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六旬老人的2型糖尿病拖成尿毒症

关键词:老人, 型糖尿病, 尿毒症期, 慢性心力衰竭, 糖尿病肾病, 肾性高血压, 神农架林区, 慢性肾衰竭,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检查结果, 心功能, 松柏镇, 肾功能, 医院, 胸闷, 显示, 通路, 呕吐, 浮肿
摘要:糖尿病拖成尿毒症 血液透析没有通路今年64岁的谢先生是神农架林区松柏镇人,患2型糖尿病10多年.“5年前,我开始全身浮肿,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到太和医院一检查,是肾功能出了问题.”谢先生告诉记者,检查结果显示,他是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以及心功能3级.
糖尿病文摘杂志相关文献
  • 老玉米升糖慢适合糖尿病患者

    香喷喷、金灿灿的玉米,几乎人见人爱,再加上玉米是粗粮,又有许多食疗保健价值,许多糖友更将玉米当作了自己的佳主食.不过,现在的玉米品种越来越多,到底哪种更适合糖尿病患者呢?甜玉米水多汁甜、黏玉米香香糯糯、老玉米越嚼越有味儿……不同的玉米风味各异,营养成分也略有差别.同时,大连营养学会副秘书长王兴国表示,不同的玉米升高血糖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其中,甜玉米升糖速度快,黏玉米第二,升糖慢的是老玉米.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常吃煎鸡蛋会得糖尿病?

    流言:鸡蛋经过煎炸后,糖化蛋白含量会上升到原来的三十多倍,大量糖化蛋白一旦进入体内,糖分就会与蛋白质结合产生糖基化终产物,使皮肤产生皱纹,尤其会对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产生影响.真相:从对蛋白质的营养保持上看,煎鸡蛋确实不如水煮蛋或蒸蛋营养好,但所谓煎蛋中产生的糖化蛋白进入人体后会与人体蛋白质结合产生糖基化终产物的说法并不靠谱.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空腹血糖不等于“饥饿”血糖

    空腹血糖可反映胰岛功能,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个指标,但有患者认为空腹就是要饿肚子,饿得时间越长指标越准;有的患者害怕指标会高,在抽血的前一天晚上不吃或少吃,或有意拖延等到10点以后才去抽血.这都不对.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患者对“空腹”有诸多误解,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尹士男说,空腹血糖不等于“饥饿”血糖,测空腹血糖前没有必要故意长时间饿肚子.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为什么糖尿病患者要戒烟?

    每年的明31日是世界无烟日,是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烟草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视.同时据媒体报道,自5月10日起,烟草消费税上调,所有在销国产卷烟和进口卷烟批发价格也会上调6%,所有在销国产卷烟和进口卷烟的建议零售价格按照零售毛利率不低于10%的原则确定.烟又涨价,烟民们大吐苦水,部分烟民考虑借此机会把烟戒掉.其实,“吸烟有害健康”并非口号,专家指出,烟不离口对血糖控制有害无利,可能引发糖尿病足等并发症,严重者要截肢,糖尿病患者好借此机会戒烟.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糖尿病防治中的中医视角

    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充分,方药多效,但治疗为何退于二线?个人认为原因有二:一是中药剂型单一,服用不便,初期患者尚可接受,若延日久,病情反复不一,难以控制,就改服西药;二是本病一旦失治,成为终身疾病,需要长期服药,取用中药更难接受,故当前临床中多以西药为主,尽管长期服用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我国既有中医又有西医,完全有力量做好防治,降低发病率.从其发病的机因来看,中医在防治中要改变定位,在“防”字上下功夫,找出突破口和切入点,做出成绩,带动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作者:徐经世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糖友不戒烟易招致三大并发症

    有些糖尿病患者可能觉得吸烟不像多吃几口饭,不会影响血糖或加重糖尿病病情,其实这是错误的理解.已证实,糖尿病患者吸烟可使病情进展加速而提前发生并发症.我国对1 1个省的4万例糖尿病患者调查显示:吸烟者糖尿病患病率高于不吸烟者,而女性吸烟者的患病率又明显高于男性吸烟者;吸烟越多,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越大.如果一个人从20岁开始吸烟到40岁,吸烟20年,每天吸烟量大于13支,则男性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的1.37倍,而女性则为1.92倍.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反复使用抗生素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

    一项大型观察性研究发现,抗生泰治疗史或导致2型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该研究强调应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处方,因为抗生素的使用可改变肠道菌群和增加包括糖尿病在内的多种代谢疾病风险..主要研究者、以色列Tel Aviv Sourasky医学中心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员BenBoursi博士表示,“抗生素处方过量是全球性的问题,导致细菌耐药性越来越高.我们的研究发现很重要,不仅进一步明确了糖尿病的发生机制,还提醒大家减少不必要的抗生素治疗,因为风险大于益处.”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七成糖尿病患者死于ASCVD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ASCVD并发症(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终约70%的糖尿病患者被ASCVD并发症夺去生命.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专家肖新华教授在近日举行的积极启动他汀治疗遏制糖尿病ASCVD并发症活动中强调,当人们谈到糖尿病并发症的时候,一般会想起糖尿病眼底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可是事实上很多患者本人和家属都没有意识到,在糖尿病并发症中,为严重的威胁糖尿病患者生命的是ASCVD并发症.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国“神医”治死澳洲7岁儿童:治糖尿病靠拍打拉筋

    据《悉尼先驱晨报》报道,中国“拍打拉筋自愈法”始创人萧宏慈,卷入澳大利亚一宗小孩丧命案中.悉尼7岁男童艾丹参加萧宏慈为期一周的拍打拉筋班后,于当地时间周一晚上9时被发现在酒店房间昏迷,送院途中不治身亡.当地警方正调查此事,已向萧宏慈问话.目前萧宏慈已离开澳大利亚.当地传媒报道,艾丹在父亲芬顿及母亲莉莉陪同下,于悉尼好市围市参加为期一周、收费约8800元人民币的拍打拉筋班.据悉萧宏慈要求参加者禁食3日,以接受拍打拉筋治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调节肠道微生物可治疗糖尿病和肥胖

    丹麦科技大学的科学家日前确定了此前未知的500种人体肠道微生物以及多达800种能够感染人体肠道细菌的病毒(噬菌体).随着更多的肠道微生物被发现以及各个菌落之前的关系被理清,未来科学家将有望通过增加或删除某些细菌的方式来治疗糖尿病、哮喘和肥胖等疾病.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迷信偏方挖“野参”熬汤喝 差点没了命

    40多岁男子老冯患有糖尿病多年,前段时间,他迷信上了一个治疗糖尿病的偏方,听说挖野生西洋参熬制喝下后,可以治疗糖尿病.老冯在自己家后山,挖了“野参”,回家熬制喝下后,差点没了命.老冯患有糖尿病3年,因家中经济条件不太好,老冯也没接受过正规的糖尿病治疗.前段时间,他听一个亲戚说,食用野生西洋参,可以治疗糖尿病,他就背着篮子,到自己家后面的山上挖野参.“我没见过野参长什么样,亲戚给我描述了大概的样子,我就去挖了.”不多久,冯先生挖到了几个根茎植物,以为是野参,就拿回家熬制.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为什么不爱吃甜食也可能得糖尿病呢?

    “是不是搞错了啊?平时我很少吃甜食,身体也没有什么不适,怎么会有糖尿病呢?”义诊现场,李先生听到自己的血糖检测结果后,表示不可思议.对此内分泌医生解释,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是空腹血糖值超过7.0毫摩尔/升,或餐后2小时内血糖值超过11.1毫摩尔/升.由于尚未出现并发症,身体没有不适,因此许多糖尿病患者并未意识到自己患病.这时候如果提早治疗的话,效果会更好.早发现、早治疗,这就是我们进行筛查的意义所在.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小伙酮症酸中毒 方知自己患糖尿病

    等到天气热了,冰红茶、可乐等饮料成了年轻人的心头好,近期连续有两个小伙子因为嗜好这类饮料,导致酮症酸中毒住进了医院.医生提醒,饮料不宜多喝,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小张今年24岁,目前还在医院的床上躺着.说起他的身体,家人有点犯愁:好好一个壮小伙,一个月不到体重就从90公斤骤降到70公斤,而且人整天没有精神,全身无力.这是怎么回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专家告诉您糖尿病究竟会不会遗传?

    有网友咨询,我的父亲有糖尿病,我的母亲也有糖尿病,我会不会得糖尿病?还有网友担心,听说糖尿病会遗传,我有个3岁的孩子,将来这病是不是还会遗传给他?糖尿病是遗传性疾病但不意味一定发病糖尿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到目前已经发现,有糖尿病家族史的患者比没有家族史患者的发病率高出3~40倍.在正常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5%,但对于双亲均患糖尿病的人来讲,其子女患糖尿病的几率超过50%.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无针注射胰岛素或将为糖尿病治疗带来福音

    近日,一项由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郭立新教授领头的“有关无针注射器和传统胰岛素笔对胰岛素吸收与血糖控制研究”对外公布了新研究结果,该项研究初步结果显示:不同注射装置会影响到胰岛素的吸收和血糖的控制,无针注射在胰岛素入血速度及餐后1小时内的血糖控制上要明显优于传统有针注射.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一场关于糖尿病“侦查军”信息对错之战

    有一天,我正准备给一位病友检测餐后两小时的手指血糖,他却拉开床头柜的抽屉,拿出两台血糖仪对我说:“这是我爱人刚从家里拿过来的两个血糖仪,与你们医院的血糖仪一起给我测测看,我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只是举手之劳,所以我欣然答应.于是,扎好手指后,我分别用三台血糖仪进行了测量,很快的,三个值出来了:12.6毫摩尔/升、11.2毫摩尔/升、9.1毫摩尔/升.这下,这位病友的脸色可不好看了,夹杂着无比的疑惑和震惊,大声地问我:“怎么一滴血三个血糖仪能测出三个完全不同的值,到底哪一个是准的呢?”其实,这个疑惑不只是这位病友遇到了,很多其他的“老糖友”也曾经在其抗糖路上面临过.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糖尿病患者应了解胃肠疾病且做好控糖工作

    胃肠疾病是糖尿病患者很常见的并发症,对患者的日常饮食造成诸多不便,对降糖药物的吸收也造成影响.这些并发症通常由血糖变化导致的胃肠异常运动引起的,了解并发胃肠疾病的原因,有助于糖友们更好地控糖.1.代谢紊乱当血糖水平≥15毫摩尔/升时,会抑制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MMC).糖尿病导致MMC周期延长或引起MMC紊乱,导致胃肠运动障碍,出现胃轻瘫、便秘、腹胀等症状.糖尿病患者在胰岛β细胞损伤时,胰腺外分泌功能常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引起脂肪吸收不良,可导致腹泻.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儿童每天看电视1小时,肥胖风险可增加50%

    美国儿科学术团体(PAS)年会上的一项报告显示,相比每天看电视时间少于30分钟的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在训小时以上的儿童的超重和肥胖风险显著增加.美国弗吉尼亚大学Mark D.DeBoer及其同事对11113名在2011-2102学年间上幼儿园的儿童进行评估,这些数据来自儿童早期纵向调查研究,由父母报告可能影响儿童教育成效的生活方式因素,包括平时和周末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以及使用电脑的频率.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牙痛不能只医牙牙齿不好可能是因糖尿病——访南京市口腔医院专家诊疗科吴文蕾主任

    如果你的牙龈肿胀,你可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上火了”,或许还会自作主张,泡上一堆凉茶喝着去火.不过,南京市口腔医院专家诊疗科吴文蕾主任近倒是接诊了不少牙周脓肿的患者,而在给他们治疗口腔的同时,吴文蕾还“客串”了一把内分泌科大夫,提醒他们去查下血糖.这一查,还真查出不少糖尿病来!牙周脓肿要查血糖?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六旬老人的2型糖尿病拖成尿毒症

    糖尿病拖成尿毒症 血液透析没有通路今年64岁的谢先生是神农架林区松柏镇人,患2型糖尿病10多年.“5年前,我开始全身浮肿,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到太和医院一检查,是肾功能出了问题.”谢先生告诉记者,检查结果显示,他是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以及心功能3级.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糖尿病文摘杂志

糖尿病文摘杂志

主管:糖尿病天地·文摘(中旬)

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