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抗抑郁治疗在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焦虑中的作用

许盈盈;叶励超;蔡乾坤

关键词:抗抑郁治疗,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抑郁焦虑
摘要: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焦虑中应用抗抑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117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焦虑患者纳入该次研究,将其按照自主意愿选择常规基础治疗联合抗抑郁治疗的5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单一常规基础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焦虑程度、疼痛程度、血糖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NPIS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2周时的NPI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焦虑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及疼痛程度,对空腹血糖及HbA1c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且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的推广.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4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患者)与实验组(30例患者),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患者同时结合中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 治疗前后的HbA1c、FPG、2 hPG、血浆黏度、TC、TG、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血糖达标时间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HbA1c、FPG、2 hPG以及血浆黏度、TC、TG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对照组患者治疗后HbA1c、FPG、2 hPG均优于治疗前,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血浆黏度、TC、TG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HbA1c、FPG、2 hPG以及血浆黏度、TC、TG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糖达标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方式治疗糖尿病患者具有显著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治疗依从性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进入该社区医院治疗的108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社区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及血糖指标.结果 经护理,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分别为77.78%及94.44%二者相比差异较为显著,2组具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内糖尿病患者人数众多采取社区护理干预能大大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规范日常用药,有效控制血糖指标处于正常范围,值得在临床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作者:尹传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糖尿病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手术效果的影响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骨折患者,68例患者的入院时间均在2016年8月—2017年3月期间,采用红蓝球分组的方式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痊愈时间、满意度、睡眠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痊愈时间较对照组短,其满意度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睡眠质量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应用于糖尿病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值得今后临床进一步推广实施.

    作者:陈蓉蓉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围产期综合护理并心理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围产期综合护理并心理护理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4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并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对医师的满意度、焦虑状况的评分、手术的准备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宫内窘迫胎儿、巨大儿的发生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患者焦虑状况的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患者对医师的满意度(94.00%)明显高于对照组(64.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的发生率,实验组为(8%),对照组为(50%),实验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产期给予妊娠糖尿病患者综合护理并心理护理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应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玉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系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对2型糖尿病的实际病症进行深入的分析,可以发现该病症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近些年来与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该病症的发病率相对于上个世纪有着明显的增高.对患有2型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生活中,2型糖尿病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由2型糖尿病所引发的相关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以及精神都带来了极大的压力,文章从系统护理干预的角度入手,对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问题进行探究.

    作者:陈秀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浅谈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在产程中的护理体会

    目的 浅谈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在产程中的护理措施.方法 该次研究时段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研究对象为研究时段内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82例,采用随机信封法进行分组,将82例孕产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每组样本均41例,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中,优质护理应用于实验组中,分析两组血糖水平、早产率、阴道分娩率、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血糖水平、早产率、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阴道分娩率实验组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产程中,实施优质护理,既可降低血糖水平、早产率、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又可提高阴道分娩率,改善妊娠结局,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胡松真;王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达美康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应用达美康与二甲双胍起到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该次研究中共选择136例在于2017年1月—2018年5月份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达美康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应用达美康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方法,有助于优化患者的血脂指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舒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肺癌合并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开展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价值体会

    目的 探究对肺癌合并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85例肺癌合并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7.12±1.20)mmol/L]、餐后2 h血糖[(8.59±1.35)mmol/L]相比对照组[(8.69±1.13)、(10.08±1.20)mmol/L]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5.56%)相比对照组(75.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79.32±2.25)分]相比对照组[(70.32±2.36)分]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7%)相比对照组(25.00%)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癌合并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具有较佳的效果,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林海香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方法 选择至该院住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有600例,时间段为2013年5月—2017年5月,依据是否出现医院感染进行分组,对其危险因素与预防措施进行总结.结果 600例患者中共有32例发生医院感染,发生率达到5.33%(32/600),所有感染患者中,以呼吸道作为多的感染部位,共有17例,占比为53.13%,泌尿道感染共有8例,占比为25.00%,口腔感染共有3例,占比为9.38%,皮肤软组织感染共有3例,占比为9.38%,胃肠道感染共有1例,占比为3.13%,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感染(P<0.05);单因素分析得知感染危险因素包括病程、年龄、空腹血糖值、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糖尿病并发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病程与住院时间较长、侵入性操作、空腹血糖值较高(P<0.05).结论 严格掌握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与相关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事件,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

    作者:曾秀玉;林丽玲;陈夏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围术期综合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肾结石患者经皮肾取石术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在糖尿病并肾结石行经皮肾取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7月—2017年12月期间在该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拟行经皮肾取石术的糖尿病合并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2),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术中出血、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空腹血糖[(6.6±0.5)mmol/L vs.(7.4±0.6)mmol/L,t=3.414,P=0.038]、餐后2 h血糖[(7.8±0.7)mmol/L vs.(8.6±0.7)mmol/L,t=3.521,P=0.035]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2.8±0.8)d vs.(4.4±1.1)d,t=3.863,P=0.029]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140.5±20.4)min和(143.8±18.9)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2,P=0.067);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减少[(153.6±10.5)mL vs.(185.4±11.8)mL,t=3.257,P=0.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综合护理应用于糖尿病并肾结石行经皮肾取石术患者有利于围术期血糖控制,减少术中出血,改善手术后恢复状况.

    作者:李春荣;郑德收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利格列汀对经二甲双胍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作用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利格列汀对经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7年1—12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使用利格列汀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腰围、血清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BMI、WC、HbA1c、2 hPBG指标相比于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的SBP、TC、TG、LDL-C改善情况明显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时采用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可将其血糖、血压、体质量指数等控制在正常水平内,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发生.

    作者:于苗苗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实验,探寻有可能引发糖尿病患者感染的因素,并能够在以后的治疗中对症下药,做到防护结合,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提升对患者的提升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6月—2018年6月的60例糖尿病病例,通过临床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采用单一变量对比的方法,对每一项可能引起感染的因素逐一排查,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 其中共有12例患者感染,感染率为20%.其中年龄、空腹血糖指标、病程、并发症、使用药物的时间等因素都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的可能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后很容易发生感染,从护理的角度来讲应当重点关切,可以从饮食、运动等护理工作上着重对容易引发感染的因素进行相应控制,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提升该院在糖尿病方面治疗的效果.

    作者:杨淑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初发2型糖尿病早期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早期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探讨.方法 选取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初发2型糖尿病病例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以磺脲类+二甲双胍缓释片等口服降糖方案控制血糖,观察组30例,以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强化降糖方案控制血糖.治疗期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血糖达标时间、3个月后HBA1C、胰岛 β 功能情况.结果 两组HbAlc均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Alc、胰岛 β 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初发2型糖尿病早期进行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效果显著,不仅有利于血糖的良好控制,且对胰岛 β 细胞功能修复有利.

    作者:林新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加巴喷丁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联合 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40例于2015年6月—2018年5月期间进入该院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作对象,以不同疗法作分组依据,对照组20例行硫辛酸治疗,研究组20例行加巴喷丁联合硫辛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疼痛症状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00%(1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15/20)(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的疼痛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中,给予加巴喷丁联合 α-硫辛酸治疗,能够保证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马锦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雷贝拉唑联用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雷贝拉唑联用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2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莫沙必利.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5%,显著优于对照组7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PG(5.6±0.8)mmol/L、症状消失时间(7.8±2.1)d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贝拉唑联用莫沙必利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作者:孙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2型糖尿病管理的影响

    目的 探究幽门螺杆菌对2型糖尿病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94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幽门螺杆菌检测结果,将感染幽门螺杆菌的2型糖尿病患者45例列为观察组,将未感染幽门螺杆菌的49例2型糖尿病患者列为对照组,观察分析两组间的内分泌情况和两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观察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病例的空腹血糖、餐后2 h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2 型糖尿病合并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的内分泌指标和 HOMA-IR 普遍高于单一 2 型糖尿病患者, 易导致病症加重并引起多种并发症,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进行有效根治,可稳定患者的内分泌和糖类代谢,降低胰岛素抵抗,对稳定病情和延缓并发症有一定作用,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童颖剑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前列地尔对2型糖尿病患者耳鸣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析2型糖尿病合并耳鸣患者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6年1月—2018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合并耳鸣患者予以研究,依照病历单双号分为对照组(n=40)、观察组(n=40).对照组患者应用甲钴胺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前列地尔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87.50%)高于对照组患者(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 hPBG、HbAl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FPG、2 hPBG、HbA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耳鸣患者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加确切,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耳鸣症状,改善患者血糖,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

    作者:张文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维格列汀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效果与血糖波动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维格列汀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效果与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该院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92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0.5 g,口服,3次/d),观察组给予维格列汀治疗(50 mg,口服,2次/d),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波动相关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糖标准差(SDBG)、血糖波动大幅度(LAGE)、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和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6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91.30%),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52%)明显低于对照组(26.09%)(P<0.05).结论 维格列汀与二甲双胍均可有效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调控患者血糖水平,但前者可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作者:宋丹丹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对抗结核治疗的影响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对抗结核治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到该院进行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疾病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的使用常规肺结核疾病治疗方法,实验组患者在使用肺结核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使用糖尿病疾病的治疗方法.对比血糖水平波动状况,对两组患者肺结核疾病治疗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血糖水平明显有较稳定的状态变化,血糖波动数值(4.29±1.39)mmol/L;对照组血糖水平变化较为不稳定,血糖波动(7.49±2.58)mmol/L,实验组血糖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病灶吸收率为92%,高于对照组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有肺结核结合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患者血糖水平越稳定,肺结核疾病治疗效果越好.

    作者:孟淑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 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该院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儿童糖尿病患者,根据床号奇数偶数的方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空腹血糖和餐后2 h的血糖变化情况、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和护理满意度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减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护理模式.

    作者:童阿英;陈丽羡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