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血糖控制情况分析

宋佳波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干预, 糖尿病护理, 应用效果, 血糖控制情况
摘要: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血糖控制情况.方法 该文涉及的患者例数一共为120例,上述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均在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护理模式为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的患者采用护理方式则为人性化护理干预.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差异极小,但是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比对照组优,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应用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较为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状态,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能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并脑出血患者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析对糖尿病并脑出血患者采取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近3年收治的86例糖尿病并脑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则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血糖水平、预后改善以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致残率及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恢复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并脑出血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并稳定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兴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对改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究不同剂量美托洛尔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114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n=57例)和对照组(n=57例),观察组经低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经高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餐后2 h血糖和空腹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临床中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时,低剂量美托洛尔的治疗效果更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作者:吴春燕;谢铛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表皮因子配伍胰岛素在糖尿病慢性伤口愈合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表皮生长因子(EGF)联合胰岛素(Ins)对糖尿病慢性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 医院选取了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30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为实验组患者15例(32个创面),具有慢性伤口的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和胰岛素,对照组患者15例(29个创面),判断2组4周的创面修复情况,愈合时间及4周内总愈合率.结果 表皮生长因子联合胰岛素用于糖尿病慢性伤口,明显提高创面修复质量,缩短愈合时间,实验组4周内总愈合率达93.75%,高于对照组5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皮生长因子与胰岛素联用治疗明显促进糖尿病慢性伤口愈合,具有临床依据.

    作者:刘碧贤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割术围术期焦虑、抑郁及影响因素

    目的 研究分析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其围术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方法 该次研究范围限定在该院2017年2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选取其中125例作为研究样本,遵循无差异性的原则将其分为保守组与手术组,保守组患者为保守治疗患者,手术组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比其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焦虑评分,保守组患者与手术组患者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未婚患者与已婚患者的焦虑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患者抑郁评分,保守组患者抑郁评分低于手术组患者,而患者文化水平越高,其焦虑抑郁程度越低(P<0.05).手术组患者与保守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存在较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该次研究证明,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对患者心理情绪有着重要影响,患者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而婚姻状况、文化程度都是影响其心理情绪的重要因素.

    作者:吴琪;刘豪杰;周明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氨溴索与抗菌药物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对症状改善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应用氨溴索与抗菌药物联合的症状改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2016年12月—2018年1月来该院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的74例患者,依照计算机表法处理分为两组,试验组(n=37例)进行氨溴索与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对照组(n=37例)进行单一的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试验组37例患者的住院时间、咳嗽、咳痰、肺部啰音,同时包括用力肺活量、1 s用力呼气容积、达峰时间比、达峰容积比、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与对照组37例患者的各项指标相比,形成终的治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进行氨溴索与抗菌药物的联合治疗,具有明显的临床应用效果,可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临床症状的迅速消失,改善肺功能以及血糖指标,具有推广应用的实效性.

    作者:宋秀婧;顾少岩;张尧;杨铁波;刘仁龙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严重糖尿病足部溃烂创面护理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严重糖尿病足部溃烂创面护理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严重糖尿病足部溃烂患者13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足部溃烂创面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HbAlc、足部溃烂创面、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应的空腹血糖、HbAlc、足部溃烂创面、不良请见发生情况改善程度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严重糖尿病足部溃烂患者进行足部溃烂创面护理,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作者:朱娟秀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

    目的 研究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对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该院就诊的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患者40例.A组患者单独使用西格列汀治疗,B组患者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C组患者使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胰岛功能指标和血糖指标.结果 治疗前,三组患者间胰岛功能指标、血糖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HOMA-β(84.5±26.4),HOMA-IR(2.8±0.3),空腹血糖(6.1±0.8)mmol/L,餐后2 h血糖(8.6±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0±0.4)%,各项指标均优于A、B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的治疗中,使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的方法治疗,相比于单独用药,可更好的改善患者胰岛功能,控制血糖稳定,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陈成辉;郭芳;何丽芳;肖淋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纤溶酶治疗分析

    目的 分析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SIP)合并糖尿病患者给予纤溶酶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于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随机将100例SIP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降颅内压药、脱水剂、神经保护剂等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纤溶酶治疗.治疗10d,观察两组患者总有效率、血糖水平、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APTT、PT、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IHSS评分、FIB、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SIP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纤溶酶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迅速控制血糖,改善病情.

    作者:胡鑫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10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利用双盲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基于该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血糖(FBG、2 hPG)水平、疗效及生存质量.结果 两组护理前FBG、2 hPG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FBG、2 hPG等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0%(47/50)较对照组78.0%(39/50)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肺炎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非常显著,即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还能提升其生存质量,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丁学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初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用西格列汀二甲双胍片治疗初诊断2型糖尿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0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HbA1c水平分为A、B两组,采用二肽基肽酶-4(DPP-4)西格列汀二甲双胍复方制剂(50 mg西格列汀/500 mg盐酸二甲双胍)治疗,持续治疗30周.结果 治疗24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BMI、胰岛素释放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肝肾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低血糖事件,未发生其它不良反应.结论 西格列汀二甲双胍治疗初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可有效降低HbA1c及4个时点血糖(空腹及三餐后2 h血糖).

    作者:周珈莉;张建伟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思考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诊疗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以数字表法的形式将患者划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使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血糖值.结果 B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A组,2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饮食治疗为(49.59±6.03)分、药物治疗为(48.95±2.62)分;A组患者饮食治疗为(42.07±2.06)分、药物治疗为(38.65±1.74)分.B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值显著低于A组,2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空腹血糖为(6.4±0.8)mmol/L、餐后2 h血糖为(8.4±1.2)mmol/L;A组患者空腹血糖为(8.8±1.1)mmol/L、餐后2 h血糖为(11.3±2.2)mmol/L.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救治中,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施行,可在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显著改善其血糖值,故存在推广价值.

    作者:杜德慧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与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对2型糖尿病与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 从2017年11月—2018年2月该院收治的白内障病患当中随机选取1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按照是否有合并2型糖尿病的情况将其分为糖尿病组以及单纯的白内障组,每组有患者50例.收集两组病患的相关临床资料以及在手术之后其干眼的指标,并进行对比.结果 在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关的治疗之后,在糖尿病组患者中其在进行手术之后的1个星期、1个月以及3个月中其问卷调查的评分情况、角膜荧光素的染色情况、基础泪液的分泌试验情况以及泪膜破裂的时间跟进行手术前2d的数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白内障组病患其进行手术之后的1个星期、1个月以及3个月中其问卷调查的评分情况、角膜荧光素的染色情况以及基础泪液的分泌试验情况跟进行手术前2d的数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泪膜破裂的时间对比上,两个时间段的数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糖尿组病患在进行手术之后的1个星期、1个月以及3个月中其问卷调查的评分情况、角膜荧光素的染色情况、基础泪液的分泌试验情况以及泪膜破裂的时间跟单纯白内障组病患同时段数值的对比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糖尿病组病患其干眼症的情况会更加严重(P<0.05).结论 合并有2型糖尿病的白内障病患其手术后干眼症的症状会更加严重.

    作者:陈亮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石狮市市民高血压病及糖尿病认知度调查分析

    目的 研究石狮市市民对高血压病及糖尿病认知情况.方法 选择随机抽样方法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石狮市市民进行调查,所有研究对象均由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进行面对面一对一调查,其中高血压问卷共发放620份,糖尿病问卷发放300份,整理并分析石狮市市民对高血压及糖尿病的认知度.结果 高血压问卷共发放620份,问卷回收有效率99.35%;糖尿病问卷发放300份,问卷回收有效率93.33%.石狮市市民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知晓率65.26%,对糖尿病知晓率64.64%.石狮市市民对高血压及糖尿病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但对血压波动的影响因素、疾病发生因素、并发症、预防方式、每日合理食盐摄入量以及对器官的危害知晓率较低;对判断糖尿病的依据、发病因素、并发症以及糖尿病的3种类型的知晓率较低.结论 石狮市市民对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判断、治疗均具有初步且正确的了解,但对于疾病危害的知晓率较低,应受到临床重点关注,积极开展有效干预措施,提高市民对高血压及糖尿病的认识程度.

    作者:何闽;黄超玲;王永钦;施龙灵;许清云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利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利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老年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3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观察组给予利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FPG、2 hPG、HbA1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13.4%(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利格列汀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低血糖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应用.

    作者:王福涛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金芪玉泉方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金芪玉泉方治疗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7年6—1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人数均为30例,所接受的治疗措施分别为金芪玉泉方治疗和沙丁胺醇治疗及常规降糖,控制饮食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各项肾脏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的比较结果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气阴两虚夹瘀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实施金芪玉泉方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甚至功能有显著改善,治疗后患者预后更好.

    作者:马自萍;马跃武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母乳喂养对糖代谢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母乳喂养对糖代谢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2月—2017年10月进行产后母乳喂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进行产后人工喂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后糖代谢情况及BMI指数进行观察.结果 两组产前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糖代谢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后42 d的糖代谢水平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产前的BM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42d时,两组患者BMI指数均有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母乳喂养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近期体质量无明显影响,但可促进糖代谢水平恢复.

    作者:梁世芳;毛莹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前列地尔对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析对高龄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前列地尔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近3年收治的96例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8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包括饮食指导、降糖降血脂、补钙排磷以及贫血治疗等.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前列地尔.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糖相关水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尿素氮、血肌酶以及甘油三酯等指标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前列地尔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李璇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异常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异常情况.方法 研究时段为2015年5月—2018年5月,研究对象选定为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单纯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进行编号,随机选择33例联合发病患者,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择33例单纯发病患者,将其设定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血脂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脂异常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TC、TG、LDL-C较高,但HDL-C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梗死单发病灶率低于对照组,多发病灶、腔隙性病灶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异常明显,临床应予以足够重视,定期做好血脂检测工作,并根据检测结果予以科学监控病情,并做相应调整,切实保证患者病情平稳.

    作者:王弘杰;吴迪;冉淑杰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对妊娠期糖尿病孕母及围产儿的影响评价

    目的 研究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对妊娠期糖尿病孕母及围产儿的有力影响.方法 选取自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产前使用地塞米松,对照组产前不使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孕产妇与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的体重和出生后即刻Apgar评分.结果 两组的血糖控制不满意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孕产妇与围产儿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的体重和出生后即刻Apgar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不仅对妊娠期糖尿病孕母及围产儿无不良影响,还能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感染以及低血糖的发生概率.

    作者:方璇模 刊期: 2018年第13期

  • 拜糖平与二甲双胍联合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应用基础上加用拜糖平治疗临床成效.方法 选取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1例,均为该院慢性病科门诊2016年10月—2018年5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单用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拜糖平治疗(观察组,n=51)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所选2型糖尿病患者总有效率为92.2%,与对照组82.0%对比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空腹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空腹和餐后2 h胰岛素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仅2例发生低血糖,低血糖率为3.9%,对照组9例,发生率为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二甲双胍应用基础上,取拜糖平联用,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降低血糖水平,防范低血糖事件,并具较高安全性.

    作者:黄元凤;周育红 刊期: 2018年第13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