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芹
目的:探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激光治疗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5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组,实验组38例患者采用激光治疗,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对比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1.25%。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激光治疗,可明显减轻患者的身体症状,改善视力,减少出现并发症,值得推荐。
作者:门利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性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采用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来比较用药前后的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病变情况,神经病变的症状、无痛行走距离、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相比大行走距离和无疼痛行走距离明显增加,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时间、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和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采取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了患者的无痛行走距离以及大行走距离,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映现象,值得推广。
作者:欧阳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应用急诊手术对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26例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3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和急诊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急诊手术对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玉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17例,按照病情严重程度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3组,每组39例,第1组患者主要以2型糖尿病为主,采取胰岛素强化的方式进行治疗,第2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第3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降糖药进行治疗,比较3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结果117例患者中有59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为50.43%,其中第1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高,第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低。结论在应用胰岛素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充分认识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和临床具体的表现,采取有效地措施对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处理,提高用药的安全性。这一发现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付志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医辩证分型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该院门诊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DR和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中医证型情况,并探讨性别、年龄、病程、血脂、血糖等相关指标与DR变关系。结果 DR和NDR患者中气阴两虚证型所占比例多,其次为湿热中阻和瘀血阻滞证型。其中瘀血阻滞和肝肾阴虚证型在两组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病程、血脂及血糖水平与DR发生有明显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分型中气阴两虚、湿热中阻、瘀血阻滞证型较为多见,积极控制年龄、病程、血脂及血糖等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神经病变发生因素。
作者:连小燕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1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65例。观察组给予患者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及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后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8周的疗效,观察组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46%,对照组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胶囊进行治疗,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少,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作者:谢恩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在不孕不育影响因素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该院收治的62例不孕不育症合并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住院的50例糖尿病非不孕不育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数据进行收集和对比。结果观察组女性在生殖道感染、月经周期、卵巢储备等质量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女性,观察组男性精液常规、睾酮水平、性功能等都较对照组男性低。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在引起不孕不育的因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糖尿病患者生殖系统疾病要加强预防、诊断和治疗。
作者:王燕;陈钊;田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分析足部护理对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情产生的影响。方法资料选自该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82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及研究组,每组患者各41例,在治疗基础上,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整体足部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病情的改善率95.12%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的改善率82.93%,组间比较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足部护理能较好的改善患者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是有效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护理措施。
作者:赵洪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并发妊高症对孕妇以及幼儿的临床影响,以便提出有效的诊断方法、治疗方式以改善母婴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2月—2014年3月分娩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试验组;并随机选择本院同期收治的无糖尿病高危因素且通过葡萄糖负荷试验的孕妇100例,作为对照组。将妊娠合并糖尿病的并发症作为指标,比较两组的分娩时间、方式以及围产儿情况。结果试验组孕妇出现羊水过多、妊高症、早产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新生儿出现畸胎、死胎等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会严重影响母婴健康,应该提早进行有效诊断和及时治疗,从而降低孕妇和胎儿的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改善预后。
作者:宋慧;田小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超敏CRP(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收集30例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者、30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并发症者、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分别测定hs-CRP、Hcy、HbA1c、LDL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和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血清hs-CRP、Hcy、LDL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组血清hs-CRP和Hcy又高于2型糖尿病无并发症组(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hs-CRP与LDL呈正相关,hs-CRP与Hcy呈正相关,Hcy与HbA1c呈正相关。结论 hs-CRP和Hcy对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徐希坤;于云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早期保健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例纳入本次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一对一责任制分娩,并对其临床症状采取对症处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早期开展围生期护理保健,主要内容包括饮食指导、心理保健、运动锻炼和药物治疗,观察两组妊娠结局以及血糖控制情况,并对研究结果相关数据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指数改善更优,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组间差异显著而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往往对产妇妊娠结局带来不良影响,针对本病开展围生期保健有利于改善围产结局,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郭惠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家园中健康教育应用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糖尿病住院患者84例,将其按住院编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糖尿病护理家园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护理干预6个月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相比较:观察组患者血糖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糖尿病护理家园模式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其能够培养患者健康行为,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值波动,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颖;鹿芳;司海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方法用于ICU内患有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间在该院ICU进行治疗的130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数据,对综合护理方法用于ICU内患有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均比常规护理组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地控制病人血糖,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张文芳;龚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临床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可行性。方法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到该院治疗的72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纳入研究,随机等分成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模式护理,观察组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研究两组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是94.4%,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的空腹血糖值相仿(P>0.05),经护理后均出现改善,且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实施责任制整体护理进行干预,对促进患者康复、控制血糖水平有重要作用,值得加强普及。
作者:王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佳检验指标及其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8月—2013年8月80例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研究组),并选取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对比胱抑素 C(CysC)、同型半胱氨酸(Hcy)、糖化血红蛋白(HbAlc)、超敏C反应(hs-CRP)蛋白4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4项指标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高于单项检测水平。结论 CysC、Hcy、HbAlc、hs-CRP蛋白指标检测对于筛选糖尿病早期肾损伤具有较高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兴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糖尿病并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于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综合护理干预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的变化数值。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都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也远远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血糖水平,舒缓抑郁症状,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张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自2014年2月—2014年10月,在该院治疗糖尿病的8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两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糖尿病患者采取中医药治疗方案,对照组糖尿病患者采取常规西医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生活质量等情况,监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等指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0.00%,两组糖尿病疾病的患者对比中西药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崔永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采取不同诊断标准对孕期糖尿病实施病症诊断与妇女出现并发症状的关联。方法从2013年2月—2014年6月期间该医院接受GDM诊查的孕妇中抽选出30例进行调查研究。采用IADPSG2010对其中15例妇女实施诊断,并将接受该诊断的妇女分到研究组,按照教科书中GDM病症的诊断方式给另外15例妇女实施诊查,并将这些妇女分到对照组。记录不同组别出现GDM情况的概率以及出现其他孕期并发症状的概率再实施对比研究。结果相比对照组来说,研究组妇女在孕期呈现GDM症状的概率更高,P<0.05;不同组别妇女在并发高血压、羊水含量不足/含量过多、巨大儿以及分娩后异常出血等方面均存在数据差异,研究组发生这些症状的概率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依照IADPSG实施诊查能够提升诊断率,让出现GDM症状的孕妇可以尽早接受血糖调控,所以医院可以对IADPSG标准进行普及。
作者:胡景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2—2013年收治的4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护理,并设为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以同期接受护理的46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例数、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患者满意度等方面。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等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护理中,通过加强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应当普及应用。
作者:刘华;张凌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实施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则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萌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