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彭凤芹;王凤梅

关键词:胰岛素泵, 多次皮下注射, 初诊2型糖尿病, 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胰岛素泵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情况。方法以来该院就诊的6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改善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达标时间上,实验组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上,实验组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胰岛素泵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相比胰岛素泵能够更好的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了低血糖的发生率,可进一步普及和应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对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2型糖尿病进行调查,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挑选的研究对象是2012年3月10日-2014年3月10日在该院接受治疗的30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合并有糖尿病的总共有16例,其余14例并未合并糖尿病,分析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结果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中,男性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女性患者,城市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乡村。合并脂肪肝的患者的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并未合并脂肪肝的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为合并脂肪肝、城市居民等。结论分析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做好预防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疾病。

    作者:徐亚芹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分析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常用药物临床应用及安全性

    目的:探讨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常用药物临床应用及安全性。方法抽取该院收治的115例糖尿病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整理和分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的用药情况、并发症情况进行全面统计。结果53(46.08%)例患者仅应用1种降糖药物,48(41.73%)例患者应用2种降糖药物,14(12.17%)例患者应用3种及3种以上降糖药物,8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需要对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安全用药进行高度的重视,在各级医疗机构积极配合的情况下,逐步形成合理的用药体系。

    作者:张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尿毒清联合ARB/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进一步观察尿毒清联合ARB或ACEI治疗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降糖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的方法上加用ARB或ACEI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尿毒清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蛋白尿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在具体的各个指标方面,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尿毒清颗粒联合ARB或ACEI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蛋白尿情况,降低尿蛋白水平,延缓肾功能衰竭,缓解患者痛苦,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洪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和血清酶检验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1、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及血清酶特点。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1型糖尿病患者26例、2型糖尿病患者116例及非糖尿病患者50例,总共192例病患,将其分别作为1型组、2型组及对照组。对3组病患的血糖值(GLU)、血清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HDL-C)及(LDL-C)、载脂蛋白A (ApoA)、B (ApoB)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将1型组病患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表明,1型组病患的GLU、BUN、LDL-C、ALT、ApoB指标值较高,而HDL-C、ApoA值较低(P<0.05)。将2型组与对照组对比,其 GLU、BUN、LDL-C、TG、ALT、AST及ApoB较高,HDL-C、ApoA值较低(P<0.05)。将两种糖尿病患者进行对比表明,1型组病患的GLU、BUN、HDL-C指标值略高于2型组(P<0.05)。结论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要高于2型病患,而两种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表现出异常状况,2型病患出现冠心病的风险要略高于1型病患。对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应着重关注脂代谢异常及其脏器受损问题。

    作者:李世亮;张新梅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超敏CRP、同型半胱氨酸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超敏CRP(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妊娠期糖尿病的关系。方法收集4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0例健康妊娠者的血清,分别测定hs-CRP、Hcy水平。结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妊娠组(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妊娠期糖尿病组血清hs-CRP与Hcy呈正相关。结论血清hs-CRP和Hcy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有密切关系,可作为妊娠期糖尿病病情发生发展的预测因子。

    作者:徐希坤;于云水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分析

    目的:观察孕期体重增加对妊娠期糖尿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入该院进行定期产前检查的孕妇120例,观察对比120例孕妇孕前BMI、孕期体重增加以及妊娠糖尿病的发病数据。结果超重体重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出现率大于正常体重组大于低体重组。 ABCD四组孕妇出现妊娠糖尿病的概率呈现递增状态。结论 BMI越大,孕期增加体重越多,出现妊娠期糖尿病概率越大。

    作者:汤昊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干预

    目的:为了使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症得以有效治愈,该研究对糖尿病合并抑郁症的危险因素进行了论述,并对护理干预的方法做出了研究。方法对该院患者实施心理治疗,并加强日常护理。结果患者的精神面貌得以改善,不良情绪减少。结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强,抑郁症减轻,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蔡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接收的老年人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患者64例,对其进行糖尿病控制及手术治疗,然后观察其疗效。结果64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其优良率为79.69%;其中出现感染的患者有5例(7.81%),均经对症处理后恢复,且无一例患者发生死亡。结论对老年人髋部骨折合并糖尿病者,先进行良好的血糖控制,后联合手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马德胜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MRA血管造影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MRI血管造影(MRA)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该院自2012年12月-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汇总所得结果的特异度、灵敏度和准确性。结果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采用MRA检查结果的灵敏度为94.06%,特异度为89.9%,对于29例出现闭塞性脑血管病变的患者均予以检出,对于72例出现狭窄性脑血管病变患者共检出64例,检查准确性为94.67%(142/150)。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通过MRA血管造影,临床诊断有着很高的准确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广价值。

    作者:许来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在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00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贝那普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在两组患者治疗完成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0%,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2%,所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前列地尔联合贝那普利的治疗方法效果更佳,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褚家礼;刘丽娟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刍议中医外科特色技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中医外科特色技术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8月-2014年8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153例,给予全身整体治疗控制血糖、抗感染、改善循环及分期辨证论治等临床治疗措施,局部治疗采用中医外治法,给予敷贴、箍围、切开、引流、灌注、湿敷、拖线等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该研究纳入的糖尿病足153例患者,痊愈78例,显效19例,有效38例,无效18例,治疗的总有效率88.1%,患者的截肢率为61.5%。结论在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中,中医外科特色技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在促进糖尿病足创面的愈合,降低康复的疗程,以及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和截肢率。

    作者:刘培宏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析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安全

    目的:探析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中应用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间该院93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作为该组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的方法分成3组各31例,即A组、B组及C组,A组采用厄贝沙坦实施治疗,B组采用氨氯地平实施治疗,C组采用厄贝沙坦结合氨氯地平实施治疗,对比3组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之后,与治疗前对比,3组患者血压皆有所下降,C组更为明显(P<0.05),但是C组血糖指标的改善情况、C反应蛋白的下降情况及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皆明显比A、B两组好(P<0.05)。结论采用厄贝沙坦结合氨氯地平对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治疗的效果明显比单独用药的效果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作者:张艳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自主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

    目的:观察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自主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该院收治的Ⅱ型糖尿病患者152例,按照是否合并高血压分为观察组(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和对照组(单纯Ⅱ型糖尿病),每组76例,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行体检的健康者76例为健康组,比较三组HRV与VPT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HRV各项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和健康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VPT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对自主神经病变具有显著影响。

    作者:钟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糖尿病全关节置换思考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老龄化问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日趋严重,尤其是老人的健康问题。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将对社会人群的健康问题造成严重的威胁,该研究基于糖尿病患者进行全关节置换的问题展开论述,对其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的思考,为相关人士的研究和工作提供一个科学的参考。

    作者:纪国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治疗,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TC、TG、LDL-C、HDL-C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和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舒伐他汀能够很好的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和翠春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研究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及其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糖尿病合并妊娠致胎儿窘迫及其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50例糖尿病合并妊娠的产妇,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全面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情况、胎动异常和胎心率异常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胎动异常率为24%、宫缩间隙的胎心率异常率为16%,明显低于对照组(60%、32%)。结论对糖尿病合并妊娠产妇使用全面的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胎儿窘迫率,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满意度较高,因此,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

    作者:程琪松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和效果

    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在糖尿病治疗中所起到的护理效果。方法根据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21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随机将全部患者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人。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策,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策,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治疗方式,对比两组终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7.14%,护理组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另外,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03%,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4.91%,护理组优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对策相比优质护理不仅能够起到良好的护理效果,而且对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改善具有显著而积极的影响,并且在实施优质护理期间也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因此该护理方法应于临床重点推广。

    作者:李晶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的情况分析及护理

    目的:探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的情况,以及对其护理的价值研究。方法该院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接受治疗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通过采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进行抑郁调查,并对老年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调查分析后发现,90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存在抑郁表现,其发生率为22.22%。结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心理素质,使患者的自我<束能力加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也不断提高,因此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抑郁病患者进行护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刘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7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验分析

    目的:探讨并分析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检验结果。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接收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75例,对其进行运动干预、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注射等综合治疗,并观察和对比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值。结果75例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水平(6.51依0.97)mmol/L明显低于治疗前(8.43依1.3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控制、运动干预和胰岛素注射等综合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情况,而且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血糖检验,可为医生对患者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李育霞 刊期: 2015年第06期

  •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与饮食护理指导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治疗除了应联合、早期、规律应用抗痨药物外,还要控制血糖,主要以饮食、运动和降糖药物运用等综合性治疗并贯穿始终。作为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体育锻炼、饮食治疗以及生活卫生习惯、低血搪反应处理和心理护理等宣传教育的健康指导,进行营养素供给和膳食治疗原则等饮食护理指导,配合积极规范的抗结核和降糖药物治疗并发挥其作用,不断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早日康复。

    作者:王莹莹;郭旭;韩莹波;李金秋 刊期: 2015年第06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