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彩霞;王金星;刘荣成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有效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0例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干预,并对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念珠菌外阴阴道炎治疗过程中给予优质临床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治疗效果得到提高。
作者:张秀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高血糖护理及血糖调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ICU自2012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高血糖危重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人。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治疗,将随机血糖控制在6.5~8.5 mmol/L之间,对并对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对照组组将随机血糖控制在8.5~11.5 mmmol/L之间,也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感染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在ICU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死亡率和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有效的护理高血糖,将血糖调控在目标范围内,可以减少高危患者在ICU的治疗时间,同时也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和感染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雷桂玉;刘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胰激肽原酶联合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4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4例。对照组仅口服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 h尿微量白蛋白(UAER)、血肌酐(Cr)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FBG、HbA1c和Cr比较无明显差异,但UAER均明显下降,观察组的UAER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明显。结论联合应用胰激肽原酶和黄芪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减少尿蛋白排泄,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疗效显著。
作者:王宪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肛肠感染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2013年1月—2014年1月从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肛肠感染性疾病患者中抽取4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42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胰岛素结合抗感染的治疗。对比42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42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并且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合并肛肠感染的患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控制好患者的血糖水平,并结合抗生素作为辅助治疗的药物,可以优化治疗的效果。
作者:林大伟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评价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急性白血病患者合并糖尿病36例进行化疗治疗、辅助治疗及糖尿病治疗等措施,分析治疗后5个月后患者的糖化蛋白率及白血病缓解率。结果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由治疗前(9.79±1.15)%,降低至(7.13±1.07)%,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白血病总缓解率为6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治疗加以辅助治疗,同时给予降糖药或人工摄取胰岛素对急性白血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付堃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西医内科方法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10月收治的130例糖尿病患者为该次研究的对象,并且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二甲双胍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胰岛素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7%,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4%,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较好。结论采用西医内科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具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患者血糖恢复较好,治疗效果好,可以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永梅;张素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主要探讨氟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用于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择2014年1—9月该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9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及对照组39例,将治疗组用氟伐他汀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进行疗效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脂(TC、TG、LDL )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脂均下降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糖尿病肾病运用氟伐他汀治疗可明显降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血脂(TC、TG、LDL )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给予临床(DN)患者针对性的营养护理,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98例DN患者分成甲乙两组各49例,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与营养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的尿蛋白、血脂与空腹血糖等水平均有所改善,且乙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临床DN患者的情况,给予其营养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身体技能,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丁立佼;孙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9月—2014年9月该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75例,均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对比患者干预前后的临床指标与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等临床指标均优于干预前,且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的躯体不适感、躯体活动、精力与活力、角色活动与人际交往等生活质量指标评分均优于干预前,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稳定其血糖水平,并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海霞;史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儿童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2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酮症酸中毒发病原因,对其进行胰岛素治疗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等措施。结果21例患儿经过治疗护理,4~12 h后血糖下降至12 mmol/L,5~42 h后酮体消失;昏迷4例抢救1~24 h后苏醒,后痊愈出院。结论针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正确、精确的应用胰岛素,合理的进行饮食控制,加强健康教育及自我监测,以提高病情控制效果,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董丽;王颖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患者静脉血与末梢血血糖检测结果,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分别检测空腹、餐后2 h的静脉血(使用生化分析仪)和末梢血血糖(使用快速血糖仪),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末梢血和静脉血血糖检测结果基本一致,两组数据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快速血糖仪测定范围内,通过进行末梢血血糖检验可以较为准确、迅速地得到患者的血糖值,临床价值重要,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赵利利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巨大儿的超声预测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重症监护患者共108例所生的巨大儿与非巨大儿进行对比;以产妇超声测量胎儿双顶径、腹围以及股骨长等数据为依据,结合胎儿腹围超声测量值判断母体内胎儿是否属于巨大儿。结果对巨大儿组39例,非巨大儿组69例进行比较后发现;妊娠合并糖尿病巨大儿的发生率在14%~46%之间;腹围直和新生儿的体重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以胎儿腹围≥35 cm为测量标准,可以准确判断85%左右胎儿是否为巨大儿;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想准确判断母体内胎儿是否属于巨大儿,必须综合使用超声测量法完成实际测量工作,胎儿腹围与新生儿体重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作者:王续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护理程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随机将该院2013年1月—2014年9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临床对对照组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趕主要采用护理程序护理,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DSQL量表评分和SF-36量表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DSQL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36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100%,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6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程序在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月红;闫灿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总结中药治疗52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方案与效率。方法该研究资料选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104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病人,随机划分成两个小组。在对所有病例临床指征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52例实验组研究对象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而实验组52例研究对象则接受中药治疗方案,观察和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效率。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有效率达96.15%,而对照组有效率达75.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病人中药治疗,具有较高可行性,建议推广。
作者:董璐璐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通过研究新生儿糖尿病在治疗中应用磺脲类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在2007年6月—2013年6月进行糖尿病治疗的24例新生儿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例,对照组中的新生儿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口服格列苯尿并逐渐减少胰岛素的用量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这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结果观察组中新生儿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疗效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糖尿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用磺脲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具有明显疗效性,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作者:吴振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产妇分娩时采用全程助产护理干预对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于该院进行分娩的糖尿病产妇136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接生护理的对照组68例和全程助产护理干预的实验组产妇68例。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实验组产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者的新生儿及产妇情况均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产妇进行分娩时采用全程助产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明显的提高分娩效果。
作者:杨小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该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吲达帕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降压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5.392,P<0.05)。结论吲达帕胺联合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可以起到降压和改善各项临床指标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李润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不同的麻醉方式对娠期糖尿病产妇围手术期血糖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该院治疗的90例足月糖尿病产妇作为该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产妇45例,分别采用全麻和硬膜外麻的方式进行麻醉。在麻醉之前记录产妇血糖值观察切皮、胎儿出生时、胎盘娩出后10 min和胎盘娩出后5 h产妇血糖浓度变化。结果观察组产妇血糖变化的情况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麻醉的方式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围手术期血糖影响较小,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社区护理模式应用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护理中取得的效果。方法选择该社区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244例糖尿病患者,按照每组122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加用社区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饮食控制有效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采用社区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饮食习惯,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提升临床护理效果,建议推广应用。
作者:王秀云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2月—2014年4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综合治疗,对比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并分析综合治疗的临床治疗体会。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5.35%高于对照组单纯采用常规治疗的总有效率72.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刘洋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