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秀梅
目的:探讨脑梗塞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针对该科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76例脑梗塞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脑梗塞护理的基础上,渗入高血压、糖尿病的综合护理,加强健康宣教及心理护理,患者恢复良好。结论多方面加强对脑梗塞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综合护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孙雪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创建并实施全程糖尿病疾病健康教育护理模式的方式以及实际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8月在该院接受诊断或治疗的糖尿病患者250例,在院内创建糖尿病全程疾病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并为250例病人开展全程教育,比较病人接受全程教育前、后,自觉接受治疗的情况。结果糖尿病病人接受全程疾病教育之后,病人遵医接受治疗的自觉性大幅提升(P<0.05)。结论基层医院应针对糖尿病创建全程疾病健康教育模式,帮助病人积累疾病知识,提高糖尿病病人在遵医治疗方面的自觉性。
作者:孙秀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并发低血糖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自我护理意识以及体重指数的变化,找出其病发的原因。结果经比较分析显示,患者在治疗后自我护理意识及体重指数依次为(47.54±3.16)、(26.47±1.92),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随时监测血糖值变化,合理使用降糖药,正确控制饮食以及合理安排运动可以有效地预防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力。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韩玉;杨梅;施伟;刘晓波;赵金胜;王丽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水平与机体各项生化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共135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随机分成2组,一组为实验组,患者为68例,对该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科学的控制;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有67例,对该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不予以控制。对所有患者进行空腹采血,并测定其各项生化指标,比较2组患者的测定结果差异和生化指标差异。结果经比较2组患者的测定结果差异和生化指标差异,可以得出:对照组患者在总胆固醇、体脂肪含量、体质量方面均要明显高于实验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量的水平变化会影响机体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水平的有效控制,可以有效的控制其患者的总胆固醇、体脂肪含量及体质量的变化。
作者:周贵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研究糖尿病肾病蛋白尿采取丹芪益肾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接收的患有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病人一共有7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西药治疗,研究组对病人采取丹芪益肾汤治疗,对研究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改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之前,两组病人的尿蛋白、空腹血糖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以后,两组病人的尿蛋白、空腹血糖以及内生肌酐清除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蛋白尿采取丹芪益肾汤治疗,可以使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临床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在该院就诊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共80例作为治疗组,与同期妊娠的正常者80名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妊娠期间发生各种并发症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会增加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要密切监测其病情,该次研究无孕妇和新生儿窒息情况,对其进行早期干预,能保证妊娠治疗,保护母婴健康。
作者:马俊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研究思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2月—2014年10月在该院治疗糖尿病的12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监测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记录产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产生并发症的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因此,两组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效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中医药研究思路来降低糖尿病并发症,针对不同并发症的情况进行不同的中药配方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其发生概率,具有非常好的预后效果。
作者:崔永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考察糖脂消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用盐酸吡格列酮和糖脂消方进行治疗,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以及空腹血糖等指标显著比对照组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脂消方可以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王风红;闫金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治疗中社区规范化管理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选取该社区医院自2011年1月—2013年2月期间采用规范化管理实施糖尿病治疗的患者60例,对比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对于糖尿病相关常识以及自我管理意识方面有明显提高。结论社区规范化管理对于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罗萌;王丽媛;刘晓波;杨梅;韩玉;迟祥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骨科糖尿病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骨科糖尿病患者42例,对其均采取围手术期治疗方法进行对症治疗,然后观察其治疗结果。结果42例患者治疗后痊愈出院的有35例(83.33%);因坏疽严重行截肢手术的有5例(11.91%);并发感染的有2例(4.76%)。结论对骨科糖尿病患者采取围手术期治疗,可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并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德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析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极其作用机制。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复方丹参滴丸。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脂联素和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浆脂联素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浆脂联素、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有所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疗效良好,提高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其作用机制。
作者:李长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对糖尿病产妇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0—2010年该院行椎管内麻醉阻滞不全的60例糖尿病产妇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氯胺酮组静脉注射小剂量氯胺酮后行剖宫产,局麻组为0.5%利多卡因逐层浸润麻醉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应用氯胺酮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局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毕呼之即醒,无恶心呕吐幻觉及谵妄者发生。结论小剂量氯胺酮用于糖尿病产妇剖宫产的辅助用药,取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并且不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金秀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和治疗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6月—1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0例,对于患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烧心、上腹痛、恶心等症状,在治疗后57例患者治疗有效,仅有3例治疗无效。结论糖尿病合并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烧心、上腹痛等,在治疗中不仅要控制血糖,还需要使用增强胃功能的药物辅助治疗。
作者:吕平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0月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两组均予以糖尿病、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全组72例患者的年龄均在45岁以上,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后观察组 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LVESD及LVE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多见于老年人群,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络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朱建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娩前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4—12月收治的5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为该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运动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感染以及新生儿护理等,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期高血压病疾病、剖宫产率、产褥感染、巨大儿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窒息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运动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感染以及新生儿护理等,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淑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下肢血管重建及皮瓣修复糖尿病足的术后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40例糖尿病足患者,均对其进行下肢血管重建及皮瓣修复手术;术后给予患者相应手术护理,探讨分析护理结果。结果术后,40例患者相关症状均明显改善,重建血管畅通良好;且皮瓣修复后,37例皮瓣成活,3例皮瓣边缘坏死,经过对症治疗恢复正常。结论良好的术后护理联合下肢血管重建及皮瓣修复手术能够有效治疗糖尿病足,明显降低该病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周义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高压氧配合复方甲硝唑膜治疗糖尿病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来院就诊的糖尿病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复方甲硝唑膜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压氧联合复方甲硝唑膜给予治疗。以现有的客观和主观指标判断疗效,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2.00%)和显效率(58.66%)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33%,显效率为38.66%),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复方甲硝唑膜相比于单纯复方甲硝唑膜治疗糖尿病牙周炎效果更好,临床推广前景较好。
作者:朱立敏;张庆俊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氟伐他汀单用与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对62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进行研究,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1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32%同对照组患者的67.74%相比(P<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和血脂水平进行对比(P>0.05);治疗后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治疗临床上氟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董会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针对合并糖尿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观察完成临床治疗后获得的效果表现。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合并糖尿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112例。针对42例合并症患者,选择牵引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66例合并症患者选择双动半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4例患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针对选择空心钉进行内固定治疗的42例患者,愈合的患者38例,表现为骨不连的患者4例。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获得了有效提高,70例患者获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针对合并糖尿病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对其实施临床治疗,能够获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在患者自身状况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应该研究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终有效减少对患者造成的损伤,缩短手术的时间。针对自身情况表现较差的患者,临床应该选择空心钉对患者进行治疗,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将患者的手术风险降低。
作者:康志宏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分析彩超对老年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临床价值研究中,主要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的98例患者,并根据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分成单纯高血压组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并分别命名为实验组康复组,其中实验组单纯高血压患者有5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实验组48例患者。同期选择50例健康人士作为对照组。应用彩超对三组患者的颈部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情况以及颈总动脉血流频谱数值变化进行记录和检测。结果在彩超检测结果中,实验组和康复组患者的颈部动脉血管的超声多支异常对比与对照组明显增多,各项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对比与对照组其指标也明显异常与对照组,但康复组即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些。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会使老年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发生率增大,而彩超检查可以为该病的诊断提高一个客观、确切的证据,对患者病情评估均有较大的帮助。
作者:刘晓璇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