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目的:分析高血压并发脑血栓的临床症状。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接诊的高血压并发脑血栓患者共47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非糖尿病脑血栓患者46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研究组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多发性脑血栓形成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高血压并发脑血栓的临床特征有助于降低其发生率,具有临床价值。
作者:李晓欧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药物干预在糖尿病预防中的作用,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80例糖尿病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前期患者各40例,实验组采用药物干预方式对前期患者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生活方式干预对前期患者进行干预,随访3年后比较两组前期患者的临床结果以及餐后2h的血糖水平。结果3年后两种干预方式都有一定的效果,但对照组中前期糖尿病患者转为糖尿病患者的数量显著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前期患者餐后2 h血糖改善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活方式的干预对于糖尿病的预防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依从性较弱,而药物干预对于糖尿病的预防有显著效果,而且依从性较强,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王梦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对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有效性进行探究与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9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采用治疗前后对照的方法,来比较用药前后的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的病变情况,神经病变的症状、无痛行走距离、血生化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相比大行走距离和无疼痛行走距离明显增加,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治疗前后凝血时间、血小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纤维蛋白和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有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患者采取舒洛地特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增加了患者的无痛行走距离以及大行走距离,治疗后无明显不良反映现象,值得推广。
作者:欧阳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分析110例老年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患者消化内科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老年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55例给予莫沙必利、乳果糖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对照组55例给予单纯莫沙必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改善。结果观察组显效67.27%,有效25.46%,无效7.27%,总有效率为92.73%;对照组显效49.09%,有效21.82%,无效29.09%,总有效率为70.91%。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莫沙必利、乳果糖联合双歧杆菌三联疗法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功能性便秘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排便困难等临床症状,减少停药后复发率,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王蕾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的临床相关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对照组进行预混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对观察组进行甘精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瑞格列奈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HbA1C水平、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是2型糖尿病的理想治疗方式。
作者:仲伟林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该研究旨在于研究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观察。方法从2008年1月—2013年10月间来该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纳入120例确诊为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支持疗法,治疗组患者在接受支持疗法的同时另外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BMI、ALT。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详临床症状积分、BMI和ALT平均值均低于治疗后平均分,卡方检验后求得P值都<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时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杨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分析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在糖尿病护理管理当中的运用。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患有糖尿病的患者58例,分为对照组和参考组各29例,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对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基础护理模式,而对参考组的患者使用全程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血糖均控制在正常视频,结果对比无差异。但是对照组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5 d,患者在大约9 d,左右的时间血糖可以降至正常的水平,而参考组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 d,,患者降血糖的时间为7 d,。结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的复杂的内分泌系统疾病,不仅需要良好的综合治疗,而且还需要患者良好的配合,对患者使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更好的帮助患者缓解病情,而且还可以减低疾病的复发率。
作者:马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措施在ICU内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4年11月入住该院ICU的糖尿病患者35例,均接受综合护理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6.21±0.62)mmol/L,餐后2 h血糖水平为(10.63±1.26)mmol/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在糖尿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符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在对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治疗方法即前列腺素E1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补阳还五汤对患者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所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高危足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家用补阳还五汤的方式进行治疗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脑外科重症糖尿病实施肠内营养的相关并发症。方法从脑外科重症病人中选择100例颅脑损伤合并糖尿病昏迷者实施研究,给予其肠内营养支持,对患者的并发症加以观察。结果本组100例患者在肠内营养期间,共有5例出现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腹胀腹泻2例,胃黏膜损伤1例,电解质紊乱1例,反流胃潴留1例,血糖指标控制在稳定状态,未有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者。结论在行肠内营养期间,脑外科重症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腹泻腹胀、反流胃潴留、胃黏膜损伤等并发症,需要给予密切观察及有效干预。
作者:赵兴隆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在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患者36例,观察其病情,严格控制血压、血糖,预防和控制潜在并发症如脑水肿、上消化道出血等,给予早期康复治疗和心理支持。结果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并发症均有所减少,致残率明显降低。结论对2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患者做好护理工作,有利于降低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
作者:王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7月该院收治的86例糖尿病合并银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免疫制剂联合胰岛素治疗,治疗组采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4.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银屑病应选择对症临床治疗方法,中药内服外洗疗效确切,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照伟;王祉邦;王延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0月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与疾病知晓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血糖控制情况及疾病知晓率上较对照组均存在显著优势,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实施全面健康教育效果显著,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的疾病知晓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向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加强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比较统计,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外科手术合并糖尿病患者治疗期间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和临床治疗的开展,值得临床重视。
作者:卫莹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当前,随着生活节奏和饮食结构的变化,2型糖尿病发病率逐年攀升,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重要杀手。而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增加了2型糖尿病风险,同时也是促进糖尿病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子。该研究从血清尿酸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血清尿酸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两方面做了探究。
作者:张运刚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糖尿病合并肺心病患者采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和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5月—2014年7月接收并治疗的糖尿病合并肺心病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探究和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性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护理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治愈率70%,未好转的患者空腹血糖分别在7.0~8.0 mmol/L和大于8.0 mmol/L;研究组患者护理后治愈率高达96%,空腹血糖均小于7.0 mmol/L。结论针对糖尿病合并肺心病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积极的促进糖尿病合并肺心病的恢复,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值得应用和推广。
作者:康巧荣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将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应用于诊断2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34例临床确诊或疑诊冠心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对其进行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且通气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双源CT的原始数据均行容积再现、曲面重组、大密度投影和横断面重建。结果134支血管中(直径≥2 mm),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显示≥50%的狭窄为63支,占据的比例为47.01%;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50%狭窄的血管为59支,占据44.03%。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对照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狭窄)的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89.9%、阳性预测值为87.7%和阴性预测值为93.7%。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是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的可靠方式。
作者:王浩然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分析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对糖尿病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4月在该院接受诊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的观察组,选择同期在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6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2组患者进行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糖化血清白蛋白、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糖化血清白蛋白检验对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顾园园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探讨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行急诊手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施行急诊手术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6.00%,观察组总有效率94.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外科疾病并存糖尿病行急诊手术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具有并发症少、创伤小等优点,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宋永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原则,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120例,进行观察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对患者康复的影响情况。结果经健康教育干预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对糖尿病控制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有显著提高。结论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康复中至关重要,有利于其糖尿病的控制,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刘延平 刊期: 201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