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燕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水平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纳入该院60例确诊为T2DM患者,以存在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病以及下肢缺血性病变之一或其中几项者作为合并大血管病变的依据.其中合并大血管病变(A组)30例,无大血管病变(B组)30例,另纳入30名同期查体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C组).观察3组之间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的差异,探讨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之间的线性相关关系.结果 A组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和血清总胆汁酸均低于B、C组(P<0.05).3者之间进行线性相关分析,血清总胆红素和血清总胆汁酸具有明显正相关(r=0.7632);血清总胆红素、血清总胆汁酸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具有明显负相关(r=-0.9505;r=-0.9566).结论 血清总胆红素和血清总胆汁酸可能对T2DM患者的大血管具有保护作用,对于预防和减缓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恶化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朱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术前术后护理方法对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前来就诊的60例结石性胆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以及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取术前术后全面的护理方法,对照组只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结果 经过对比后发现,实验组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打的满意度,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 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在结石性当囊炎合并2型糖尿病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吕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70例,根据当时70例患者临床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将该70例分为两组,即高通量透析组(35)和低通量透析组(35).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高通量透析组35患者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通量透析组35例患者则无明显变化(P>0.05).高通量透析组与低通量透析组相对比,治疗后IL-6、PTH、HOMA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和低通量透析组比较,对于改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水平,效果更佳突出.
作者:朱凤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糖耐量正常人员40名作为对照组.对比两个小组的空腹血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bA1c检测糖尿病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空腹血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高密度脂蛋白产生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HbA1c≥6.1时,检测糖尿病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值大.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2型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较高.
作者:李秀华;周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在老年人2型糖尿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给予格列美脲、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体重指数等指标,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绍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对比2型糖尿病治疗中黄连素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联合二甲双胍与胰岛素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该院门诊接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利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将100例入选病患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自有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应用黄连素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方案.综合分析两组用药后肠道菌群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6.00%(48/50),对照组为72.00%(36/50).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双歧杆菌、拟杆菌、乳杆菌检出值分别为(8.6±1.1)、(9.5±1.2)、(6.7±0.5)logN/g,均明显比对照组的(7.6±0.1)、(8.5±0.2)、(5.6±0.1)logN/g升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治疗之后的肠杆菌、肠球菌与酵母菌检出值和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黄连素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整体效果优于胰岛素,对有效控制血糖以及调节肠道菌群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实践中应用并加以推广.
作者:邓志梅;王丽冰;关冰;张志京;王君;房宇;张羽;李向红;张国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6例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评估两组疗法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总有效率为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58%)略高于对照组(26.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效果较高,且不良反应风险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衣斌;徐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 以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初次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并发症数量分为不同组别,实时动态检测患者血糖水平,分析、探究胰岛素强化治疗与低血糖发生的相关性,并总结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糖尿病并发症者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方面,40~49岁患者并发症发生危险性低;50~59岁、60~69岁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岁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高,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胰岛素强化治疗患者发生低血糖,与患者年龄、并发症等存在相关性;健康教育、血糖监测可预防低血糖,改善病情,值得推广.
作者:和慧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在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采取CapeOX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自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36例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计算机表法随机均分成参照组(n=18)与实验组(n=18),将采取CapeOX方案单独治疗患者作为参照组,将采取CapeOX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患者作为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案治疗之后的治疗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效果等变化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经对症方案治疗之后治疗不良反应5.55%、临床治疗效果94.44%等指标与参照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38.88%、临床治疗效果66.67%进行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CapeOX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应用在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疗效相对显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患者日后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陈宣宇;阎素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综合护理对小儿糖尿病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7月该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6例,参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在护理后FPG、2 hPG、糖化血红蛋白等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护理前,研究组患儿护理后各项血糖指标均明显低于参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 综合护理能够明显改善糖尿病患儿的血糖水平,提高治疗依从性,对患儿的预后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晓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高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该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6.43%,与对照组76.79%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传导速度指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快,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CSS评分指标上,观察组治疗后TC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过程中,给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联合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朱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方法,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采用免疫抑制剂联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为6.6%,对照组为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系数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为患者带来更多健康福利.
作者:黄洪伟;赵文麟;赵文树;安翘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普通胰岛素与诺和锐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近期收治的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的过程中,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患者,选择其中一组患者的观察组,在治疗的过程中采用诺和锐进行治疗,另一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治疗的过程中采取普通的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状况进行初步的监察,重点记录患者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状况、体内胰岛素水平、尿酮水平,并对患者的24 h的血糖变化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采用诺和锐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相较于采用普通胰岛素进行治疗患者,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状况的缓解时间比较短,其体内的胰岛素水平与尿酮水平在接受治疗后恢复也比较快,对24 h患者的血糖变化进行分析,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更加的稳定.结论 采用诺和锐进行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具有非常积极的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的缓解的了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进行推广使用.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一例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伤口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10月—2017年1月治愈1例严重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感染的患者,对其进行临床评估和护理诊断,并给予患者相应的护理措施,以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结果 该患者高龄、糖尿病程时间长、生活质量较差,家属拒绝去外院做进一步治疗,对治疗的依从性差,态度消极.科内医护人员多次与家属沟通,终于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配合,包括饮食营养的补充、静脉营养如白蛋白的支持,血糖的稳定,抗感染药的对症治疗,伤口敷料的购买,患者亲情的鼓励等.患者的病情改善显著.结论 对于糖尿病足溃疡合并伤口感染患者,应当及时给予患者评估和护理诊断,以便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尽快促进患者病情改善,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高琼英;冯兰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学龄期Ⅰ型糖尿病患儿疾病知识及自我管理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该院儿科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学龄期Ⅰ型糖尿病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糖尿病患儿自我管理量表、糖尿病儿童知识量表、基本资料问卷等对研究对象展开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患儿糖尿病知识答对率为75%,疾病知识总分平均为(23.3±4.5)分;患儿自我管理各项目平均分为(35.76±6.21)分.结论 学龄期1型糖尿病患儿,疾病知识了解程度、自我管理能力与其年龄等因素有关,在今后的临床与研究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闫伟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4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时期到医院体检的47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全部接受血脂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受检对象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方面的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受检对象出现高密度脂蛋白血症1例,发生率2.13%,低密度脂蛋白血症1例,发生率2.13%,低三酰甘油血症2例,发生率4.25%,高三酰甘油1例,发生率2.13%,血脂异常发生率10.64%;观察组受检对象出现高密度脂蛋白血症7例,发生率14.89%,低密度脂蛋白血症6例,发生率12.77%,低三酰甘油血症5例,发生率10.64%,高三酰甘油7例,发生率14.89%,血脂异常发生率53.19%,观察组受检对象血脂异常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以及血浆黏度水平均比对照组高,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临床价值显著,可对糖尿病的发生与其并发症的诊治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王好玉;陈利军;赵振文;陈秀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家属参与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对社区20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对患者及其家属同时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试验组和对照组教育的内容基本相同,主要为饮食控制、规律的运动及情绪管理等.干预时间为1年,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1年后,试验组的空腹血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数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实验组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通过干预后是呈下降趋势的.结论 家属参与健康教育模式能使糖尿病前期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以延缓疾病的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吴芳;丁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与探讨彩超在糖尿病足患者下肢动脉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80例,分别对其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双下肢动脉,观察血管病变累及部位、动脉内中膜状况等参数指标.结果 糖尿病足80例患者中73例患者膝以下胫动脉、腓动脉血管病变,血管中膜钙化至踝部、足背部.另有7例患者趾部血管发现中膜钙化.结论 彩超对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的检查清晰度高、敏感性强、诊断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妍;史虹;李硕峰;黄东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生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较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董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医针灸技术在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设置100例实施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治疗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别50例.然后将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针灸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相比对照组而言,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更高些,他们痊愈的几率比对照组大.结论 中医的针灸治疗在糖尿病体位性低血压的治疗中能起到关键作用.普通西医方式治疗基础上加针灸治疗,取得的临床医学效果良好,广大的医院值得引进这种治疗方式.
作者:吴迪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