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2DM合并抑郁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调研

曹继高;张彦利;李桢;曹静雯;张效科;鱼天英

关键词:2型糖尿病, 抑郁, 患病率
摘要:目的 调查榆林市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患病率,分析与其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对榆林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的500例T2DM住院患者,男262例,女238例,进行汉密度抑郁量表评定.采集BMI、病程、文化程度等,计算抑郁的患病率,筛选抑郁的危险因素.结果 500例2型糖尿病患抑郁者184例.其中男性70例,女性114例.2型糖尿病抑郁的患病率为36.8%.进入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有:性别、病程、文化程度.进入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程的有性别、病程.结论 性别、病程是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等长抗阻力运动联合心理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母婴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等长抗阻力运动联合心理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3月在该院产检并分娩的74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等长抗阻力运动联合心理护理,对2组患者血糖情况及预后进行观察.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血糖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羊水过多、早产、新生儿窒息、胎膜早破、巨大儿比例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等长抗阻力运动联合心理护理能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也能改善母婴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小云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糖尿病肾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与炎症因子水平,并分析Hcy与炎症因子间的关系.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期间到该院就诊的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置为A组,选择同期收治的6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B组,另外,选择同期到该院体检的60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Hcy与hs-CRP、ACR,对比分析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炎症因子的关系.结果 A组与B组Hcy、hs-CRP、A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组Hcy、hs-CRP、ACR水平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Hcy高水平,增加了糖尿病肾病微血管病变的风险,同时,Hcy水平与hs-CRP、ACR炎症因子密切相关.

    作者:李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益气利湿降浊汤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 研究中药灌肠联合益气利湿降浊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65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该次研究的分析对象,并按随机分配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的总例数为32例,给予该组患者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的总例数为33例,给予该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药灌肠联合益气利湿降浊汤治疗,对比2组的临床效果、相关指标与肾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研究组低,研究组的血胆固醇、三酰甘油、红细胞比容、蛋白尿及血白蛋白比对照组优,研究组肾功能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中药灌肠联合益气利湿降浊汤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肾功能,还能降低血脂与血黏度,安全可靠,建议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庆举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血糖控制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讨血糖控制对妊娠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所收治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62例,根据血糖控制程度进行分组,其中,血糖控制理想者为研究组(81例),血糖控制不理想者为对照组(81例).记录两组产妇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在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及感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中,妊高症发生率为2.47%、羊水过多发生率为1.23%、酮症酸中毒发生率为1.2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58%、11.11%、1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53、5.222、6.242,P<0.05).研究组产妇血糖控制结果 理想,其剖宫产率仅为55.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2.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39,P<0.05).两组新生儿在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中,早产发生率为7.41%、胎儿窘迫发生率为3.70%、巨大儿发生率为4.9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16%、16.05%、1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715、5.617、5.962,P<0.05).结论 血糖控制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血糖控制理想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更少,可有效减少对母婴的近远期危害,预后质量更高,并且剖宫产率更低,有利于新生儿生长发育,值得临床加深研究及推广应用.

    作者:王庭钊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目的 浅析个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在2016年7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12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法随机将122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并评价2组患者的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结果 比较2组患者的饮食、运动、心理以及药物治疗的依从性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组间护理满意度发现,观察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72%,对照组的护理总满意度为80.33%,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个性化护理干预应用到糖尿病护理中可显著改善病患病情,提高患者依从性与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韩树芬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预防保健方法与效果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具体预防保健措施以及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该院于2016年1-1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仅行常规保健治疗,观察组加施综合性预防保健,比较2组患者的保健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0%(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及血压水平的控制效果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 在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加强应用综合性预防保健方法 ,可促进疾病控制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作者:杜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在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将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85例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编号法纳入干预组(n=92)与参照组(n=93).干预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相较于参照组患者,干预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相对较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83%,与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7.1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评分相对较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的方式会直接影响糖尿病并发消化性溃疡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综合性护理干预方式下,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相对较高,且有助于患者疾病的快速缓解.

    作者:姜冬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不同气腹压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糖尿病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观察

    目的 探讨不同气腹压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糖尿病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差异,以探寻气腹压力高低与患者肝功能损伤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2014年1月-2017年2月该科收治的84例糖尿病胆囊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一组术中将腹压维持在1.6 kPa水平,命名为标准腹压组(SP组,42例),另一组术中将腹压维持在1.3 kPa水平,命名为低腹压组(LP组,42例):分别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4、72 h肝功能,对其肝功能变化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肝功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ALT、AST、Tbil、DBil水平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升高,SP组在1、24 h明显高于LP组(P<0.0),两组在术后72 h基本恢复术前水平.结论 糖尿病胆囊结石患者在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会有一过性肝功能损伤,损伤程度与腹腔镜手术时气腹压力高低有一定关系,气腹压越低,肝功能损伤程度越小.

    作者:翟润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新生儿糖尿病58例护理分析

    目的 观察并分析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新生儿,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取该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就诊的116例糖尿病新生儿,随机分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护理干预),调查患儿的临床指标(血糖水平、血糖恢复正常值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发热、低血糖、血脂异常、酮症酸中毒).结果 予以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的血糖水平下降显著,血糖恢复正常值时间减少明显: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6.90%,4/58)较对照组(17.24%,10/58)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糖尿病的新生儿,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良好,缩短了患儿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应积极用于临床.

    作者:王自兰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正元芸生滴丸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86例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正元芸生滴丸治疗的疗效.方法 经数字随机原则将于2014年1月-2016年1月间选取186例(351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分析2组,93例(173眼)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治疗:93例(178眼)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服正元芸生滴丸进行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视网膜改变、自觉症状改善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患者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在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正元芸生滴丸治疗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关小康;王淑霞;王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探讨糖尿病并发心肌硬死的多样性护理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糖尿病并发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根据2015年2月-2016年12月该院接收的38例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来分析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19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和多样性护理,对2组的血糖水平控制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护理前,2组的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2组血糖水平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患者接受多样性护理的临床效果突出,患者治疗依从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邢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长期卧床糖尿病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护理

    目的 探究长期卧床糖尿病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发生的护理方法 以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在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长期卧床糖尿病患者150例作为该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15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50例、B组50例和C组50例.给予A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B组患者口腔护理,给予C组患者口腔护理咳嗽反射刺激,对比3组患者的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治疗效果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C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相比于A组、B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愈率、好转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腔护理咳嗽反射刺激应用于长期卧床糖尿病患者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护理中可降低吸入性发生率,且还能够使疗效、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廖雨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探讨

    目的 总结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护理方法 ,以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取2013年5月-2014年12月血液透析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的54例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照组,另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血液透析过程中接受护理干预的54例患者作为该次研究观察组,将两组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生理与心理健康状况作以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低血压、高血压、失衡综合征、体温升高、凝血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7%、5.8%、9.6%、3.8%、1.9%明显低于对照组23.1%、32.7%、26.9%、19.2%、13.5%(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4.1%(P<0.05).结论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血液透析患者是十分必要的,该干预方法 对血液透析治疗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预防作用,除此之外还能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旭;姜小玉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结直肠癌中糖尿病的代谢情况及其对癌症影响

    目的 经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①对大肠癌患者中存在糖尿病组与无糖尿病组患者的血糖、血脂情况进行对比:②合并糖尿病对肿瘤病理分期影响.方法 ①收集2011年1-9月在该院住院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172例,男88例,女84例,年龄15~88岁.大肠癌的诊断通过电子结肠镜下活检病理以及手术病理结果 进行确诊.全部患者进行血糖、血脂等各项生化指标化验,其中包括空腹血糖(FPG),血脂检查包含了总胆固醇(T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②统计分析:用t检验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对大肠癌血糖及血脂代谢情况的影响,采用x2检验对比有DM组与无DM组的大肠癌肿瘤恶性程度、手术后出现并发症、手术后合并感染的区别.结果 ①糖脂情况:CRC患者中,DM组比无DM组患者年龄、空腹血糖高: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DM组患者比无DM组患者低(P<0.05).②术后感染、术后并发症:有糖尿病患者和无糖尿病患者对比手术后发生感染以及手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结直肠癌分期:CRC患者中,存在糖尿病患者病理分期晚期所占比例比有糖尿病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关于大肠癌患者中血糖、血脂的代谢情况,有糖尿病患者存在更明显代谢紊乱:糖尿病与结直肠癌肿瘤分期相关.

    作者:陈秀清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肾病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2型糖尿病肾病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于2015年10月-2017年4月该院接受治疗的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和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各41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1组和研究2组,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41例,定义为对照组.分别采用酶循环法、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肌氨酸氧化酶法、脲酶一谷氨酸脱氢酶法,利用C16000生化分析仪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等4项指标水平.对比3组研究对象上述4项指标水平测定结果 和检测结果 阳性例数.结果 研究2组研究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等4项指标水平高于研究1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研究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等4项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2组研究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等4项指标水平检测结果 阳性例数多于研究1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1组研究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等4项指标水平检测结果 阳性例数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胱抑素C、血肌酐、尿素氮等相关指标水平会呈现异常升高的发展态势,与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群有明显的区别,在临床上可以将这一特征作为对2型糖尿病肾病进行诊断,或对病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

    作者:王翠琼;黄桂美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健康管理模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应用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后的效果及治疗依从性.方法 于2015年4月-2016年4月,该社区选取80例接受门诊随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的患者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仅接受常规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及健康教育,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社区健康管理.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血糖控制水平.结果 80例患者均完成为期1年的随访.试验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的,组间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血糖控制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血糖的控制与降低,有利于控制病情,对糖尿病防控作用明显.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作者:谭艳玫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试析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5年9月-2016年10月期间于该院接受治疗的88例2型糖尿病患者视为观察的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 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4例患者.给予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饮食宣传教育干预,给予实验组患者采用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满意程度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经护理过后,对照组患者的依从率低于实验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个性化综合饮食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具有促进作用,不仅能提高依从性,还能降低血糖指标,满意程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丽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社区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效果探讨

    目的 浅谈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社区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效果.方法 于2016年4月-2017年4月从该单位组建的自我管理小组中随机抽取已确诊并定期体检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作为该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200例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n=100)和对照组(n=100),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对比评价2组病患治疗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血糖含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饮食、锻炼、血糖自检及随访等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5.00%,而对照组的总满意率为75.00%,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还能较好的将血糖控制在合理水平,且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了,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潘靓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透析患者透析期间血糖及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透析患者透析期间对血糖以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并进行血液透析的糖尿病终末期患者8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试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在透析期间血糖以及血压的控制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糖尿病透析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透析期间对血糖以及血压的控制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清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个体化护理联合远程照护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围产期的效果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个体化护理联合远程照护对妊娠合并糖尿病围产期的效果.方法 抽取该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6例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配患者,将8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一般管理方法 管理,观察组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联合远程照护管理,比较两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围产期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妊娠结束时,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高症、剖宫产、羊水过多、产后感染、早产、胎儿畸形、胎儿生长迟缓、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体化护理联合远程照护能有效控制妊娠合并糖尿病围产期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推广采纳.

    作者:陈月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