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李忠生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合并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患者的临床抢救方法。方法针对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间收治入院并接受手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的患者26例进行观察,予以该组患者适当抢救措施,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经抢救后,所有患者血糖、血钾、血钠、血浆渗透压等指标均明显下降,且较实施抢救前相比,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例患者死亡,死亡率7.69%,存活的24例中16例生活能够自理,6例部分自理,2例植物生存。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极易合并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且一般预后较差,因此,临床应尽早确诊,及时针对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进行纠正,同时合理予以胰岛素治疗,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作者:李磊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罗伊适应模式在老年0级糖尿病足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8例老年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10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罗伊适应模式)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应对方式中消极、积极得分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应对方式中消极、积极得分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0级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罗伊适应模式,能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其有效适应能力,改善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刁春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维持性血透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抵抗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序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和序贯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维持性血透中,采用序贯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对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微炎症状态进行有效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曹学元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中西结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该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患者60例设置为该的观察对象,按照信封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分组,常规组患者占据28例,实验组患者32例,对两组患者均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适量的云南白药胶囊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可知,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8%与78.6%,比较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患者采取中西结合治疗方案的疗效确切,可帮助患者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且中西联合用药导致的不良反应较低,值得推荐采纳。
作者:李志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双黄连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自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94例呼吸道感染合并糖尿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一般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黄连颗粒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35例(74.47%),有效10例(21.28%),无效2例(4.26%),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显效30例(63.83%),有效9例(19.15%),无效8例(17.02%),两组对比(P<0.05);观察组患儿退热时间、咽痛消失时间、咽部充血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及流涕消失时间与对照组对比,前者明显短于后者(P<0.05)。结论给予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糖尿病患儿在一般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双黄连颗粒进行治疗,疗效佳,是值得推广的。
作者:王峰;牛芬;李磊;钟宝权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究小儿肺炎并糖尿病者使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34例小儿肺炎合并糖尿病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础,观察组行整体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出院前,调查两组患者肺炎治愈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0.59%,观察组为100.0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为94.12%,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肺炎合并糖尿病者,以常规治疗方式为基础,配合整体护理,可在根本上提升治疗效果与患儿治疗依从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全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A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B组)以及正常妊娠孕产妇(C组)各50例,比较3组的血糖、血脂以及胰岛素抵抗情况。结果A组与B组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3组血脂情况来看,A组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产结果方面,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妊娠期糖尿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在临床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产前检查与治疗,有效干预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其内在的作用机制还需要通过更加完善、更加全面的研究。
作者:王江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该文主要对社区的糖尿病患者运用以家庭作为基本单位的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方法选择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人。针对对照组的患者运用常规的护理管理,观察组的患者主要运用以家庭为单位的护理管理,针对5个月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探析这种护理管理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重大意义。结果观察组在饮食控制率方面、合理用药率方面、糖尿病知识知晓率方面以及自我满意率比对照组的高,观察组的复诊率是20.00%,要比对照组的明显低,观察组的患者在血糖方面控制良好的达到了80%,要比对照组的高,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社区的糖尿病患者采取这种以家庭作为基本单位的护理管理方式,能够有效地增强患者对于这种病的知晓度,更好地控制血糖,战胜病魔。
作者:张美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仍在研究阶段,目前还没有十分合理的医学解释。早期糖尿病肾病如不尽早预防,一旦发展为肾脏疾病,将会给患者带来不可逆转的病害,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临床应尽早发现早期糖尿病肾病,并加以防治。临床中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以控制高血糖、纠正贫血、控制高血压、低蛋白饮食、调整脂代谢等方法为主。通过对糖尿病肾病防治方法的阐述,以为临床防治糖尿病肾病提供参考。
作者:刘玉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域型糖尿病合并银屑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域型糖尿病合并银屑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照组给予免疫制剂联合胰岛素,观察组采取中药内服外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25.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域型糖尿病合并银屑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哲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8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探讨,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内分泌科常规护理,综合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综合组患者血糖、血脂改善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同时提高糖尿病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戚志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血清铁蛋白的水平,探究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20例纳入观察组,同期单纯糖尿病患者20例纳入对照A组,同期健康志愿者20例纳入对照B组。观察和比较3组受试者血糖、血脂、血清铁蛋白及氧化应激指标。结果3组受试者血糖、血清铁蛋白、丙二醛指标水平按照对照B组、对照A组、观察组逐渐升高;超氧化物岐化酶、还原性谷胱甘肽指标水平按照对照B组、对照A组、观察组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A组与对照B组甘油三酯、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但观察组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均高于对照A组与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铁蛋白与氧化应激指标在糖尿病及合并周围神经病变中具有较好的区别性,可作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情评估的早期指标。
作者:张学杰;李惠;杨雪梅;徐萌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进一步总结新生儿糖尿病的护理要点。方法采取随机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妇产科2014年10月-2016年1月接收的新生儿糖尿病患者31例,作分析组,在组内推行综合护理方案;同期选取31例糖尿病患儿作对照组,并在组内推行一般护理方案,观察所有入选对象护理效果,并对其并发症发生几率、血糖值等指标进行客观对比。结果对照组中患儿血糖值为(6.01±0.94)mmol/L,分析组为(5.30±0.72)mmol/L分析组入选对象护理效果具有优势(P<0.05)。结论在新生儿糖尿病患者中,推行综合护理方案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作者:李晓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接受系统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结果干预组护理后并发症情况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亚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产妇产程中血糖及其新生儿血糖监测。方法择取该院在2013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接收的5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借助血糖仪监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血糖值。结果50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第一产程血糖变化范围4~12.3 mmol/L,第二产程产妇血糖变化为4.2~13.3 mmol/L,通过研究对比可以发现,产妇第一产程的平均血糖水平明显低于第二产程,满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血糖变化继而引发新生儿低血糖,必须予以充分的重视及有效解决方案,在产妇产程中控制血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新生儿低血糖,建议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高玉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择取该院在2015年1月-12月期间接诊的患有2型糖尿病联合脑梗塞的老年患者100名,将其按照抽签的方式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名患者。对参照组行以常规性的护理干预,对实验组则行以综合性护理干预。结果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98%)明显优于参照组(8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值得在相关领域进行推广。
作者:宫静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针对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在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方面对比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4年8月期间的58例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有关资料,对患者基本资料、临床指标及产生并发症的情况疾病分析研究。结果在产生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疾病方面,比较糖尿病与非糖尿病患者发现,前者具有更多的受累间隙,需要更多的住院时间,更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甚至造成患者死亡,该研究中有1例糖尿病患者死亡。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等都是糖尿病患者口腔颌面部感染中常见的细菌。糖尿病对于治疗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转归具有直接关系,治疗前患者的血糖指标对于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并发症病情发展具有一定影响,也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结论在临床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特征及转归方面,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具有明显区别,对于提高糖尿病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于渤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硫辛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43例给予硫辛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3.02%,明显要比对照组的69.77%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越9.283,P<0.05)。②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为(41.2±4.3)m/s、治疗后为(47.2±4.1)m/s。治疗前对照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为(41.3±4.2)m/s、治疗后为(43.2±4.2)m/s。治疗前,两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差异(t越1.732,P跃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患者(t越6.173,P<0.05)。结论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及应用。
作者:周晓佳;聂明明;井慧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对于乳腺癌患者外科手术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57例合并糖尿病实施外科手术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对观察组,另选取57例同期接受外科手术的单纯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糖尿病乳腺癌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长、平均术后拆线时间、引流时长、抗生素使用时间以及并发症等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会增加乳腺癌患者的治疗难度,降低患者预后效果,延长其引流和住院时长,增强患者治疗费用,因此需在术前控制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以保证患者的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崔舜瑀;刘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针对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便秘的护理效果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对患者分别采取常规、心理、生活、饮食等多种护理方法,研究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60例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护理后,有44例患者顺利排便(占73.3%),11例患者采用灌肠方法通便(占18.4%),5例患者采用人工掏粪方法(占8.3%)。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可使患者排便更加通畅,有利于患者康复,以防因疾引发便秘,使患者提高护理质量及预后效果。
作者:王雪梅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