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运动和饮食控制法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和妊娠结局影响研究

李金娥;黎锋华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血脂水平, 运动控制, 饮食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妇采用运动与饮食控制法后,孕妇的血糖水平以及妊娠结局.方法 收集GDM孕妇100例,收集起止时间为2015年5月—2016年6月,按照随机法分组并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即甲组(50例,应用常规护理)与乙组(50例,运用运动与饮食控制法进行护理),对比分析甲组与乙组GDM孕妇的血糖值、血脂指标水平、脂肪因子指标水平以及妊娠结局(孕产妇不良事件和新生儿不良事件).结果 乙组血糖指标相对于护理前改善,且在护理后明显低于甲组(P<0.05).甲组血脂指标水平、脂肪因子指标水平均低于乙组(P<0.05).乙组围产期并发症率低于甲组(P<0.05).乙组胎儿不良事件率低于甲组(P<0.05).结论 对于GDM孕妇,积极运用运动和饮食控制法能够降低血糖水平,减少围产期并发症率,改善妊娠结局.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自2016年1—12月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妊娠结果 .结果观察组在子痫前期、蛋白尿、体重增加以及分娩时间短于37周、空腹血糖检测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围产儿发生巨大儿、低血糖、早产儿方面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胰岛素治疗妊娠糖尿病患者,能够明显改善临床疗效,对患者妊娠结局具有较大优化,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丹青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探讨

    目的 复方丹参注射液在2型糖尿病病患用药治疗中的应用疗效分析.方法 在该院内科收治的2型糖尿病病患中抽出100例开展用药治疗研究,其中50例2型糖尿病病患划入常规降糖组,主要行一般的降糖用药治疗,另外50例2型糖尿病病患划入复方丹参组,主要行复方丹参注射液用药治疗,比较常规降糖组和复方丹参组病患颈动脉内的中膜厚度(IMT)情况、内径比率、血清指标(ET-1、EDVD以及NO)情况、餐前餐后血糖值情况.结果 复方丹参组病患的IMT值、内径比率、血清指标(ET-1、EDVD以及NO)和餐前餐后血糖值都优于常规降糖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2型糖尿病病患行复方丹参注射液用药治疗可改善其内皮功能,降血糖效果较好.

    作者:范安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药物治疗联合饮食、运动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 分析药物治疗联合饮食、运动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别23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综合疗法组采用药物治疗联合饮食、运动治疗.比较两组2型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血糖水平达到正常范围时间;干预前后患者血糖水平、生活质量水平.结果 综合疗法组2型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疗法组血糖水平达到正常范围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血糖水平、生活质量水平相近(P>0.05);干预后综合疗法组血糖水平、生活质量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物治疗联合饮食、运动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具有降低作用,可促使血糖达标,改善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慧芳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腹腔镜下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腹腔镜下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42例2型糖尿病患者(2016年3月—2017年3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开腹治疗)、观察组(腹腔镜治疗),各21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治疗前后血糖值变化.结果 采用腹腔镜辅助胃转流术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134.2±23.9)min、术中出血量少(100.4±26.7)mL且术后患者的血糖指标也逐渐趋于稳定,与对照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胃转流术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不仅创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且患者的血糖也得到了明显的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雪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前列腺增生症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难点分析

    目的 探讨前列腺增生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难点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前列腺增生伴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观察组对其围术期的护理难点进行分析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经相应护理方案干预后的焦虑自评量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量表(SDS)评分、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前列腺增生症伴糖尿病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SAS评分、SDS评分、舒适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及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前列腺增生伴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的护理难点进行分析后,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作者:龚秀敏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降糖通脑汤治疗急性糖尿病脑梗塞效果探讨

    目的 分析降糖通脑汤治疗急性糖尿病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6月—2016年6月该院接受的100例ADCI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血塞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接受降糖通脑汤治疗,分析相关结果 .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4.00%,观察组为96.00%(P>0.05).治疗前,两组病患FBG以及PB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以上指标均有所改善,就改善程度来看,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更高(P<0.05).患者治疗期间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对于急性糖尿病脑梗塞患者,使用降糖通脑汤治疗,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可积极稳定患者血糖,提升脑部病灶微循环,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辛鹏;柳思佳;孙奇;李仓达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糖尿病通过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二甲双胍、 呲格列酮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额糖尿病患者共80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的口服二甲双胍、呲格列酮治疗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甘精胰岛素治疗,比较患者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统计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P<0.05).结论 在常规口服药物的基础上联合使用甘精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疾病,能显著降低患者空腹和餐后2h血糖,达到理想的降糖效果,且药物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性高,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

    作者:刘建成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38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剖宫产围术期的护理评价

    目的 对38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剖宫产围术期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取该院收治的38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2016年10月—2017年3月期间),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观察组实施围术期优质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经相应护理方案干预后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压、血糖水平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经围术期优质护理后的HAMA评分、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其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患者的血压、血糖水平于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剖宫产围术期实施优质护理可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平稳机体内血糖、血压指标,从而改善妊娠结局,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郑敏;辛丽;陈庚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脑梗塞的CT与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脑梗塞临床症状,并使用CT进行诊断分析,对其特点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为研究组研究对象,另选取同期糖尿病非脑梗塞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对比两组患者CT诊断及临床症状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进行CT诊断,研究组患者在偏瘫、失语、球麻痹等方面病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有其特殊的CT影像学表现,建议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具有头晕、肢体麻木等症状时,好行头颅CT检查以明确是否合并脑梗塞,提高临床诊断率.

    作者:赵金龙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5例糖尿病患者和接受体检的45名健康者进行调查研究,采用葡萄糖氧化酶电极法测定空腹血糖(FPG),采用离子交换层析法测定HbA1c,并对患者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 糖尿病组FPG和HbA1c高于健康组(P<0.05);HbA1c不同临界值诊断糖尿病的特异度和灵敏度高于FPG;HbA1c≥7.0%组脑血管事件、高血压、脂肪肝、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高于HbA1c≥6.5%组(P<0.05).结论 HbA1c诊断糖尿病的特异度和灵敏度高,检测简便快速,对早期糖尿病的临床诊断及患者合并症情况的监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魏新霞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依达拉奉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依达拉奉治疗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50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对其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5例.将采取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参照组,将在参照组的基础上加以依达拉奉药物治疗的患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评分,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实验组患者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并发症患者采取依达拉奉药物治疗,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荆瑞娟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120例(213眼),根据临床分期给予不同范围的光凝治疗,非增殖期患者(n=54,98眼)采用局限性光凝治疗,增殖期患者(n=66,115眼),采用全视网膜光凝治疗,观察视力和疗效.结果 治疗后视力提高101眼(47.4%),无变化91眼(42.7%),视力下降21眼(9.9%);非增殖期总有效率为94.9%,增殖期总有效率为84.3%,两个时期总有效率为89.2%.结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激光光凝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提高患者视力,促进视功能恢复,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鑫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GLP-1类似物的临床应用进展

    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GLP-1RA)通过激活GLP-1受体(GLP-1R),以葡萄糖依赖性刺激胰岛素分泌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同时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延缓胃排空、抑制食欲而降低血糖,从多方面针对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进行治疗,临床上应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及并发症.该文就GLP-1RA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菲;于苏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观察

    目的 研究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对肝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3年3月—2015年8月肾癌患者的临床病例10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观察组采取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口服方式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治疗期间出血低血糖例数和C肽在餐前餐后波动检测值等.结果 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没有明显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低血糖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肽检测结果上在治疗前两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都有大幅度上升,观察组上升幅度比对照组大(P<0.05).结论 地特胰岛素联合格列齐特缓释片治疗可以更好的控制2型糖尿病的病情,治疗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作者:张丽娜;冯文静;张玉好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不同时期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孕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究在不同时期采用胰岛素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妊娠结果的影响情况.方法 将2016年3—9月该院50例研究对象分为早期组23例、晚期组27例,分别于孕周32周前后给予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在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差异.结果 ①两组治疗后FPG、2 hPBG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早期组治疗后FPG、2 hPBG低于晚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在剖宫产、妊娠高血压、早产及死胎的妊娠结局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出现胎儿窘迫与巨大儿的几率低于晚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合理饮食及锻炼基础上,较早采用胰岛素治疗有利于减少GDM并发症几率,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时鸿燕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作用分析

    目的 分析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作用.方法 该文随机抽取该院于2016年10月—2017年1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和40名健康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别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给予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观察两组平均尿糖含量、平均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尿糖检验阳性率、尿微量白蛋白检验阳性率.结果 观察组平均尿糖含量(3.62±0.16)mmol/L、平均尿微量白蛋白含量(39.67±11.28)mg/L,均高于对照组的平均尿糖含量(1.20±0.11)mmol/L、平均尿微量白蛋白(15.94±8.6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尿糖阳性,其尿微量白蛋白检验阳性率2.50%;观察组尿糖检验阳性率72.50%,尿微量白蛋白检验阳性率57.50%,二者之间的检验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用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可有效检测出准确的尿糖指标及尿微量白蛋白治疗,为临床诊断提供精确的参照依据,促进疗效的提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亚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究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用于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0年10月—2017年2月该院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均分为两组,即A组(常规治疗)与B组(A组治疗前提下给予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血糖控制、低血糖与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①血糖水平控制情况:两组治疗后血糖水平均得到改善(P<0.05),B组改善的程度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低血糖与住院情况:B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A组,住院用时短于A组(P<0.05).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经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不仅能使患者血糖水平得到迅速恢复,还可减少低血糖事件,安全性较高,建议临床推广.

    作者:蒋跃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诊治疗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评估及分析

    目的 对急诊治疗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取该院治疗的62例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将62例患者分为两组,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1例,且两组患者均应用一般方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应用奥扎格雷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轻度缺损人数比对照组高,重度缺损人数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治疗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时,予以奥扎格雷钠且加强对血糖的控制,能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郭木金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2型糖尿病血浆ZBED3与HbA1c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血浆锌指蛋白3(ZBED3)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方法 2013—2016年选取278例研究对象,测定不同糖耐量人群血浆ZBED3表达水平,分析与HbA1c及其他代谢指标关系.结果 随着ZBED3浓度升高HbA1c呈升高的趋势;ZBED3是影响HbA1c的独立危险因素;ZBED3在口服葡萄糖试验后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过程.结论 ZBED3在2型糖尿病和糖耐量受损患者中表达升高,可能与参与血糖的调节并受胰岛素影响.

    作者:徐瑗;曹正欣;朱华芳;陈阿琴;王秀丽;王娟;崔恒贵 刊期: 2017年第10期

  • 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选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96例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展开围手术期护理.统计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率.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1.3%和97.9%,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期间,给予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将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且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对改善治疗效果,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香梅 刊期: 2017年第10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