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燕
目的 慢性尿毒症患者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2018年1月~2018年8月前瞻性研究原则纳入74例慢性尿毒症患者,随机分层法分为每组37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观察组行高通量血液透析,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改善指标.结果 两组治疗前生化指标检查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β2-微球蛋白、甲状旁腺激素、血磷、血钾等指标清除效果较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72.97%,不良反应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24.32%,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较低通量血液透析相比,慢性尿毒症患者实施高通量血液透析对大中分子毒素的清除率更加理想,在把握适应症的情况下值得临床优先考虑.
作者:陈熙务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高龄老年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患者实施达比加群酯治疗效果及不良事件.方法 选择76例于我院接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治疗的高龄老年患者,纳入时间为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38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华法林治疗,实验组行达比加群酯治疗,对比2组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不良事件.结果 2组患者国际标准化比值、D二聚体未见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实验组恶心呕吐、胃肠道出血、消化道溃疡、皮下出血、出血、血栓发生率(18.42%)显著低于参照组(71.05%),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高龄老年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治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的效果显著,治疗后不良事件发生比例较低,应予以临床推广.
作者:耿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对提升肾病综合征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本文调查的时间为2017年3月到2018年4月,选择在此期间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症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于所有患者均按照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患者平均为33例.对于本研究常规护理组的患者配合采用常规护理,而综合护理组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评价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 对本研究两组患者护理结束以后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进行评价,本研究常规护理组为75.76%(25/33),而本研究的综合护理组为93.94%α(31/33),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肾病综合症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应用综合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指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对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芳;王新伟;巩昭勇;伊世华;吴云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7年1 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80例(80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选取40例(40眼).观察组患者采取康柏西普玻璃体腔注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药治疗,均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佳矫正视力(BCVA)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BCVA提高人数高于对照组,而BCVA降低人数及并发症发生人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疗效较好,并发症低.
作者:丁东宏;杨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应用体外反搏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80例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糖尿病治疗的患者,将抽取对象分为比对组(n=26)和观察组(n=26),对患者加强饮食指导并根据其实际病情为其提供降糖药物治疗或者胰岛素注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体外反搏治疗,比较和分析2组患者多尿、多饮、多食等临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病情总缓解率明显高于比对组患者,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48例患者病情缓解,病情总缓解率为96.15%,比对组32例患者病情缓解,病情总缓解率为84.62%.结论 糖尿病患者应用体外反搏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疗效确切.
作者:刘学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40例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根据收治时间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实施西医治疗,后者实施中西医联合治疗.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 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症状控制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宋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糖尿病患者300例(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150例)与多样性护理的观察组(150例),观察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水平低,护理满意度高,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多样性护理方式,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作者:梁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和总结哮喘患儿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5年8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经过整体护理后,显效20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且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哮喘患儿实施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对临床治疗有较大帮助,同时可缩短住院时间,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江尔古丽·卡亚合买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与自我效能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90例(2016年1月至2018年7月),随机分为常规健康教育的对照组(45例)与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的观察组(45例),观察患者服药依从性与自我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服药依从性高,自效能评分高,P<0.05.结论 给予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能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自我效能,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邓远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讨论交泰丸联合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8年1月-2018年9月,选取我院的100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随机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予以西洛他唑进行治疗)与研究组(予以交泰丸+西洛他唑进行治疗),评判标准:血管病变指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管病变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交泰丸+西洛他唑治疗方案后,患者的血管病变改善情况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朱成河;梁文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综合防治措施在手足口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体检儿童240名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120)和观察组(n=120).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防治,观察组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对两组均进行6个月防治,比较两组防治期间手足口病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防治1个月手足口病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防治后3个月、6个月手足口病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综合防治措施用于手足口病患者防治中效果理想,能降低手足口病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袁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析营养不良患儿健康保健方法.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儿科接诊的78例营养不良患儿,采用抽签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营养干预及药物治疗,研究组采用健康保健干预,比较两组患儿体质量指数及营养状况.结果 研究组患儿体质量指数及体内钙、锌、钠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营养不良患儿实施健康保健可提高体质量,改善营养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荣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是否合并有糖尿病对其预后产生的影响,并总结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案.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55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为研究组,再选择同时间段内55例非糖尿病脑卒中患者为参照组,对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并探讨护理模式.结果 参照组对象的预后情况要好于研究组,出现死亡的例数更少,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脑卒中会给患者的预后带来不利影响,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
作者:韩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多潘立酮、雷尼替丁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接诊的86例慢性胃炎患者为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43例,其中对照组单独口服雷尼替丁胶囊,而观察组则联合使用多潘立酮、雷尼替丁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4d,而后分析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远远高于对照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慢性胃炎患者使用雷尼替丁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多潘立酮,疗效确切,且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作者:郝海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急腹症手术的麻醉方式以及正确的处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至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此次实验对象,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并观察麻醉效果,在麻醉过程中记录患者所出现的状况,以探讨适合的麻醉方式和麻醉时的处理措施.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共43例(71.67%)患者选择插管全麻,其余17例(28.33%)患者选择硬膜外麻醉,其中1例(1.67%)患者在术前出血过多昏迷,且未成功抢救,2例(3.33%)实施全麻后在抢救过程中感染死亡,其余患者麻醉效果良好,且已经稳定病情.结论 对于急腹症手术患者,在选择麻醉方式时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麻醉过程中配合相应的处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失败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时还能降低因麻醉带来的不良反应,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作者:王广存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病人88例,在以往三联疗法的基础上,随机分为参照组(奥美拉唑)和治疗组(雷贝拉唑).观察两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病人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比参照组更为优异(P<0.05);相对比参照组,治疗组病人的临床疗效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高,疾病复发率低,用药不良反应事件少,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医治期间,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及枸橼酸铋钾治疗基础上采用雷贝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根除效果明显,复发率低,用药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
作者:王瑞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心脏超声临床特征.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并以同期的30单纯高血压患者为对照,两组患者均给予心脏超声检查,对比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E/A比值及左房内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LVEDD及IVS/LVPW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除了由于高血压导致的心脏结构形态改变外,也出现了程度各异的生理指标改变与左心房扩大的现象.
作者:毕秋香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对下肢复杂性骨折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 选择2016年7月~2017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100例下肢复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治疗,对照组采用AO钢板固定治疗.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中38例愈合优秀,8例愈合良好,4例愈合较差,有效率为92.0%;对照组中19例愈合优秀,20例愈合良好,11例愈合较差,有效率为7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中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而对照组中则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治疗下肢复杂性骨折这类疾病时,采用骨折复位外固定器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建议临床外科中广泛应用并加以改进.
作者:沙宪辉;李越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应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结肠癌根治术+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 对1例结肠癌根治术+胃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应用罗伊适应模式的6个步骤进行护理,即一级评估、二级评估、诊断、制定目标、措施和评价.结果 护士通过降低护理对象受到的刺激强度或频率,扩大护理对象的适应范围,促进适应性反应,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 应用罗伊适应模式能够引导护士对降结肠癌术后患者实施全面的健康评估及建立护理计划.
作者:王婧;顾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在肾内科患者当中,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主要临床治疗特征情况.方法 选择我院肾内科在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70例患者为相关对象,对其各方面治疗情况进行观察,总结患者的临床治疗特征.结果 70例患者当中疾病原因主要包括肾功能衰竭、顽固性水肿以及大量蛋白尿,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主要为胰岛素治疗以及降糖药物口服治疗,患者还会出现较多类型的并发症反应等.结论 患有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其临床治疗特征较为明显,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相关特征进行把握分析,以确保其临床治疗的针对性与具体效果.
作者:谢长英;朱广斌;李栎梁;张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