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重症胰腺炎的25例护理疗效分析

岳莹

关键词: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重症胰腺炎, 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重症胰腺炎患者的护理疗效分析。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5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重症胰腺炎患者,进行有效的控制血糖治疗及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给予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教育护理。结果25例患者通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后,患者在出院时空腹血糖6.23 mmol/L、尿糖(+)、酮体(-)。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重症胰腺炎在精心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优质全面的护理后,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55例妊娠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该院于2012年1月-2013年3月接收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55例(病例组);另外选取同期住院的非糖尿病妊娠患者55例(对照组),采取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的方法对病例组进行糖尿病治疗,之后观察并对比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病例组产妇及围产儿的各项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的产妇及围产儿发生各种并发症的几率比较高,临床应加强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监测与合理控制,以此来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楠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与牙列缺损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牙周炎与牙列缺损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方法于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对某社区的老年人进行口腔检查,选取其中的100例老年人,包括50例非糖尿病老年人与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对比两者的牙周炎与牙列缺损情况。结果5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患牙周炎的概率为71.2%,牙列缺损的概率为91.3%,与50例非糖尿病老年人相比发病率较高,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牙周炎与牙列缺损的发病率较高,需要积极采取口腔疾病的防治措施来降低发病率。

    作者:王新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效果评价

    目的:对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及其效果进行评价性分析。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4月入住该院进行治疗并发生感染的67例普外科合并糖尿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后,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感染率较高,发生感染的部位主要集中在手术的切口处,感染致病菌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引发感染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患者的住院天数,患者的年龄、空腹血糖值、有无并发症、有无恶性肿瘤以及使用抗菌药物的时间。结论对普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患者手术后的感染率,是十分必要的。

    作者:黄小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2型糖尿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及阿卡波糖共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4月在该院接收的患有2型糖尿病的病人一共有11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对照组对病人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研究组对病人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病人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平均血糖、高血糖以及HbAlc水平都有明显降低,其中研究组餐后2 h血糖下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以后,研究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HbAlc水平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采取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共同治疗,可以使病人血糖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以及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减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盛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急性阑尾炎合并糖尿病的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通过手术方案为糖尿病并发急性阑尾炎病人实施治疗的方式及实际作用。方法在该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接收的糖尿病病人中抽出30例并发阑尾炎的病人。遵循病人的意愿,把要求接受常规手术方案的病人归纳到对照组,其他15例选择接受腹腔镜手术的病人分到实验组,收集不同组别糖尿病病人在手术阶段的失血量、创口受细菌感染的概率等数据。结果从不同组别病人在手术过程的失血情况、创口受细菌感染的情况以及留医时间看,实验组的情况皆比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由于罹患糖尿病的病人体质衰弱,所以应尽量选择腹腔镜手术方案帮助并发急性阑尾炎的病人实施治疗,从而达到防控细菌感染以及治愈阑尾炎病症的效用。

    作者:于湛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TC、TG、LDL-C、HDL-C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能够很好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和翠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应用肾衰合剂与清热解毒灌肠液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肾衰合剂联合清热解毒灌肠液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9月-2014年9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患者66例,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肾衰合剂,治疗组给予肾衰合剂联合清热解毒灌肠液,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8%,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中,肾衰合剂联合清热解读灌肠液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盛晓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ICU危重患者应用微量泵注入胰岛素时的观察与护理干预

    目的:分析和探讨对ICU危重患者应用微量泵注入胰岛素时的观察与护理干预。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60例应用微量泵注入胰岛素治疗的ICU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评价指标为两组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血糖的变化等。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血糖均较护理前降低;观察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显著,对于患者病情的改善及血糖的控制起着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许雅峰;龚红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手术切口感染的防治与护理

    目的:研究分析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以及治疗,同时分析其护理干预工作。方法于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选取50例科疾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将患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5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两组,各组患者25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前后两年血糖值控制情况以及前后两年间切口感染情况,对患者进行手术切口感染预防以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糖控制相比于对照组患者具有显著的效果(P>0.05)。对照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完成之后血糖控制在一个理想的范围内是影响病人切口是否感染的关键因素。

    作者:张秀杰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糖尿病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脑血管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5例,合并糖尿病患者40例设为研究组,未合并糖尿病患者45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脑血管狭窄程度与生化指标。结果研究组脑血管的中重度狭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TC、TG、FPG及HbA1C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与HbA1C属于合并糖尿病急性脑梗死患者出现血管的中重度狭窄主要因素。

    作者:李晓欧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心理干预

    目的:观察分析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心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按照双盲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单独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房水闪光(8.8%)、前房渗出(8.8%)、角膜水肿(14.7%)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1.4%、22.5%、34.3%,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田云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心血管病的临床治疗探讨

    目的: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研究分析,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30例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进行科学的临床治疗,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例患者接受治疗后痊愈的有20例,病情出现好转的有9例,其余1例患者因治疗无效终死亡。结论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患者,给予科学的饮食治疗,配合科学体育锻炼,同时加强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观察,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姚秀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采用中药内外合治治疗糖尿病并发霉菌性阴道炎的安全性

    目的:分析探讨通过中药内外合治糖尿病并发霉菌性阴道炎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通过选取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8例糖尿病并发霉菌性阴道炎妇女,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4例,采用中药内外合治进行治疗,对照组14例,采用达克宁栓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采用中药内外合治治疗后,治愈8例,好转4例,总有效率为85.7%;对照组使用达克宁栓进行治疗后,治愈6,好转3例,总有效率为64.2%,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并发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给予患者中药内外合治效果更为显著,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荣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治疗中所起到的护理效果。方法根据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21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人。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策,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策,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终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14%,护理组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另外,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0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4.91%,护理组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对策相比优质护理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护理效果,而且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改善具有显著而积极的影响,并且在实施优质护理期间也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因此该护理方法应于临床重点推广。

    作者:李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8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分析18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用药情况,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合理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来该院接受治疗的18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180例患者的降压药物使用情况和治疗方案。结果180例患者的单一药物使用率为47.8%,其中常用的单一药物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钙离子拮抗剂(CCB)。两种药物及两种以上药物联合使用率为52.1%,其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钙离子拮抗剂为主导用药。结论该院180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降压药使用情况基本合理,符合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指南。

    作者:杨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地特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地特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入选2013年1月-2014年1月门诊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控制血糖,对照组采用中效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控制血糖,观察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重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空服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治疗组有明显下降,且低血糖发生率低,体重无增加。结论2型糖尿病使用地特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杨俊;李玉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初评

    目的:探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片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30/70混合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二甲双胍片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FPG、2 hPG及HbA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AGE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无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的10.64%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片用于治疗T2DM可提高血糖控制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罗健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HbAlc)检测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8月6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组为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40例),糖尿病肾病组为糖尿病肾病患者(20例),并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15例为对照组,检测各组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血清C肽等指标变化。结果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血清HbA1c、FBG、餐后2 h血糖对比对照组均明显上升,血清C肽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与糖尿病肾病组患者FBG、餐后2 h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肾病组HbA1C水平显著高于糖尿病组,血清C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bAlc与FBG具有正相关性,与C肽未负相关性。结论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对于糖尿病患者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思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津力达颗粒联合亚莫利治疗2型糖尿病

    目的:探讨津力达颗粒联合亚莫利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中收治的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50例,治疗组患者主要采用津力达颗粒联合亚莫利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只采用亚莫利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达到了94%,而对照组只有76%,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相比于之前显著降低;而治疗组的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津力达颗粒联合亚莫利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黄俊臣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3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研究

    目的:探讨3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急诊护理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在该院急诊内科治疗的3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临床中严格执行医嘱,根据病情的变化、酮症酸中毒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制定了整体急诊护理措施,分析护理重点,观察护理12 h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所有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11%;非常满意23例,满意10例,一般4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7.37%。结论经过系统周密的急诊护理,能够增进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配合度,解除心理包袱,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鄢洪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