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化疗与放化疗同步治疗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孟建华

关键词:化疗, 放化疗同步治疗, 支气管肺癌, 糖尿病, 远期生存率,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探讨化疗﹑放化疗同步治疗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纳入2016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对照组(2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化疗,研究组则进行放化疗同步治疗,治疗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远期生存率,同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另外,分析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糖尿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3.72%﹑58.62%(P<0.05);研究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4.42%﹑48.84%﹑34.88%,与对照组的55.17%﹑27.59%﹑10.34%相比均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 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23%﹑48.28%;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者FPG﹑2 hPG﹑HbAlc﹑TG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PG﹑2 hPG﹑HbAlc﹑TG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低(P<0.05).结论 相较于单纯化疗,对支气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放化疗同步治疗效果更显著,可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糖尿病相关指标,提高远期生存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备临床实施意义与应用价值.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观察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症的疗效

    目的 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7年9月收治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138例,67例常规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7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卡波糖(观察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TC﹑TG﹑LDL-C水平均较对照组低,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用于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症可有效改善血糖及血脂水平,提高疗效.

    作者:王乃翔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

    目的 分析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2—12月收治的9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积分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7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医定向透药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效果显著,减轻患者痛苦,而且安全,可以临床推广.

    作者:许敬玲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于2017年3月—6月在南昌市各大社区中选取符合条件的T2DM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普通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进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于一年后测试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与代谢控制状况.结果 两组干预一年后实验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代谢控制状况同样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对提高社区T2DM患者自我效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陈雪娇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术前访视对改善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和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糖尿病患者心理和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进行手术的糖尿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术前访视,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和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血糖变化.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35.7±6.5)分,FPG(5.9±0.5)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78.4%(P<0.05).结论 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糖尿病患者术前焦虑状态,降低应激反应对血糖的刺激,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付大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糖尿病手术患者麻醉方式对术后感染与血流动力学及血糖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与探究麻醉方式对糖尿病手术患者术后感染﹑血流动力学以及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80例实施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按随机分组,将纳入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全身麻醉与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实施手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与血流动力学和血糖变化情况.结果 术后对比,研究组各个时间段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此同时,在T1~T3时患者HR﹑MAP水平优于对照组,在T2~T3时患者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相对于单独全身麻醉,对于糖尿病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糖的影响较小,术后感染率较少,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占芳琴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在糖尿病护理中多样性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该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间收治76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将选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8例),将选用多样性护理方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8例),观察两组护理前后FPG(空腹血糖)与2 hPG(餐后2 h血糖)水平,并且记录两组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护理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两组FPG与2 hPG水平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后FPG与2 hPG水平较对照组理想,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7.89%<26.32%),观察组完全依从例数多于对照组(89.47%>39.47%),而部分依从与不依从例数少于对照组(7.89%<26.32%,2.63%<34.21%),以上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多样性护理可有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故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侯静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该院进行胰岛素泵治疗的102例糖尿病患者,均等划分为A组和B组,每组51例.A组患者只进行一些常规的护理,B组则进行护理干预,主要包括心理鼓励﹑饮食调控﹑健康引导等方面的工作.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分别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评分,一段时间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采访,把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B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焦虑评分都显著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对所受护理的满意度为78.6%,B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6.8%,B组的满意度大大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心理鼓励﹑饮食调控﹑健康引导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能够大大提高护理和治疗的效果﹑更好地控制血糖﹑稳住患者病情,有效避免了很多并发症的发生,降低了患者的焦虑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使患者能够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如果能够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一定会有很好的前景.

    作者:叶良金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及意义观察

    目的 是为了研究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及意义观察.方法 采用CGMS进行连续3 d的血糖动态监测对受试者,其一天一夜血糖平均水平观察并计算﹑高值血糖及低值血糖﹑曲线下面积血糖>7.75 mmol/L及>11.10 mmol/L,分析餐后血糖波动以及日内血糖波动的独特之处.结果 病例1 CGMS记录表示,一天一夜MBG为(10.45±1.75)mmol/L·d,高值血糖及低值血糖各自是15.56 mmol/L·d和6.25 mmol/L·d;血糖>7.75 mmol/L及>11.10 mmol/L的AUC分别为2.7 mmol/L·d和0.4 mmol/L·d.病例2CGMS记录表示,一天一夜MBG为(8.45±3.75)mmol/L·d,高值血糖及低值血糖分别为15.35 mmol/L·d和4.15 mmol/L·d,各自发生于中午吃饭后和夜里;血糖>7.75 mmol/L及11.10 mmol/L的AUC分别为1.95 mmol/L·d和0.75 mmol/L·d.结论 24 h动态血糖仪虽然给我们临床上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许多的方便和快捷,但是还是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导致不能在临床上大量采购和使用.

    作者:魏靖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心脏超声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诊断中心脏超声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11月—2018年4月,于该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取3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观察组,再选取该院同时期收治的3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心脏超声检查,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LVMI﹑LVM﹑PWT﹑IVST﹑LVDd等左心室结构指标水平更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FS﹑E/A﹑A峰﹑E峰等心脏功能指标水平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合并 2 型糖尿病诊断中心脏超声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

    作者:蒋媛媛;葛艳;黄美蓉;徐洋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对颅脑损伤伴有糖尿病患者行早期营养护理的临床价值研究

    目的 针对颅脑损伤伴有糖尿病的患者采取早期营养护理方法,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该研究所纳入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2月—2018年2月该院所收治的100例颅脑损伤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对其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并将其进行随机平均分组,组别包含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在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早期营养护理措施,将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糖﹑血清总蛋白的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在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糖﹑血清总蛋白水平中,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所出现的不良反应也比对照组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对护理满意度统计可知,研究组为94.00%(47/50),而对照组则为80.00%(40/50),对比可知研究组存在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82,P=0.003).结论 对于颅脑损伤伴有糖尿病的患者可以采用早期营养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各项水平临床应用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叶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和传统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效果及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和传统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 该院在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传统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组行胰岛素泵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水平较低,达标时间合理,患者满意度也在增强,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应用到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低血糖发生率,缩短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增强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临床推广价值存在.

    作者:卫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西格列汀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西格列汀在糖尿病治疗中的药理作用与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西格列汀治疗.对比两组各项临床指标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lns﹑GLP-1水平高于对照组,HOMA-I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72.50%;观察组(2.50%)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7.50%)(P<0.05).结论 在使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联合西格列汀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李媛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无缝隙护理管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分析无缝隙护理管理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该院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共收治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护理效率以及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通过观察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护理效率以及血压控制情况分析,发现观察组各项指标普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了提高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给予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够保证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认知水平的提升,加强对血糖的控制,确保病情的有效维持,对提高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静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相关因素分析和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62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在该组收治的62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当中,7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占比11.29%.该类患者服药多的是利培酮﹑氯氮平﹑碳酸锂,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相关因素主要包括24 h甘油三酯﹑血糖﹑血压以及总胆固醇升高.结论 给予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赵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四氧嘧啶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的建立

    目的 研究四氧嘧啶造大鼠糖尿病模型的适给药方案.方法 分别给大鼠不同的造模给药方案,在30 d内测定空腹血糖值,并统计实验期间动物的体重及存活率.第1组给药方案: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60 mg/kg BW);第2组给药方案: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20 mg/kg BW),24 h后第2次给药,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00 mg/kg BW);第3组给药方案: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20 mg/kg BW),24 h后第2次给药,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00 mg/kg BW).第1次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后,将饮水更换为20%葡萄糖溶液.并维持高糖饮水1周.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结果 第1组的大鼠存活率为60%,模型成功率为20%;第2组的大鼠存活率为65%,模型称功率为55%;第3组的大鼠存活率为100%,模型成功率为85%.结论 采用2次小剂量注射四氧嘧啶,并在给药后高糖饮水可以大大提高糖尿病大鼠造模的存活率及模型成功率.

    作者:陈恩玉;宋婧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新诊断2型糖尿病听力损害的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听力损害的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随机抽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该院87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及50名同期来该院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对其均实施听力学检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以探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听力损害的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 ①新诊断2型糖尿病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听力测试﹑4.00 kHz﹑8.00 kHz测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糖化血红蛋白是导致新诊断2型糖尿病听力损害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诊断2型糖尿病听力损害以高频听力损害为主,糖化血红蛋白是导致新诊断2型糖尿病听力损害的危险因素.

    作者:魏玉意;林丽玲;郑婉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4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采用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患者为76.09%,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脂和血糖.

    作者:王海珍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社区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症状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症状的发生及影响因素,为识别糖尿病合并抑郁焦虑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嘉兴街道2017年管理在册的糖尿病患者350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血糖指标﹑PHQ-9﹑GAD-7进行评估.结果糖尿病患者中,出现抑郁者占31.19%,出现焦虑占29.98%;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病程均会影响患者的抑郁焦虑的发生,与血糖控制不良有关.结论 抑郁焦虑症状与血糖控制存在负相关,有效识别症状有重要意义.

    作者:朱艳;张斌;高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糖尿病伴抑郁症应用中西医联合法治疗的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伴抑郁症应用中西医联合法治疗的疗效.方法 90例该院从2017年4月—2018年4月的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单纯西医药物联合中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糖降低且达标时间﹑抑郁症状消失时间﹑住院中位时间﹑主诉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均值﹑餐后2 h血糖均值﹑空腹血糖均值﹑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均值﹑抑郁自评量表均值;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疗效﹑血糖降低且达标时间﹑抑郁症状消失时间﹑住院中位时间﹑主诉症状消失时间﹑糖化血红蛋白均值﹑餐后2 h血糖均值﹑空腹血糖均值﹑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均值﹑抑郁自评量表均值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西医药物联合中医药物治疗糖尿病伴抑郁症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轻患者的抑郁心理,缩短治疗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柴皓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辨证施护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科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单号为常规组(n=34),予以常规护理,双号为观察组(n=34),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施护,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变化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组患者的FPG﹑2 hPG﹑HbA1c与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常规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汤玉霞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