较药物敏感者及正常对照组高等现象,提出MDR1 基因多态性可能和UC 的发生、发展以及激素的治疗反应有关的假说,但也有不同的结论.
作者:马铭泽;杨崇美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观察猕猴桃果仁油对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 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健康,♂小鼠50 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果仁油低、中、高剂量组[90 、180 、270 mg/(kg·d)]5 组. 除对照组用普通饲料喂养外,其余各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 实验6 wk 后处死全部小鼠,比较各组之间血清和肝脏生化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特征.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TG 、TC 、ALT 、AST 和肝组织MDA 显著升高(均P<0.01),肝组织SOD 和GSH-Px 显著降低(均P<0.01);果仁油中、高剂量组小鼠血清TC 、TG 、ALT 、AST 及肝组织MDA 显著低于模型组(TC:3.05±0.32 mmol/L,2.55±0.43 mmol/L vs 4.55±0.23 mmol/L;TG:1.62± 0.68 mmol/L,1.56±0.57 mmol/L vs 1.90±0.55 mmol/L;ALT:76.91±16.32 U/L,64.54±11.32 U/L vs 170.34±9.32 U/L;AST:128.26±20.15 U/L,112.74±21.37 U/L vs 158.86±18.45 U/L;MDA:5.16±0.97 U/mg,5.01±1.14 U/mg vs 5.88±1.07 U/mg,P <0.05 或0.01),肝组织SOD 和GSH-Px 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模型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严重,并伴有炎细胞浸润及坏死,而果仁油中、高剂量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轻,无明显炎细胞浸润及坏死. 结论:猕猴桃果仁油对高脂饲料诱导的小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向志钢;李先辉;刘锋;周卫华;张永康 刊期: 2009年第34期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曲古菌素A对食管癌细胞系EC1 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其对细胞周期调控基因p21 WAF1/CIP1 表达的影响. 方法:用0.3,0.5,1.0 μmol/L 的TSA 处理EC1 细胞,MTT 检测TSA 作用24 、48 h 对EC1 细胞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0.3,0.5,1.0 μmol/L 的TSA 作用24 h 后EC1 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 blot 法检测p21 WAF1/CIP1 变化. 结果:TSA 在0.5 μmol/L 以上时对EC1 细胞有抑制作用;0.3 μmol/L TSA 处理细胞后细胞周期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0.5 μmol/L TSA 处理EC1 细胞后,G0/G1期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增加,S 期细胞较对照组明显减少(74.56% ±1.34% vs 62.12%±0.52%;14.52%±1.81% vs 27.50%±0.66%,均P <0.05);0.5,1.0 μmol/L TSA 处理细胞后p21 WAF1/CIP1 表达明显增加(均P<0.05). 结论:一定浓度的TSA 对人食管癌细胞EC 具有的增殖抑制作用,引起EC1 细胞发生G0/G1 期阻滞,其部分机制与p21 WAF1/CIP1 上调有关.
作者:马俊芬;江亚南;赵继敏;黄幼田;赵明耀;董子明 刊期: 2009年第3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