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爱琴
目的 糖尿病护理管理中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分析作用.方法 在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就诊患者中随机选取62例糖尿病患者,数字表法分组,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31例患者纳入实验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的3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率(30/31)、健康功能评分(22.58±2.05)分、生活质量评分(23.44±1.68)分、心理/精神状态评分(21.98±2.36)分均明显更佳,对比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明显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更佳(P<0.05).结论 糖尿病护理管理中采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作用显著,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可明显改善患者健康功能、生活质量及心理/精神状态.
作者:黄甜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绿脓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红霉素治疗的效果.方法 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收治的绿脓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进行随机抽取,将研究对象分为参考组(n=31)和研究组(n=32),研究组患者在参考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红霉素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病情总好转率为96.88%,其中,治疗无效患者占1例,病情好转患者占31例,参考组患者病情总好转率为80.65%,其中,治疗无效患者占6例,病情好转患者占25例,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7273,P=0.0295).研究组25例患者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细菌清除率为78.13%,参考组23例患者细菌培养结果为阴性,细菌清除率为61.29%,两组患者细菌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0.8372,P=0.0341).结论 绿脓杆菌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应用红霉素治疗有助于促进其病情好转.
作者:刘玉山;刘连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析围绝经期月经紊乱妇女应用浓缩六味地黄丸治疗的效果.方法 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月经紊乱妇女中随机抽取93例,将抽取对象分为对比组(n=45)和研究组(n=48),对比组患者应用倍美力联合安宫黄体酮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浓缩六味地黄丸.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E2差异2无统计学意义(t=11.6535,P=0.0677),2组患者L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362,P=0.0464),2组患者FS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728,P=0.0284).结论 围绝经期月经紊乱妇女应用浓缩六味地黄丸治疗可使其促性腺激素以及雌性激素分泌得到有效调节,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作者:刘连珍;刘玉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急诊科护理中实施护患沟通技巧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出86例急诊患者,将其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视为对照组;一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添加护患沟通技巧,视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发生率分别是95.3%、6.9%,与对照组患者的86.1%、16.3%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急诊科护理中,实施护患沟通技巧,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且能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张一凡;张冰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医院急诊科护理管理中采用风险管理与绩效考核联合模式的效果及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急诊护理人员38名,采用抽签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19例,另选取两组患者各10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急诊科风险管理方式,实验组实施风险管理与绩效考核联合模式,对比2组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评分及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理质量、护理技能操作、环境管理及护理文书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急诊科患者护理工作满意率(95%)明显优于参照组(77%),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医院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合理应用的风险管理与绩效考核管理模式,其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应予以推广.
作者:周琴琴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急诊治疗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调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6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资料,依照均衡理念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施以住院治疗方法,试验组患者施以门诊急救法.结果 2组治疗效果相较而言差异不大p>0.05;心血管功能变化治疗前后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试验组治疗费用明显较低P<0.05.结论 急诊治疗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以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应用.
作者:徐灿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阿尔茨海默病中药专利进行数据挖掘,对其遣方用药规律进行研究,望对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用药和新药的研发提供一定帮助.方法 收集整理1985年9月至2017年12月国家专利数据库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90项中药专利,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采用熵方法分析等挖掘中药专利用药规律.结果 提取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90项中药专利,常见的单味药有石菖蒲(42次,46.67%)等;常见的对药有茯苓-远志(27次,30.00%)等.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病中药配伍是有规律可寻的.
作者:惠小珊;崔显勋;张翠萍;何勇;张金生;冯斌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在PICC肿瘤化疗期患者中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数据验证目标为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46例PICC肿瘤化疗期患者,实验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参照组纳入行常规护理的23例患者,实验组纳入行针对性护理的23例患者,比较验证经不同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组间数据差异.结果 实验组PICC肿瘤化疗期患者不良反应合计值、疾病不确定感、护理舒适度、满意度评分对比参照组数据,P<0.05,统计数据显示参考意义.但两组PICC置管时间之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统计数据意义不显著.结论 将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在PICC肿瘤化疗期患者中作用十分显著,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瞿松梅;仝欢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122例老年性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诊疗的122例老年性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治疗,部分患者间断增加胰岛素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6个月后,空腹血糖控制在6.5~7.5mmol/L的患者例数是101例(82.78%),其中14例患者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对血糖水平进行有效控制,本组探究中,死于并发症的患者例数是7例(5.73%).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122例老年性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较为理想,多数患者为社区医生在家庭随访中发现疑似疾病,促使患者实现了早发现及早诊断、早治疗,促使患者病死率显著降低.
作者:石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对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应用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102例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患者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者设定为A组,给予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者设定为B组,每组51例患者.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方面,A组和B组分别为98.04%、84.31%,(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阿卡波糖相比,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餐后高血糖的效果更显著,方案推广意义大.
作者:凌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98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观察组4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P<0.05).结论 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具有非常高的临床价值,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指标,且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毕宇芳;张俊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PICC导管体内破裂的护理方法.方法 2017年5月我院肾内科1例患者出现PICC导管体内破裂,对导管体内破裂原因进行分析,对护理方法进行总结探讨.结果 经有效的护理干预,患者顺利完成化疗和出院.结论 对PICC导管体内破裂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能保证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让患者生命健康和安全得以保证.
作者:马芳;惠娜;韩冰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析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收的行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手术治疗的6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设参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每组312例.予以参照组常规方法护理,予以研究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观察经不同方法护理取得的效果情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参照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护理度率显著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对行冠状动脉支架术式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予以护理干预,既能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提升,而且还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巩丽华;高洁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临床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增强学生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操作能力、运用临床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及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传统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现代医学检验工作的要求,本校通过优化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并与临床密切联系,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其临床思维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出适应医学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终身学习者.此外还能够提高带教教师的职业素养,不断拓展和丰富自己,并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
作者:王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本文就优质护理对肿瘤晚期患者疼痛的干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2017年在我科接受治疗的110例肿瘤晚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参照组(n=55)予以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n=55)予以优质护理干预,较二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VAS评分的改善程度对比参照组更为显著,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参照组(98.15%>85.45%),组间比较P<0.05.结论 为肿瘤晚期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减轻癌痛感具有积极帮助,同时还可使患者对护理服务更加满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模式.
作者:何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利拉鲁肽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取我院收治2型糖尿病病人100例为研究主体,病例的选取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12月,随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则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结果 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助于控制血糖水平,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推广使用.
作者:李湘怡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干体重严格控制者与非严格控制者的有关差别,探讨严格控制干体重所带来的临床益处.方法 收集92例MHD患者人体成分分析仪所测得干体重与患者透析后所称取干体重值,根据两者之间相差绝对值所占人体成分分析仪所测得干体重的比率进行分组.入组时和入组后1年测定患者空腹血红蛋白、血清钙离子、血清磷离子、全段甲状旁腺激素;记录每次透析前后的收缩压与舒张压,计算平均动脉压(MAP);随访患者症状及体征情况.结果 92例患者,严格控制干体重者透析前SBP、透析前平均MAP水平明显低于非严格者(P<0.05);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水平(iPTH)一年后下降幅度明显高于非严格控制者(P<0.05);对患者干体重进行干预调整后,血清钙离子水平一年后明显升高;干体重严格控制者临床不适症状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控制者(P<0.05).结论 干体重严格控制组患者临床心衰症状发生率低;多频生物电阻抗法评估患者干体重是目前可选用的有效方法.
作者:胡玉栋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慢性支气管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观察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 调取2018年1月~5月我科室诊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资料,以均衡原则为基准,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施以综合护理与常规护理,评估2组同时间段内FEV1/FVC、FEV1、FVC指标,FBG、2hPG指标.结果 2组相较而言,观察组护理后FEV1/FVC、FEV1、FVC指标较佳(P<0.05);观察组护理后FBG、2hPG指标较佳(P<0.05).结论 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DM患者施以综合护理,能够改善其FEV1/FVC、FEV1、FVC指标,有效控制血糖值,临床效果显著,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广.
作者:张陈晨;王春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并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并发症的恰当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120例冠心病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血糖、血脂的改善情况、护理满意度调查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病患血糖、血脂水平均优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以不良反应发生率95.0%和5.0%亦优于对照组78.3%和16.7%,组间数据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进行护理时应综合考虑其临床并发症特征,给予恰当合理的护理干预,从而优化其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彭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和分析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治疗当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7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的96例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研究的观察和分析对象,将这96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48例对照组和48例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的4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观察组的4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够显著改善和减低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叶清华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