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朱建军

关键词:心力衰竭, 糖尿病, 临床特点,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0月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予以糖尿病、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全组72例患者的年龄均在45岁以上,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后观察组 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SD及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多见于老年人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络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患者消化道息肉行内镜治疗的护理探讨

    目的:重点探索糖尿病患者消化道息肉行内镜治疗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该研究选取2011年3月3日—2014年3月3日在该院行消化道息肉内镜治疗的5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常规护理照看29例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看护29例观察组,对比两种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的护理效果稍差,优良率仅仅达到79.31%。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较好,优良率高达96.55%。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消化道息肉行内镜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有利于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的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泌尿系统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于2013年8月—2014年8月选取收治入院的158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依照患者住院后随机抽样的原则将其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观察组患者为泌尿系统感染合并糖尿病患者,对照组患者为单纯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泌尿系感染患者中合并糖尿病与未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与导致不愈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泌尿系统感染患者,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7%。对照组比观察组疗效好,对比两组患者危险率,观察组36.7%明显高于对照组17.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对比P<0.05。结论观察组较对照组危险因素高,治疗效果没有对照组好,针对于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应当积极预防感染,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泌尿系感染患者应当降血糖、抗感染双向治疗,尽可能预防肾病的发生。

    作者:韩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降糖西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探讨降糖西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来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600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患者入院后进行常规检查均符合糖尿病临床诊断标准,了解患者用药情况(药物类型、剂量等),分析降糖西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215例服用美吡达,占35.8%;135例服用达美康,占22.5%;120例服用优降糖,占20.0%;65例服用克糖利,占10.8%;30例患者服用亚莫利,占6.7%;20例服用糖适平,占3.3%;其他5例,占0.9%;600例患者中556例效果理想,占92.7%;44例患者调整方案后血糖均得到下降;580例对该院疗效满意,满意度为96.7%;600例患者服用降糖下药后13例出现恶心、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结论2型糖尿病发病率较高,临床上降糖西药类型较多,患者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综合选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连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应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应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价值。方法资料选取该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糖尿病早期肾损伤160例,将其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行体检的16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比较其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尿糖、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联合检验的阳性准确率较单项检测更高(P<0.05)。结论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应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可有效提高对糖尿病的诊断率,从而提高诊断准确定性及可信度。

    作者:徐敬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183例临床诊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该科2009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183例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3例患者经过上述治疗,159例血糖、血压控制达标,21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有不同程度的好转;2例患者治疗期间脑出血死亡。1例发生心肌梗死转重症医学科治疗。治疗好转率98.36%,死亡率1.09%。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取及早有效控制血糖、血压及调节血脂治疗,积极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可显著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姚亚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眼部动脉与颈内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眼部动脉与颈内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检测该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102例2型糖尿病(DM)患者的眼部动脉和颈部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比较多个参数的差异。结果比较两组患者颈内动脉血流参数显示,Vmax和Vme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min、RI和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眼部动脉血流参数显示,Vmax、Vmin和Vmea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I和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眼部动脉与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已有明显改变,可以作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诊断的依据。

    作者:郭玉环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饮食治疗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饮食治疗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文章总结了从2012年3月—2014年3月到该院进行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孕妇做24 h膳食回顾性营养分析,根据营养分析结果以及孕妇自身的身体情况以及饮食情况来进行他们的食谱以及饮食治疗。对照组孕妇不采用制定食谱,仅由医生进行口头饮食指导。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血糖异常率,母婴合并症,正常分娩率等进行比较,差异统计学有意义。结论饮食治疗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上有作用,对血糖异常率,减少母婴合并症等均有效果,还能够提高孕妇正常分娩率。

    作者:斯琴高娃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合并糖尿病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治疗

    目的:探讨针对合并糖尿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观察完成临床治疗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合并糖尿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12例。针对42例合并症患者,选择牵引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66例合并症患者选择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4例患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针对选择空心钉进行内固定治疗的42例患者,愈合的患者38例,表现为骨不连的患者4例。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了有效提高,70例患者获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针对合并糖尿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对其实施临床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在患者自身状况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应该研究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终有效减少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缩短手术的时间。针对自身情况表现较差的患者,临床应该选择空心钉对患者进行治疗,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将患者的手术风险降低。

    作者:康志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血糖检验的分析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是目前威胁我国国民健康的三大杀手之一,并且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糖尿病发病率正呈现逐年增高的趋势。关于糖尿病的病因,医学界普遍认为是由于遗传、精神、微生物及毒素感染、免疫功能紊乱、自由基毒素等原因致使胰岛素抵抗和功能减退,从而引发人体蛋白质、葡萄糖、电解质、脂肪以及水等一系列物质的代谢异常。不仅如此糖尿病如不及时加以检测和治疗会引发肾、眼、足部等多处部位的并发症,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慢性疾病。准确的血糖检验分析、提早的介入治疗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作者:吕翠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性肾衰竭行高通量透析对炎症介质、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影响

    目的:观察糖尿病性肾衰竭行高通量透析对炎症介质、胰岛素抵抗及血脂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该院诊治的糖尿病性肾衰竭患者72例,按照不同通量透析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低通量透析,研究组予高通量透析,记录并分析相关数据。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发生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糖尿病性肾衰竭行高通量透析对炎症介质、胰岛素抵抗及血脂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王文秋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38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原菌特点及药敏回顾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病原菌特点及药物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间38例糖尿病足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糖尿病足患者共培养出病原菌53株,其中31株革兰氏阴性菌,比例为58.49%,21株革兰氏阳性菌,比例为37.73%,1株真菌,比例为3.77%。结论治疗糖尿病足感染患者时需及时进行病原学检验,以提高诊断及治疗的针对性。

    作者:王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综合治疗方案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综合治疗方案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于2012年4月—2013年12月该院确诊并接受非手术治疗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各39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冠心病和降糖药物治疗,综合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综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有所改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变化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冠心病和降糖药物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患者血糖,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玉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82例补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有效性分析

    目的:分析补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有效性。方法随机从该院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糖尿病性便秘患者中随机抽取164例,均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则采用补气活血法辩证施治,并分析两组治疗的有效性。结果治疗后,两组SP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上升,VIP及SS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SP上升程度和VIP及SS下降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5.12%,与对照组82.9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气活血法治疗糖尿病性便秘的效果较好,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董璐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延长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中的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延长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中的价值。方法该研究选择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之间收治的24例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动静脉内瘘治疗,以及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回顾分析健康教育对于患者寿命延长的影响。结果所有24例观察对象中,2例患者死亡,5例患者发生血栓,治疗和护理效果较为理想。结论由该研究结果可知,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接受动静脉内瘘治疗的基础,接受针对性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有助于其生存时间的延长,以及治疗效果的改善,因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朱淑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知柏地黄汤加减方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分析知柏地黄汤加减方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该院阴虚热盛型糖尿病56例患者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至常规胰岛素治疗的A组,与在A组基础上加之知柏地黄汤加减方治疗的B组,观察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67.9%,且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而B组总有效率为92.8%,且不良反应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方治疗阴虚热盛型糖尿病不仅有效率高,而且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现象。

    作者:刘正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老年女性糖尿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特点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女性泌尿系统感染合并糖尿病的治疗及其特点。方法于2013年7月—2014年7月选取了门诊收治入院的144例老年女性泌尿系感染患者,依照患者住院号尾号的奇偶数将其分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2例,治疗组患者为老年女性泌尿系统感染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对照组患者为单纯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两组均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分散片口服抗感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老年女性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合并糖尿病与没有合并糖尿病的治疗效果及其发病特点。结果两组通过有效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6%。对照组比治疗组疗效好,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系统感染合并糖尿病的治疗组较单纯泌尿系统感染的对照组危险因素高,治疗效果没有对照组好,针对老年女性泌尿系统感染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感染后不易控制且对肾脏损害极为严重,应积极预防感染、降血糖,尽可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张万生;于航;郭彬彬;王立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骨科糖尿病患者42例围手术期治疗

    目的:探讨骨科糖尿病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骨科糖尿病患者42例,对其均采取围手术期治疗方法进行对症治疗,然后观察其治疗结果。结果42例患者治疗后痊愈出院的有35例(83.33%);因坏疽严重行截肢手术的有5例(11.91%);并发感染的有2例(4.76%)。结论对骨科糖尿病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治疗,可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并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德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探究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34例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患者围手术期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操作,对其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探讨。结果34例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实施,没有出现死亡病例,同时在围手术期给予了科学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患者都没有出现严重的病发症状。结论肝胆胰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在手术前后实施科学护理操作,能够保证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叶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两种术后镇痛方法对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镇痛方法对糖尿病腹部外科手术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拟行腹部外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镇痛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术后镇痛分别应用芬太尼+氟哌啶自控镇痛泵(Ⅰ组)和盐酸曲马多(Ⅱ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血糖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t0、t1时刻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各时刻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患者t2、t3、t4、t5时刻的血糖水平均显著高于t0时刻,P<0.05;Ⅰ组t2~t5时刻的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Ⅱ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口服盐酸曲马多相比,芬太尼+氟哌啶自控镇痛泵用于糖尿病腹部外科术后镇痛的疼痛应激反应更小,血糖水平更稳定,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燕世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双轨道互动护理干预模式在社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采取双轨道互动护理模式来干预社区中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6月经该院治疗好转回到社区的90例糖尿病病人分为两组,实验组由医院护士和社区护士采用双轨道互动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则采取普通信息及电话回访。记录两组研究对象院外并发症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则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双轨道互动护理模式来干预社区中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可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提升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聂金桂;董桂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