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照顾者家庭照顾水平的影响研究

沈兰;张海瑛;潘玉贤

关键词:糖尿病, 健康教育, 家庭照顾水平, 社区
摘要: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糖尿病病人照顾者家庭照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社区接受健康专管的糖尿病病人60人,根据对糖尿尿病病人照顾者的教育模式差异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常规教育模式,对两组照顾者接受教育前后患者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及家庭功能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HbA1c水平更接近正常水平,两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观察组接受健康教育后家庭功能评分更低,两组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 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社区糖尿病病人照顾者家庭照顾水平,利于患者血糖水平的恢复.
糖尿病天地杂志相关文献
  • 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在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对参照组(n=44)采用常规西医疗法,实验组(n=44)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对比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5.00%,组间比较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益气活血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理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邓纯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多层螺旋CT在水痘性肺炎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学特点研究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在水痘性肺炎中的诊断效果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8年2月收治的水痘性肺炎患者40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过带状疱疹病毒检查、肺功能测定终确诊,确诊前对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将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与终确诊结果进行比较,记录多层螺旋CT下水痘性肺炎的影像学特点.结果 40例水痘性肺炎患者均终获得确诊,所有患者均完成多层螺旋CT检查,终确诊39例,与终结果诊断符合率为97.50% (P>0.05).多层螺旋CT下水痘性肺炎患者病情相对较轻者可表现为肺腺泡密度增高影,小叶中心或全小叶磨玻璃密度影;对于病情相对严重者多表现为斑片状、大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弥漫性磨玻璃密度影,病变吸收相对较快.结论 将多层螺旋CT用于水痘性肺炎中能获得较高的诊断符合率,CT下多伴有双肺间质性炎症伴弥漫性结节,而对于重症者常伴有肺泡炎、肺出血,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作者:卢连伟;吕欢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西药联合用药所致不良反应分析与对策

    目的 分析我院药刑科西药联合用药所致不良反应情况并提出干预对策.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药剂科2017年1月-6月期间汇总的2000张西药处方进行分析,统计处方中西药联合用药比例,统计不合理处方数量,统计西药联合用药不良反应事件上报数量,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对策.结果 2000张西药处方中,西药联合用药处方占92.0%其中联合用药不合理处方占15.76%,包括剂量不当(2.72%)、重复给药(5.98%)、不良配伍(4.35%)、用法不当(2.72%);使用联合用药不合理处方患者中,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2%,包括过敏反应(26.98%)、头痛头晕(23.81%)、恶心呕吐(20.63%)、心血管反应(14.29%)、药物性肝肾功能损伤(9.52%)、精神症状(4.76%);其中不合理处方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85.71%).结论 我院多种西药联合用药现象较为普遍,不合理用药是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临床药师应加强业务学习,严把处方审核关,尽量减少不合理联合用药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用药安全.

    作者:徐洪波;房迎春;辛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肝胆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患者共24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包含支持治疗、疼痛管理、药物应用及环境管理等.对照组患者给以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具体包含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疼痛管理、生活指导、预防压疮以及术后护理.评价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经不同护理方案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97%,显著高于对照组83.0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舒适护理能够提高肝胆外科患者生活质量,促进疾病恢复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玲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症疗效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 回顾性研究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症疗效.方法 以近几年我院接受的1000例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症患者的治疗资料为研究对象,将530例采用阿卡波糖单药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将470例采用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分为观察组.结果 采用阿卡波糖片与二甲双胍片结合服用的方式进行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89%明显高于对照组94.89%.治疗后,采用阿卡波糖片与二甲双胍片结合服用的方式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讨论:采用阿卡波糖片与二甲双胍片结合服用的方式对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血脂水平.

    作者:冯朝芳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1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葡萄膜炎患者的护理体会

    大量结核杆菌随血行播散,在脑膜、脑实质、骨髓等处形成结核病灶,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后,病灶破溃,排出的结核菌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脑膜广泛感染,即为结核性脑膜炎[1].结核性葡萄膜炎足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性增殖病变,源于体内的感染,其感染途径有经血行播散和巩膜结核直接感染[2].早期合理应用抗结核药物是治愈结核病和控制传播的前提[3].2013年9月,我科收治1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结核性葡萄膜炎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及悉心护理患者病情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燕明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匹伐他汀的降糖效果及其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在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治疗中采用匹伐他汀治疗,分析疗效.方法 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入组我院54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分组时符合数字表法,纳入实验组的27例患者行匹伐他汀治疗,纳入对照组的27例患者行辛伐他汀治疗.结果 对比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空腹血糖、HDL-C明显更佳,接近于正常值,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 在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治疗中采用匹伐他汀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血糖.

    作者:石岩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心理疗法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心理疗法在老年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7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心理疗法,两组均治疗1个月治疗,完毕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3周及5周认知功能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3周及4周MMSE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心理疗法用于老年抑郁症患者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成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输血路径在临床输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在临床输血护理中,输血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 7年2月至201 8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7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参考组患者予以常规临川输血护理的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参考组患者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输血路径的护理方法,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1%,明显优于参考组的81.58%,证实研究组的护理效果优于参考组,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的总满意度为94.87%,明显优于参考组的76.31%,证实研究组的满意度优于参考组,且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血路径在临床输血护理中有极佳的护理效果,只得在临床输血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李爽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生脉饮加减治疗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选择生脉饮加减方法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 6年04月~2018年05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闭塞症患者治疗方式的研究;对照组(15例):依据常规设计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15例):选择常规治疗方案+生脉饮加减方法进行疾病治疗;终就两组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治疗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治疗效果(53.33%)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增加程度明显(P<0.05).结论 医疗人员对于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选择生脉饮加减方法进行治疗,对于患者下肢动脉血流情况的改善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促进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提高以及生活品质提升.

    作者:白明玉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妊娠期糖尿病检验中糖化血红蛋白应用的效果研究

    目的 对妊娠期糖尿病检验中糖化血红蛋白应用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将2017年1月-2017年1 2月我院收诊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且设为研究组,另外,选择同时期到我院进行孕期检查的60名正常孕妇并设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接受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并将两组孕妇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组的FPG值、OGCT值以及HbAlc值都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检验过程中,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辅助临床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

    作者:段彦梅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比较

    目的 老年2性糖尿病患者分别通过循证护理以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两种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 对我院在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80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例数将小组进行划分,划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由40例患者所构成.对照组患者利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以对照组患者为基础,利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获得的焦虑评分(SAS)以及抑郁评分(SDS)进行比较分析,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观察组患者获得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分别为:(37.5士5.7),(41.9±5.4),而对照组患者获得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分别为:(45.1±5.2),(52.0±5.9),两组之闻的差异较为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90.0%(36/40),十分满意有26例,比较满意有10例,不满意的患者有4例,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77.5%%(31/40),十分满意度有15例,比较满意有16例,不满意的患者有9例,差异明显,所以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循证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可以获得显著的护理满意度,SAS与SDS评分改善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作者:艾显贤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儿,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1例.对照组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药加味黄芪赤风散,2次/d,6g/次.7d/1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总体疗效、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鼻窭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增强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利格列汀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利格列汀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利格列汀组(n-30)和阿卡波糖组(n=3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FPG、2hPG、HbA1c、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和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FPG、2hPG、HbA1c均显著较低(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PG、2 hPG、HbA1c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7%(2/30)、10.0% (3/3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利格列汀与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相当,均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且不会在极大程度上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

    作者:刘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新生儿先天性后鼻孔闭锁的早期识别和术前护理

    总结了10例新生儿先天性后鼻孔闭锁患者的早期识别和术前内科护理.认为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及早采用鼻导管试探可以早期识别该病;术前内科采取有效的呼吸道护理、保持安静、合理喂养等可防止窒息、减少误吸,使病情稳定,有助于适时手术治疗.

    作者:徐美芳;朱淑贞;周莲娟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心肺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心肺康复训练对冠心病患者心肺功能的影响,为冠心病患者预后的改善探讨更多有效干预方法.方法 选取35例冠心病患者,将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7例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18例加心肺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心肺功能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指数(LVEDVI)、左室收缩末期客积指数(LVESV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LVEF)、用力肺活量(FVC)、1s内大呼气量(FEV1)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为冠心病患者实施心肺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其心肺功能.

    作者:聂艳英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磺脲类降糖药物的临床认识

    本文从磺脲类降糖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应用失效、外药理等方面的角度对当前临床应用的进展了全面的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蔡金荣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基因沉默技术研究进展

    基因沉默是生物体内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方式,也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基因沉默主要分为转录水平上的基因沉默(TGS)和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TGS主要是由基因甲基化、位置效应、同源基因间的反式失活、后成修饰作用等引起的;PTGS主要是由基因共抑制和RNA干扰等引起的.本文主要从基因沉默类型的角度介绍基因沉默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原理.

    作者:余立汜;郑浩楠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联合放疗在早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对生存期的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联合放疗在早期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 6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早期肺癌患者96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联合放疗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5年随访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生存期为(4.12±0.56)年,长于对照组(2.95士0.29)年(P<0.05);两组治疗后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年、3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联合放疗用于早期肺癌患者中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洪征 刊期: 2018年第06期

  • 胸腔镜下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康复护理

    目的 探究胸腔镜下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8例行胸腔镜下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脱机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行胸腔镜下胸腺瘤扩大切除术治疗的重症肌无力患者采用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改善患者的肌无力现象,还能缩短其整体预后周期.

    作者:朱伟伟;鲁豪果;王丹丹 刊期: 2018年第06期

糖尿病天地杂志

糖尿病天地杂志

主管: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糖尿病天地(上旬教育刊)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