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剑伟;黄玉仁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厄贝沙坦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在2016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参与该次实验,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大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小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压水平﹑ 尿白蛋白﹑ 血清尿素氮﹑ 血清肌酐﹑ 血清钾﹑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1.4%),尿白蛋白和血清肌酐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血清尿素氮﹑血清钾均无明显区别,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大剂量厄贝沙坦相比于小剂量厄贝沙坦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疗效更佳,更利于保护患者肾脏结构和功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
作者:孙娜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人性化服务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该院治疗糖尿病的患者共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为25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服务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服务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知识掌握考核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依从性率﹑总满意度率均大于对照组(88.00%>64.00%;96.00%>68.00%);生活质量评分﹑知识掌握考核评分均大于对照组[(94.21±1.48)分>(81.47±1.64)分;(88.47±2.97)分>(72.54±2.13)分](P<0.05).结论 与常规服务护理干预相比,给予糖尿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服务护理干预不仅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更利于提高其临床治疗依从性以及对该院医疗服务满意度,该模式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姜莲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四氧嘧啶造大鼠糖尿病模型的适给药方案.方法 分别给大鼠不同的造模给药方案,在30 d内测定空腹血糖值,并统计实验期间动物的体重及存活率.第1组给药方案: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60 mg/kg BW);第2组给药方案: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20 mg/kg BW),24 h后第2次给药,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00 mg/kg BW);第3组给药方案: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20 mg/kg BW),24 h后第2次给药,腹腔注射四氧嘧啶(100 mg/kg BW).第1次腹腔注射四氧嘧啶后,将饮水更换为20%葡萄糖溶液.并维持高糖饮水1周.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生理盐水.结果 第1组的大鼠存活率为60%,模型成功率为20%;第2组的大鼠存活率为65%,模型称功率为55%;第3组的大鼠存活率为100%,模型成功率为85%.结论 采用2次小剂量注射四氧嘧啶,并在给药后高糖饮水可以大大提高糖尿病大鼠造模的存活率及模型成功率.
作者:陈恩玉;宋婧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化疗效果.方法 该研究回顾分析该院肿瘤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之间收治74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化学治疗,化疗期间配合系统的血糖控制治疗,统计分析患者的化疗效果和血糖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化疗治疗,6例血糖升高,尿酮体检测结果为阳性,治疗时间有所延迟,4例血液不良反应表现,停止化疗治疗.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接受血糖控制治疗,有助于血糖水平的降低,巩固化疗效果.
作者:吴明铭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分析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治疗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糖,体质指数和空腹血浆胰岛素表达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在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干预手段之后,研究组患者血脂指标,血糖指标,体质指数和空腹血浆胰岛素表达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研究组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表达水平产生变化,而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变化.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5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作者:宋晓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清IL-6(白细胞介素-6)和TNF-α(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价值.方法 选择至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时间段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其中无微血管病变的50例,微血管病变50例,另外同时间选择50名正常体检人群,对比3组受检者的IL-6﹑TNF-α﹑CRP水平.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IL-6﹑TNF-α﹑CRP水平相比健康体检者均明显较高,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病变患者的IL-6﹑TNF-α﹑CRP水平相比无微血管病变患者均明显较高,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的IL-6﹑TNF-α﹑CRP水平进行检测,便于对其病情发展情况进行了解,从而为疾病的诊疗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肖珊珊;康海燕;吴翔龚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研究在糖尿病护理中多样性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该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间收治76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将选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8例),将选用多样性护理方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8例),观察两组护理前后FPG(空腹血糖)与2 hPG(餐后2 h血糖)水平,并且记录两组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护理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两组FPG与2 hPG水平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后FPG与2 hPG水平较对照组理想,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7.89%<26.32%),观察组完全依从例数多于对照组(89.47%>39.47%),而部分依从与不依从例数少于对照组(7.89%<26.32%,2.63%<34.21%),以上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多样性护理可有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故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侯静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内镜检查中应用标准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6月102例来该院接受内镜检查的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为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应用标准化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8%,相比于对照组的80.39%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7.84%,对照组为25.49%,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通过在其内镜检查过程中展开标准化的护理干预,可将其不良心理状态有效缓解,促进其检查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重视.
作者:郭庆梅;隋福荣;周玉芳;王晓燕 刊期: 2018年第18期
2型糖尿病是公认的世界医学难题,这是由糖尿病的复杂性所决定的.但是再疑难的疾病总是有根本的,糖尿病的根本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搞清楚了,其中一系列的疑点都会迎刃而解.这也是目前医者和患者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是目前中﹑西医都未讲清楚的问题,所以糖尿病成为一个无本之病,目前采取的治疗方案只能治标.那么糖尿病的根本到底是什么呢?首先要从理论上寻求突破.
作者:牛正华;匡亚威;田春元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对糖尿病足X线与CT影像表现及其应用价值进行对比研究.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47例糖尿病足患者,临床均采用X线与CT对患者患足进行扫描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研究X线与CT进行糖尿病足检查的影像表现及应用价值.结果 47例患者,CT扫描检查的检出率为46(97.9%),X线检查的检出率为36(76.6%),且两种检查方式在糖尿病足患者微小病变检查诊断结果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线与CT检查进行糖尿病足检查诊断应用价值均比较显著,其中,CT检查对患者下肢远端小血管病变的检出率更为显著.
作者:吴金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优思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1—7月该院2型糖尿病患者92例,在采用医学营养治疗﹑运动疗法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诺和灵30R治疗,观察组给予优思灵30R治疗,两组患者疗程12周.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PBG)﹑临床总有效率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FBG﹑HbA1c﹑2 hPBG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低血糖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思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能显著降低FBG﹑HbA1c﹑2hPBG,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不劣于诺和灵30R,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娜;代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TCG)后总C肽(T-CF)﹑总胰岛素(T-RI)﹑总血糖(T-GLU)及血 β-微球蛋白(β2-GM)﹑血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血尿酸(UA)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7月门诊就诊新发T2DM患者85例,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同时,根据年龄﹑性别﹑肝肾功能相关指标,计算肾小球滤过率.根据糖尿病肾病(DN)病理损伤高血流动力学特点分为3个组,依GFR-降低组;GFR正常组;GFR-高滤过组.肾脏损伤程度:GFR-降低组>GFR正常组>GFR高滤过组.比较各组胰岛功能及临床指标的差异,分析GFR水平与胰岛功能及代谢指标的相关性;不同指标对GFR的相关性及不同组间各指标的差异性.结果 血总胰岛素水平﹑血 β-GM与GFR明显相关(P<0.0001);血HbA1c﹑血T-CF﹑血TG﹑血UA与GFR明显相关(P<0.0001);血糖(GLU)﹑血胆固醇(CHO)与GFR无相关性(P>0.05).结论 T2DM患者血T-RI﹑血 β2-GM﹑血T-CF﹑血UA﹑血TG﹑HbA1c与糖尿病肾病GFR密切相关,临床应积极干预.单纯高血糖﹑血CHO水平与糖尿病肾病GFR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李会芳;刘玉金;苗霞;朱昭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及其围生期护理效果.方法 资料抽取该院2016年1月—2017年9月期间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分为对照组45例,予以围生期护理,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对两组产后并发症﹑新生儿预后情况﹑护理前后血糖值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不良反应率8.89%,低于对照组22.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11.11%,低于对照组24.4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M患者予以健康教育及其围生期护理实施,能降低血糖水平﹑产后不良反应率,改善新生儿预后结局,值得推广.
作者:陈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分析系统性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12月6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系统性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餐后2 h血糖﹑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和蛋白水平下降幅度比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为8.82%,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采取系统化护理进行干预,不仅能降低血糖水平,还能降低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洪阿芬;叶梅景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应用个体化饮食控制后的治疗结局.方法 选取该院86例GDM患者为例,按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实施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个体化饮食控制干预的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FP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 h血糖)以及HbA1c(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妊高症﹑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等妊娠并发症,以及新生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对GDM患者展开个体化饮食控制,可将其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大大降低剖宫产率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值得重视.
作者:韩洪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不同药物分别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该院诊治的单纯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10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50例.对照组给予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指标均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后两组间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血肌酐﹑血尿素氮及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均有所好转,观察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西格列汀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病可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肾功能,具有肾脏保护作用.
作者:刘桂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通过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对糖尿病合并胃癌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探讨围术期综合护理在糖尿病合并胃癌患者在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期间在该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胃癌患者共212例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随机纳入观察组(n=104)和对照组(n=108).对照组给予普外科常规护理,并给予监测血糖﹑胰岛素治疗等常规操作,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血糖控制情况.结果 术后康复情况: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89,P=0.032);观察组首次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52,P=0.027);观察组消化道不适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48);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0,P=0.806).两组血糖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胃癌的患者采用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血糖和机体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作者:宋海燕;蒋永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探讨激光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均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激光疗法治疗,疗程为20 d.于治疗前后进行血脂检查和血液流变学检查,观察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优于对照组(P<0.05).血浆粘度均有所降低,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晕﹑胸闷﹑乏力﹑气短等症状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激光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和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低能激光体外照射可作用于不同穴位,发挥温经通脉﹑疏通经络﹑分解胆固醇和降低血液粘度等功效有关.
作者:蔡霞英;林敏;刘雪芳;毕研贞;郭进;蔡奕琪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目的 观察人文护理应用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用双盲随机分组法将2016年6月—2018年2月在该院治疗的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每组60例.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一组采取人文护理(观察组).对比血糖变化和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6个月后,观察组各项血糖指标都低于对照组,负面情绪评分也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人文护理有利于血糖降低,情绪改善.
作者:罗旭雯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中较为典型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近年来有关糖尿病肾病相关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综合分析,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治疗依据.通过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分期辨治及具体的中药等诸多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丰光斌;贾琼 刊期: 2018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