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刘环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 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慢性呼吸道炎症疾病,其主要特点为气道高反应性气流受限,致使患者出现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胸闷、气促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会危及到生命安全.随着不断深入的研究,临床对于其发病机制亦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目前对于该疾病的治疗依然以药物治疗为主,本文亦从吸入型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茶碱类、抗胆碱能药物等代表性药物为出发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在确定临床疗效的同时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对于一些新型抗哮喘药物,比如孟鲁司特和扎鲁司特等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由于其临床应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较少,而使人们保持着相当高的关注度.除此之外,本文还对中医药辨证治疗的方法进行探讨,发现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可以有更为出色的临床表现,而阿司咪唑、弗雷他定等抗组胺类药物因为副作用较大,在临床应用时应谨慎对待.同时本文针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展开了免疫及基因治疗的应用探讨,期望通过基因纠正或免疫缺陷纠正,从根源上预防哮喘,同时利用抗哮喘基因类或是DNA疫苗进行基因修饰、置换、修正以及灭活等,使之有望成为具潜力的治疗方案.
糖尿病天地杂志相关文献
  • 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不同亚型原发性高血压流行病学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高血压患者的环境危险因素,了解高血压的发病规律,为高血压的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内蒙古锡林郭勒盟567名无亲缘关系的蒙古族高血压患者和病例对照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计算不同亚型高血压患病情况及风险因子,分析高血压与高血脂的相关性.结果 年龄、性别和体质指数是蒙古族高血压患病的重要环境易感因素;不同亚型高血压的患病与血脂水平无相关性.结论 蒙古族高血压发病率较高,应加强高血压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预防和控制体质指数等高危因素.

    作者:安彩艳;方鑫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眼底激光与雷珠单抗联合治疗的价值.方法 选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00例,所选时间为2015年8月-2017年8月,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实施眼底激光治疗,实验组则同时实施雷珠单抗治疗,对比2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实验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0.00%),P<0.05;实验组视网膜水肿改善、眼底渗出、眼底出血吸收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眼底激光与雷珠单抗联合治疗,可有效对患者的视力进行改善,意义重大.

    作者:吴迪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急救分析

    目的 探讨糖尿病痛症酸中毒的急救方法与急救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2月本院接收的53例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实际治疗中,主要采取及时补液、补钾、使用胰岛素及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进行疾病治疗,观察患者急救效果.结果 5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50例经急救后血糖水平趋于稳定,3例患者因血糖改善不佳送至重症观察室进行重症监护.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没有出现因输液及用药因素所致的重症并发症情况.结论 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给予患者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郭东昕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加强临床药学管理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探讨

    目的 探讨加强临床药学管理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价值.方法 将我院自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68例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84例采用常规临床药学管理干预,观察组8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药学管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用药合理性变化.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9.12±1.29)、抗菌药费用(539.16±56.13)、住院费用(4429.26±122.34)、抗菌药物使用种类(1.09±0.3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观察指标(t=8.657,P<0.05;t=9.558,P<0.05;t=11.091,P<0.05;t=3.18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药物的用法不合理(14.29%)、药物的用量不合理(13.10%)、药物重复使用(15.48%)、药物与患者病情不符(14.29%)、给药途径不合理(11.9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t=6.114,P<0.05;t=12.038,P<0.05;t=13.047,P<0.05;t=3.18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临床药学管理能够显著减少临床用药不合理现象,降低患者不必要的药物支出,增强患者用药安全性,提高药物使用效果.

    作者:李琳琳;辛娜娜;于东;刘鹏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连续性肾脏替代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效果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重症急性肾衰竭使用连续性肾脏替代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实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实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Scr、BUN、Ccr指标,1年存活率为83.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重症急性肾衰竭使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方式治疗的疗效显著,可促进患者肾脏功能恢复,且远期存活率高.

    作者:田玉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腹部穴位按摩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腹部穴位按摩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4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每周排便次数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1%)相比于对照组(66.7%)更高,在治疗1周、2周、4周后的排便次数较对照组更多,统计学分析显示P<0.05.结论 对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给予腹部穴位按摩治疗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马鑫文;王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6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在糖尿病中,属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但糖尿病中因颅神经病变导致眼肌麻痹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比较少见,2017-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性服肌麻痹患者6例,报道如下.本次研究患者6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75-89岁,平均77岁,确诊糖耐量异常未口服降糖药者1例,患有糖尿病史的患者4例,病程超过半年的患者1例,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2例;病程14年以上患者1例,出现眼肌麻痹后被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1例.

    作者:舒筠然;牛学琴;柯亭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 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在我支队官只进行体检的300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单盲的原则将这300名体检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150例体检者接受常规指导,观察组的150例体检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健康教育,观察对比两组体检者的床染病预防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150例体检者中有2例感染传染病,发病率为1.33%;传染病健康知识评分为(85.69±13.64)分;对照组150例体检者中有6例感染传染病,发病率为4.00%;传染病健康知识评分为(62.38±10.51)分;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提升体检者的传染病健康知识水平,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

    作者:李志强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CDFI联合血清hs-CRP、D-D水平检测在AIS患者颈动脉斑块定性分析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联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水平检测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颈动脉斑块定性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7月我院83例AIS患者,根据斑块稳定性将其分为稳定组(n=39例)及不稳定组(n=44),均接受CDFI检查,并抽取血液样本以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以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D-D水平,统计对比两组斑块检出情况、斑块情况(数目、直径、面积)、血清hs-CRP、D-D水平,并统计分析斑块数目、直径、面积及血清hs-CRP、D-D水平与AIS病情程度相关性.结果 两组颈外动脉段、颈总动脉段分叉处、颈总动脉段斑块检出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组斑块数目与稳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直径、面积较稳定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组血清hs-CRP、D-D水平较稳定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检验证实,斑块数目、直径、面积及血清hs-CRP、D-D水平与AIS病情程度均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CDFI联合血清D-D及hs-CRP水平检测可有效提高AIS患者颈动脉斑块定性分析准确度,为临床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作者:邵丹;吴成忠;张冬艳;黄玮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循证护理在糖尿病健康教育带教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临床护理带教中引入循证护理方法应用所取得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在我院实习的32名护生,按照计算机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护生指导其对糖尿病患者做一般健康教育,实验组护生由有循证护理经验老师带教,以循证护理方法做健康教育,比较两种带教方法获得的不同效果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把握要比对照组好,且护生专业知识掌握程度要更好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比较皆提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循证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健康教育带教中,不仅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把握水平,也有利于提高护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应用效果值得肯定.

    作者:胥文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延伸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病人自护行为的影响

    目的 分析延伸护理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病人自护行为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4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纳入本次实验,入选病例均来自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按照硬币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延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自护能力.结果 研究组患者各项自护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实施延伸护理有助于提升其自护能力,利于病情的控制.

    作者:孙艳秋;崔继芳;魏红玉;娄巧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阿替普酶对61例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治疗的效果观察与分析

    目的 研究阿替普酶对急性心梗患者溶栓治疗的效果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某院2016年3月-2018年4收治的61例急性心梗患者,实验组41例,对照组20例,其他溶栓治疗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组加用阿替普酶,对比两组患者溶栓治疗效果,神经功能、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 实验组,死亡1例,治疗后3个月,心功能评分(72.64±6.47)分,溶栓有效率85.37(35/41),效果优于对照组,3例、(57.37±8.47)分60%(1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可增强、优化临床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效果,降低不安全性,能有效恢复患者心功能.

    作者:杨若梅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机制研究进展

    目的 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 有针对性的结合相关文献,对于近些年来针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开展有针对性的论述和介绍,探讨治疗此种病症的优选方案.结果 更有针对性的选用中医中药、针灸、足浴等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症状,让患者的生存质量得以改善,但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随意性很大,无统一诊疗规范等,一系列相关的临床研究表明,切实有效的运用综合治疗方法效果是理想的.结论 单纯应用中药或西药治疗都很难取得理想效果,因此综合性治疗仍是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佳方法.

    作者:白锋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分析血糖、血脂异常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血糖、血脂异常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状况的影响程度;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110例老年痴呆患者,依据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评分情况进行分组,评分高于26分者为高认知组(52例),26分以下为低认知组(58例),并选择同期健康老年人100例作为对照组.纳入研究人员均采用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进行评定,收集血糖、血脂检查结果;结果 低认知组延迟回忆、抽象及注意力评分较高认知组显著降低,对照组认知评价总分较低认知组显著升高,低认知组FBG、TG、TC、LDL-C水平与对照组及高认知组比较显著升高,HDL-C与认知评分呈正相关,高认知组糖尿病、高血脂症检出率较低认知组显著增加;结论 血糖、血脂异常与老年痴呆的发生密切相关,异常程度与老年痴呆患者认知损伤呈正相关性.

    作者:苏方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糖尿病饮食治疗与护理

    目的 研究分析在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饮食治疗措施的临床效果及可靠性,意在降低患者对疾病的恐惧焦虑心理,从而实现患者体质量、胰岛素抵抗、血糖、血黏度、血压、血脂六项达标.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行以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行以常规护理+应用饮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指标值以及餐后2h血糖指标值.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指标值及餐后2h血糖指标值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常规护理措施+饮食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且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的身心康复,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贾瑷阁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目的 探究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效果,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7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两组,饮食干预组25例患者实施饮食干预管理,健康教育组25例患者则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护理满意程度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在两组患者的治疗信息方面,饮食干预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时间、酸中毒纠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要明显少于健康教育组患者,在护理满意程度方面,饮食干预组患者的非常满意率(44.44%)和总满意率(91.67%)远远高于健康教育组患者的非常满意率(27.78%)和总满意率(75.00%).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将饮食干预管理和健康教育护理应用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中,能够有效缩短患者血糖控制时间和酸中毒纠正时间,在减少患者住院时间的同时,患者对其满意程度也相对较高,效果更为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甘艳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在免疫学检验课堂中开展提问式教学的应用探讨

    免疫学检验学科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课程内容理解较为困难,所以改进教学方式对学生掌握这门学科具有重要意义.提问式教学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对这门学科的兴趣会大大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恰当的选择问题,根据学科知识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对提问进行设计,并重视对学生回答的分析和引导,以及对知识的串联总结和拓展,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免疫学检验的学科知识,达到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作者:王莹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围绝经期综合征伴抑郁患者抑郁程度与空腹血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综合征伴抑郁患者抑郁程度与空腹血糖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3例围绝经期综合征伴抑郁患者为观察组,于我院体检中心选取80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HAMD、Beck、SDS量表评价抑郁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评价HAMD、Beck、SDS评分与空腹血糖关系.结果 围绝经期综合征伴抑郁患者空腹血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抑郁程度与空腹血糖呈低度正相关(P<0.05).结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伴抑郁患者可影响其空腹血糖.

    作者:郑国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浅析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积极抗感染基础上联合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66例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联合氨溴索治疗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79%,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患者与研究组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合理使用抗生素,同时联合应用祛痰药氨溴索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加快病灶吸收.缩短住院时间、减低病死率.提高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优势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涂春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4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特布他林治疗,观察组采取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0%,观察组的疗效比对照组的要好,两组比较,P<0.05.结论 对于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患者,采取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症状,且安全性较高,不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今后的治疗中应用.

    作者:墨霞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糖尿病天地杂志

糖尿病天地杂志

主管: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糖尿病天地(上旬教育刊)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