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燕平;谢群英;陈联华;徐雪霞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冠脉造影特点.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间来该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100例,分为糖尿病组(观察组)和非糖尿病组(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冠脉造影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冠脉造影病变以多支病变及弥漫性长病变为主.而对照组冠脉造影结果以单支病变及双支病变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重度狭窄程度高于对照组,轻中度狭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脉病变多表现为弥漫性及多支病变,血管受累广泛,病变重,预后较差,临床上要提高对该类患者的风险认识,加强管理.
作者:刘茂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对妊娠期糖尿病孕母及围产儿的有力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产前使用地塞米松,对照组产前不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孕产妇与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的体重和出生后即刻Apgar评分.结果 两组的血糖控制不满意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孕产妇与围产儿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的体重和出生后即刻Apgar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不仅对妊娠期糖尿病孕母及围产儿无不良影响,还能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以及低血糖的发生概率.
作者:方璇模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异常情况.方法 研究时段为2015年5月—2018年5月,研究对象选定为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单纯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进行编号,随机选择33例联合发病患者,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择33例单纯发病患者,将其设定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血脂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脂异常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TC、TG、LDL-C较高,但HDL-C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梗死单发病灶率低于对照组,多发病灶、腔隙性病灶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异常明显,临床应予以足够重视,定期做好血脂检测工作,并根据检测结果予以科学监控病情,并做相应调整,切实保证患者病情平稳.
作者:王弘杰;吴迪;冉淑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并分析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对患者血糖控制以及妊娠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9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且对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回顾与分析.运用平均分配法将实施常规化护理的48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将实施整体护理干预的48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控制血糖的情况以及终妊娠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糖一直被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其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新生儿窒息、羊水过多、巨大儿、妊高症以及刨宫产的情况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将患者的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果的几率,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被普遍的应用与推广.
作者:马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胰岛素治疗老年肥胖糖尿病的短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老年肥胖糖尿病患者8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研究组采用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胰岛素.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血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各项指标均高于对照组,研究组7.32%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老年肥胖糖尿病患者实施利拉鲁肽注射液联合胰岛素,患者血糖得到明显改善,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刘红梅;孟令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及其发生、发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2月在该院内分泌科住院且行眼底照相的2型糖尿病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80例,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95例,分别比较年龄、病程、身高、体重、血压、计算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素氮、肌酐、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24 h尿蛋白等生化指标两组间比较,DR的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 175例DM患者中,DR组80例(45.7%),DR中增值性糖尿病患者5例(6.25%),NDR组95例(54.3%).两组病例之间性别、BMI、FPG、HbAlc、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舒张压、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病程、甘油三酯、血肌酐、血尿素氮、24 h尿蛋白、年龄、收缩压与NDR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02、0.028、0.016、0.03、0.013、0.023,P<0.05).所得结果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证实:糖尿病病程为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5,P<0.005).结论 DR的发生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病程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米高琴;谷沛;仝志超;王娟;史日东;李佳伟;李志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 将该院于2015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638例糖尿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予对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总结发现,共36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发生率为5.64%.发现年龄、糖尿病病程、住院时间、抗菌药物使用种类、血糖水平以及侵入性操作均与医院感染发生具有相关性.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使用种类以及血糖水平为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其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应根据其危险因素的分析结果,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减少侵入性操作进而抗菌药物使用种类,合理控制血糖水平,将医院感染发生率降低.
作者:孙玉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对2型糖尿病并椎-基底动脉脑供血不足患者应用奥扎格雷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将84例2型糖尿病并椎-基底动脉脑供血不足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止吐、镇静、降糖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同时给予盐酸丁咯地尔治疗,研究组给予奥扎格雷钠治疗.治疗2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研究组血流速度、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并椎-基底动脉脑供血不足患者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可显著改善供血不足症状,加快血流速度.
作者:盛世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析对糖尿病并脑出血患者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近3年收治的86例糖尿病并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血糖水平、预后改善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致残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恢复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并脑出血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并稳定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兴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患者40例.A组患者单独使用西格列汀治疗,B组患者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C组患者使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胰岛功能指标和血糖指标.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间胰岛功能指标、血糖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HOMA-β(84.5±26.4),HOMA-IR(2.8±0.3),空腹血糖(6.1±0.8)mmol/L,餐后2 h血糖(8.6±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0.4)%,各项指标均优于A、B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使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的方法治疗,相比于单独用药,可更好的改善患者胰岛功能,控制血糖稳定,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陈成辉;郭芳;何丽芳;肖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选择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将其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分组,分为2组,一组患者给予缬沙坦合并氨氯地平进行治疗,40例视为对照组;另一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实施氨氯地平进行治疗,40例,作为观察组,该次研究时间范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对比2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2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糖、血压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佳(P<0.05).而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良好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并提高临床疗效,应用效果十分理想,值得推荐.
作者:张立波;栾琳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予以甘精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在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使用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予以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利拉鲁肽进行治疗的为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值、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甘精胰岛素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可降低患者体重,有效控制血糖值,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王宜胜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与诺和灵N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将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符合妊娠期要求的糖尿病饮食及运动和教育,观察组使用地特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对照组使用诺和灵N控制空腹血糖,两组均为每晚睡前皮下注射,两组均辅以三餐时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控制情况、HbA1c、达标时间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更好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达标时间短,更少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在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中比诺和灵N具有更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云水;徐希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索双源CT血管造影在糖尿病下肢动脉诊断中的应用的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6月—2017年12月的52例糖尿病患者,并对这52例患者进行双源CT血管检查,把所有血管分为400个阶段,再检查后注重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进行分析,同时还要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进行对比.结果 该次研究的52例糖尿病下肢动脉疾病患者双源CT血管造影正常、轻度狭窄9例(17.3%),重度狭窄11例(21.2%)明显比数字减影血造影16例(30.8%)、2例(3.8%),效果好(P<0.05).结论 双源CT血管造影检查可以准确的检查出糖尿病患者下肢病变导致血管闭塞和狭窄,为糖尿病患者存在下肢病变的提供了更简便的检查方法,并为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因此双源CT血管造影在临床上的应用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薛云娇;杜瑞宾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治疗性沟通技术联合低强度运动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暴力行为及血糖控制达标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82例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联合低强度运动,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技术联合低强度运动,对两组患者暴力行为及血糖控制达标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暴力行为发生率为24.39%,其中保护性约束率12.20%,对照组暴力行为发生率48.78%,其中保护性约束率41.4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率为90.24%,明显较对照组70.7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性沟通技术联合低强度运动可有效减少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出现暴力行为,也能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值得推广.
作者:魏华妹;陈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思考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诊疗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以数字表法的形式将患者划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值.结果 B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A组,2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饮食治疗为(49.59±6.03)分、药物治疗为(48.95±2.62)分;A组患者饮食治疗为(42.07±2.06)分、药物治疗为(38.65±1.74)分.B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显著低于A组,2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空腹血糖为(6.4±0.8)mmol/L、餐后2 h血糖为(8.4±1.2)mmol/L;A组患者空腹血糖为(8.8±1.1)mmol/L、餐后2 h血糖为(11.3±2.2)mmol/L.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救治中,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施行,可在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显著改善其血糖值,故存在推广价值.
作者:杜德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研究临床上运用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其的不良反应.方法 将2016年2月—2018年2月在该院收住入院并接受治疗的2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可比性强,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24 h蛋白尿的含量及24 h尿蛋白排泄率过滤下降趋势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高效安全,临床绩效稳定,考核性强,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燕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对银杏达莫注射液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式以及疗效进行详细探究.方法 该文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参与该次研究,并根据治疗所用药物不同,将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于对照组患者,采用注射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进行治疗,对于观察组患者,不仅需要应用于与对照组患者相同的药物,同时还要求采用银杏达莫注射.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治疗方案前后,对患者血脂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参数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前,患者血脂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的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参数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辅助应用银杏达莫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培玉;周承刚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应用基础上加用拜糖平治疗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1例,均为该院慢性病科门诊2016年10月—2018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拜糖平治疗(观察组,n=51)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所选2型糖尿病患者总有效率为92.2%,与对照组82.0%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和餐后2 h胰岛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仅2例发生低血糖,低血糖率为3.9%,对照组9例,发生率为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应用基础上,取拜糖平联用,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血糖水平,防范低血糖事件,并具较高安全性.
作者:黄元凤;周育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基于专科护士实践模式的全程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中的应用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12月102例GDM孕妇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孕妇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孕妇实施基于专科护士实践模式的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孕妇妊娠并发症(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合并妊娠高血压)发生率以及两组孕妇分娩方式(阴道分娩、剖宫产);观察对比两组新生儿结局(宫内窘迫、巨大儿、出生缺陷、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孕妇早产、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宫内窘迫、巨大儿、出生缺陷、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GDM孕妇应用基于专科护士实践模式的全程护理干预可行,有助于降低围生期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廖小梅 刊期: 2018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