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自我管理模式对初诊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苏东梅

关键词:自我管理, 初诊糖尿病, 心理, 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 分析自我管理模式对初诊糖尿病患者心理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初诊糖尿病患者5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自我管理模式培训.应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出院后3个月﹑6个月的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结果 在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CD-RISC和DSQ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诊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模式培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生育时的注意事项与分析

    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生育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影响患者妊娠期糖尿病(GDM)复发的因素,为降低复发率提供指导性的意见.方法 选取102例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该院产检的首胎GDM再生育患者,将其分为复发组和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GDM的复发率﹑年龄﹑血糖值﹑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50例(49.02%)首胎GDM患者再生育时患GDM,复发组患者的年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首胎妊娠时耐糖试验(OGTT)1 h的血糖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果患者的OGTT3项值均高于正常范围,则需要给予患者胰岛素治疗.结论 首胎GDM患者再生育时患GDM的风险比较高,首胎OGTT1 h的血糖值增高的患者其GDM的复发风险也比较高,尤其是OGTT3项值均高于正常范围的患者在对其血糖进行控制时,也极为困难,因此,糖尿病患者生育时要做好相关的防范措施.

    作者:陈秋洪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化疗观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合并糖尿病的化疗效果.方法 该研究回顾分析该院肿瘤科2015年1月—2017年1月之间收治74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化学治疗,化疗期间配合系统的血糖控制治疗,统计分析患者的化疗效果和血糖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化疗治疗,6例血糖升高,尿酮体检测结果为阳性,治疗时间有所延迟,4例血液不良反应表现,停止化疗治疗.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期间接受血糖控制治疗,有助于血糖水平的降低,巩固化疗效果.

    作者:吴明铭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骨科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治疗的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骨科2型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治疗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该院接受围手术期胰岛素注射治疗的骨科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将患者分为两组,就常规护理(对照组,n=30)与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n=30),比较分析血糖水平﹑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血糖水平以及术中术后平均血糖平均血糖相对于对照组较好,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则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围手术期胰岛素治疗的骨科 2 型糖尿病患者实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稳定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

    作者:雷秀花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和传统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效果及影响观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和传统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 该院在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划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传统胰岛素注射治疗,观察组行胰岛素泵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通过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对比分析发现,观察组的血糖控制水平较低,达标时间合理,患者满意度也在增强,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应用到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减少低血糖发生率,缩短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增强患者的治疗满意度,临床推广价值存在.

    作者:卫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不同剂量厄贝沙坦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厄贝沙坦在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在2016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参与该次实验,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大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小剂量厄贝沙坦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压水平﹑ 尿白蛋白﹑ 血清尿素氮﹑ 血清肌酐﹑ 血清钾﹑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4%)明显高于对照组(71.4%),尿白蛋白和血清肌酐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血清尿素氮﹑血清钾均无明显区别,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大剂量厄贝沙坦相比于小剂量厄贝沙坦在治疗糖尿病肾病中疗效更佳,更利于保护患者肾脏结构和功能,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较高.

    作者:孙娜娜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围产期的效果探究

    目的 探析护理干预在妊娠合并糖尿病(GDM)患者围产期的效果.方法 择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厦门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产检并分娩的GDM患者300例,分组方法选择随机分组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给予一般围产期护理干预,研究组给予GDM患者围产期针对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随机血糖水平及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的随机血糖(2hPG﹑FPG)指标值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妊娠结局如畸形儿﹑巨大儿﹑产褥感染等)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糖尿病用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针对性的围产期护理,能有效提高GDM患者用药依从性,降低母婴并发症,有效改善患者的高血糖水平,提高患者对整个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该院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陈雪娥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糖尿病伴抑郁症应用中西医联合法治疗的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伴抑郁症应用中西医联合法治疗的疗效.方法 90例该院从2017年4月—2018年4月的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单纯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则予以单纯西医药物联合中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糖降低且达标时间﹑抑郁症状消失时间﹑住院中位时间﹑主诉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均值﹑餐后2 h血糖均值﹑空腹血糖均值﹑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均值﹑抑郁自评量表均值;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疗效﹑血糖降低且达标时间﹑抑郁症状消失时间﹑住院中位时间﹑主诉症状消失时间﹑糖化血红蛋白均值﹑餐后2 h血糖均值﹑空腹血糖均值﹑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均值﹑抑郁自评量表均值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西医药物联合中医药物治疗糖尿病伴抑郁症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减轻患者的抑郁心理,缩短治疗的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柴皓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自我管理模式对初诊糖尿病患者心理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 分析自我管理模式对初诊糖尿病患者心理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5月—2018年5月该院收治的初诊糖尿病患者5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自我管理模式培训.应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和糖尿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DSQL)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出院后3个月﹑6个月的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结果 在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CD-RISC和DSQ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3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诊糖尿病患者实施自我管理模式培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降低心理压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苏东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护理干预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观察

    目的 中医护理干预对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状态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择该院于2017年1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98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为研究组患者提供中医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院内护理服务,评价两组患者抑郁评分及满意率.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抑郁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1,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t=15.054,P<0.05).研究组患者非常满意率38例(77.55%),高于对照组22例(44.90%)(χ2=22.452,P<0.05),研究组患者不满意率3例(6.12%),低于对照组15例(30.61%)(χ2=20.00,P<0.05).结论 护士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中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提高患者满意率.

    作者:刘珍颖;胡丽娟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4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该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92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46例患者采用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1.30%,对照组患者为76.09%,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密度脂蛋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采用中医导痰祛瘀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脂和血糖.

    作者:王海珍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中较为典型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也是导致糖尿病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近年来有关糖尿病肾病相关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综合分析,以期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相应的理论基础和治疗依据.通过从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分期辨治及具体的中药等诸多方面,综述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丰光斌;贾琼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糖尿病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8月—2018年7月糖尿病患儿78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实验组(综合护理干预)与常规组(日常护理),各39例,两组血糖指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与糖化血红蛋白)及整体护理效果(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性﹑低血糖发生率与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 与常规组比,实验组各项血糖指标改善程度显著,知识知晓率与治疗总依从率高,低血糖发生率低,总满意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儿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其血糖指标,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降低其低血糖发生率,强化患儿与相关家属对糖尿病知识认知,改善护患关系,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改善预后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娜芬;苏雅漩;林静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探讨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在急救中对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16年3月—2108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救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传统急救护理模式,实验组接受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急救后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急救后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各项评分变化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体化急救护理模式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急救治疗效果,并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急救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扬眉;陈霞;肖辉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二甲双胍治疗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干预.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糖,体质指数和空腹血浆胰岛素表达水平,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结果 在给予两组患者不同治疗干预手段之后,研究组患者血脂指标,血糖指标,体质指数和空腹血浆胰岛素表达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研究组患者空腹血浆胰岛素表达水平产生变化,而对照组患者无显著变化.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7.5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糖尿病患者辛伐他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干预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症状,值得在临床治疗上推广使用.

    作者:宋晓华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浅谈个性化优质护理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个性化优质护理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该科收治的6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实施常规专科护理,观察组32例采用个性化优质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的妊娠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住院期间血糖控制水平﹑低血糖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实施个性化优质护理,可显著提高妊娠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住院期间低血糖发生率,应用效果显著.

    作者:郑丽芳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健康教育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1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加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自我管理水平﹑血糖水平﹑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自我管理水平﹑空腹血糖水平﹑餐后血糖水平﹑患者妊娠结局﹑新生儿妊娠结局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杨三凤;杨惠兰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人性化服务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

    目的 探究人性化服务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在该院治疗糖尿病的患者共5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例数为25例,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服务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服务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依从性﹑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知识掌握考核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依从性率﹑总满意度率均大于对照组(88.00%>64.00%;96.00%>68.00%);生活质量评分﹑知识掌握考核评分均大于对照组[(94.21±1.48)分>(81.47±1.64)分;(88.47±2.97)分>(72.54±2.13)分](P<0.05).结论 与常规服务护理干预相比,给予糖尿病患者采用人性化服务护理干预不仅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更利于提高其临床治疗依从性以及对该院医疗服务满意度,该模式具有独特的临床应用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姜莲梅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针灸治疗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研究针灸治疗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6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6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干预,观察组患者加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比治疗前后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7.42%(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体重指数(24.6±1.3)kg/m2,空腹血糖(6.2±1.2)mmol/L,糖化血红蛋白(6.4±0.6)%,空腹胰岛素(10.3±2.2)mIU/L,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新发肥胖2型糖尿病的治疗,除了采取一般干预手段之外,还可联合中医针灸的方法治疗,能够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各项相关临床指标,总体疗效更为理想.

    作者:蔡舒航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胃轻瘫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胃轻瘫的危险因素.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8年6月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245例进行横断面研究,通过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信息(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糖尿病情况(病程﹑用药方式﹑合并症)﹑实验室指标(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通过胃轻瘫主要症状指数(Gastroparesis Cardinal Symp-toms Index,GCSI)量表调查患者是否存在胃轻瘫情况及其严重程度.结果 该组2型糖尿病患者胃轻瘫的发生率为13.9%(34/245),胃轻瘫的常见的临床症状依次为腹胀﹑胃部饱胀感和早饱,以上症状的发生率分别为67.6%(23/34)﹑62.9%(18/34)和44.1%(15/34).胃轻瘫患者与无胃轻瘫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糖尿病用药方式﹑合并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轻瘫患者糖尿病病程较长﹑ 空腹血糖水平较高﹑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较高(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胃轻瘫发生率较高,临床症状明显,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2型糖尿病患者胃轻瘫的发生与糖尿病控制不佳﹑空腹血糖偏高﹑糖尿病病程较长有关.

    作者:林燕;张发钦;李海涛 刊期: 2018年第18期

  • 糖尿病护理小组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康复护理中的作用

    目的 观察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康复护理中糖尿病护理小组的应用作用.方法 2017年2月—2018年6月,共有7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该院接受临床康复护理,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应用糖尿病护理小组护理,对照组护理常规开展,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人员糖尿病护理知识及护理技能掌握正确率,患者高危因素﹑关键防控措施﹑自我监测血糖方法﹑规范注射胰岛素方法﹑防治并发症方法掌握率高于对照组,MBG﹑MAGE﹑MOD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临床康复护理中应用糖尿病护理小组后,可强化非专科护理人员的专科护理能力,并增强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林青 刊期: 2018年第18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