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激光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机制探讨

蔡霞英;林敏;刘雪芳;毕研贞;郭进;蔡奕琪

关键词:激光疗法, 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 疗效, 机制
摘要:目的 探讨激光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均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激光疗法治疗,疗程为20 d.于治疗前后进行血脂检查和血液流变学检查,观察各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红细胞压积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全血低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优于对照组(P<0.05).血浆粘度均有所降低,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晕﹑胸闷﹑乏力﹑气短等症状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激光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脂﹑血液流变学和临床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低能激光体外照射可作用于不同穴位,发挥温经通脉﹑疏通经络﹑分解胆固醇和降低血液粘度等功效有关.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及意义观察

    目的 是为了研究类固醇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谱的特点及意义观察.方法 采用CGMS进行连续3 d的血糖动态监测对受试者,其一天一夜血糖平均水平观察并计算﹑高值血糖及低值血糖﹑曲线下面积血糖>7.75 mmol/L及>11.10 mmol/L,分析餐后血糖波动以及日内血糖波动的独特之处.结果 病例1 CGMS记录表示,一天一夜MBG为(10.45±1.75)mmol/L·d,高值血糖及低值血糖各自是15.56 mmol/L·d和6.25 mmol/L·d;血糖>7.75 mmol/L及>11.10 mmol/L的AUC分别为2.7 mmol/L·d和0.4 mmol/L·d.病例2CGMS记录表示,一天一夜MBG为(8.45±3.75)mmol/L·d,高值血糖及低值血糖分别为15.35 mmol/L·d和4.15 mmol/L·d,各自发生于中午吃饭后和夜里;血糖>7.75 mmol/L及11.10 mmol/L的AUC分别为1.95 mmol/L·d和0.75 mmol/L·d.结论 24 h动态血糖仪虽然给我们临床上的医护人员和患者带来许多的方便和快捷,但是还是有一定的不足之处,导致不能在临床上大量采购和使用.

    作者:魏靖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自我管理模式对初诊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自我管理模式对初诊糖尿病患者心理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初诊糖尿病患者5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自我管理模式培训.应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出院后3个月﹑6个月的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结果 在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CD-RISC和DSQ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诊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模式培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苏东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糖尿病伴抑郁症应用中西医联合法治疗的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伴抑郁症应用中西医联合法治疗的疗效.方法 90例该院从2017年4月—2018年4月的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单纯西医药物联合中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糖降低且达标时间﹑抑郁症状消失时间﹑住院中位时间﹑主诉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均值﹑餐后2 h血糖均值﹑空腹血糖均值﹑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均值﹑抑郁自评量表均值;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疗效﹑血糖降低且达标时间﹑抑郁症状消失时间﹑住院中位时间﹑主诉症状消失时间﹑糖化血红蛋白均值﹑餐后2 h血糖均值﹑空腹血糖均值﹑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均值﹑抑郁自评量表均值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西医药物联合中医药物治疗糖尿病伴抑郁症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轻患者的抑郁心理,缩短治疗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柴皓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多样性护理方式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在糖尿病护理中多样性护理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该院2017年6月—2018年7月间收治76例糖尿病患者,所有患者均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进行分组,将选用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对照组(38例),将选用多样性护理方式的患者作为观察组(38例),观察两组护理前后FPG(空腹血糖)与2 hPG(餐后2 h血糖)水平,并且记录两组护理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护理依从性.结果 护理后,两组FPG与2 hPG水平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改善后FPG与2 hPG水平较对照组理想,同时观察组并发症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7.89%<26.32%),观察组完全依从例数多于对照组(89.47%>39.47%),而部分依从与不依从例数少于对照组(7.89%<26.32%,2.63%<34.21%),以上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多样性护理可有显著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故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侯静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多渠道健康教育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疾病预后及心理的影响

    目的 评价多渠道健康教育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糖尿病(DM)患者疾病预后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122例AMI合并DM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1例)和观察组(6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健康宣教,给予观察组多渠道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的预后及心理状态.结果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FPG﹑2hPG﹑SAS评分﹑SDS评分及MACE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LVE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 AMI 合并 DM 患者实施多渠道健康教育,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心功能及心理状态,减少 MACE 发生.

    作者:黄丽琴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标准化护理干预在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内镜检查中的护理价值分析

    目的 观察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内镜检查中应用标准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6月102例来该院接受内镜检查的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为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接受临床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应用标准化护理干预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HAMD(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08%,相比于对照组的80.39%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为7.84%,对照组为25.49%,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胃溃疡合并糖尿病患者,通过在其内镜检查过程中展开标准化的护理干预,可将其不良心理状态有效缓解,促进其检查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值得重视.

    作者:郭庆梅;隋福荣;周玉芳;王晓燕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在使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该院2014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分成两组,各30例,护理1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护理2组采用常规护理.探讨实施不同护理对血糖及心理的影响.结果 护理后护理1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低于护理2组(P<0.05),护理1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较护理2组低(P<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的不良心理,维持血糖稳定,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徐华;朱可乐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该科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TIA合并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各48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FPG﹑2 hP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个月内复发率为8.3%﹑卒中发生率为4.2%,患者满意度为95.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TIA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TIA复发和卒中发生.

    作者:吕金珠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治疗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糖,体质指数和空腹血浆胰岛素表达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在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干预手段之后,研究组患者血脂指标,血糖指标,体质指数和空腹血浆胰岛素表达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研究组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表达水平产生变化,而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变化.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5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作者:宋晓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安全干预策略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讨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护理中采用安全干预的效果.方法 现随机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共100例.该次按照随机字数表法的形式将其分成两组,实验组患者50例和对照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在健康体检中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5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安全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2.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98.0%,实验组的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较要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糖尿病认知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中采取安全干预方式能够提高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作者:翁美文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前列地尔治疗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 探讨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前列地尔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该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110例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55例(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评估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27%,观察组为96.36%,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5%,观察组为3.64%,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更少(P<0.05).结论 高龄糖尿病并慢性肾脏病患者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治疗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得到改善.

    作者:许沧海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相关因素分析和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62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在该组收治的620例住院精神病患者当中,70例患者合并糖尿病,占比11.29%.该类患者服药多的是利培酮﹑氯氮平﹑碳酸锂,住院精神病患者合并糖尿病相关因素主要包括24 h甘油三酯﹑血糖﹑血压以及总胆固醇升高.结论 给予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赵雪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人性化服务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 探究人性化服务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该院治疗糖尿病的患者共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为25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服务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服务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知识掌握考核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依从性率﹑总满意度率均大于对照组(88.00%>64.00%;96.00%>68.00%);生活质量评分﹑知识掌握考核评分均大于对照组[(94.21±1.48)分>(81.47±1.64)分;(88.47±2.97)分>(72.54±2.13)分](P<0.05).结论 与常规服务护理干预相比,给予糖尿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服务护理干预不仅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更利于提高其临床治疗依从性以及对该院医疗服务满意度,该模式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姜莲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观察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症的疗效

    目的 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6月—2017年9月收治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138例,67例常规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7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卡波糖(观察组),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FPG﹑2 hPG及HbA1c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TC﹑TG﹑LDL-C水平均较对照组低,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用于2型糖尿病伴高血脂症可有效改善血糖及血脂水平,提高疗效.

    作者:王乃翔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辨证施护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科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6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就诊顺序进行编号,单号为常规组(n=34),予以常规护理,双号为观察组(n=34),在常规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施护,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变化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组患者的FPG﹑2 hPG﹑HbA1c与生活质量评分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各项指标较常规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施护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的提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汤玉霞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针对性护理对卵巢囊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

    目的 观察针对性护理对卵巢囊肿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数据选取2017年1月—2018年5月期间该院收治的84例卵巢囊肿合并糖尿病患者,分为例数相同两组展开研究(常规组,护理组),分组采用随机数表方式,常规组(n=42)应用日常基础护理,护理组(n=42)采用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血糖指标与护理满意率.结果 护理组患者经过针对性护理措施的实施,血糖控制想效果更加理想,术后血糖指标为(5.12±1.14)mmol/L,显著低于常规组(6.96±1.46)mmol/L,护理组护理满意率为92.86%,与常规组满意率73.81%比较整体护理效果较为理想(P<0.05).结论 卵巢囊肿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可提升护理效果,保证护理满意率.

    作者:谢小丹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骨科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治疗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治疗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围手术期胰岛素注射治疗的骨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30)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n=30),比较分析血糖水平﹑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血糖水平以及术中术后平均血糖平均血糖相对于对照组较好,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围手术期胰岛素治疗的骨科 2 型糖尿病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稳定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

    作者:雷秀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术前访视对改善糖尿病患者心理状态和血糖的影响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对糖尿病患者心理和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进行手术的糖尿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各37例,观察组给予术前访视,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准备和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和血糖变化.结果 观察组SAS评分(35.7±6.5)分,FPG(5.9±0.5)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78.4%(P<0.05).结论 术前访视能有效缓解糖尿病患者术前焦虑状态,降低应激反应对血糖的刺激,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付大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清IL-6和TNF-α 水平的价值分析与研究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检测血清IL-6(白细胞介素-6)和TNF-α(肿瘤坏死因子)水平的价值.方法 选择至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时间段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其中无微血管病变的50例,微血管病变50例,另外同时间选择50名正常体检人群,对比3组受检者的IL-6﹑TNF-α﹑CRP水平.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IL-6﹑TNF-α﹑CRP水平相比健康体检者均明显较高,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血管病变患者的IL-6﹑TNF-α﹑CRP水平相比无微血管病变患者均明显较高,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的IL-6﹑TNF-α﹑CRP水平进行检测,便于对其病情发展情况进行了解,从而为疾病的诊疗提供相关的参考数据,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肖珊珊;康海燕;吴翔龚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遵医行为的效果分析

    目的 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遵医行为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7年2月—2018年3月间收治的10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为观察组患者提供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评价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值(HbA1c).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合理饮食﹑定期运动﹑定时服药﹑按时复查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χ2=12.419﹑17.560﹑23.378﹑16.689,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FPG﹑2 hPG﹑HbA1c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06﹑1.529﹑0.392,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FPG﹑2 hPG﹑HbA1c结果均低于对照组(t=41.519﹑47.040﹑72.538,P<0.05).结论护士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提高患者遵医依从性.

    作者:姚婷;涂思琦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