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护理干预分析

黄晓铃;陈莉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急性心力衰竭, 急救, 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护理干预.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7月—2017年7月间5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观察研究,按患者临床救护方案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n=25)和干预组(n=25),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和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实施常规急救和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急救效果及护理效果.结果 与常规组相较,干预组患者血糖控制率、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分较常规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急救与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瑞格列奈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瑞格列奈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7月期间于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瑞格列奈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周,期间比较并记录两组患者各项血脂和肾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血脂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LDL-C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肾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尿清蛋白肌酐比值(ACR)、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胱抑素C(Cys C)均无明显区别(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CR和Cys 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GFR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格列奈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血脂指标和肾功能指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优化推广.

    作者:邓婷婷;张红;蒙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探究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该文观察对象均为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其入院时间均在2015年8月—2016年9月期间,共抽选52例患者(85眼),根据患者入院时间的单双号将其分为2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日常保健,对照组患者给予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开展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中临床总有效概率为92.68%,相比于对照组,明显较高,其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则明显较对照组优异(P<0.05).结论 多波长氪离子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作者:张晋锋;缪恺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分析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6月期间于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10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4例)和对照组(n=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3个月后的血糖、血脂、血压的变化及对该次护理的满意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收缩压及舒张压各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余燕南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瑞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探讨

    目的 探讨瑞格列奈联合常规甘精胰岛素应用于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9月在该院内分泌科接受治疗的6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双盲方法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给予瑞格列奈+甘精胰岛素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注射门冬胰岛素30.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变化,记录两组基础胰岛素用量、体重增加及低血糖发生率,并评价其临床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FBG、2 hPG和HbA1c等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日均胰岛素用量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73.3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能够有效地控制空腹及餐后2 h的血糖水平,减少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较好地改善胰岛素功能,适合老年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

    作者:冯霖;傅铮;乔玉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患者降血糖治疗前后血皮质醇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降血糖的治疗前后其血皮质醇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所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A组和观察B组,每组40例,同样选取4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状态下及血糖控制稳定4个月后早上8点、下午4点和凌晨0点的血清皮质醇(F)浓度的检测.结果 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前、后皮质醇存在昼夜节律,并且在高血糖状态下,早上8点、下午4点和凌晨0点的血皮质醇浓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持续4个月的血糖控制后,无慢性并发症的患者均恢复正常;而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有慢性并发症的患者,皮质醇并未恢复.结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来讲,存在着皮质醇分泌功能紊乱,因此就要求临床治疗中应当注意其变化.

    作者:车筱琪;苗林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胸痹合剂在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胸痹合剂治疗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于该院就诊的7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研究试验对象,使用数字发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经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胸痹合剂治疗.比较两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维度等.结果 观察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77.14%),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前的生存质量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后的生理功能、生理精神维度、社会关系维度、治疗维度等生存质量维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应用胸痹合剂治疗的效果显著,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作者:李文锋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探究

    目的 探究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探究.方法 选取该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接受的3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护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后,护理组患者精神状况、偏执、抑郁等心理状况评分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等方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秀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泮托拉唑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的护理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76例(2016年2月—2017年5月期间)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将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各38例,对比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采用综合护理的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的生活质量整体健康评分为(92.34±1.64)分明显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整体健康评分;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2.11%,较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73.68%)有明显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2型糖尿病合并胃溃疡患者采用泮托拉唑进行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范开霞;刘玉霞;王泽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足感染预后的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糖尿病足感染预后的影响并作出评价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入院的糖尿病足患者10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研究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P<0.05);治疗前两组溃疡创面Wagner分级及IDF感染分级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而对照组改善幅度明显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 糖尿病足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疾病预后,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有效控制创面感染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贾凤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分析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糖尿病健康教育在内分泌护理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对比分析,2016年10—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48例,纳入对照组,常规护理,常规健康教育.2017年1—4月收治2型糖尿病58例,纳入观察组,进行针对性的强化健康教育.对比出院前患者2型糖尿病知识评分,随访6个月疾病管理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概念、并发症、用药、饮食、其他、合计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并发症控制与好转率高于对照组,用药不依从行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健康教育,能够使2型糖尿病患者获益,提升健康教育的质量,提升疾病管理水平.

    作者:高芳;陈敬涛;何君;陈利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踝臂指数与下肢动脉彩超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 探究踝臂指数与下肢动脉彩超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 以2015年7月—2017年7月该院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实验组)及50名同期来该院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观察对象,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实施踝臂指数与下肢动脉彩超检查,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检查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下肢动脉病变发生率(50.00%)相比对照组(8.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IMT增厚发生率(52.00%)、斑块形成发生率(50.00%)、内膜毛躁发生率(76.00%)、管腔狭窄发生率(12.00%)、管腔闭塞发生率(8.00%)相比对照组(18.00%、20.00%、28.00%、0.00%、0.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检出率为90.00%,相比彩超检查(64.00%)、踝臂指数检查(44.00%)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实施踝臂指数与下肢动脉彩超检查切实可行,检出率较高.

    作者:丁英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目的 分析NCV在诊断DP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5年1月接诊的322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NCV对DM患者中DPN进行筛选,分析各神经传功功能以及MCV、SCV和波幅、波宽、波形、潜伏期等.结果 糖尿病病程>5年患者的阳性率较高,有刺痛、四肢远端麻木等症状患者DPN的阳性率更高;在四肢神经病变中,胫后神经病变和腓总神经病变较为常见,波形和波宽均出现明显变化,传导速度的波幅特异性较高.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为常见的并发症,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直接影响到周围神经病变,测定糖尿病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有利于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

    作者:师娟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与血糖控制不佳关系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2型糖尿病胃肠功能紊乱与血糖控制不佳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再选取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参加实验的患者进行超声胃液体排空功能检查,同时对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进行检测.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胃排空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的延长,而且其60 min胃排空率明显的比对照组低,实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都显著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患有2型糖尿病的患者都会存在胃肠功能紊乱的现象,而且还会延长患者的胃排空时间,使其胃排空率降低,对于部分存在没有办法解释的血糖控制不良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应该综合考虑到是由于胃肠功能紊乱而导致的,这种现象应该尽早的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者:杨静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混合痔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混合痔患者围术期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 该临床研究所选的研究对象为在该院治疗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混合痔患者,其就诊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8月,共计纳入150例,分为观察组(n=75)和对照组(n=75).对照组患者围术期给予常规的手术配合和辅助治疗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性围术期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焦虑情绪比较,护理前相当(P>0.05);护理后观察组明显轻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的尿潴留、出血、排尿困难、肛缘水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疼痛程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轻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患者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性围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围术期的焦虑情绪,缓解患者围术期的疼痛症状,减少患者围术期的并发症,从而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作者:张玲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国产和进口的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和探讨国产和进口的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的比较.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国产格列美脲治疗,对照组采用进口的格列美脲治疗,每组30例患者.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3.33%,与对照组的9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国产和进口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王荣莉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利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和分析利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对结果予以探讨.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8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组:给予利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血糖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12周的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对照组要好,血糖控制程度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利格列汀联合吡格列酮及二甲双胍可以更好的降低血糖,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之内,促进其健康生活,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究血糖控制效果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影响情况.方法 选取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8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其血糖控制结果分为A组(41例;血糖控制效果欠佳)、B组(48例;血糖控制效果良好),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 A组患者羊水过多、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感染、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07%、14.63%、19.51%、9.76%、21.95%,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组新生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63%、9.76%、19.51%、17.07%,明显比B组并发症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效果良好,可以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使其妊娠结局得到显著的改善.

    作者:毕宇芳;杨海澜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口腔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目的 探讨口腔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5月—2017年5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患者60例,依据护理干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基础护理干预组(n=30)和基础护理干预基础上口腔护理干预组(口腔护理干预组,n=3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护理满意度、临床疗效.结果 护理干预后,和基础护理干预组相比,口腔护理干预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显著较低(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显著较高(P<0.05).口腔护理干预组患者护理干预的总有效率96.7%(29/30)显著高于基础护理干预组73.3%(22/30)(P<0.05).结论 口腔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老年糖尿病合并口腔疾病患者护理满意度.

    作者:张薇薇;司徒琦芬;黄晓红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时机对132例围产儿结局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时机对围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对象来自于该院2016年1月—2017年7月期间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132例患者,同时按照分娩时机将其均分为早期组(妊娠34~37周)、中期组(妊娠38~39周)、晚期组(妊娠40~41周),均对其进行血糖控制指导,对比分析不同组别围产儿结局.结果 早期组围产儿中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胎肺发育不成熟、新生儿低血糖等发生率高于晚期组,而晚期组则高于中期组(P<0.05).结论 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而言,应选择在妊娠38~39周时终止妊娠,围产儿结局良好,母婴安全.

    作者:黄水玉;王骞 刊期: 2017年第20期

  • 综合护理应用于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应用

    目的 分析综合护理在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于2015年12月—2017年6月选取该院收治的48例乙肝肝硬化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经过护理后,实验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谷草转氨酶、球蛋白以及谷丙转氨酶水平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肝硬化合并有糖尿病患者经综合护理措施进行管理后可使其肝功能改善的同时也能使血糖水平得到降低,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王芳 刊期: 2017年第20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