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秀华
目的 探究六味地黄丸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期间,对红细胞免疫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7年2月期间该市某院收诊的4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对患者饮食结构进行调整,指导患者做适当运动并服用降糖药物,直至血糖处于预设区间时,加用六味地黄丸,疗程设置为9周.另外同期在健康体检中心选择50名健康成年人,设置为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与对照组患者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BC-ICR)、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红细胞免疫黏附促进率(RIAER)、红细胞免疫黏附抑制率(RIAIR)进行分别测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前RBC-C3bRR、RBC-ICR与RIAER指标都显著小于对照组,CIC、RIAIR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RB-C3bRR、RBC-CR与RIAER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CIC、RIAIR都显著下降,和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借助对肝糖原、糖代谢等途径进行管控,达到降低血糖含量的目标,并且能够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在2型糖尿病治疗期间具有普及与应用价值.
作者:张萍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粘连性肠梗阻合并糖尿病用腹腔镜肠粘连松懈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4月该科接诊的粘连性肠梗阻合并糖尿病病患100例,同时采取数字抽签的方式对所选患者进行分组:试验和对照两组各50例.其中,试验组实施腹腔镜肠粘连松懈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病情的恢复情况,比较下床活动时间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都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明显比对照组的22.0%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中出血量为(225±7.4) mL,明显比对照组的(148.3±30.9)mL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技术对粘连性肠梗阻合并糖尿病患者施以肠粘连松懈术治疗,可显著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减轻术后疼痛,促进病情康复.
作者:华春波;王宇;王慧婷;王颂;宋凤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对心理护理、运动疗法应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患者56例,采用随机划分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运动疗法相结合干预方法,观察比较两组.结果 SAS、SD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结局包括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妊高症、胎儿窘迫等总发生率(7.14%)低于对照组(21.43%),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运动疗法相结合应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对改善妊娠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血糖指标可发挥重要作用,且有助于妊娠不良结局的控制,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滕国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妊娠结局关联性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血液指标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2016年1-12月该院对22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11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饮食指导和生活指导,观察组接受个性化饮食管理,制定运动计划.对比分析两组的血糖控制情况,对两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空腹、餐后血糖水平控制情况比对照组优秀,观察组血糖控制有效病例是98例,对照组是79例,对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妊娠发生率比对照组低.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接受护理干预能够显著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临床不良妊娠几率.
作者:王爱绘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老年糖尿病患者踝关节骨折手术的治疗方式,讨论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该院中2015年8月-2016年6月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25例作为实验组进行研究,同时选择25例老年踝关节骨折患者未合并糖尿病作为对照组研究,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踝关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术后伤口拆线时间、手术感染、骨折愈合情况,比较两组预后状况.结果 对所有患者完成治疗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出现外踝伤口不愈合,而实验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外踝伤口感染,所有感染患者均进行治疗后康复.结论 在不伴有靶器官损害的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踝关节骨折手术治疗时,其疗效与未患有糖尿病患者无异;如果老年糖尿病患者存在靶器官损害的现象,其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会有所提升.所以在对老年糖尿病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应当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并在患者围手术期进行良好的手术控制,必要时可以采用分期手术,提高患者的术后保护,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赵兴华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整体、全面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00例,均为该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对照组,n=50)与加强全面、整体护理干预(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心理状况、躯体状况、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临床收治的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加强整体、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保持血糖稳定,增强遵医依从,降低疾病复发率,改善生存质量.
作者:范希芳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研究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抽选该院接受治疗的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70例(2015年3月-2016年9月)进行研究,采用单双号法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强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术前血糖水平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前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纪红;李树霞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胃肠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胃肠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围手术期护理方式,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发症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血红蛋白比例与血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的血红蛋白比例与血糖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血红蛋白比例、空腹血糖水平与并发症率显著较低,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胃肠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手术治疗期间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护理效果,降低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与血红蛋白比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而且还能改善护患关系,临床上推广很有价值.
作者:刘丽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伴随糖尿病的高龄阑尾炎疾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合并糖尿病的高龄阑尾炎疾病患者78例,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9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实施常规外科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围手术期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在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和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改善幅度、对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手术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围手术期不良事件例数.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和疼痛程度VAS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手术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94.9%,高于对照组的76.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不良事件仅出现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随糖尿病的高龄阑尾炎疾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减少围手术期不良事件,保证患者安全,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在大程度上控制血糖和疼痛,使患者的舒适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
作者:丁小丽;宋祎婧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初孕产妇孕前体重、家族病史、总胆固醇水平等因素对产后糖尿病的影响.方法 筛选自该院2016年7月-2017年6月分娩的初孕产妇120例,其中有40例出现产后糖尿病纳入观察、产前和产后1、3、6个月进行血糖检测和相关检查.若发现血糖检测FPG>6.1 mmol/L,马上实施相关措施进行干预.结果 对照组与观察组在年龄、学历以及家庭收入情况上相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单因素分析两组空腹血糖、孕前体重、家族病史以及总胆固醇水平发现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孕妇产生产后糖尿病几率随着孕前体重、家族病史以及总胆固醇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观察组在不同时期的血糖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干预效果与干预成功率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是产后糖尿病的主要表现症状,孕前体重、家族病史以及总胆固醇水平均是发生产后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应当及时发现与干预,从而减少初孕产妇产生产后糖尿病的发病几率.
作者:马运芝;刘亚平;杨星林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对妊娠糖尿病护理的影响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妊娠糖尿病孕妇6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抽签方式将所有孕妇分为两组各30例,观察组实行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结束后,分析比较两组孕妇护理前后的血糖改善情况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空腹血糖为(6.34±1.31)mmol/L、餐后2h血糖为(7.36±0.55)mmol/L,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6.7%),以上指标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 对妊娠糖尿病孕妇护理的过程中实行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孕妇的血糖状况以及妊娠结局,提高顺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赵碧玉;陈惠妹;陈幼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黄芪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性蛋白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于2015年7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性蛋白尿患者36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8例,干预组于每天口服卡托普利及连续静脉注射黄芪2周,每隔2周后再重复静脉注射,而对照组仅口服卡托普利,疗程12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24h微量白蛋白量,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4 h微量白蛋白量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卡托普利维持量少,干预组高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黄芪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性蛋白尿能提高卡托普利疗效,减少卡托普利维持量,降低卡托普利的不良作用机率.
作者:何传雄;罗晓璇;李建明;陈志强;王东;郭晓阳;邓意华;梁洁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药物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2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组采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分别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2 hPG和糖化血红蛋白,血糖达标情况,瑞格列奈用量,临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前的空腹血糖、餐后2h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的FBG、2 hPG和HbA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达标时间和瑞格列奈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2 hINS、FINS和胰岛β细胞在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HomaIR水平上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2型糖尿病的治疗中采用二甲双华联合瑞格列奈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应用血透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和80例非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为探究对象,将其分别纳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都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措施,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检验结果和并发症状况.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的肌酐、总胆固醇、血红蛋白以及尿酸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血糖值明显比对照组高,而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患者实施血液透析措施,有效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田玉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并分析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对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在2014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来该院就诊的60例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进行研究,分组方法为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30例.对参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护理,对实验组实施围术期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改善情况相比于参照组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合并糖尿病手术患者予以围术期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护理的效果,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血糖情况,值得临床上借鉴以及进一步普及.
作者:黄曼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DM)对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脂联素等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2月-2017年2月以该院确诊为初发2型DM12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63例,给予胰岛素泵持续输注诺和灵R治疗)和对照组(63例,给予皮下注射诺和灵R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血糖、血清脂联素、瘦素、内脂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治疗,两组血清瘦素、内脂素、血糖水平及HOMA-IR均显著下降,血清脂联素显著上升,且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胰岛素输注强化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血清瘦素、血清内脂素及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助于降低患者的HOMA-IR,相比于常规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DM患者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马明福;马淑梅;马生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对糖尿病足患者使用预防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2014年2月-2015年3月该院对62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组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使用常规护理和预防性护理干预,对两组的各项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对照组的疾病知识了解度评分平均是(6.12±1.23)分;自护能力评分为(7.24±1.52)分;试验组为(9.07±0.89)分、(9.35±1.08)分,对照组有5例足部溃疡,发生率是16.13%;试验组没有足部溃疡病例,两组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接受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能够预防糖尿病足,降低足部溃疡几率,提升患者的糖尿病足了解程度,临床可以推广使用.
作者:李艳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的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期间在该院行手术治疗的82例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观察组行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1.56±0.41)min、麻醉用药量(20.14±3.14)mg、阻滞完全时间(7.69±2.34)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35±1.14)min、(101.24±18.57)mg、(16.28±3.97)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19%,显著低于对照组(26.8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神经病变患者采用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方式,麻醉效果良好,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作者:张振涛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作用.方法 抽选2014年1月-2017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依据不同护理干预方法为标准分成2组:参照组30例予以普通护理,实验组30例予以普通护理联合护理干预,比对2组护理效果.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护理满意率96.67%,比参照组73.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低血糖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参照组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开展专业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给予患者基础护理的同时配合护理干预,可在明显提升护理满意率的基础上,有效预防老年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效果确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石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患者给予蒙药希合日希精阿日乐嘎其(降糖1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用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1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80例.参照组采用格列本脲治疗,研究组采用蒙药希合日希精阿日乐嘎其(降糖1号)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参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 蒙药希合日希精阿日乐嘎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糖,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减少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优化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疗效安全可靠,值得选用.
作者:梁斯琴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