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梅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70例,根据当时70例患者临床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将该70例分为两组,即高通量透析组(35)和低通量透析组(35).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高通量透析组35患者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通量透析组35例患者则无明显变化(P>0.05).高通量透析组与低通量透析组相对比,治疗后IL-6、PTH、HOMA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和低通量透析组比较,对于改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水平,效果更佳突出.
作者:朱凤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护理中综合护理的作用及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6月—2016年11月接收的糖尿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护理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前后血糖情况,评价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后,可有效的降低并控制血糖,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对社区20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对患者及其家属同时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组和对照组教育的内容基本相同,主要为饮食控制、规律的运动及情绪管理等.干预时间为1年,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1年后,试验组的空腹血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通过干预后是呈下降趋势的.结论 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模式能使糖尿病前期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以延缓疾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芳;丁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在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采取CapeOX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计算机表法随机均分成参照组(n=18)与实验组(n=18),将采取CapeOX方案单独治疗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CapeOX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案治疗之后的治疗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等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对症方案治疗之后治疗不良反应5.55%、临床治疗效果94.44%等指标与参照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38.88%、临床治疗效果66.67%进行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CapeOX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应用在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疗效相对显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日后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陈宣宇;阎素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彩超在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0例,分别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下肢动脉,观察血管病变累及部位、动脉内中膜状况等参数指标.结果 糖尿病足80例患者中73例患者膝以下胫动脉、腓动脉血管病变,血管中膜钙化至踝部、足背部.另有7例患者趾部血管发现中膜钙化.结论 彩超对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的检查清晰度高、敏感性强、诊断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妍;史虹;李硕峰;黄东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生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较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董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62例(107只眼)符合入选标准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降糖降压基础治疗+西药羟苯磺酸钙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生理盐水250 mL+丹参川芎嗪2支静滴,并与益气养阴明目方加减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7.2%,对照组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理想.
作者:金丽娟;吴怡;黄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可以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盐酸二甲双胍含量的高效液相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方法 用非接触电导检测器进行实验操作,采用C18色谱柱(4.6×250 mm),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至pH=3.5)(35:75),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是10μL、柱温为35℃.结果 盐酸二甲双胍进样量在0.10~1.04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00%;RSD为0.26%.结论 该法方便快捷、灵敏度高,为二甲双胍的含量测定提供依据.
作者:耿玉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主要是探究针灸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出现的临床表现及产生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在该院住院的临床共计90例病例,对患病后的一系列临床变现作登记,注重看在使用针灸治疗后对痛性糖尿病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愈效果,同时采用对照的试验方法,将128例患者分成3组:实验1组、实验2组、对照组,分别检查相应患者的神经通路传导、病质情况.结果 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90例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做统计分析,得出针灸治疗对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疏通相应的神经通路,减缓患者的痛苦,减缓该病的坏死过程.结论 针灸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这种治疗的具体有效性的体现和安全的可靠性尚未得知.
作者:池艳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对比2型糖尿病治疗中黄连素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联合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该院门诊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100例入选病患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自有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应用黄连素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综合分析两组用药后肠道菌群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6.00%(48/50),对照组为72.00%(36/50).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检出值分别为(8.6±1.1)、(9.5±1.2)、(6.7±0.5)logN/g,均明显比对照组的(7.6±0.1)、(8.5±0.2)、(5.6±0.1)logN/g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治疗之后的肠杆菌、肠球菌与酵母菌检出值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黄连素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整体效果优于胰岛素,对有效控制血糖以及调节肠道菌群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实践中应用并加以推广.
作者:邓志梅;王丽冰;关冰;张志京;王君;房宇;张羽;李向红;张国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应用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Val)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6例D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Val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肾炎康复片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空腹血糖(FBG)、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FBG、BUN及SCr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临床指标改善程度均更为显著(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与对照组的81.1%相比,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7.5%与对照组的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患者应用肾炎康复片联合Val治疗更能有效调节血糖,延缓肾损伤,保护肾功能,疗效切实,安全可靠,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丹丹;何攀;朱清;邵凤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75例,给予普通饮食干预,治疗组患者75例,给予针对性饮食干预,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指标变化及氧化应激变化.结果 治疗组干预后血脂代谢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干预后氧化应激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性饮食干预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水平,值得推荐.
作者:高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2007—2009年房山区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方法 选取房山区的7个乡镇的糖尿病患者,使用入户随访的方式调查3225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对房山区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实行分析.结果 在选取的糖尿病患者有13.15%的患有具有现在吸烟的生活习惯,有15.07%的患者具有现在饮酒的生活习惯,有9.25%的患者具有酗酒的生活习惯,有55.52%的患者具有主动的锻炼身体的生活习惯,有49.86%的患者具有经常锻炼身体的生活习惯,有16.38%的患者出现BMI指数≥28的情况.根据多因素的回归分析发现,男性,吸烟,饮酒,肥胖是空腹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结论 该次对房山区的患者实行的随访管理具有一定的成果,建议吸烟,饮酒,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能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作者:韩志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分析常规皮下注射和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Ⅰ型糖尿病效果的差异性.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来该院儿科治疗的80例Ⅰ型儿童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分别采用三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和胰岛素泵皮下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探讨两种皮下注射方法的治疗效果是否相同.结果 同组患儿治疗前后同一血糖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患儿治疗后同一血糖指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胰岛素用量、餐后血糖达标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方式治疗Ⅰ型糖尿病患儿的降糖效果优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用量少,餐后达标时间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这可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痛苦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一例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伤口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月治愈1例严重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感染的患者,对其进行临床评估和护理诊断,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结果 该患者高龄、糖尿病程时间长、生活质量较差,家属拒绝去外院做进一步治疗,对治疗的依从性差,态度消极.科内医护人员多次与家属沟通,终于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包括饮食营养的补充、静脉营养如白蛋白的支持,血糖的稳定,抗感染药的对症治疗,伤口敷料的购买,患者亲情的鼓励等.患者的病情改善显著.结论 对于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伤口感染患者,应当及时给予患者评估和护理诊断,以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尽快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琼英;冯兰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进行深入探讨.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6年3月之间常规收治的30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全部经临床肿瘤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根据WHO对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均明确合并患有糖尿病.探讨分析该组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及治疗有效措施.结果 30例患者中共计28例临床顺利完成预定的肿瘤化疗治疗周期;1例在化疗治疗过程中因出现反复性中性粒细胞异常下降以及III度骨髓异常抑制情况而中止化疗周期;另1例则因在化疗初期时,其血糖持续升高且尿酮体呈为阳性,并经血糖干预控制处理后仍不理想而终止化疗周期.该组患者在化疗期间均未出现感染、酮症酸中毒、餐后低血糖反应或者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等不良症状.结论 一般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措施主要采取对症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若能够将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基本可以顺利完成临床预定的化疗周期方案.
作者:关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糖尿病饮食教育是指让患者自觉将糖尿病饮食知识及方法应用于生活本身,从而能够做到糖尿病的治疗及缓解.近学界提出新发现的1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趁早进行早期的饮食治疗,并加以强化,那么糖化血红蛋白减低的概率会很大,并在很大程度上减缓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并能控制住大血管并发症的蔓延.饮食治疗的开展以已显示出卓有的成效,糖尿病自我管理在降低血压、血脂、血糖方面有明显的作用.所以,饮食教育的成败是饮食治疗成功的重要保证.为了能够切实有效的控制糖尿病并发症的蔓延,该文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教育出发,浅谈饮食教育的相关内容,以其对糖尿患者自我管理有所裨益.
作者:郭桂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抑制剂联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6.6%,对照组为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系数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为患者带来更多健康福利.
作者:黄洪伟;赵文麟;赵文树;安翘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4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时期到医院体检的47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全部接受血脂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受检对象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方面的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受检对象出现高密度脂蛋白血症1例,发生率2.13%,低密度脂蛋白血症1例,发生率2.13%,低三酰甘油血症2例,发生率4.25%,高三酰甘油1例,发生率2.13%,血脂异常发生率10.64%;观察组受检对象出现高密度脂蛋白血症7例,发生率14.89%,低密度脂蛋白血症6例,发生率12.77%,低三酰甘油血症5例,发生率10.64%,高三酰甘油7例,发生率14.89%,血脂异常发生率53.19%,观察组受检对象血脂异常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以及血浆黏度水平均比对照组高,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临床价值显著,可对糖尿病的发生与其并发症的诊治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王好玉;陈利军;赵振文;陈秀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血糖和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0年1月—2016年12月该科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无痴呆者8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在排除应激的状态下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液5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空腹血糖(FPG)检测.观察指标:空腹血糖(FPG)水平及糖尿病患病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检出率(41.2%)也高于对照组(10.6%)(P<0.05).结论 血糖升高可能和血管性痴呆发病有关,临床上给予适当降糖治疗会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有益.
作者:张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