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运红
目的 探究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高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该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收治疗的11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96.43%,与对照组76.79%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传导速度指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快,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CSS评分指标上,观察组治疗后TCS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过程中,给予依帕司他及甲钴胺联合治疗的效果良好,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朱丽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该文将分析研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使用益气养阴中药辅助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该院于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就诊的早期糖尿病患者120例纳入该研究,将他们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患者,其中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进行锻炼、科学合理的饮食,之后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需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内服益气养阴的中药辅助治疗,将两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经过治疗,在6个月的时间里,观察组患者的DQOL(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相对于对照组患者的DQOL而言,在生理维度、心理精神维度、社会关系维度以及对患者的影响维度上均有显著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养阴中药能够有效提升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可以对今后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中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贾育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诊断中应用生化检验的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6年1—12月接收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3例,标记为患者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中接受体检的健康者80例,作为健康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血糖水平检测及生化检验,观察检测结果.结果 患者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胱抑素C(CysC)、尿清蛋白/肌酐(UALB/Cr)、α1-微球蛋白(α1-MG)均高于健康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患者时,生化检验的应用可提升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并提高诊断效率,促使患者尽早的接受治疗,改善预后情况.
作者:丁健芳;张美玲;梁淑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DN)应用肾炎康复片联合缬沙坦(Val)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106例DN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Val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肾炎康复片治疗.记录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空腹血糖(FBG)、血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与安全性.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清FBG、BUN及SCr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临床指标改善程度均更为显著(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与对照组的81.1%相比,明显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7.5%与对照组的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患者应用肾炎康复片联合Val治疗更能有效调节血糖,延缓肾损伤,保护肾功能,疗效切实,安全可靠,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徐丹丹;何攀;朱清;邵凤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62例(107只眼)符合入选标准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治疗组32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予降糖降压基础治疗+西药羟苯磺酸钙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生理盐水250 mL+丹参川芎嗪2支静滴,并与益气养阴明目方加减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87.2%,对照组7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效果理想.
作者:金丽娟;吴怡;黄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采用协调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方法 该研究选取的样本病例为该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患者,以2015年11月—2016年11月为病例样本选取时间段,分组方式为抽签分组,其中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的15例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协调护理干预的15例患者为实验组,护理后将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 护理前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经统计学软件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以上各项指标均明显降低,2组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提升,2组比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采用协调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理想,不但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可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宋云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在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利用胰岛素泵进行临床治疗,分析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 临床选择糖尿病患者200例,采用胰岛素泵治疗方法,并且临床上将20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进行临床的护理干预.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糖达标时间和胰岛素量度进行比对记录,临床分析胰岛素泵对糖尿病的治疗和护理干预之间的关系.结果 通过实验组的护理干预分析,对照组的血糖控制明显低于实验组,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而且,根据对患者同一时间内的生理指标进行测量,发现实验组的患者通过胰岛素泵的护理干预处理,实验组患者治疗之后的焦虑值明显的小于对照组.结论 糖尿病患者利用胰岛素泵进行临床控制血糖治疗时,适当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控制血糖.
作者:李洪凤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糖尿病的社区护理方式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社区的糖尿病患者50例,50例患者实施社区护理方式,以6个月为期限,对比在社区护理实施前后50例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PG2 h)和糖化血糖蛋白(HbAlc)等指标变化,并对比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糖尿病知识掌握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护理后的FPG、PG2 h和HbAlc等指标与护理前比较也与显著降低,护理前后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朱云玲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妊娠糖尿病治疗中胰岛素、饮食以及开始治疗时间早晚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该院近年所收治的15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3组,分别是A组(胰岛素饮食组)、B组(34周前控制饮食组)以及C组(34周后控制饮食组),每组50例,分析对比3组患者血糖水平以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A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水平为(10.48±0.91)mmol/L,治疗后为(7.09±0.59)mmol/L,治疗前后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治疗后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A组血糖降低水平明显优于B组和C组,说明胰岛素治疗相比较于单纯饮食控制治疗更加具有优势.新生儿体重、巨大儿发生情况由高至低分别是C组、B组、A组,其中,B组和A组之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巨大儿发生情况上C组和B组、C组和A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体重上C组和A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正规胰岛素进行治疗,有着更为显著的效果,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血糖水平,还能提高围生儿预后,有着较为良好的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高岩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从2015年3月—2016年11月在该院就诊的88例骨科手术糖尿病患者,根据围术期护理方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有44例患者;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血糖控制天数、术后血糖控制天数、术后切口愈合天数以及患者临床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术前血糖控制天数(3.4±2.2)d、术后血糖控制天数(1.4±1.2)d、术后切口愈合天数(11.8±2.5)d,均显著的少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满意度为(88±13)%,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75±14)%(P<0.05).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促进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结果的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郑海燕;陈派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饮食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指标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75例,给予普通饮食干预,治疗组患者75例,给予针对性饮食干预,比较两组糖脂代谢指标变化及氧化应激变化.结果 治疗组干预后血脂代谢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干预后氧化应激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性饮食干预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水平,值得推荐.
作者:高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临床治疗效果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为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的治疗带来一定的帮助.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实验,其中出现尿路感染的有35例,为实验组,未出现尿路感染的有55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尿检,并且对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肾功能以及患病时间进行统计,分析出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结果 对所有患者进行尿检发现实验组患者中病原菌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此之外,患者中老年人数居多,女性患者居多,实验组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患者的肾功能较差,而且患病时间较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所有患者进行临床治疗与观察可以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多发生在老年人中,而且是以男性居多,2型糖尿病尿路感染的发生情况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肾功能情况以及患病时间的长短均有一定的关系,这些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
作者:王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析糖皮质激素在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中的安全性.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行化疗的80例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予以分组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40例.对照组患者化疗中未给予糖皮质激素,观察组患者化疗中给予糖皮质激素,对两组患者化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糖水平、治疗满意度予以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化疗中心慌发生率为22.5%,多汗发生率为17.5%,恶心发生率为15.0%,头痛发生率为12.5%,均稍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0.0%、15.0%、12.5%、10.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1、3、5、7 d血糖水平均稍高于对照组患者,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87.5%,对照组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合并糖尿病患者化疗中应用糖皮质激素后,患者不良反应稍高,与联用其他化疗药物有关,为此应尽可能减少其他化疗药物的使用;同时,在化疗中还要加强血糖水平控制,以此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宋宏扬;赵文婧;徐治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价值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后期对早期糖尿病肾病进行诊断工作为参考.方法 选择于2016年1—12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以及60名体检健康的志愿者作为该次实验的对象,将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设为检测组,60名志愿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肾脏情况以及肾脏各级动脉的血流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检测组患者的肾脏长度、宽度、厚度以及体积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志愿者,且监测组患者的肾脏动脉血液舒张期流速慢于对照组志愿者,而血液阻力指数则高于对照组志愿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可以清晰的显示出患者肾脏的大小情况,还可以对患者肾脏各级动脉血液的流速情况进行检测,这使得患者在接受治疗时,医师可以更清楚的了解患者的情况,加强对患者的治疗,有根据性的对患者的病情及早进行控制,减少患者病情加重的可能,值得在该院今后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诊断工作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林丽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使用依那普利联合吲达帕胺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 将11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治疗,以此为基础,观察组加用吲达帕胺.3个月后,比较临床效果.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降低血压以及改善内皮素-1方面显著较好(P<0.05).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无显著变化.结论 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以依那普利为基础治疗方案,对患者加用吲达帕胺,临床效果显著,不但可减少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率,还能够减缓甚至逆转左心肥厚现象,提升患者心肌功能安全性强,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在老年人2型糖尿病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该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均进行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观察组给予格列美脲、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及体重指数等指标,并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相关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人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情况,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绍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总结实际应用的利与弊.方法 随机抽取2014年9月—2016年8月该院内分泌科接诊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归为DM组,同时抽取42例妊娠妇女组,FPG(空腹血糖)>6.1 mmol/L;抽取55例内科急症组,FPG(空腹血糖)>6.1 mmol/L;抽取40例肾衰竭组,FPG(空腹血糖)>6.1 mmol/L;抽取45例贫血组,FPG(空腹血糖)>6.1 mmol/L,随机选取9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DM组患者均经积极治疗有效控制病情,检测各组HbA1c及FPG(空腹血糖).结果 DM组治疗前HbA1c、FPG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bA1c、FPG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水平越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也就越高;妊娠妇女组、内科急症组、肾衰竭组、贫血组FPG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妇女组、内科急症组、肾衰竭组、贫血组HbA1c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可用于糖尿病诊断及转归评估,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虽然HbA1c的诊断优势比较显著,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不足,当患者短期内存在血糖异常升高情况时,HbA1c水平变化就会落后于血糖变化,从而误导临床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诊治中既有利也有弊.
作者:韩余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模式实施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生血糖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与死亡率较对照组低,且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董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干预效果与对策.方法 收集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小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输液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①观察组住院时间(10.2±2.3)d,住院费用(5929.6±425.3)元,对照组住院时间(14.3±3.5)d,住院费用(6896.6±458.5)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餐后血糖达标时间(7.0±1.2)d,尿酮恢复时间(11.2±2.1)d,pH值恢复时间(3.2±1.0)d;对照组餐后血糖达标时间(8.9±1.5)d,尿酮恢复时间(14.2±2.8)d,pH值恢复时间(4.8±1.2)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30例,1例患者出现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3.3%;对照组30例,6例患者出现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2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整体护理在儿童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丹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直线上升,对吃穿住行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吃的方面,我国是个美食大国,向来都是民也食为天,更何况现在人们的经济水平已经很高了,不仅仅是吃饱,现在可以吃好了.但是,随着而来的就是我国的糖尿病病人的人数也在直线提高.随着近些年来我国医学技术以及科学技术地不断发展改革,传统的对治疗糖尿病方式更多的已经被现代许多新兴技术取代,使得现在对糖尿病的治疗越来越便利,令我国医疗服务更为便利,这对我国国民素质的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崔风花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