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建林
目的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生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较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董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讨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60例,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实行常规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行个性化护理的实验组.对两组的患者出现便秘的情况以及首次出现排便的时间实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的便秘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首次出现排便的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病人使用个性化的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便秘的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家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糖尿病的社区护理方式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社区的糖尿病患者50例,50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方式,以6个月为期限,对比在社区护理实施前后50例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G2 h)和糖化血糖蛋白(HbAlc)等指标变化,并对比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知识掌握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护理后的FPG、PG2 h和HbAlc等指标与护理前比较也与显著降低,护理前后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云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2007—2009年房山区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方法 选取房山区的7个乡镇的糖尿病患者,使用入户随访的方式调查3225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对房山区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实行分析.结果 在选取的糖尿病患者有13.15%的患有具有现在吸烟的生活习惯,有15.07%的患者具有现在饮酒的生活习惯,有9.25%的患者具有酗酒的生活习惯,有55.52%的患者具有主动的锻炼身体的生活习惯,有49.86%的患者具有经常锻炼身体的生活习惯,有16.38%的患者出现BMI指数≥28的情况.根据多因素的回归分析发现,男性,吸烟,饮酒,肥胖是空腹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结论 该次对房山区的患者实行的随访管理具有一定的成果,建议吸烟,饮酒,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能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作者:韩志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技术在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设置100例实施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治疗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别50例.然后将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针灸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相比对照组而言,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更高些,他们痊愈的几率比对照组大.结论 中医的针灸治疗在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中能起到关键作用.普通西医方式治疗基础上加针灸治疗,取得的临床医学效果良好,广大的医院值得引进这种治疗方式.
作者:吴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彩超在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0例,分别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下肢动脉,观察血管病变累及部位、动脉内中膜状况等参数指标.结果 糖尿病足80例患者中73例患者膝以下胫动脉、腓动脉血管病变,血管中膜钙化至踝部、足背部.另有7例患者趾部血管发现中膜钙化.结论 彩超对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的检查清晰度高、敏感性强、诊断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妍;史虹;李硕峰;黄东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 将63例于2016年2—12月来该单位接受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该单位同期63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展开血脂检查,并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 ①血脂指标方面:两组对象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发生显著升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脂异常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为34.92%,明显高与对照组的9.52%(P<0.05).结论 相比于健康人群,糖尿病患者相关血清指标存在明显异常.因此,临床可将血脂检查作为糖尿病的一项重要诊断手段,从而为糖尿病的早期治疗及预防提供可靠参考.
作者:王连存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高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该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6.43%,与对照组76.79%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传导速度指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快,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CSS评分指标上,观察组治疗后TC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过程中,给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联合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朱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总结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价值以及实施必要性.方法 将该院治疗的18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90例对照组以及联合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干预的90例实验组,对比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以及护理干预前后的血糖指标变化情况、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结果 组间实验前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治疗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血糖指标、消极情绪评分优于实验前、对照组.组间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满意度、依从性,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杨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血糖和血管性痴呆的相关性.方法 将2010年1月—2016年12月该科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无痴呆者8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在排除应激的状态下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液5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空腹血糖(FPG)检测.观察指标:空腹血糖(FPG)水平及糖尿病患病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检出率(41.2%)也高于对照组(10.6%)(P<0.05).结论 血糖升高可能和血管性痴呆发病有关,临床上给予适当降糖治疗会对血管性痴呆患者有益.
作者:张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该文探究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该院护理人员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运动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评分、血糖水平.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血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素兰;郑清荣;连和谈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在老年人2型糖尿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给予格列美脲、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体重指数等指标,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绍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护理中综合护理的作用及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6月—2016年11月接收的糖尿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护理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前后血糖情况,评价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后,可有效的降低并控制血糖,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采用协调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该研究选取的样本病例为该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为病例样本选取时间段,分组方式为抽签分组,其中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的15例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协调护理干预的15例患者为实验组,护理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经统计学软件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以上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2组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提升,2组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采用协调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理想,不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可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宋云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6例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评估两组疗法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总有效率为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58%)略高于对照组(26.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效果较高,且不良反应风险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衣斌;徐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普通胰岛素与诺和锐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近期收治的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的过程中,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选择其中一组患者的观察组,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诺和锐进行治疗,另一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治疗的过程中采取普通的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状况进行初步的监察,重点记录患者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状况、体内胰岛素水平、尿酮水平,并对患者的24 h的血糖变化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采用诺和锐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相较于采用普通胰岛素进行治疗患者,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状况的缓解时间比较短,其体内的胰岛素水平与尿酮水平在接受治疗后恢复也比较快,对24 h患者的血糖变化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更加的稳定.结论 采用诺和锐进行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有非常积极的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的缓解的了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对患者术后的黄斑水肿和视力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对于2016年4月—2017年1月入住该院的138例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与临床分析观察,并对100例入住该院的非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进行对照,将两组患者的各种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的术后情况对比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相比较于对照组要更高,且非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要远好于糖尿病患者组,在对黄斑水肿的研究当中,对照组的黄斑中间厚度要更大.结论 由此可见,糖尿病眼底病变患者术后更容易产生黄斑水肿,影响患者健康.
作者:孙亮;王彦;郑姝婷;王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使用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加用吲达帕胺.3个月后,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降低血压以及改善内皮素-1方面显著较好(P<0.05).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无显著变化.结论 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以依那普利为基础治疗方案,对患者加用吲达帕胺,临床效果显著,不但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率,还能够减缓甚至逆转左心肥厚现象,提升患者心肌功能安全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主要是探究针灸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出现的临床表现及产生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在该院住院的临床共计90例病例,对患病后的一系列临床变现作登记,注重看在使用针灸治疗后对痛性糖尿病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愈效果,同时采用对照的试验方法,将128例患者分成3组:实验1组、实验2组、对照组,分别检查相应患者的神经通路传导、病质情况.结果 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90例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做统计分析,得出针灸治疗对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疏通相应的神经通路,减缓患者的痛苦,减缓该病的坏死过程.结论 针灸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这种治疗的具体有效性的体现和安全的可靠性尚未得知.
作者:池艳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从2015年3月—2016年11月在该院就诊的88例骨科手术糖尿病患者,根据围术期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有44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血糖控制天数、术后血糖控制天数、术后切口愈合天数以及患者临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术前血糖控制天数(3.4±2.2)d、术后血糖控制天数(1.4±1.2)d、术后切口愈合天数(11.8±2.5)d,均显著的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满意度为(88±13)%,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75±14)%(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结果的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郑海燕;陈派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