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陈扬眉;陈霞;肖辉

关键词: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急救护理, 应用效果, 影响
摘要:目的 研究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救中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3月—2108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传统急救护理模式,实验组接受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急救后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急救后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各项评分变化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急救治疗效果,并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急救治疗中推广应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与围生期护理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其围生期护理效果.方法 资料抽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期间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予以围生期护理,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两组产后并发症﹑新生儿预后情况﹑护理前后血糖值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8.89%,低于对照组2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1.11%,低于对照组24.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患者予以健康教育及其围生期护理实施,能降低血糖水平﹑产后不良反应率,改善新生儿预后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陈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方法用于ICU内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并分析综合护理方法用于ICU内患有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7年1月—2018年2月期间该院ICU收治的60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血糖改善情况.结果 该次研究数据表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经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无差异,经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餐前血糖水平以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对ICU内患有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指标,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值得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苏清风;余涵;李芸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治疗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糖,体质指数和空腹血浆胰岛素表达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在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干预手段之后,研究组患者血脂指标,血糖指标,体质指数和空腹血浆胰岛素表达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研究组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表达水平产生变化,而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变化.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5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作者:宋晓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新诊断2型糖尿病听力损害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听力损害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该院87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及50名同期来该院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听力学检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探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听力损害的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①新诊断2型糖尿病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听力测试﹑4.00 kHz﹑8.00 kHz测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糖化血红蛋白是导致新诊断2型糖尿病听力损害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听力损害以高频听力损害为主,糖化血红蛋白是导致新诊断2型糖尿病听力损害的危险因素.

    作者:魏玉意;林丽玲;郑婉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瑞格列奈和西格列汀分别联合甘精胰岛素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分别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该院诊治的单纯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10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0例.对照组给予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指标均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两组间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肾功能,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刘桂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网病黄斑水肿与眼压升高的关系评价

    目的 探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网病)黄斑水肿患者应用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与眼压升高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2015年6月—2018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2例糖网病黄斑水肿患者予以研究,均给予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总结分析患者眼压升高情况,并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水平及黄斑厚度.结果 22例患者中,眼压升高6例,占有比率为27.27%.患者治疗1个月后视力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1个月后黄斑厚度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网病黄斑水肿患者应用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中可出现眼压升高现象,为此,治疗中应向患者说明眼压升高风险.

    作者:王树森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中较为典型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近年来有关糖尿病肾病相关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综合分析,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治疗依据.通过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分期辨治及具体的中药等诸多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丰光斌;贾琼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532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为样本,探讨联合应用雷珠单抗和眼底激光治疗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入组的74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入组研究,结合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联合治疗组和眼底激光组,联合治疗组采取雷珠单抗+532眼底激光治疗,眼底激光组采用单一532眼底激光法进行治疗.结果 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视力恢复状况﹑532眼底激光使用能量指标均优于眼底激光组患者(P<0.05).结论 针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诊治,应以眼底激光为基础治疗方法,辅助以雷珠单抗,以促进患者视力的迅速恢复.

    作者:郑上椿;张采华;林素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糖尿病足X线与CT影像表现比较分析及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 对糖尿病足X线与CT影像表现及其应用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7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均采用X线与CT对患者患足进行扫描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研究X线与CT进行糖尿病足检查的影像表现及应用价值.结果 47例患者,CT扫描检查的检出率为46(97.9%),X线检查的检出率为36(76.6%),且两种检查方式在糖尿病足患者微小病变检查诊断结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与CT检查进行糖尿病足检查诊断应用价值均比较显著,其中,CT检查对患者下肢远端小血管病变的检出率更为显著.

    作者:吴金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的效果探究

    目的 探析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GDM)患者围产期的效果.方法 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产检并分娩的GDM患者300例,分组方法选择随机分组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给予一般围产期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GDM患者围产期针对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随机血糖水平及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随机血糖(2hPG﹑FPG)指标值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妊娠结局如畸形儿﹑巨大儿﹑产褥感染等)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糖尿病用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针对性的围产期护理,能有效提高GDM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母婴并发症,有效改善患者的高血糖水平,提高患者对整个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该院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陈雪娥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31例高渗高血糖状态经胃肠道补液疗法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常规治疗结合胃肠道补液疗法救治高渗高血糖综合症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31例高渗高血糖综合症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胃肠道补液,观察治疗前后意识状况,血糖﹑血钠(Na+)﹑血钾(K+)﹑血尿素氮(Bun)﹑有效血浆渗透压,动脉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指标变化及补液﹑ 补钾量和预后.结果 31例患者治疗7~15 d后,30例治愈,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常规治疗结合胃肠道补液疗法救治HHS可有效降低血浆渗透压,减轻心脏负荷,弥补单纯静脉补液的不足,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毛宁;钱佳丽;刘颖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不同剂量厄贝沙坦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厄贝沙坦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在2016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参与该次实验,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大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小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压水平﹑ 尿白蛋白﹑ 血清尿素氮﹑ 血清肌酐﹑ 血清钾﹑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1.4%),尿白蛋白和血清肌酐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血清尿素氮﹑血清钾均无明显区别,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大剂量厄贝沙坦相比于小剂量厄贝沙坦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疗效更佳,更利于保护患者肾脏结构和功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

    作者:孙娜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生育时的注意事项与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生育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影响患者妊娠期糖尿病(GDM)复发的因素,为降低复发率提供指导性的意见.方法 选取102例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该院产检的首胎GDM再生育患者,将其分为复发组和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GDM的复发率﹑年龄﹑血糖值﹑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50例(49.02%)首胎GDM患者再生育时患GDM,复发组患者的年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首胎妊娠时耐糖试验(OGTT)1 h的血糖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果患者的OGTT3项值均高于正常范围,则需要给予患者胰岛素治疗.结论 首胎GDM患者再生育时患GDM的风险比较高,首胎OGTT1 h的血糖值增高的患者其GDM的复发风险也比较高,尤其是OGTT3项值均高于正常范围的患者在对其血糖进行控制时,也极为困难,因此,糖尿病患者生育时要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

    作者:陈秋洪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清IL-6和TNF-α 水平的价值分析与研究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清IL-6(白细胞介素-6)和TNF-α(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价值.方法 选择至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时间段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其中无微血管病变的50例,微血管病变50例,另外同时间选择50名正常体检人群,对比3组受检者的IL-6﹑TNF-α﹑CRP水平.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IL-6﹑TNF-α﹑CRP水平相比健康体检者均明显较高,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病变患者的IL-6﹑TNF-α﹑CRP水平相比无微血管病变患者均明显较高,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的IL-6﹑TNF-α﹑CRP水平进行检测,便于对其病情发展情况进行了解,从而为疾病的诊疗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肖珊珊;康海燕;吴翔龚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化疗与放化疗同步治疗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化疗﹑放化疗同步治疗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纳入2016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化疗,研究组则进行放化疗同步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远期生存率,同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另外,分析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糖尿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3.72%﹑58.62%(P<0.05);研究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4.42%﹑48.84%﹑34.88%,与对照组的55.17%﹑27.59%﹑10.34%相比均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 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23%﹑48.28%;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者FPG﹑2 hPG﹑HbAlc﹑TG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PG﹑2 hPG﹑HbAlc﹑TG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 相较于单纯化疗,对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放化疗同步治疗效果更显著,可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糖尿病相关指标,提高远期生存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应用价值.

    作者:孟建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新式护理在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 探析新式护理在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 将2016月5月—2018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研究中运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围术期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给予围术期新式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在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对比上,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拆线时间的比较上来看,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优势更为明显,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显著差异;并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妇科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新式护理较传统护理模式相比优势更为突出,可提高治疗的安全性,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作者:张丽玲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优思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目的 观察优思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7月该院2型糖尿病患者92例,在采用医学营养治疗﹑运动疗法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治疗,观察组给予优思灵30R治疗,两组患者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BG)﹑临床总有效率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FBG﹑HbA1c﹑2 hPBG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低血糖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思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能显著降低FBG﹑HbA1c﹑2hPBG,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不劣于诺和灵30R,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娜;代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10例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55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评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7%,观察组为96.36%,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5%,观察组为3.6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更少(P<0.05).结论 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治疗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得到改善.

    作者:许沧海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安全干预策略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讨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护理中采用安全干预的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共100例.该次按照随机字数表法的形式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患者50例和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在健康体检中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安全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2.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8.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较要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认知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中采取安全干预方式能够提高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翁美文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遵医行为的效果分析

    目的 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遵医行为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7年2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10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定期运动﹑定时服药﹑按时复查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χ2=12.419﹑17.560﹑23.378﹑16.689,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FPG﹑2 hPG﹑HbA1c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6﹑1.529﹑0.392,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PG﹑2 hPG﹑HbA1c结果均低于对照组(t=41.519﹑47.040﹑72.538,P<0.05).结论护士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

    作者:姚婷;涂思琦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