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一例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伤口感染的护理

高琼英;冯兰芳

关键词:糖尿病足溃疡, 伤口感染, 临床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一例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伤口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月治愈1例严重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感染的患者,对其进行临床评估和护理诊断,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结果 该患者高龄、糖尿病程时间长、生活质量较差,家属拒绝去外院做进一步治疗,对治疗的依从性差,态度消极.科内医护人员多次与家属沟通,终于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包括饮食营养的补充、静脉营养如白蛋白的支持,血糖的稳定,抗感染药的对症治疗,伤口敷料的购买,患者亲情的鼓励等.患者的病情改善显著.结论 对于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伤口感染患者,应当及时给予患者评估和护理诊断,以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尽快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价值探讨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总结实际应用的利与弊.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该院内分泌科接诊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归为DM组,同时抽取42例妊娠妇女组,FPG(空腹血糖)>6.1 mmol/L;抽取55例内科急症组,FPG(空腹血糖)>6.1 mmol/L;抽取40例肾衰竭组,FPG(空腹血糖)>6.1 mmol/L;抽取45例贫血组,FPG(空腹血糖)>6.1 mmol/L,随机选取9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DM组患者均经积极治疗有效控制病情,检测各组HbA1c及FPG(空腹血糖).结果 DM组治疗前HbA1c、FPG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bA1c、FPG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水平越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就越高;妊娠妇女组、内科急症组、肾衰竭组、贫血组FPG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妇女组、内科急症组、肾衰竭组、贫血组HbA1c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可用于糖尿病诊断及转归评估,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虽然HbA1c的诊断优势比较显著,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不足,当患者短期内存在血糖异常升高情况时,HbA1c水平变化就会落后于血糖变化,从而误导临床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诊治中既有利也有弊.

    作者:韩余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62例(107只眼)符合入选标准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降糖降压基础治疗+西药羟苯磺酸钙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生理盐水250 mL+丹参川芎嗪2支静滴,并与益气养阴明目方加减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7.2%,对照组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理想.

    作者:金丽娟;吴怡;黄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微信平台对中青年糖尿病前期个体行为干预的作用

    目的 研究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合并微信平台在中青年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研究对象,利用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的方式,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的方法,对微信平台等干预方式对中青年糖尿病前期个体行为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又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无论是空腹血糖值还是餐后两小时血糖值,实验B组、实验A组、对照组呈现递增趋势,这表明糖尿病前期的个体干预行为收到实效;是否有微信平台干预和参加过传统形式的健康教育,均与6个月后实验A与B组的空腹血糖浓度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浓度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结论 对于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中青年人群应用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合并微信平台进行干预效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荐.

    作者:范颖;徐艳;李华萍;朱颖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抽选该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64例作为观察对象,上述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对所有患者实施简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等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较优异(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刘华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中的安全性观察

    目的 探析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中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行化疗的80例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0例.对照组患者化疗中未给予糖皮质激素,观察组患者化疗中给予糖皮质激素,对两组患者化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糖水平、治疗满意度予以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化疗中心慌发生率为22.5%,多汗发生率为17.5%,恶心发生率为15.0%,头痛发生率为12.5%,均稍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0.0%、15.0%、12.5%、10.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1、3、5、7 d血糖水平均稍高于对照组患者,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87.5%,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后,患者不良反应稍高,与联用其他化疗药物有关,为此应尽可能减少其他化疗药物的使用;同时,在化疗中还要加强血糖水平控制,以此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宋宏扬;赵文婧;徐治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一例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伤口感染的护理

    目的 探讨一例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伤口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月治愈1例严重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感染的患者,对其进行临床评估和护理诊断,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结果 该患者高龄、糖尿病程时间长、生活质量较差,家属拒绝去外院做进一步治疗,对治疗的依从性差,态度消极.科内医护人员多次与家属沟通,终于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包括饮食营养的补充、静脉营养如白蛋白的支持,血糖的稳定,抗感染药的对症治疗,伤口敷料的购买,患者亲情的鼓励等.患者的病情改善显著.结论 对于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伤口感染患者,应当及时给予患者评估和护理诊断,以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尽快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琼英;冯兰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小剂量胰岛素联合电解质补充治疗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价值

    目的 评价在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采用小剂量胰岛素与电解质补充联合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该研究选择的样本病例为该院收治的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40例,以2011年10月—2016年10月为样本选取时段,所有患儿均予以小剂量胰岛素与电解质补充联合治疗,对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变化、血钾、血钠、血糖进行比对和分析,并对患儿酸中毒纠正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记录.结果 经小剂量胰岛素与电解质补充联合治疗,患儿酸中毒纠正时间为(13.48±1.11)d;治疗后患儿血钾水平(4.69±0.76)mmol/L,血糖水平(12.06±2.86)mmol/L,血钠水平为(142.70±9.95)mmol/L均比治疗前明显较优,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前后患儿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18、IL-12、IL-6)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住院时间为(14.01±1.03)d.结论 在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治疗中采用小剂量胰岛素与电解质补充联合治疗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不但可对患儿高血酮及高血糖进行明显改善,同时具有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宋春雨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讨AO钢板固定治疗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讨论AO钢板固定治疗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60例腓骨骨折合并糖尿患者者的情况,根据手术治疗方案的不同把患者分成3个小组.第一组采用AO钢板治疗方法,第二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方法,第三组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方法,研究这3组腓骨骨折合并糖尿患者者的治疗效果的不同.结果 无法得出第一组和第二组腓骨骨折合并糖尿患者者治疗效果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与第三组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O钢板固定治疗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的医疗价值较高,效果较好.

    作者:魏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

    目的 通过临床治疗效果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为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帮助.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实验,其中出现尿路感染的有35例,为实验组,未出现尿路感染的有55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尿检,并且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肾功能以及患病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出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结果 对所有患者进行尿检发现实验组患者中病原菌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患者中老年人数居多,女性患者居多,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患者的肾功能较差,而且患病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与观察可以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多发生在老年人中,而且是以男性居多,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肾功能情况以及患病时间的长短均有一定的关系,这些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

    作者: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综合护理应用于小儿糖尿病临床护理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对小儿糖尿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6例,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在护理后FPG、2 hPG、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护理前,研究组患儿护理后各项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患儿的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对患儿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武汉市水果湖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了解武汉市水果湖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社区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将6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糖化血红蛋白<7.0%或≥7.0%为标准分为达标组和不达标组,调查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BMI、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并对比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达标组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HbA1c水平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达标组患者病程、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HbA1c水平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能受到病程、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结合相关因素积极做好2型糖尿病的社区管理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分析优质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间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08例进行研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并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的措施并强化健康教育管理,将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血糖情况相对比,并记录妊娠和分娩的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0.4%,明显低于对照组92.6%的知晓率;对照组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观察组.对照组出现产后出血、胎儿窒息等情况的概率要低于观察组,整体疗效更为显著(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措施,不仅可以改善孕妇血糖情况,还能提升胎儿的出生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刘运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补阳还五汤配合中药泡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内服配合中药泡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在给予常规处理包括饮食、运动、降糖等,对照组给予甲钴胺口服,治疗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口服配合中药泡足,治疗8周.治疗前后通过肌电图和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疗效.结果 中药口服配合中药泡足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神经传导的改善和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配合中药泡足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钟建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30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

    目的 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进行深入探讨.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6年3月之间常规收治的30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全部经临床肿瘤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根据WHO对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均明确合并患有糖尿病.探讨分析该组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及治疗有效措施.结果 30例患者中共计28例临床顺利完成预定的肿瘤化疗治疗周期;1例在化疗治疗过程中因出现反复性中性粒细胞异常下降以及III度骨髓异常抑制情况而中止化疗周期;另1例则因在化疗初期时,其血糖持续升高且尿酮体呈为阳性,并经血糖干预控制处理后仍不理想而终止化疗周期.该组患者在化疗期间均未出现感染、酮症酸中毒、餐后低血糖反应或者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等不良症状.结论 一般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措施主要采取对症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若能够将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基本可以顺利完成临床预定的化疗周期方案.

    作者:关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 通过对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结果的分析,探讨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诊断糖尿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来该院检验科做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160位个体为研究对象:80例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80名常规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分别对两组观察对象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及血清C肽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C肽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能提高患者确诊率,降低漏诊率,不仅准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还可以检测患者胰岛功能是否受损,促进自身状况的改善,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周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4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时期到医院体检的47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全部接受血脂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受检对象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方面的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受检对象出现高密度脂蛋白血症1例,发生率2.13%,低密度脂蛋白血症1例,发生率2.13%,低三酰甘油血症2例,发生率4.25%,高三酰甘油1例,发生率2.13%,血脂异常发生率10.64%;观察组受检对象出现高密度脂蛋白血症7例,发生率14.89%,低密度脂蛋白血症6例,发生率12.77%,低三酰甘油血症5例,发生率10.64%,高三酰甘油7例,发生率14.89%,血脂异常发生率53.19%,观察组受检对象血脂异常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以及血浆黏度水平均比对照组高,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临床价值显著,可对糖尿病的发生与其并发症的诊治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王好玉;陈利军;赵振文;陈秀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讨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术前术后护理方法

    目的 研究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对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前来就诊的60例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术前术后全面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结果 经过对比后发现,实验组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打的满意度,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在结石性当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抑制剂联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6.6%,对照组为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系数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为患者带来更多健康福利.

    作者:黄洪伟;赵文麟;赵文树;安翘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饮食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与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 分析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75例,给予普通饮食干预,治疗组患者75例,给予针对性饮食干预,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指标变化及氧化应激变化.结果 治疗组干预后血脂代谢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干预后氧化应激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性饮食干预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水平,值得推荐.

    作者:高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探讨护理干预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利用胰岛素泵进行临床治疗,分析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临床选择糖尿病患者200例,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方法,并且临床上将2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临床的护理干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量度进行比对记录,临床分析胰岛素泵对糖尿病的治疗和护理干预之间的关系.结果 通过实验组的护理干预分析,对照组的血糖控制明显低于实验组,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而且,根据对患者同一时间内的生理指标进行测量,发现实验组的患者通过胰岛素泵的护理干预处理,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后的焦虑值明显的小于对照组.结论 糖尿病患者利用胰岛素泵进行临床控制血糖治疗时,适当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控制血糖.

    作者:李洪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