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研究

蒋运发

关键词:糖尿病, 高血压, 合并症, 治疗进展, 降压治疗
摘要: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作用下,糖尿病与高血压成为了极为常见的内科疾病,对患者造成着多方面的不利影响。而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并存,更成为了诱导冠心病并致死的危险因素,一旦两种疾病同发,则患者通常会同时伴有心脑血管多种并发症,且两种疾病之间亦能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以此形成恶性循环共同加重患者的病情。在现代医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新时期,关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治疗相关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对患者血压进行有效的控制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有效举措,对血压控制的目标也在130/80 mmHg范围。鉴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又同时受到血糖的影响,决定了对此的治疗难度也就有所提升。该文将以此为出发点,基于当前关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临床治疗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性分析,并结合实践经验进一步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现状。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Ⅱ型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域型糖尿病合并银屑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域型糖尿病合并银屑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与观察组(40),对照组给予免疫制剂联合胰岛素,观察组采取中药内服外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25.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域型糖尿病合并银屑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哲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研究硫辛酸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实施硫辛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纳入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43例给予硫辛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①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3.02%,明显要比对照组的69.77%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越9.283,P<0.05)。②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为(41.2±4.3)m/s、治疗后为(47.2±4.1)m/s。治疗前对照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为(41.3±4.2)m/s、治疗后为(43.2±4.2)m/s。治疗前,两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无明显差异(t越1.732,P跃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患者(t越6.173,P<0.05)。结论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采纳及应用。

    作者:周晓佳;聂明明;井慧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本刊声明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28例慢性结核性脓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目的:针对慢性结核性脓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8例慢性结核性脓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有关资料,对患者术前术后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术后有1例患者产生切口感染,1例患者产生肺部感染,1例患者产生低血糖症状,对这3例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患者都恢复健康。结论对慢性结核性脓胸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产生并发症的可能性明显降低,患者血糖指标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刘茵;刘蓓蓓;张秋菊;王君;高辉;孙仲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彩超在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才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6年2月该院确诊的40例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人4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比较两组检出率及各种影像学表现比例;同时对观察组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其与彩超的符合率。结果观察组粥样斑块、管腔狭窄、血管闭塞发生率和踝肱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彩超检查敏感度为67.5%,特异度为27.5%。结论彩超对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可清晰显示官腔硬化和闭塞等情况,在诊断过程中敏感性较高,特异度相对较低。

    作者:郭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曲美他嗪治疗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进行观察,分析曲美他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1日-2016年1月31日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例,所选患者共为12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的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心绞痛发作情况以及心功能情况,此外对患者血糖血脂状况进行观察。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63例患者,37例患者为显效,23例患者为有效,3例患者为无效,总有效率为95.24%(60/63)。对照组63例患者,26例患者为显效,23例患者为有效,14例患者为无效,总有效率为77.78%(49/63)。结论从治疗效果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曲美他嗪能够获得更好疗效,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治疗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秀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血脂康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脂肪肝的分析

    目的:探究血脂康胶囊治疗糖尿病性脂肪肝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30例作为观察对象。中心随机法分为2组,实验组15例接受血脂康胶囊治疗,对照组15例接受葡醛内酯片与肌苷片联合治疗,对比2组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治疗的TC水平(5.11±1.03)mmol/L、TG水平(1.55±1.14)mmol/L、ALT水平(22.10±6.20)U/L、以及AST水平(23.14±9.02)U/L均与对照组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脂肪肝患者接受血脂康胶囊治疗的临床价值较高,可改善患者的血清学指标。

    作者:宁玉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罗伊适应模式在老年0级糖尿病足临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罗伊适应模式在老年0级糖尿病足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8例老年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将10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罗伊适应模式)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应对方式中消极、积极得分对比,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应对方式中消极、积极得分均优于对照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0级糖尿病足患者临床护理中采用罗伊适应模式,能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升其有效适应能力,改善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作者:刁春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88例糖尿病患者进行探讨,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常规组患者予以内分泌科常规护理,综合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综合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综合组患者血糖、血脂改善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同时提高糖尿病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戚志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维持性血透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抵抗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血液净化模式对维持性血透终末期糖尿病肾病胰岛素抵抗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并随机分成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序贯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和序贯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跃0.05)。结论在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维持性血透中,采用序贯血液透析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对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和微炎症状态进行有效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作者:曹学元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

    目的:对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以数字随机法将该院收治的70例高血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给予对照组厄贝沙坦单药治疗,将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和尿液检查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和24 h尿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得到显著改善,且24 h尿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也得到显著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在控制血压、减轻肾损伤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

    作者:张露;肖永芬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探究不同医学营养治疗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不同MNT模式对老年T2DM血糖波动产生的影响,以保证MNT方案的合理化。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9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5例老年T2DM患者分析血糖波动情况,遵循抽签原则将105例随机分为MNT1组、MNT2组,MNT1组53例,MNT2组52例;MNT1组的治疗方案为FE法,MNT2组的方案为低GI法。结果实施MNT后MNT2组的2hPG平均值、FPG平均值较小,其他波动性评价指标均得到改善,与MNT1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实施MNT时使用低GI方案可对老年T2DM血糖波动产生积极影响。

    作者:喻敏;窦富珍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整体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3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高龄阑尾炎伴糖尿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围术期院对照组按常规腹部手术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5.88%)显著低于对照组(23.5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均在对症治疗24~72 h后改善或痊愈。结论高龄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术期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有助于控制患者并发症风险,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对于改善高龄患者预后较为有利。

    作者:刘志静;张悦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对控制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的作用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对控制妊娠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50例妊娠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护理,对比两组妊娠糖尿病孕妇护理前后血糖水平及护理后孕妇的依从性。结果两组妊娠糖尿病孕妇护理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妇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护理前呈明显下降趋势,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妊娠糖尿病孕妇开展健康教育可有效改善孕妇的血糖,提高孕妇的依从性,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赵春玲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28例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内科护理

    目的:针对内科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期间的28例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内科临床治疗的有关资料,并加强临床护理。结果对患者采取内科护理措施后,有20例患者治愈,4例患者症状明显好转,2例患者死亡,2例患者转院治疗。结论内科急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患者加强护理对于患者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闫金荣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1型糖尿病患儿的社区治疗和病情监测

    对1型糖尿病患儿,社区医生在做好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胰岛素治疗,并做好病情监测工作。应根据患儿实际病情,制定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等非药物治疗措施;应根据患儿残余胰岛β细胞的功能不同,合理应用胰岛素进行药物治疗,做到合理应用、分配和调整剂量,必要时应用短效和中效胰岛素联合应用的治疗方法。应遵医嘱通过尿糖、尿酮体和尿蛋白等尿液检查项目,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血气分析等血生化检查项目,也可测定反映胰岛细胞自身抗体的检测,并根据病情要常规定期随访,监测血压、检查眼底、尿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等,以早期发现和治疗1型糖尿病并发症,达到降低血糖、消除症状,预防和延缓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的目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周晔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研究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该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A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B组)以及正常妊娠孕产妇(C组)各50例,比较3组的血糖、血脂以及胰岛素抵抗情况。结果A组与B组血糖、空腹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3组血脂情况来看,A组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与B、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围产结果方面,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囊卵巢综合征与妊娠期糖尿病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性,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在临床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产前检查与治疗,有效干预疾病的进一步发展,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其内在的作用机制还需要通过更加完善、更加全面的研究。

    作者:王江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小儿肺炎并糖尿病的整体护理临床探讨

    目的:探究小儿肺炎并糖尿病者使用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34例小儿肺炎合并糖尿病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两组,以常规治疗为基础,观察组行整体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出院前,调查两组患者肺炎治愈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0.59%,观察组为100.00%,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为94.12%,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肺炎合并糖尿病者,以常规治疗方式为基础,配合整体护理,可在根本上提升治疗效果与患儿治疗依从性,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王全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方法选取该院于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80例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接受系统围手术期综合护理。结果干预组护理后并发症情况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颈骨折伴糖尿病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可以确保患者的康复效果,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赵亚梅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糖尿病脑梗死及非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糖尿病脑梗死以及非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现象。方法该院将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013年10月-2014年6月)动态随机化选取25例糖尿病脑梗死患者与25例非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患者,将这50例脑梗死患者分别划分为糖尿病脑梗死组与非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Cr、血尿素氮以及葡萄糖的数据。结果非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组患者的葡萄糖指数与糖尿病脑梗死组患者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但2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舒张压、收缩压、Cr、血尿素氮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需要根据脑梗死患者的具体状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

    作者:罗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