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效果探讨

姚海珍;宋艳华

关键词: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依达拉奉, 急性大面积脑梗死
摘要:目的 研究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治疗措施以及依达拉奉治疗,另外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增加实施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发现,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急性大面积梗死患者使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糖尿病天地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临床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总有效率情况.方法 选取支气管哮喘患者66例,均为我院呼吸内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接应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单用西药治疗(对照组,n=33)与联用中药治疗(实组组,n=33)总有效率展开对比.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经评定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支气管哮喘病例,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案予以治疗,在增强临床总有效率方面,作用较单用西药更为突出.

    作者:韩静;杜继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 选取糖尿病足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换药法对创面进行修复,观察组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对创面开展修复,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封闭负压吸引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作为治疗糖尿病足的有效应用方式.

    作者:巩守超;张凤;邵明庆;周新明;刘大瑞;满中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联合地奥司明对肢体肿胀的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分析实施剥脱术后肢体肿胀的原因.方法 在我院自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随机抽取24例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患者为12例.两组均实施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进行治疗,实验组采取口服地奥司明进行术后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进行术后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肢体肿胀消退情况,分析术后肢体肿胀的原因.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肢体肿胀的消除速度比实验组慢,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大隐静脉曲张疾病的治疗中,传统的静脉剥脱术易引发静脉壁损伤、血栓形成、肢体肿胀等并发症,其中肢体肿胀为常见,配合口服地奥司明等药物治疗可以加快肿胀消退的速度.

    作者:翁前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双歧杆菌活菌+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联合用药(双歧杆菌活菌蒙脱石散)较之单一用药(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2例腹泻患儿,经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双歧杆菌活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以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脱水纠正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退热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歧杆菌活菌+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可有效改善临床不适症状,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小艳;高东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八段锦”锻炼能提高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的依存性

    目的 分析八段锦锻炼对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的依存性.方法 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选择的研究例数为200例,分为八段锦锻炼组、有氧运动组、太极拳运动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整个研究过程分为强化治疗阶段及自律治疗阶段,对于患者的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观察,对于两个治疗阶段患者的运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具体包括运动的次数以及运动的时间.每一组患者进行运动治疗后其症状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在运动指标上差异不显著,以P值大小作为评价依据,也就是P>0.05.结果 八段锦治疗组以及有氧运动治疗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与强化治疗阶段相当,但是太极拳组患者有所反复.分析运动保持情况,八段锦完成的为优秀,分析八段锦运动,有氧运动,太极拳运动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病症都能够有效的改善,但是分析依从性,八段锦运动效果为理想.结论 八段锦锻炼能够极大的提升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的依从性,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吴敏;折慧利;朱娜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3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5)与试验组(n=45),对照组施以常规膀胱功能训练,试验组施以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达到膀胱平衡所需时间及治疗1个月、3个月与6个月的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达到膀胱平衡所需时间明显较短,治疗1个月、3个月与6个月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李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疗效评价

    目的 评价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34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P<0.01);总有效率89.55%明显高于对照组74.63% (P<0.05).结论 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有助于缓解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徐红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协同护理模式在乙肝肝硬化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乙肝肝硬化(Hepatitis B Cirrhosis)是乙肝病毒(HBV)慢性感染者发展而来的一种在肝细胞弥漫性坏死基础上以发生纤维化和结节性再生为特点的慢性肝脏疾病.e抗原阳性和HBeAg阴性的CHB者,5年内肝硬化发生率分别为8%-17%和13%-38%.肝硬化失代偿期的5年内累积发生率约为20%,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5年存活率仅为14%-35%.因此肝纤维化/肝硬化是疾病进展的重要阶段,应及时进行监测和有效干预[1].

    作者:王光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不同血糖水平对ICU危重症患者预后及感染的影响重点分析

    目的 探讨在ICU危重症患者当中,血糖水平的差异对其预后与感染的具体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ICU收治的78例危重症且血糖升高患者为对象,按照其血糖水平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40例患者,血糖在6.1-10mmol/L之间,观察组38例患者,血糖水平在10mmol/L之上,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死亡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对象的感染发生例数与死亡例数均多于参照组,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 对于ICU危重症患者而言,血糖水平较高对其预后十分不利,且容易引发感染症状.

    作者:安晓菲;辛云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DSA应用于颅内复杂动脉瘤介入杂交手术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究DSA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介入杂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采取介入杂交手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80例患者,按照其采取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方法将其分入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2D DSA检查,研究组采取3D DSA检查,比较两组的动脉瘤检出率、成像情况和介入栓塞成功率.结果 研究组的动脉瘤检出率和介入栓塞成功率虽然稍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研究组在空间关系、外形以及瘤颈显示情况上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应用于颅内复杂动脉瘤介入杂交手术可以确保动脉瘤被检出,保证患者介入栓塞成功,但为了获得更加清晰的显示状况,临床应为患者优选3D DSA检查.

    作者:黄风雷;李淑丽;尹立刚;付金鹏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护理干预研究

    目的 综合护理对于VMC病患的影响.方法 2016.9-2018.9时间段,随机在心内科病患中盲选90例VMC病患实施护理分析,将其分成基础护理组(45例)和综合护理组(45例),其中基础护理组病患行基础护理,综合护理组病患在行基础护理同时结合综合护理,分析2组护理效果和SF-36临床评估情况.结果 综合护理组病患护理效果和SF-36临床评估情况均要比基础护理组要好,2组比较,p<0.05.结论 对VMC病患采取综合护理,可改善病患的生活质量,效果较好.

    作者:孟庆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在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此次分组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将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对照组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路径,观察组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以护理满意度为指标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围术期护理情况.结果 经过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对比数值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可以减少患者诊治期间的经济负担,能够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且能够提高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范围内推广应用.

    作者:姜程铭;王瑞雪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罗伊适应模式在2例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罗伊适应模式在2例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其罗伊适应模式进行干预,对其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2例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优于干预前,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罗伊适应模式在2例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陆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糖尿病人接种疫苗的心得体会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进行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的影响因素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患者体内的胰岛素相对不足,身体中的脂肪和蛋白质,糖类等物质的代谢逐渐出现异常,如果来进行正常护理与治疗,则会使病情进一步恶化,且造成一系列急性或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护理工作者娴熟的技术和对工作执着的态度.其中接种疫苗是重中之重,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作者:初吉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体外反搏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干预研究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应用体外反搏治疗的效果.方法 抽取80例2017年4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接受糖尿病治疗的患者,将抽取对象分为比对组(n=26)和观察组(n=26),对患者加强饮食指导并根据其实际病情为其提供降糖药物治疗或者胰岛素注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体外反搏治疗,比较和分析2组患者多尿、多饮、多食等临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病情总缓解率明显高于比对组患者,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48例患者病情缓解,病情总缓解率为96.15%,比对组32例患者病情缓解,病情总缓解率为84.62%.结论 糖尿病患者应用体外反搏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疗效确切.

    作者:刘学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探析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不同的给药方法,将本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并用胰岛素治疗的1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各50例.甲组给予常规皮下注射,乙组给予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对比其效果.结果 (1)治疗后乙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甲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2)甲组患者胰岛素剂量高于乙组,血糖达标的时间长于乙组,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3)甲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8.0%,高于乙组的4.0%,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胰岛素常规分次皮下注射给药相比,对糖尿病患者采取胰岛素泵连续皮下注射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临床价值更高.

    作者:姜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桡骨远端骨折应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评价

    目的 比较老年糖尿病合并桡骨远端骨折应用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10日至2018年2月10日期间我院老年糖尿病合并桡骨远端骨折100例患者(实施基数偶数法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保守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掌倾角(12.46±1.19)°、尺偏角(20.59±1.63)°、桡骨高度(9.85±2.33)mm、GW评分(3.16±1.25)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术治疗在老年糖尿病合并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邱力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1151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对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诊治的老年糖尿病足患者1151例,按照护理干预模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75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576例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相比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别为(5.62±0.39) mmol/L、(7.24±0.26)mmol/L,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达到了99.30%,仅有4例患者无效,较对照组中的69例无效者明显要少,组间差异显著,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使血糖得到有效控制,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护理效果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王玲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 针对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选取来我院就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n=50例)和对照组(n=50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单一用药下的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含量值进行对比.结果 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前血糖含量无明显差异,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的值相比对照组明显较低,血糖控制效果显著,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上有积极的效果,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相比单一用药下的二甲双胍治疗过程中对患者的影响小,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

    作者:杜宏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 泽桂癃爽联合膀胱针灸电刺激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临床观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作为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常用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临床.膀胱痉挛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出现在术后3天内,临床表现为下腹部疼痛、尿急、膀胱内压突然增高,尿道周围血性尿液溢出等症状[1].针对术后膀胱痉挛的治疗多需采取综合治疗方法.笔者采用泽桂癃爽联合膀胱针灸电刺激的方法治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取得一定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宋志新;鲁向新;裴立文;刘文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糖尿病天地杂志

糖尿病天地杂志

主管: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糖尿病天地(上旬教育刊)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