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长期服用糖尿病治疗药物,容易导致阳痿.所以,这种阳痿先要解决心理问题,认识到阳痿的真正原因可能是降糖药物所致.药源性阳痿是由药物所致,但其根本问题却是出在所患的某种疾病上.因此,要解决药源性阳痿的心理问题,首先必须了解患者所患的疾病是什么,也必须由患者提供全部药物的使用情况.只有这样,医生才能有针对性地给病人实施治疗计划.比如,阳痿是由糖尿病用药所引起,那么就应该先解决糖尿病的心理问题,然后,告诉他们阳痿的真正原因可能是降糖药物所致,之后,再从药物使用上作些调整,大多都可获得康复.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日益增多,很多人应该都对糖尿病略有所闻.近年来随着糖尿病越来越趋于低龄化发展,父母们自然对于孩子的健康产生担心,其实,不用太忧虑,只要在早期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1型糖尿病对我们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每年六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是父亲节.在很多人心中,父亲是孩子的保护伞,是家庭的顶梁柱.但是,你是否知道,父亲的心脑更加脆弱?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中国,男性出现心脑血管病的几率是79/10万,是女性的两倍多.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专家指出,糖尿病近年来也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很多儿童患上了糖尿病.这与平时的饮食方式以及生活习惯有比较密切的关系,有时候家长出于溺爱心理而不对孩子的饮食进行控制和引导,导致儿童出现一些肥胖病症,给糖尿病提供了不少可乘之机.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秋季是水果大量上市的季节,水果营养丰富,但却因为富含糖分而让很多糖尿病患者只敢看、不敢吃,担心吃水果会升高血糖.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内分泌科医学博士张涛静提醒,糖尿病患者不是不能吃水果,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好在自身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再食用水果.血糖控制好的标准是:餐后血糖<1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7.0%,血糖稳定,短期内没有大的波动.
作者:杨凤立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在糖尿病的诊治过程中,需要作许多化验检查.按照文中提出的实验室检查推荐意见去做,可大大节省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费用.主管药师指出糖尿病是终身都要治疗的疾病,在治疗中要经常进行生化监测,以观察血糖控制情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当前,对糖尿病的研究非常活跃,新化验层出不穷.在糖尿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观察中,究竟要作哪些检查?美国的一个专家小组根据循证医学的观点,总结了临床经验,提出了一个实验室检查的推荐意见,可大大节省糖尿病的医疗费用,现介绍给大家参考.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本报泰安6月27日讯(记者杨璐通讯员高文慧)身患糖尿病不知情,饭后剔牙引起口腔感染,脖子肿了,眼睛睁不开,险些丢掉性命.27日,解放军第88医院,成功救治一患者.今年50岁的王金生家住红门附近,为了挣钱,他长期在外地打工.20日,王金生在淄博工地上吃完饭,像往常一样拿起竹制牙签剔牙,他当时并没有感到任何异常,但左脸颊很快肿起来.
作者:杨璐;高文慧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据美国媒体新资讯,美国药物监管局日前表示,美国艾米林生物制药公司(Amylin)在对糖尿病药物Bydureon的临床药效数据统计上存在很大的纰漏,隐藏了很多药物安全方面的数据.随后美国食品和药物监管局在发布的一份文件中指出,艾米林生物制药公司的这种新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美国药监局糖尿病业务部门总负责人MaryParks详细介绍了艾米林生物制药公司未公布的那部分药物安全数据,Byetta药物以及该药物的长效版本Bydureon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隐瞒.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耳朵经常痒痒,耳屎明显增多,如果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出现这些情况,可能是被糖尿病缠上了.糖尿病患者由于耵聍腺及皮脂腺分泌旺盛而容易形成较多的耳屎,从临床看,形成的数量常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耳朵异常发痒,耳屎突然增多,的确可能是糖尿病的早期信号.辽宁省人民医院内分泌二科副主任医师辛爽清指出,有家族史、肥胖的人,在出现耳朵不适后,首先要想到是糖尿病导致的,可以去医院做个检测耳屎葡萄糖含量的化验.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丹麦诺和诺德制药公司日前宣布,公司将正式启动糖尿病候选药物semaglutide的三期研发阶段,据悉,semaglutide药物需要每周服用一次,是一种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据诺和诺德制药公司表示,2010年,公司已经成功完成了该药物的二期开发.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提起糖尿病,通常都只会想到中老年人.然而近几年,我们周围一些年仅几岁的孩子就患了2型糖尿病.从长远来看,小小年纪就与糖尿病相伴,一旦控制不良,若干年后,各种并发症如失明、肾衰等不幸将接踵而至,会给患儿的一生带来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根据美国的一项研究,在患糖尿病风险高、锻炼少的人群中,每天尽可能多地步行的人出现血糖失调问题的几率比较低.该研究报告的主要撰写人、华盛顿大学的研究人员阿曼达·弗雷茨说,先前的研究表明,多步行会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不过没有多少研究关注过每天到底需要走多少路才能起到防病效果.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而饮食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糖尿病患者对饮食治疗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误区.误区一:饮食疗法就是饥饿疗法有些糖尿病患者一旦被确诊后就什么都不敢吃了.每天只吃一些所谓的低糖食品,如豆面、莜面、杂面、燕麦等充饥,希望以此控制血糖.其实这些食物的含糖量都在60%~70%左右,只是难以吸收.长时间进食这些食品,易导致病人的营养障碍,使病人日渐疲乏、消瘦,身体免疫力下降,不利于胰岛功能的恢复.由于这样一味追求饮食控制,导致很多糖尿病患者出现了营养缺乏症.同时因为营养摄入不足,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只能由身体分解脂肪来提供,可能会引起酮症酸中毒,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大暑之后,进入了夏季炎热的时期,桑拿天也许对于年轻人来说或许并不难熬,可是换做老年人,可能就很危险了.近日,美国有研究指出,酷暑是被低估的致死因素之一,全美因酷暑导致的死亡中,四成是65岁以上的老人.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的达尔博士指出,夏天老年人发生脱水的危险性高于年轻人.因为人体含水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青壮年机体含水量高达80%,但80岁后机体含水量将降至55%到60%.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通过检查,医生说我患上了妊娠期糖尿病,但是平时我一点感觉也没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疾病?这种病会不会对我的宝宝造成影响?怀孕7个月的陈女士得知自己患有妊娠期糖尿病时,深感焦虑.很多像陈女士一样的患者很担心会对宝宝造成不良的影响.其实,通过饮食和运动调节,必要时注射胰岛素,大多数的患者都可以继续妊娠,生出健康的宝宝.然而,假如血糖控制不佳,就有可能产生严重的影响,例如出现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难产等等.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在我国大城市,40岁以上中老年人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达10%,由糖尿病所致的骨质疏松也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加而增多.专家报告,糖尿病人发生髋骨或股骨颈骨折者比同龄非糖尿病者高2~6倍.我国内分泌科和骨科医师也观察到,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自发性腰椎压缩性骨折或股骨颈骨折.这使老年糖尿病血糖控制更加困难,生活质量恶化,医疗费用增加.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稀饭与干饭的原料同为大米,但由于烹调方法不同,进入人体后其升糖指数相差悬殊.研究发现,大米烹调成稀饭进入人体后其升糖指数较干饭显著增加,其升血糖作用甚至接近等量葡萄糖.据专家介绍,这主要是因为大米烹调为稀饭后,淀粉结构发生改变,许多大分子淀粉水解成糊精或麦芽糖,后二者在消化道中很容易被酶水解成葡萄糖而迅速吸收使血糖在短时间内升高.因此,有糖尿病史的病人经常吃稀饭或类似稀饭的液态或半固态食物如米汤、面糊、米粉、肠粉等,可使血糖发生较大波动,不利于稳定病情,应尽量不吃或少吃这类食物.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运动是防治2型糖尿病的重要手段,这在医学界已经达成共识.但是,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制订运动处方,如何坚持合理、科学的运动呢?美国糖尿病学会(ADA)与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新近颁布的《运动与2型糖尿病指南》作了明确的表述.
作者: 刊期: 2012年第07期
《美国预防医学杂志》刊登英国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久坐时间长达7小时的女性罹患2型糖尿病危险更大.莱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对505名年龄至少59岁的男女参试者进行了研究,测试了他们每周久坐的时间.另外,所有参试者都接受了与糖尿病有关的血液化学物指标检测.结果发现,女性平均每天坐4~7小时,而男性则为4~8小时.久坐时间长的女性,其胰岛素(调节体内血糖的激素)水平更高.胰岛素水平升高意味着身体发生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开始形成.
作者:王明伟 刊期: 2012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