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阿英;陈丽羡
目的 对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醛固醇受体拮抗剂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3月—2016年3月该院对86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开展了分析研究,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共有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为临床治疗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各项指标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性,治疗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有10例不良反应病例,占总数的23.26%,观察组有1例不良反应病例,占总数的2.3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比对照组低,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接受治疗的时候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效果比较理想,能够让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临床中的用药不良反应率也比较低,对患者的身体康复帮助非常大,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姜力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该文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体重指数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临床分析,从而有效维持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妇体重,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方法 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该院接收的750例孕妇中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的85例孕妇作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方法,对该院85例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孕妇进行分组,根据孕妇24周到分娩前孕妇体重指数增长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对比3组患者体重指数增长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C组患者体重指数增长(5.41±0.3)kg/m2显著高于A组(2.46±0.3)kg/m2与B组(3.84±0.3)kg/m2,妊娠终止时间(37.8±1.0)周短于A组(39.5±1.0)周与B组(40.2±1.0)周;3组患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并发症发生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患者子痫前期、早产、胎儿窘迫并发症发生显著高于A组;3组围产儿窒息、湿肺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低体重儿以及巨大儿并发症B组与C组明显高于A组.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体重指数增长,对妊娠结局有一定影响,提升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情况,临床需要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有效治疗,维持正常血糖,控制体重增长,从而确保母婴安全.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为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行动静脉内瘘术前,心脏功能评估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选取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动静脉内瘘术,术前依据患者的射血分数(EF)结果将其分为4组:30%60%3例.记录患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率.所有患者均在内瘘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测量血脑钠肽BNP、肌钙蛋白(cTn IL),并采用辛普森法行心脏彩超测量患者的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心室每搏输出量SV、右心室内径RVd).结果 30%0.05);30%关键词:老年糖尿病肾病透析动静脉内瘘心功能
作者:项莹;王秋杰;鲁新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通过临床研究实验,探寻有可能引发糖尿病患者感染的因素,并能够在以后的治疗中对症下药,做到防护结合,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提升对患者的提升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6月—2018年6月的60例糖尿病病例,通过临床的病例进行回顾分析,采用单一变量对比的方法,对每一项可能引起感染的因素逐一排查,并进行相关讨论.结果 其中共有12例患者感染,感染率为20%.其中年龄、空腹血糖指标、病程、并发症、使用药物的时间等因素都是引起糖尿病患者发生感染的可能因素.结论 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后很容易发生感染,从护理的角度来讲应当重点关切,可以从饮食、运动等护理工作上着重对容易引发感染的因素进行相应控制,降低患者发生感染的概率,提升该院在糖尿病方面治疗的效果.
作者:杨淑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引导体验式学习在首次使用胰岛素笔患者注射技能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7年1—12月80例糖尿病首次使用胰岛素笔注射的患者,按照住院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常规教育方法,观察组42例采用引导体验式学习.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1 d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自我注射胰岛素的实操规范率及自我注射胰岛素时常见的错误方法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患者对胰岛素笔注射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自我注射胰岛素的规范率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自我注射胰岛素时常见的错误操作事件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导体验式学习可以提高首次使用胰岛素笔患者自我注射胰岛素的技能,减少自我注射胰岛素时错误操作事件,有利于患者理解和掌握胰岛素笔注射技能相关知识,减少患者的血糖波动,同时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缪宇萍;李素娟;周丽娜;邵志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社区护理干预对提高糖尿病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进入该社区医院治疗的108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行社区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及血糖指标.结果 经护理,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分别为77.78%及94.44%二者相比差异较为显著,2组具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前后餐后2 h血糖及空腹血糖各项指标变化幅度相比差异明显,2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内糖尿病患者人数众多采取社区护理干预能大大提高其治疗依从性规范日常用药,有效控制血糖指标处于正常范围,值得在临床领域中使用及推广.
作者:尹传霞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应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4月—2018年1月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联合用药治疗组则予以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患者空腹血糖降低至正常水平的时间、餐后血糖维持稳定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空腹状态以及餐后状态的血糖控制范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联合用药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降低至正常水平的时间、餐后血糖维持稳定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空腹状态以及餐后状态的血糖控制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用药治疗组空腹状态以及餐后状态的血糖控制范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血糖,缩短控制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药物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东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探讨自拟稳糖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该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2月80例2型糖尿病脾肾阳虚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自拟稳糖汤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积分,分析自拟稳糖汤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高于对照组的80.0%,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下降均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稳糖汤治疗2型糖尿病脾肾阳虚证临床疗效好,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毅菁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饮食控制、体育锻炼、服用降糖药物、健康教育等糖尿病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甲钴胺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木丹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木丹颗粒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龚苏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分析以饮食为主的综合干预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0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病例样本分析对象进入研究,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划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以饮食为主的综合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血糖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在健康知识掌握方面观察组的结果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以饮食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许传莹;黄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后对围手术期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该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护理1组与护理2组,40例护理1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另40例护理2组采用常规护理.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结果 护理1组总有效率(97.50%)与护理2组相比(82.50%)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护理1组心理障碍解除人数明显高于护理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0,P<0.05).结论 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时,能显著提升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于洪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加巴喷丁联合 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40例于2015年6月—2018年5月期间进入该院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作对象,以不同疗法作分组依据,对照组20例行硫辛酸治疗,研究组20例行加巴喷丁联合硫辛酸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疼痛症状评分.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00%(1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15/20)(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症状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研究组的疼痛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中,给予加巴喷丁联合 α-硫辛酸治疗,能够保证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马锦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在该院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86例儿童糖尿病患者,根据床号奇数偶数的方法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空腹血糖和餐后2 h的血糖变化情况、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和护理满意度的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减低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缩短住院时间,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护理模式.
作者:童阿英;陈丽羡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焦虑中应用抗抑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该院治疗的117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焦虑患者纳入该次研究,将其按照自主意愿选择常规基础治疗联合抗抑郁治疗的5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单一常规基础治疗的5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抑郁焦虑程度、疼痛程度、血糖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NPIS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2周时的NPI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及Hb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餐后2 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抗抑郁治疗能明显改善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抑郁焦虑患者的抑郁焦虑程度及疼痛程度,对空腹血糖及HbA1c也有较好的控制作用,且药物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的推广.
作者:许盈盈;叶励超;蔡乾坤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应用达美康与二甲双胍起到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该次研究中共选择136例在于2017年1月—2018年5月份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达美康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脂指标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应用达美康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方法,有助于优化患者的血脂指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陈舒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索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该院骨科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回顾患者选择的手术方法分组:对照组患者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等.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椎体前缘高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 d,两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观察组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脊柱功能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确切,有助于减轻手术的创伤,稳定血糖水平,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促进脊柱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但是手术费用较高,临床应用中需结合患者的经济状况、病情特点等综合选择合适的手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汪翔;温丽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在临床中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于2016年4月—2018年5月期间到该社区接受治疗的84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遵照随机数字表法的分配法则,分为对照组(n=42)、观察组(n=42).予以对照组行社区常规护理措施,予以观察组行社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患者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不良结局情况.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方式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围生期发生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等并发症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胎儿窘迫、巨大儿等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在社区治疗的过程中实施系统护理干预,能够对血糖指标进行有效控制,降低围生期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大程度保证新生儿生命健康,临床价值可观.
作者:陈星;陈丽;蔡钱莺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护理干预的影响情况进行探讨.方法 2015年9月—2016年8月该院对糖尿病低血糖患者90例进行了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还是用了综合护理,对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有3例患者的低血糖症状复发,复发率是6.7%,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的低血糖复发,复发率是17.8%,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要比对照组患者低,两组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低血糖患者接受综合护理的效果比常规护理优秀,患者的血糖水平受控理想,低血糖的复发率下降,临床中应该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吴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期环境应激源,为产妇提供更加舒适安心的分娩环境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7年5—12月76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采用现象学研究法与所选产妇进行深入访谈,并对所获得信息进行分析,以研究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期的主要环境应激源.结果 产妇在分娩期间的环境应激源主要与产房的特殊环境、针对性的治疗干预及信息沟通不到位有关.结论 明确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期环境应激源,有助于助产士为产妇提供更加舒适安心的分娩环境,为产妇的身心健康提供帮助,终使分娩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作者:杨碧凤;杨美君;黄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妊娠合并糖尿病的特点,评论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控制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并发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妇产科室收治的90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妊娠合并糖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水平变化,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妊娠结局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两组护理干预后的FPG、2 hPG和HbAlc均出现下降,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观察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后FINS水平上升,HOMA-IR值下降,较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FINS、HOMA-IR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早产、胎膜早破和羊水过多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具有全面性、整体性的优势,更利于有效改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孕期的血糖状况,减少高血糖因素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促进妊娠安全,提高分娩质量.
作者:林碧芳;谢巧双;王鑫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