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影响分析

柳月霞

关键词:母儿, 妊娠合并糖尿病, 影响, 并发症, 孕产妇
摘要:目的:分析孕产妇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不良影响,为该病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有力的实验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4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该组患者设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一时期的40例无糖尿病的妊娠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中妊娠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对产妇、胎儿以及终止妊娠方式等的不良影响。结果妊娠和并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病率(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羊水过多、感染、胎膜早破)要显著高于妊娠非糖尿病的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中胎儿并发症的发病率(巨大儿、早产、新生儿低血糖、窒息)要显著高于妊娠非糖尿病的对照组患者,同时研究组患者的剖宫产率和难产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儿的不良影响巨大,会造成产妇妊娠高血压、产后出血、羊水过多、感染、胎膜早破等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以及围产儿出现巨大儿、早产、新生儿低血糖、窒息等情况,还会直接影响到终止妊娠的方式,所以临床上要高度重视此类特殊的患者,密切观测孕期母体血糖水平的变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母婴存活率以及健康水平。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探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接诊的100例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采用数字表决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精心的护理干预,随诊调查患者满意度、血糖控制良好率、PDR复发率等。结果经过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后,患者血糖控制良好率和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仅1例复,其满意度比对照组高28.0%,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性保证患者能够顺利康复出院,值得应用。

    作者:李丽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

    目的:对糖尿病足采用中药足浴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并就其护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足患者97例,随机分成两组,比对组的48例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的49例患者在接受比对组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足浴,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中43例有效,总有效率达到87.76%;比对组中22例有效,总有效率为45.83%。两组疗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糖尿病足患者,应用中药足浴操作更方便安全,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秀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本研究通过该院2010—2012年30例患者统计分析了解2型糖尿病中心力衰竭的发病几率、临床特征以及导致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方法在数据统计分析过程中用到Excel表格、SPSS数据分析软件,用到的分析程序有T检验、回归分析以及LSD多重比较,等将性别、年龄、血糖水平、2型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冠心病归结为心力衰竭的高危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升高,心力衰竭的发病率也日趋增加。结论要想更好地治疗和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需要从所有高危因素入手,采取预防为主的措施来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病率。

    作者:刘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合并妇科恶性肿瘤6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2性糖尿病(T2DM)合并患有妇科恶性肿瘤病患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该院2008年9月—2011年9月患此疾病病患72例,对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病患主要患有的恶性肿瘤为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卵巢癌。还有进一步病患合并患有高血压。结论与健康人群相比,T2DM病患妇科恶性肿瘤的患病率较高,可能与胰岛素不足有所关联。如采取科学的针对性治疗,能够达到较好地预后效果。

    作者:贾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49例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进一步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诊治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该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49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将其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并分成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5例),两组在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联合饮食治疗、运动治疗等综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空置情况,以及患者妊娠期出现的并发症、新生儿结局等,并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5.01±0.28)mmol/L,餐后2 h血糖(6.32±0.33) mmol/L,对照组患者空腹血糖(5.89±0.36)mmol/L,餐后2 h血糖(6.98±0.38)mmol/L;在并发症方面,观察组患者在妊娠期有1例出现羊水过多,对照组中有4例出现酮症酸中毒,3例出现羊水过多,共7例出现并发症;在新生儿结局方面,观察组中有1例早产,对照组中有5例早产,3例出现新生儿窒息,比较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治疗,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治疗,控制患者血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母婴安全。

    作者:张婧洁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临床特点及护理

    目的:探讨老年低血糖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方法。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13年l2月该院收治的38例老年糖尿病低血糖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临床特点,总结相关的护理体会。结果所有患者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和治疗,低血糖症状均得到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基本控制在4.4 mmol/L以上。结论结合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生理及症状特点,及早确诊并及时治疗与护理,可以有效改善老年低血糖症状。

    作者:杨文;赵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异常和剖宫产指征的相关性探讨

    目的:分析关于妊娠糖尿病患者并发剖宫产的指征状况,并作其相关性的研究。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4年6月95例的妊娠糖尿病孕妇(观察组)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同时期普通孕妇7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剖宫产指征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剖的宫产率为27.37%(26/95),高于对照组孕妇的剖宫产率为7.69%(6/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剖宫产指征当中巨大儿与胎儿窘迫以及妊高征的发生率分别为34.62%(9/26)、23.08%(6/26)和26.92%(7/26),全部高于对照组(0.0%,16.67%,16.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明显地增加了孕妇剖宫产指征的发生率,特别是巨大胎儿与胎儿窘迫症以及孕妇妊高征等,所以,应当加强产前检查,高度重视产妇的控制血糖,以减少妊娠糖尿病不良母婴结局的发生,促进母婴健康。

    作者:刘凜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早期糖尿病治疗效果探究

    目的:探究中西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Early diabetic nephropathy,ED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体系医院2012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老年EDN病患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n=25)。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性药物治疗方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不同中医辨证分型,联合中药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对照组(7.08±1.19)mmol/L、(8.45±1.13)mmol/L,观察组(7.16±1.20)mmol/L、(8.54±1.12)mmol/L,两组差异并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依次为:对照组(6.89±1.34)mmol/L、(7.24±1.15) mmol/L,观察组(6.13±1.12)mmol/L、(5.46±1.03)mmol/L,与干预前相比,对照组有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干预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早期糖尿病效果较为显著,不良反应少,相比单独用药有一定优势。

    作者:王红;杨璟;李会先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分析糖尿病患者围术期护理

    糖尿病是临床上一种非常常见的病,并且近些年糖尿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糖尿病通常会引发一些并发症,而且并发症本身的问题更加难处理,通常需要进行手术处理,而围术期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护理对于手术的进行以及术后的恢复都有很大的影响。该研究综述了糖尿病及糖尿病围术期的护理等内容。

    作者:李金艳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中医辩证结合氯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辩证结合氯沙坦方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对肾功能和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降血糖治疗,同时辅助饮食与运动治疗,维持患者血压稳定。对照组患者采用氯沙坦[1次/(片·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辩证方案辅助治疗,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醉(Cr)和血尿素氮(BuN)的临床变化,以及对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和血脂代谢水平。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1.11%(41/45),对照组患者有效率为64.44%(29/45),两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UAER、Cr和BuN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脂代谢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高密度脂蛋白提高与低密度脂蛋白降低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辩证结合氯沙坦方案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的UAER、Cr、BUN能够得到有效地改善,且对患者肾功能和血脂代谢具有正面影响作用,充分说明了中医辩证结合氯沙坦方案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广为推广应用。

    作者:杨波;胡岗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小儿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急救对策的研究

    目的:探讨小儿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急救对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的主要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1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小儿糖尿病患者3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患者发病的特点,观察患者经过治疗后的基本情况。结果经过回顾性分析后发现,小儿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征主要表现在发病时间短、并发症情况严重这两个方面,并且与成人糖尿病的症状有着明显的区别。根据患者病情的基本情况进行急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结论上述观念具有极强的临床推广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红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随着医学界的不断发展,许多困扰着人们的疾病都得分到了临床的解释,其中对于糖尿病患者的福利较大的为2型糖尿病眼底病变的因素的相关分析,已解决了困扰着糖尿病患者已久的重大难题。对于2型糖尿病眼底病变的相关分析是从临床的角度得到的解释,下面我们来对于此现象的相关分析给予简要阐述。

    作者:赵莉莉;沈蕾;梁馨文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银丹心脑通胶囊对改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指标的有效性

    目的:对银丹心脑通胶囊改善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指标的有效性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该院于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患者,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银丹心脑通胶囊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28例,观察组总有效3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患者在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高浓度脂蛋白等指标方面均有变化,但观察组变化较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过程中,银丹心脑通胶囊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今后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李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心理护理干预用于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对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3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措施干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经研究,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较高,为94.7%;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糖尿病方面护理效果判断,在患者降糖常识,患者血糖维持,患者降糖积极性,患者控制血糖自制力等方面,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措施应用于我院糖尿病并发抑郁症患者的护理中,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情绪,同时对血糖控制发挥明显作用,利于患者疾病的恢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刘佰云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饮食及营养指导在糖尿病肾病行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索糖尿病肾病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对其进行饮食及营养指导的应用效果。方法2011年8~9月,在某医院选择60例正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糖尿病肾病患者,把他们分成2组,每组30例,接受饮食及营养指导的一组患者为实验组,另一组成为对照组。在试验期间,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接受治疗,实验组除常规的护理外对他们进行饮食及营养的指导。一个月后,通过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在干预后的生理指标变化。结果经过一系列检查对比,实验组患者通过饮食及营养指导后,相关生理机能营养摄入合理,与对照组相比,血糖的平稳性、营养状况等明显好转(P<0.05)。结论在治疗期间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饮食及营养指导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盛娴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糖尿病控制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并发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控制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性,降低心血管病的病发率。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2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糖尿病伴有并发症的有15例(并发组),无心血管病并发症13例(无并发组);非糖尿病2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实行心血管病并发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测量。结果糖尿病并发组的空腹血糖(FBG)为(8.34±2.11)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为(11.89±2.78)%,无并发组FBG为(7.82±3.21) mmol/L、HbAlc为(8.76±0.21)%,心血管病并发症占52%,;对照组FBG为(6.23±0.34)mmol/L、HbAlc为(6.25±0.28)%,心血管病并发症占24%,心血管病并发症对照组、观察组分别为24%、5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控制糖尿病蛋白红的含量,可以降低糖尿病及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病的发生率。

    作者:王志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艾塞那肽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艾塞那肽应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共收治的46例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磺脲类药物的基础上对其行艾塞那肽皮下注射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其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BG)、HbA1c及体重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的FBG、2 hBG、HbA1c与体重均较之前有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艾塞那肽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

    作者:付春娟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探讨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1月于该院进行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的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肢体麻木程度方面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在肢体麻木程度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前后VAS评分具有明显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VAS评分上也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松解术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心理、疾病等多方面的干预性护理对提高其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肢体的麻木疼痛症状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石雅萍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糖尿病患者湿疹62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与研究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方案应用于糖尿病湿疹62例患者治疗活动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来该院接受治疗患有糖尿病湿疹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由于这些患者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将这些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1例。对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分别给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方案、常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以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方案背景下,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而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背景下,其所获得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4%,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在糖尿病湿疹治疗活动中,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方案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齐立军 刊期: 2015年第08期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后的临床探讨与治疗方法

    目的:通过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探究分析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该院于2011年6月—2013年6月住院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两组各27例,治疗后观察患者的血糖、尿酮体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血糖经治疗后达到目标值的时间相差不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患者的尿酮体转阴时间较对照组的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的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的发生率也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分组治疗和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的观察,发现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DKA比常规小剂量静脉注射胰岛素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安全。

    作者:丁慧丽 刊期: 2015年第08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