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静;杜继平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我院推拿科2016年6月到2018年6月间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中选择87例为研究对象,依照护理方式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护理成效.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膝关节功能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分,观察组护理后的LKS评分为(84.5±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2±1.2)分,存在统计学层面的数据差异(P<0.05).结论 中医护理方案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应用价值明显,值得展开深入的推广应用.
作者:吴晓兰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在下肢丹毒的临床治疗中运用五神汤配合萆薢渗湿汤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在我院自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下肢丹毒患者中随机抽取46例设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采取回顾性分析,每组的患者为23例.实验组通过加减内服外数五神汤配合萆薢渗湿汤进行对症治疗,对照组通过静脉注射青霉素并辅以硫酸镁进行湿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皮肤表面颜色、疼痛肿胀、肢体活动等情况,统计了两种下肢丹毒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皮肤颜色红肿、疼痛肿胀、肢体活动障碍等症状持续时间均比实验组长,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实验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五神汤配合萆薢渗湿汤治疗下肢丹毒,提高了患者病情改善的效率,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月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在ICU危重症患者当中,血糖水平的差异对其预后与感染的具体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ICU收治的78例危重症且血糖升高患者为对象,按照其血糖水平将其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参照组40例患者,血糖在6.1-10mmol/L之间,观察组38例患者,血糖水平在10mmol/L之上,对两组患者的感染发生情况以及死亡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对象的感染发生例数与死亡例数均多于参照组,两组患者相关数据对比后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 对于ICU危重症患者而言,血糖水平较高对其预后十分不利,且容易引发感染症状.
作者:安晓菲;辛云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全科护理在急诊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急诊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症处理患者的病情,观察组患者除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抢救外,实施全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0.0%,护理满意度为93.3%,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急诊患者实施全科护理能够提高护理有效率,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秀艳;李春雨 刊期: 2018年第09期
乙肝肝硬化(Hepatitis B Cirrhosis)是乙肝病毒(HBV)慢性感染者发展而来的一种在肝细胞弥漫性坏死基础上以发生纤维化和结节性再生为特点的慢性肝脏疾病.e抗原阳性和HBeAg阴性的CHB者,5年内肝硬化发生率分别为8%-17%和13%-38%.肝硬化失代偿期的5年内累积发生率约为20%,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5年存活率仅为14%-35%.因此肝纤维化/肝硬化是疾病进展的重要阶段,应及时进行监测和有效干预[1].
作者:王光霞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早期肛提肌训练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法在改善前列腺增生术后膀胱功能障碍的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6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行传统术后肛提肌训练,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肛提肌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膀胱功能障碍,假性尿失禁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对照组住院天数为(12.4±1.5)d、住院费用为(18725.8±118.6)元,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为27.8±1.5)分,与观察组的(8.7±1.2)d、(14325.7±136.8)元和(19.2±0.7)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假性尿失禁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数据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给予前列腺增生患者早期肛提肌训练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法,既可缩短住院时间,又能减少医疗费用,也在缓解患者膀胱功能障碍、提高满意度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展开更为广泛的应用.
作者:金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对干体所老干部的心理健康情况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方法 随机选取河南省军区10个干休所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时间段接收的200名老干部与家属,选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他们开展心理健康情况调查,了解他们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与否,以获取引发心理健康问题的相关因素.结果 200名老干部中51名存在有相应的心理健康问题,且老干部偏执、抑郁、恐惧、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精神病性评分,相较于河南省常模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干休所老干部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当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服务,提高于休所服务质量.
作者:赵海群;宋玉凤;魏广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糖尿病容易引起多种心血管并发症,严重时甚至能对患者的多种器官、组织产生慢性损害,造成患者血管、心脏、肾脏以及神经等功能障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而及时发现并确诊糖尿病患者,对其尽早接受针对性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基于此,本次简单的对糖尿病临床特点、发病机制以及治疗进行阐述,以供临床诊断以及治疗工作参考.
作者:刘思远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通过实际调查,探究风险控制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手术室进行手术的患者120例,将这12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一组是实验组.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对于实验组的患者来说,在实施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必要的风险管理手术室护理方式.终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产生情况,并且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总结手术室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结果 通过以上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的风险因素认知率以及风险因素发生概率分别为100%和6.67%,对照组患者的风险因素认知率和发生概率为70%和31.67%,实验组患者的实验结果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发现对手术患者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方式,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治疗舒适程度,通过一系列的风险控制和护理管理,可以有效规范医护人员的护理行为,对患者有着重要的价值.
作者:张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3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5)与试验组(n=45),对照组施以常规膀胱功能训练,试验组施以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达到膀胱平衡所需时间及治疗1个月、3个月与6个月的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达到膀胱平衡所需时间明显较短,治疗1个月、3个月与6个月的尿路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个体化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具有显著疗效.
作者:李想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98、糖尿病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观察组实施血糖检验,对照组实施尿糖检验,将两组患者糖尿病检出率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阳性47例,阴性2例,检出率为95.92%,对照组阳性38例,阴性11例,检出率为77.55%,观察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糖检验与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检查诊断中都具有一定效果,初筛可以实施尿糖检验,对患者无创,但血糖检验能够保障诊断结果的准确性,从而更加详细准确的了解患者病情,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赵洪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使用甲钴胺治疗,另外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使用穴位按摩的方式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对选择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进行治疗,2组患者病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好转,但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3%较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6.67%而言,明显要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使用穴位按摩的方式进行治疗,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周建军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维格列汀及阿卡波糖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元月至2018年10月某院接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58例,按照抽签结果分为对照组及探究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探究组给予维格列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两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水平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餐后两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水平比较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探究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两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探究组总不良反应率20.66%较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51.71%,探究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维格列汀药物治疗,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临床疗效.因此,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上.
作者:曹悦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低强度规律有氧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心肺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92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抽签方式分为两组,参照组(n=46)采用胰岛素降糖,实验组(n=46)在胰岛素基础上坚持低强度规律有氧运动,对比二组的血糖控制效果与心肺功能指标.结果 半年后,实验组患者的FPG、2hPG明显低于参照组,实验组的肺活量、FEV1、LVEF指标均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坚持低强度规律有氧运动,对控制血糖、改善心肺功能具有积极帮助,值得推广.
作者:单单;宋秀丽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胰岛素不同方式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急诊科接收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临床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采用常规式治疗方式,即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方式开展临床治疗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急诊科应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为(31.8±10.9)h,明显短于对照组(55.2±20.5)h;观察组尿酮转阴时间为(10.8±4.2)h,明显短于对照组(38.6±11.2)h;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12.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5.2±1.8)d,明显缩短与对照组(33.6±3.2)d.结论 将胰岛素应用在急诊科中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采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方式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式治疗方式,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该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苹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病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7年1月结束于2018年10月,样本组成为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53例,根据治疗措施的差异性分为联合治疗组(n=27)和单一治疗组(n=26),单一治疗组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联合治疗组予以缬沙坦+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而后对比两组患者尿白蛋白量、胱抑素C、C-反应蛋白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尿白蛋白量、胱抑素C、C-反应蛋白情况与单一治疗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即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疗效显著,可以将其在临床一线治疗中大力推行.
作者:杨世明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总结并归纳全血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检查的80例正常体检者血液样品为研究对象,按照保存的时间和温度分为A、B、C、D四组,每组20例血样.A组血样25℃保存12h,B组25℃保存24h,C组4℃保存12h,D组4℃保存24h.对四组患者进行观察,比较不同时间与温度下血液中WBC、RBC、Hb和PLT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A组与C组相比,B组与D组相比其血常规各项指标均差异明显,P<0.05,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样本的保存温度对血常规检测结果有较大影响;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血常规各项指标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样本的保存时间对血常规检测结果有较大影响.结论 血液样本的保存温度与保存时间均会对血常规检测结果造成较大影响,为保证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应尽量在取血后2h内进行检测.
作者:彭海燕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细节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研究(采集20例患者信息),将其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10例一组).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细节护理.结果 观察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较大:P<0.05.结论 细节护理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效果十分理想.患者接受护理后,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作者:王洁琼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研究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16年10月-2018年10月,研究对象:本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68例,按随机信封法分为实验组(34例)、对照组(34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观察两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8.23%)高于对照组(64.71%),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又可改善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护理借鉴.
作者:袁建华;杨志荣;杨亚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 探究对老年晚期肺癌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实行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60例晚期肺癌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中有30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而参照组则采用常规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对结果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分别为(39.12±6.32)和(39.34±7.22),与参照组相比有所降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及肺血栓发生率分别为(6.6%)和(3.3%),较参照组略有减少,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 对老年晚期肺癌合并深静脉血栓患者实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减轻患者疼痛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中进行推广.
作者:李倩倩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