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合并肾脏损害的肾活检病理与临床研究

张华

关键词:糖尿病, 肾脏损害, 肾活检, 病理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合并肾脏损害的肾活检病理研究。方法将2015年6月-2016年3月期间前来该院接受肾脏活检病理检查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肾脏活检病理检查。结果该组研究中的30例患者中,有13例(43.33%)患者为典型的糖尿病肾病损伤患者;17例(56.67%)患者为非糖尿病性肾损害患者。不同肾损伤患者之间的病历资料除了性别构成、年龄无显著差异之外,其它均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肾活检病理检查可以有效的检查出糖尿病患者的肾脏损害分型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因此建议在临床中加大肾活检病理检查的推广和应用力度。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对糖尿病诊断的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32例作为实验组,选取重度糖尿病患者32例作为治疗组,另外选取32例正常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抽取三组人员的空腹以及餐后2h的静脉血,对比分析两组人员的空腹状态下以及餐后2h的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结果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8.93±2.59)mmol/L,餐后2 h血糖(13.54±2.68)mmol/L,空腹血清C肽(1.49±0.41)μg/L,餐后2 h血清C肽(4.65±0.91)μg/L,糖化血红蛋白(9.16±2.58)%;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12.51±2.24)mmol/L,餐后2 h血糖(19.64±4.72)mmol/L,空腹血清C肽(0.86±0.23)μg/L,餐后2 h血清C肽(1.64±0.35)μg/L,糖化血红蛋白(12.13±2.31)%;实验组患者空腹和餐后2 h血清C肽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员,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餐后2 h血清C肽呈正相关性。治疗组患者空腹和餐后2h血清C肽明显低于对照组人员,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餐后2h血清C肽呈负相关性。结论联合应用血清C肽和糖化血红蛋白检验,可以有效诊断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程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作者:见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彩超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6年2月该院确诊的40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检出率及各种影像学表现比例;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其与彩超的符合率。结果观察组粥样斑块、管腔狭窄、血管闭塞发生率和踝肱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彩超检查敏感度为67.5%,特异度为27.5%。结论彩超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可清晰显示官腔硬化和闭塞等情况,在诊断过程中敏感性较高,特异度相对较低。

    作者:郭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域型糖尿病合并银屑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域型糖尿病合并银屑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照组给予免疫制剂联合胰岛素,观察组采取中药内服外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25.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域型糖尿病合并银屑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哲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检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检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该研究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在该院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测下肢血管成像的患者120例,根据是否伴有糖尿病分成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差异,并进行分析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检测斑块类型上,其中混合斑块,糖尿病组患者发生率高于非糖尿病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钙化斑和非钙化斑上,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下肢动脉血管完全阻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字2=9.560,P=0.0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轻度狭窄、中度狭窄以及重度狭窄的发生率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管腔累及范围达到4级的比例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字2=16.834,P=0.000),其余累积评比级数的比例,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诊断糖尿病患者应首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其具有较高的诊断率和无创性,同时可以对患者下肢动脉血管狭窄的程度、斑块的累计以及管腔狭窄的累积范围均可以做出准确的判断,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海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研究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硫辛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43例给予硫辛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3.02%,明显要比对照组的69.77%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越9.283,P<0.05)。②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为(41.2±4.3)m/s、治疗后为(47.2±4.1)m/s。治疗前对照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为(41.3±4.2)m/s、治疗后为(43.2±4.2)m/s。治疗前,两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差异(t越1.732,P跃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患者(t越6.173,P<0.05)。结论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及应用。

    作者:周晓佳;聂明明;井慧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丁咯地尔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该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62例糖尿病并发脑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盐酸丁咯地尔注射液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满意度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为96.6%和93.6%;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96.8%和80.0%。结论对糖尿病并发脑血栓形成的患者给予丁咯地尔治疗能明显增强治疗效果,得到了患者的满意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杜洪彬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该研究为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70例,根据数学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相关基础信息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可进行数据比较。两组患者均进行营养治疗、运动治疗,并给予瑞格列奈口服2 mg/次,3次/d,每次在饭前服用。观察组在常规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测定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12周为1个疗程,在1个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再次进行测定并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反应1例,占2.8%;对照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反应4例,占11.4%,观察组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体重增加为0.7 kg,对照组患者平均体重增加1.4 kg,观察组患者体重增加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明显降低低血糖的风险,有利于患者控制体重,并且每天用药1次,患者治疗依从性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

    作者:黄青会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术后饮食护理

    目的:探讨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的术后饮食护理措施。方法根据术后营养方式将2015年在该院进行食管癌手术的37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分为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其中肠内营养组16例,肠外营养组21例,分别检测两组患者的术后第1~7天的血糖水平,记录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第一次排气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并将研究所得到的两组患者的检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肠内营养组的血糖水平、术后第一次排气时间、术后第一次排便时间以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优于肠外营养组。结论肠内营养方式有利于稳定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术后的血糖水平,对合并糖尿病的食管癌患者采用肠内营养的方式为患者做术后护理,在补充患者的营养的同时,可以促进患者的肠道功能的恢复,保护患者的心功能,提高患者预后速度,促进患者术后肠道功能的恢复。

    作者:何海航;刘春巍;孙丽丽;陈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本刊声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延续护理对院后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延续性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提高2型糖尿病的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该院收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为(86.4±6.5)分和(76.5±4.5)分、护理满意率为95.0%(57/60)和81.7%(49/60),两组间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金昌兰;王晓玲;李菲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2型糖尿病合并耐药肺结核临床护理观察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合并耐药肺结核患者应采取的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4例2型糖尿病合并耐药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研究,随机分组,实验组40例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对照组34例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比较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92.5%,血糖控制理想率为95.0%,护理总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患者护理有效率为82.36%,血糖控制理想率为79.41%,护理总满意度为85.29%,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血糖控制理想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耐药肺结核患者采取综合护理,能够控制血糖指标,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肺结核的身体症状,提高身体舒适度,可在临床护理中广泛推荐。

    作者:李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程中血糖及其新生儿血糖监测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程中血糖及其新生儿血糖监测。方法择取该院在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接收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借助血糖仪监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血糖值。结果5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第一产程血糖变化范围4~12.3 mmol/L,第二产程产妇血糖变化为4.2~13.3 mmol/L,通过研究对比可以发现,产妇第一产程的平均血糖水平明显低于第二产程,满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血糖变化继而引发新生儿低血糖,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及有效解决方案,在产妇产程中控制血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建议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高玉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糖尿病足的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及其文献复习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应做好积极地基础护理和临床护理。首先,护士要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和足部护理等基础护理措施和糖尿病健康教育工作;对于住院患者,还应遵医嘱做好全身以及局部药物治疗和护理工作,积极阅读期刊杂志相关文献,以较为先进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不断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和质量,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降低截肢致残率,减轻患者身心痛苦,不断提高生活和生存质量。

    作者:赵丽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掌测量法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掌测量法”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全科门诊就诊的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口服药物或者胰岛素注射疗法,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掌测量法”的饮食护理健康教育,为期均为12个月。比较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糖控制满意度,糖尿病饮食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在实施“掌测量法”12个月后对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血糖控制满意度、饮食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掌测量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和生活质量,是一种经济投入较低、产出较高的疾病管理方法。

    作者:肖冬洁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维持性血透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抵抗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维持性血透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抵抗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序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和序贯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维持性血透中,采用序贯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对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微炎症状态进行有效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曹学元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纤溶酶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

    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时使用纤溶酶的效果。方法收集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共108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54例)和观察组(54例),对照组的治疗药物为血塞通,而观察组则使用纤溶酶,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2%(P<0.05)。结论在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纤溶酶能够降低患者的全血黏度和纤维蛋白原,其治疗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宏靖;石峰;宋秀婧;顾少岩;张尧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76例牙周伴糖尿病患者的种植义齿治疗

    目的:针对76例牙周伴糖尿病患者进行义齿种植,并探究分析种植的存活率。方法随机选取76例患者作为该试验研究的观察组,该院同期治疗的150例牙周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种植体系植入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种植生存率情况及随访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生存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3年,两组患者在累积生存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种植后探诊深度与附着丧失均有明显改善,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虽与牙周患者在生存率方面有较大差别,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率在临床上仍可以接受,因此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仍可以进行义齿种植,建议广泛应用。

    作者:杨丽;李忠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双黄连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糖尿病效果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究双黄连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自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4例呼吸道感染合并糖尿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黄连颗粒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35例(74.47%),有效10例(21.28%),无效2例(4.26%),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显效30例(63.83%),有效9例(19.15%),无效8例(17.02%),两组对比(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及流涕消失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前者明显短于后者(P<0.05)。结论给予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糖尿病患儿在一般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双黄连颗粒进行治疗,疗效佳,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王峰;牛芬;李磊;钟宝权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30例糖尿病合并结核胸膜炎患者超声图像的研究

    目的:针对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超声影像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收集30例糖尿病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患者有关资料,研究患者胸水超声影像特征。结果在胸膜腔积液超声影像中,有11患者为无回声型,7例患者为混合回声型,4例患者为低回声型,2例患者为分隔积液型。在胸膜肥厚方面,有1例患者为均匀型增厚,1例患者为均匀型增厚伴钙化,1例患者为不均匀型增厚伴钙化,2例患者为不均匀型增厚,1例患者胸膜具有结节影表现。有11例患者胸膜血流增多。结论胸膜内部结构、胸腔积液及回声特征在超声影像中可得到详细显示,对于诊治糖尿病合并結核性胸膜炎的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高辉;张琪;张秋菊;刘茵;权莉;刘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合并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临床抢救探讨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患者的临床抢救方法。方法针对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间收治入院并接受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患者26例进行观察,予以该组患者适当抢救措施,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抢救后,所有患者血糖、血钾、血钠、血浆渗透压等指标均明显下降,且较实施抢救前相比,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7.69%,存活的24例中16例生活能够自理,6例部分自理,2例植物生存。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极易合并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且一般预后较差,因此,临床应尽早确诊,及时针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进行纠正,同时合理予以胰岛素治疗,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磊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