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佰云
目的: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以提高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择自2012年4月—2014年4月来该院就诊的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命名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帮助其疾病的康复,对观察组患者实施以针对性突出的护理以助其康复。结果经过3周时间的护理照顾,观察组的患者的病情康复情况由于对照组。结论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慢性心功能不全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恢复水平的影响不同,有助于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所以在临床中应该予以强力推广。
作者:陈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6月—2011年12月接受治疗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的变化数值。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体重、胰岛素的用量、糖化血红蛋白和血糖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胰岛素的分泌情况也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格列美脲联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也比较高,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作者:康传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验结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6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GDM),采取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胰岛素治疗,分析其治疗前后血糖变化。结果严重程度完全不同GDM患者通过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得到一定程度控制。结论饮食控制、运动治疗、胰岛素治疗均能够有效控制GDM血糖变化,血糖检测对于临床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指标作用。
作者:王艳苓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并探讨妊娠糖尿病孕产妇剖宫产手术前应用地塞米松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2011年1月—2013年2月,共计100例糖尿病孕产妇在该院行剖宫产手术,将术前应用地塞米松的孕产妇列入观察组(55例),将未使用地塞米松的孕产妇列入对照组(45例),对比分析两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相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孕产妇于剖宫产手术前使用地塞米松,对其分娩结局不存在显著影响,因此无需使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治疗。
作者:刘婷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探讨阿仑膦酸钠与钙尔奇D联合应用,对糖尿病伴发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治疗方案,将疗效以及疼痛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以及疼痛缓解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有可比性。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钙尔奇D能有效改善糖尿病伴发的骨质疏松症。
作者:杨华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自2014年1月—2014年8月,在该院治疗颅脑外伤合并糖尿病的34例患者,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17例。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联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其临床病症、生命体征、伤口愈合情况、血糖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病情症状、生命体征、伤口愈合情况、血糖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对比护理干预效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脑外伤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好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刘秀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该文主要探讨中医分时辨治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在该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以及基础治疗组,中药组患者采用中药分时治疗,西药组患者采用盐酸氟西汀胶囊进行治疗,基础治疗组患者采用常规降糖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中药组患者在餐后血糖、空腹血糖、抑郁评分等方面明显优于西药组和基础治疗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而言,采用中药分时治疗法和西药治疗都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相对而言,中药分时治疗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降低患者餐后和空腹血糖,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程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湿热困脾型2型糖尿病30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湿热困脾型糖尿病患者5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均在给予糖尿病饮食、进行糖尿病教育、坚持适量运动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肠溶二甲双胍,治疗组为肠溶二甲双胍与茵陈蒿汤加减,共观察治疗8周。结果治疗组在改善糖尿病中医证候、症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陈蒿汤加减能清热利湿,燥湿健脾运脾,对治疗湿热困脾型2型糖尿病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秦朝阳;刘晓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调查护士在糖尿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3年5月该院内科护士64名为调查对象,以糖尿病护理问题为主题做问卷调查,评估护士在糖尿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该院的64名护士糖尿病问题中主要集中在糖尿病理论知识薄弱(81.25%)、降糖药物应用欠合理(70.3%)、血糖检测不规范(35.6%)3个方面。而并发症护理、饮食与运动护理以及心理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较少,所占比例分别为12.5%、6.3%、3.1%。结论该院护士的糖尿病护理工作不完善,护理人员应该强化自身糖尿病基础知识积累,加强降糖药物应用和血糖检测的教育培训力度。
作者:张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康复新液外洗治疗糖尿病外阴瘙痒的有效性研究。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在该院采用常规治疗的糖尿病外阴瘙痒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外洗治疗的糖尿病外阴瘙痒患者25例作为研究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有效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病症恢复时间、总有效率及复发率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外洗治疗糖尿病外阴瘙痒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桦;董海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ICU内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1月入住该院ICU的糖尿病患者35例,均接受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6.21±0.62)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为(10.63±1.26)m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在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符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糖尿病(DM)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8例DM冠心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以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者为西医组,以接受联合常规西医及中医药治疗者为结合组,每组34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副作用发生率。结果经治疗后,结合组心绞痛周发作次数、平均发作时间及中医临床症状总评分均明显低于西医组(P<0.05)。结合组经治疗后,达有效以上者2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2.35%;而西医组达有效以上者20例,治疗总有效率为58.52%,结合组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同时结合组治疗期间共发生药物副作用例,发生率为20.58%,而西医组共发生药物副作用例,发生率为26.47%,两组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M冠心病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显著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杨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75例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在该院内分泌科治疗的75例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胰岛素治疗辅助饮食运动疗法,观察治疗后血糖水平、孕妇及新生儿结局。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顺利分娩,顺产42例,剖腹产33例,无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病例。结论全面系统的治疗能有效控制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保证胎儿的顺利分娩,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泳;张春萍;张海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该研究旨在于研究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观察。方法从2008年1月—2013年10月间来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纳入120例确诊为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支持疗法,治疗组患者在接受支持疗法的同时另外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BMI、ALT。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详临床症状积分、BMI和ALT平均值均低于治疗后平均分,卡方检验后求得P值都<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时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杨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聚焦解决模式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随访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患者154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7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患者随访管理进行临床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孕妇并发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围产儿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巨大儿、胎儿窒息等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围产儿,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模式可有效的提高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有效的使患者在妊娠期血糖值控制在正常范围,显著的降低了GDM孕妇在围产期的并发症发病率,同时围产儿并发症发病率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作者:李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方法用于ICU内患有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0月间在该院ICU进行治疗的130例糖尿病患者平均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分析两组患者血糖数据,对综合护理方法用于ICU内患有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综合护理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值均比常规护理组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够有效地控制病人血糖,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张文芳;龚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对糖尿病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4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观察组,选择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6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对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顾园园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冠状弥漫长病变患者中糖尿病患者以及非糖尿病患者在介入治疗中的预后效果观察。方法选取该院在2013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冠状弥漫长病变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中均患糖尿病55例,对照组患者中均不患糖尿病95例,记录这两组患者在入院治疗时的血脂以及血压的水平值,并对两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发生冠状病变的部位、长度以及心脏彩超检查的A值等指标进行记录,在治疗半年之后,对这150例患者进行回访,比较这两组患者发生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以及以上各种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入院治疗时,观察组患者的血脂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半年后发生心绞痛的几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半年之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彩超检查的A值以及血压值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状弥漫长病变患者中糖尿病患者以及非糖尿病患者在进行介入治疗之后,左室射血分数、心脏彩超检查的A值以及血压值均没有明显的差异性,但同时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发生心绞痛的几率要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患者。
作者:张双印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抽取2012年5月—2014年8月期间该院收治的50例糖尿病足患者及同期50例糖尿病无足病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低密度脂蛋白、三酰甘油等指标,并分析观察组患者疗效与病变分级的关系。结果糖尿病足患者54.0%有明显诱因;且分级<3级者患者疗效较高,分级>4级者疗效较差;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空腹C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级血浆白蛋白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特点加强对患者饮食及生活的干预,控制危险因素,避免外伤等诱因,提高对3级以下患者的有效治疗,是避免糖尿病足发生的关键。
作者:吴增国;胡墨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就医的4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给予综合性的护理干预;并以同样方法抽取之前来该院就诊的采用常规指导方式的4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专科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监测结果和妊娠结局。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27例,占全组的67.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36例,占全组的9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妊娠结局更为理想,母婴的健康和安全系数更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的干预护理比传统的指导护理对于控制妊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实现良好的妊娠结局更为行之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贾琳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