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红;闫灿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手术在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治疗中的优势和价值。方法以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入院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的186例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即平均划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治疗组腹腔镜微创手术,给予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发热、血糖的变化,以及手术后对胰岛素的使用情况。结果治疗组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发热、胰岛素使用等均少于对照组,且两组术后即时血糖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腹腔镜微创手术在宫外孕合并糖尿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钊;田丽;王燕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眼病病变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该院接收的58例2型糖尿病伴有眼底病变患者,列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入院单纯糖尿病患者58例,为对照组,对其均进行相关检查及记录,然后对比两组的一般资料、肾功能及血脂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平均年龄、糖尿病病程、肌酐、尿蛋白水平及各项血脂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肾小球滤过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伴有眼底病变患者的发病原因与其年龄、糖尿病病程、肾功能病变情况及血脂水平等有关,医护人员需加强对其病情的观察及确诊,对此类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丽萍;文海荣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重点探索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造成的影响。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1年2月1日—2014年2月1日在该院接受治疗的8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给予41例观察组糖尿病干预治疗,41例对照组未接受干预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产妇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高达24.39%。观察组产妇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低至7.32%。观察组的产妇的围生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高至29.27%。观察组围产儿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低至7.32%。观察组围产儿并发症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促进母婴的健康安全。
作者:王建斌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干预对于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该院进行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1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入院前没有进行相关检查,仅在生产时被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观察组患者入院后被明确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且接受孕期干预治疗。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出现胎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几率要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孕期干预能够显著提高自然分娩率,且能明显改善围产儿结局。
作者:高鸣燕;李娴彧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通过研究新生儿糖尿病在治疗中应用磺脲类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方法选取该院在2007年6月—2013年6月进行糖尿病治疗的24例新生儿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例,对照组中的新生儿患者进行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口服格列苯尿并逐渐减少胰岛素的用量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这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结果观察组中新生儿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的疗效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新生儿糖尿病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应用磺脲类药物进行治疗的效果具有明显疗效性,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作者:吴振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讨论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综合症的护理。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来该院诊断为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综合症患者23例,并进行及时的补液、纠正电解质絮乱、积极治疗并发症等治疗,患者脱离危险后进行环境护理、病情护理、呼吸、补液、心理等高质量的护理。结果经治疗护理后,所有患者的血糖均得到控制,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死亡率明显下降,并于大约15 d左右康复出院。结论及时的治疗以及良好的护理是降低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综合症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王阿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了解糖尿病母亲的发病对其新生儿血糖、出生体重的影响。方法将40例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作为观察组,监测新生儿生后1 h、4 h的微量血糖并记录其出生体重;将40例无产科并发症的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进行上述情况的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在生后1 h发生低血糖的概率为30%,发生巨大儿的概率为70%,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母亲所分娩的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的发生率较高,只有增加孕妇的干预方式,才能防止上述情况的发生。
作者:迟民;吕天骄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在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的病者住院过程中护理人员加行心理护理干预手法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2月—2014年2月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栓形成的126例病人,无差别均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护理组则另外加上心理干预,对比临床症状,分析结果。结果护理组的血糖控制情况和心理状况评析等方面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栓临床上加行心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病情、调整心理状况,为医院护理方式提供新的参考。
作者:崔亚芝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析糖尿病护理门诊患者失访的原因。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的360例失访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统计糖尿病患者失访的原因。结果共与296(82.22%)患者取得了联系。结论有必要提高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尿病护理门诊复诊的意识,有针对性的加强糖尿病护理门诊知识的宣传力度,加深患者以及普通群众糖尿病护理门诊的认识,约束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作者:宋兆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眼底出血激光治疗(YAG)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住在该院眼科被确诊为糖尿病眼底出血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通过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激光治疗,同时配合控制血糖、合理的饮食护理、适当的运动疗法等有效的护理措施,分析其取得的临床疗效。结果激光治疗后,通过有效护理糖尿病眼底出血患者,提高了全部研究对象视力,且减低了糖尿病眼底出血患者的复发。结论眼底激光治疗糖尿病眼底出血的护理措施促进临床疗效,帮助患者恢复视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作者:李伶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业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其对儿童糖尿病治疗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住院的1型糖尿病患儿7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胰岛素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糖尿病专业教育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为69.23%,两组间治疗总有效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专业教育在儿童糖尿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临床上应重视对患儿进行糖尿病专业教育。
作者:由淑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并研究妊娠合并糖尿病对孕产妇及围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5月该院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60例作为观察组,将同期孕产妇非妊娠合并糖尿病6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产妇临床结果。结果观察组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33.33%和对照组孕产妇16.67%相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38.33%和对照组围生儿50.00%相比,两组间差异较为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孕产妇剖宫产75.00%和难产发生率80.00%和对照组孕产妇(剖宫产53.33%、难产50.00%相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孕产妇、围生儿并发症相对较高,且难产、剖宫产率也相对较高,因此,及时给予临床治疗对孕产妇和围生儿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包香春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二甲双胍和甘舒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失效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诊治的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失效患者31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二甲双胍和甘舒霖联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该组患者经二甲双胍和甘舒霖联合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甘舒霖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药物失效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作者:谢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治疗牙周炎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44例,根据患者情况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24例,对照组患者20例,观察组给予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患者不做牙周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治疗后3个月的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 B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菌斑指数(plague index,PLI)、糖化血红蛋白(HbA1c)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HbA1c有显著改善(P<0.05)。牙周临床指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各项指标与治疗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进行非手术牙周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HbA1c水平。
作者:谢恩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阴道内念珠菌感染的检查方法及检出率。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12月接收的糖尿病患者78例,列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者78例,列为对照组,对所有检查人员均进行样本采集及显微镜检查,之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阳性检出率为43.59%,对照组阳性检出率为17.95%,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6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阳性检出率为60.00%,60岁以下糖尿病患者阳性检出率为39.68%;60岁以上糖尿病者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60岁以下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阴道念珠菌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健康者,说明糖尿病患者与念珠菌的产生有密切联系。
作者:李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方法从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中接收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随机抽取52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结果对患者的两种病进行同时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两种病情之间相互影响,在临床中极易漏诊,早期明确诊断对治疗效果至关重要,要及时的发现并干预,重在治疗。
作者:周士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护理;方法从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选取9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全面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及生存状况;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尿酮体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血糖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存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者护理中,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患者康复时间,提高存活几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作者:李伟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前我国普遍的慢性病之一就是糖尿病,在糖尿病发病之前,有一个中间地带,已经不是健康人群的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并发症很多,可引起心、脑、肾、眼、周围血管、神经等全身多系统的器官的慢性并发症。因此,糖尿病已成为仅次于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慢性非传染险疾病,而且仍然有大量无症状的糖尿病前期患者未被发现,使人们更加重视糖尿病发病的严重现状,目前已确诊的患者大部分对血糖水平的控制很差,久之将会导致严重并发症致残致死。该研究对糖尿病前期人群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并分析前期的干预措施。
作者:夏九英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卡维地洛对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72例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心功能改善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1%,对照组总有效率63.9%,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功能分析、左心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确切,且不会对胰岛素抵抗指数产生影响,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俊峰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对20例糖尿病合并重症胰腺炎的患者进行护理后的疗效分析。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20例糖尿病合并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有效的控制血糖治疗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及饮食护理。结果20例糖尿病合并重症胰腺炎的患者进行有效护理后都好转出院,患者在复查胰腺 CT 时显示正常19例,1例胰腺炎复发住院。结论糖尿病合并重症胰腺炎要及时诊断断,早治疗,配合规范血糖监测、正确的饮食习惯及合理的用药等护理措施,提高其的治疗效果。
作者:笪继东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