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蕾
目的 探究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高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该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6.43%,与对照组76.79%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传导速度指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快,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CSS评分指标上,观察组治疗后TC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过程中,给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联合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朱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9月—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80例儿童糖尿病患儿,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循证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疾病认知95.0%,遵医嘱95.0%,生活方式92.5%,对照组疾病认知70.0%,遵医嘱75.0%,生活方式70.0%(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4.1±0.9)mmol/L、空腹血糖水平(5.8±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0±1.0)%、餐后2 h血糖水平(7.3±1.2)mmol/L;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7.3±1.0)mmol/L、空腹血糖水平(8.9±1.9)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9±1.0)%、餐后2 h血糖水平(11.0±2.5)mmol/L(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珠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探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化指标,以便提高该类患者的诊疗水平.方法 根据该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急性胰腺炎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该次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50例仅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参照组,对比其血糖、pH值、甘油三酯等指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淀粉酶、pH值、甘油三酯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诊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过程中,当发现患者的pH值、血糖、淀粉酶、甘油三酯等指标发生变化时,应警惕患者的胰腺是否发生病变.
作者:韩梅;辛文静;唐安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主要是探究针灸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会出现的临床表现及产生的效果.方法 通过对在该院住院的临床共计90例病例,对患病后的一系列临床变现作登记,注重看在使用针灸治疗后对痛性糖尿病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愈效果,同时采用对照的试验方法,将128例患者分成3组:实验1组、实验2组、对照组,分别检查相应患者的神经通路传导、病质情况.结果 采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90例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做统计分析,得出针灸治疗对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能疏通相应的神经通路,减缓患者的痛苦,减缓该病的坏死过程.结论 针灸治疗对糖尿病患者的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疗效,但是这种治疗的具体有效性的体现和安全的可靠性尚未得知.
作者:池艳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武汉市水果湖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社区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将6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糖化血红蛋白<7.0%或≥7.0%为标准分为达标组和不达标组,调查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BMI、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并对比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达标组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HbA1c水平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达标组患者病程、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HbA1c水平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能受到病程、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结合相关因素积极做好2型糖尿病的社区管理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4月—2016年6月收治的4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一时期到医院体检的47名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全部接受血脂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受检对象在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总胆固醇方面的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受检对象出现高密度脂蛋白血症1例,发生率2.13%,低密度脂蛋白血症1例,发生率2.13%,低三酰甘油血症2例,发生率4.25%,高三酰甘油1例,发生率2.13%,血脂异常发生率10.64%;观察组受检对象出现高密度脂蛋白血症7例,发生率14.89%,低密度脂蛋白血症6例,发生率12.77%,低三酰甘油血症5例,发生率10.64%,高三酰甘油7例,发生率14.89%,血脂异常发生率53.19%,观察组受检对象血脂异常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沉降率以及血浆黏度水平均比对照组高,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检验临床价值显著,可对糖尿病的发生与其并发症的诊治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王好玉;陈利军;赵振文;陈秀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在糖尿病筛检中利用血糖仪检测空腹毛细血管血糖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地区18~70岁之间的居民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1300名居民.对所有居民采用血糖仪来检测其空腹毛细血管血糖水平,对血糖≥5.0 mmol/L居民还需要进行餐后2 h血糖测试,利用统计学软件分析该种方式在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毛细血管空腹血糖在5.0 mmol/L及以上居民进行餐后2 h血糖测试共520名,其中NGT检出率27.50%(143/520),IFG检出率3.65%(19/520),IGT检出率25.77%(134/520),糖尿病检出率43.08%(224/520).该次结果以空腹血糖在7.8 mmol/L及以上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灵敏度为55.89%;以空腹血糖7.0 mmol/L及以上为诊断标准,灵敏度提高至71.10%.结论 血糖仪检测空腹毛细血管血糖在糖尿病筛查中有一定的应用意义,能够及早发现病情,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延缓病情发展.且使用方法简便快捷,值得大量临床推广.
作者:陈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血脂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 将63例于2016年2—12月来该单位接受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该单位同期63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所有对象展开血脂检查,并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 ①血脂指标方面:两组对象的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相比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发生显著升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血脂异常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为34.92%,明显高与对照组的9.52%(P<0.05).结论 相比于健康人群,糖尿病患者相关血清指标存在明显异常.因此,临床可将血脂检查作为糖尿病的一项重要诊断手段,从而为糖尿病的早期治疗及预防提供可靠参考.
作者:王连存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妊娠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与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以98例妊娠性糖尿病患者为对象,电脑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整体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对比患者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血糖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患者分娩方式,研究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妊娠性糖尿病,在分析其临床特征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作者:张冬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分析糖尿病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情绪障碍的临床护理方式,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4年6月该院的74例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情绪障碍患者来分析研究,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为37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和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护理后平均是(43.68±3.46)分;SDS评分平均是(42.64±3.27)分;满意度是94.59%,对照组的结果分别为(48.68±3.46)分、(47.64±3.27)分、80%,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观察组效果较为优秀(P<0.05).结论 糖尿病性脑血管病情绪障碍患者临床中接受护理干预可以对患者的情绪起到调节作用,让临床的护理满意度提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丽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对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该院在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透患者70例,根据当时70例患者临床所采用的治疗方案,将该70例分为两组,即高通量透析组(35)和低通量透析组(35).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高通量透析组35患者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低通量透析组35例患者则无明显变化(P>0.05).高通量透析组与低通量透析组相对比,治疗后IL-6、PTH、HOMA指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通量透析和低通量透析组比较,对于改善糖尿病肾病终末期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胰岛素抵抗水平,效果更佳突出.
作者:朱凤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6例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评估两组疗法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总有效率为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58%)略高于对照组(26.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效果较高,且不良反应风险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衣斌;徐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学龄期Ⅰ型糖尿病患儿疾病知识及自我管理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该院儿科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学龄期Ⅰ型糖尿病患儿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糖尿病患儿自我管理量表、糖尿病儿童知识量表、基本资料问卷等对研究对象展开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通过调查发现,患儿糖尿病知识答对率为75%,疾病知识总分平均为(23.3±4.5)分;患儿自我管理各项目平均分为(35.76±6.21)分.结论 学龄期1型糖尿病患儿,疾病知识了解程度、自我管理能力与其年龄等因素有关,在今后的临床与研究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作者:闫伟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对吃穿住行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吃的方面,我国是个美食大国,向来都是民也食为天,更何况现在人们的经济水平已经很高了,不仅仅是吃饱,现在可以吃好了.但是,随着而来的就是我国的糖尿病病人的人数也在直线提高.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医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地不断发展改革,传统的对治疗糖尿病方式更多的已经被现代许多新兴技术取代,使得现在对糖尿病的治疗越来越便利,令我国医疗服务更为便利,这对我国国民素质的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崔风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分析常规皮下注射和胰岛素泵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Ⅰ型糖尿病效果的差异性.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来该院儿科治疗的80例Ⅰ型儿童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患者,分别采用三餐前皮下注射胰岛素和胰岛素泵皮下注射的方法进行治疗,探讨两种皮下注射方法的治疗效果是否相同.结果 同组患儿治疗前后同一血糖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患儿治疗后同一血糖指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胰岛素用量、餐后血糖达标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胰岛素泵皮下注射方式治疗Ⅰ型糖尿病患儿的降糖效果优于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胰岛素用量少,餐后达标时间较快,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这可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痛苦程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姚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总结实际应用的利与弊.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该院内分泌科接诊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归为DM组,同时抽取42例妊娠妇女组,FPG(空腹血糖)>6.1 mmol/L;抽取55例内科急症组,FPG(空腹血糖)>6.1 mmol/L;抽取40例肾衰竭组,FPG(空腹血糖)>6.1 mmol/L;抽取45例贫血组,FPG(空腹血糖)>6.1 mmol/L,随机选取9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DM组患者均经积极治疗有效控制病情,检测各组HbA1c及FPG(空腹血糖).结果 DM组治疗前HbA1c、FPG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bA1c、FPG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水平越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就越高;妊娠妇女组、内科急症组、肾衰竭组、贫血组FPG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妇女组、内科急症组、肾衰竭组、贫血组HbA1c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可用于糖尿病诊断及转归评估,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虽然HbA1c的诊断优势比较显著,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不足,当患者短期内存在血糖异常升高情况时,HbA1c水平变化就会落后于血糖变化,从而误导临床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诊治中既有利也有弊.
作者:韩余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结果的分析,探讨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诊断糖尿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来该院检验科做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160位个体为研究对象:80例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80名常规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分别对两组观察对象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及血清C肽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C肽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能提高患者确诊率,降低漏诊率,不仅准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还可以检测患者胰岛功能是否受损,促进自身状况的改善,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周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进行深入探讨.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6年3月之间常规收治的30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全部经临床肿瘤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根据WHO对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均明确合并患有糖尿病.探讨分析该组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及治疗有效措施.结果 30例患者中共计28例临床顺利完成预定的肿瘤化疗治疗周期;1例在化疗治疗过程中因出现反复性中性粒细胞异常下降以及III度骨髓异常抑制情况而中止化疗周期;另1例则因在化疗初期时,其血糖持续升高且尿酮体呈为阳性,并经血糖干预控制处理后仍不理想而终止化疗周期.该组患者在化疗期间均未出现感染、酮症酸中毒、餐后低血糖反应或者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等不良症状.结论 一般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措施主要采取对症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若能够将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基本可以顺利完成临床预定的化疗周期方案.
作者:关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该文探究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该院护理人员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运动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评分、血糖水平.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血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素兰;郑清荣;连和谈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在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对2013—2015年到该院进行老年2型糖尿病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法对100例患者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联合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IR有所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β细胞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联合瑞格列奈及二甲双胍能够有效的对老年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降低患者血糖含量、减少患者低血糖发生次数,具有不错的临床效果,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孙秀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