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
目的 评价阿托伐他汀钙与西洛他唑联用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资料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54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对其病历进行详细的回顾与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27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而给予观察组患者则阿托伐他汀钙与西洛他唑联合使用,分别观察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而对照组为70.37%,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现,观察组为7.41%,对照组为11.1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西洛他唑药物可大幅度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得到患者和家属的一致好评.
作者:单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结果的分析,探讨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验在诊断糖尿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6年1—12月来该院检验科做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的160位个体为研究对象:80例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80名常规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分别对两组观察对象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h血糖及血清C肽进行检测.结果 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检测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C肽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能提高患者确诊率,降低漏诊率,不仅准确的了解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还可以检测患者胰岛功能是否受损,促进自身状况的改善,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周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糖尿病的社区护理方式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社区的糖尿病患者50例,50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方式,以6个月为期限,对比在社区护理实施前后50例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G2 h)和糖化血糖蛋白(HbAlc)等指标变化,并对比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知识掌握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护理后的FPG、PG2 h和HbAlc等指标与护理前比较也与显著降低,护理前后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云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是为了建立一种新的可以测定盐酸二甲双胍片中盐酸二甲双胍含量的高效液相非接触电导检测法.方法 用非接触电导检测器进行实验操作,采用C18色谱柱(4.6×250 mm),流动相为乙腈(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至pH=3.5)(35:75),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是10μL、柱温为35℃.结果 盐酸二甲双胍进样量在0.10~1.04μg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1.00%;RSD为0.26%.结论 该法方便快捷、灵敏度高,为二甲双胍的含量测定提供依据.
作者:耿玉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该文将分析研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益气养阴中药辅助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就诊的早期糖尿病患者120例纳入该研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患者,其中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锻炼、科学合理的饮食,之后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需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内服益气养阴的中药辅助治疗,将两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经过治疗,在6个月的时间里,观察组患者的DQOL(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DQOL而言,在生理维度、心理精神维度、社会关系维度以及对患者的影响维度上均有显著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中药能够有效提升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可以对今后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中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贾育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9月—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80例儿童糖尿病患儿,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循证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疾病认知95.0%,遵医嘱95.0%,生活方式92.5%,对照组疾病认知70.0%,遵医嘱75.0%,生活方式70.0%(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固醇(4.1±0.9)mmol/L、空腹血糖水平(5.8±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6.0±1.0)%、餐后2 h血糖水平(7.3±1.2)mmol/L;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7.3±1.0)mmol/L、空腹血糖水平(8.9±1.9)mmol/L、糖化血红蛋白水平(7.9±1.0)%、餐后2 h血糖水平(11.0±2.5)mmol/L(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珠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2007—2009年房山区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方法 选取房山区的7个乡镇的糖尿病患者,使用入户随访的方式调查3225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对房山区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实行分析.结果 在选取的糖尿病患者有13.15%的患有具有现在吸烟的生活习惯,有15.07%的患者具有现在饮酒的生活习惯,有9.25%的患者具有酗酒的生活习惯,有55.52%的患者具有主动的锻炼身体的生活习惯,有49.86%的患者具有经常锻炼身体的生活习惯,有16.38%的患者出现BMI指数≥28的情况.根据多因素的回归分析发现,男性,吸烟,饮酒,肥胖是空腹血糖控制的危险因素.结论 该次对房山区的患者实行的随访管理具有一定的成果,建议吸烟,饮酒,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能够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作者:韩志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护理中综合护理的作用及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6月—2016年11月接收的糖尿病患者10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护理给予常规护理,观察护理前后血糖情况,评价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护理中应用综合护理后,可有效的降低并控制血糖,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吴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为了探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化指标,以便提高该类患者的诊疗水平.方法 根据该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所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伴急性胰腺炎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为该次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治疗组,同时选取50例仅患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参照组,对比其血糖、pH值、甘油三酯等指标.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的血淀粉酶、pH值、甘油三酯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诊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过程中,当发现患者的pH值、血糖、淀粉酶、甘油三酯等指标发生变化时,应警惕患者的胰腺是否发生病变.
作者:韩梅;辛文静;唐安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该文探究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该院护理人员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予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和运动干预,对比2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评分、血糖水平.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同时间点的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血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素兰;郑清荣;连和谈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饮食指导主要是指由医护人员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从饮食方面控制其病情的发展,而健康教育则主要是指对患者进行与其所患疾病相关的知识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饮食指导无疑是一种纠正自身因饮食引起的新陈代谢紊乱和使自身血糖、血压、血脂水平维持在正常状态以及保持理想体重、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手段,而健康教育则是普及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以及一些预防性措施和急救性措施的重要手段.同时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性的饮食指导与全面性的健康教育,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以及抑制病情的恶向发展.
作者:刘红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武汉市水果湖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社区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将623例2型糖尿病患者以糖化血红蛋白<7.0%或≥7.0%为标准分为达标组和不达标组,调查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BMI、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并对比分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结果 达标组患者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HbA1c水平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达标组患者病程、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HbA1c水平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能受到病程、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结合相关因素积极做好2型糖尿病的社区管理有重要意义.
作者:谢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百令片联合雷公藤多甙治疗IV期糖尿病肾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5年8—12月期间在该院肾脏内科确诊为IV期DKD的患者共27例,给予百令片(5片/次,3次/d联合雷公藤多甙片[1 mg/(kg·d),分3次口服]连续服用6个月.分别在用药前、用药后3个月和6个月时测定患者24 h尿总蛋白定量(24 h-UTP)、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尿NAG酶)、血超敏C-反应蛋白(血hs-CRP)、尿微量白蛋白/肌酐(UACR)、血白蛋白(血ALB),比较其差异,用来评价两药连用对IV期DKD的临床治疗效果并观察其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患者24 h-UTP、尿NAG酶及血hs-CRP、UACR较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例患者血ALB显著升高,且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百令片联合雷公藤多甙片治疗IV期DKA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心;陈铖;严苗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伴有糖尿病合并大面积褥疮患者护理观察,进行对高血压脑出血伴有糖尿病合并大面积褥疮患者护理经验总结.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治疗并且护理的高血压脑出血伴有糖尿病合并大面积褥疮患者一共88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这8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患者,分别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和全面护理方法护理,记录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分析两种护理方法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显效的有32例,治疗有效的有12例,治疗无效的有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7.72%.对照组治疗显效的有20例,治疗有效的有14例,治疗无效的有1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面护理方法护理高血压脑出血伴有糖尿病合并大面积褥疮患者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恢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旭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总结实际应用的利与弊.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该院内分泌科接诊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归为DM组,同时抽取42例妊娠妇女组,FPG(空腹血糖)>6.1 mmol/L;抽取55例内科急症组,FPG(空腹血糖)>6.1 mmol/L;抽取40例肾衰竭组,FPG(空腹血糖)>6.1 mmol/L;抽取45例贫血组,FPG(空腹血糖)>6.1 mmol/L,随机选取9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DM组患者均经积极治疗有效控制病情,检测各组HbA1c及FPG(空腹血糖).结果 DM组治疗前HbA1c、FPG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bA1c、FPG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水平越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就越高;妊娠妇女组、内科急症组、肾衰竭组、贫血组FPG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妇女组、内科急症组、肾衰竭组、贫血组HbA1c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可用于糖尿病诊断及转归评估,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虽然HbA1c的诊断优势比较显著,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不足,当患者短期内存在血糖异常升高情况时,HbA1c水平变化就会落后于血糖变化,从而误导临床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诊治中既有利也有弊.
作者:韩余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讨论AO钢板固定治疗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2012年6月—2015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60例腓骨骨折合并糖尿患者者的情况,根据手术治疗方案的不同把患者分成3个小组.第一组采用AO钢板治疗方法,第二组采用交锁髓内钉治疗方法,第三组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方法,研究这3组腓骨骨折合并糖尿患者者的治疗效果的不同.结果 无法得出第一组和第二组腓骨骨折合并糖尿患者者治疗效果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组与第三组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O钢板固定治疗腓骨骨折合并糖尿病的医疗价值较高,效果较好.
作者:魏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讨论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60例,根据自愿原则分为实行常规的护理的对照组和实行个性化护理的实验组.对两组的患者出现便秘的情况以及首次出现排便的时间实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的患者的便秘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首次出现排便的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的病人使用个性化的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便秘的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何家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5月—2017年1月期间该院收治的76例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氮平治疗,观察组采用齐拉西酮与奥氮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评估两组疗法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总有效率为89.47%,显著高于对照组(73.6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58%)略高于对照组(26.3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齐拉西酮联合奥氮平治疗效果较高,且不良反应风险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衣斌;徐虹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护理.方法 以120例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为对象,采用数字抽签的形式,分为优质组与常规组,各6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优质组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比分析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组间空腹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优质组与常规组空腹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并发症,优质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癌合并糖尿病,给予优质护理,不仅可控制血糖,而且可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牛玉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危险因素及治疗措施进行深入探讨.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6年3月之间常规收治的30例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全部经临床肿瘤病理学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根据WHO对糖尿病的新诊断标准,均明确合并患有糖尿病.探讨分析该组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及治疗有效措施.结果 30例患者中共计28例临床顺利完成预定的肿瘤化疗治疗周期;1例在化疗治疗过程中因出现反复性中性粒细胞异常下降以及III度骨髓异常抑制情况而中止化疗周期;另1例则因在化疗初期时,其血糖持续升高且尿酮体呈为阳性,并经血糖干预控制处理后仍不理想而终止化疗周期.该组患者在化疗期间均未出现感染、酮症酸中毒、餐后低血糖反应或者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等不良症状.结论 一般对恶性肿瘤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措施主要采取对症治疗联合化疗治疗,若能够将血糖水平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基本可以顺利完成临床预定的化疗周期方案.
作者:关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