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朴海善;李胜玲;田玲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结局, 糖耐量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5月-2013年12月期间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孕产妇38例为实验组,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孕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确诊为糖尿病的孕产妇38为实验组(A);随机选择与A组分娩时间接近的正常孕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B).对A组与B组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新生儿患病率以及终止妊娠方式比较.结果 新生儿患病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有重要影响,对妊娠期糖尿病应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母婴并发症.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硫辛酸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硫辛酸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硫辛酸联合苦碟子注射液)与参考组(硫辛酸),各为43例,比较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对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NCV及MNCV相较治疗前均出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辛酸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病变有助于维持患者血糖水平,促进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改善.

    作者:李兴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健康指导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健康指导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在该院体检中心诊治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152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6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健康指导护理,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 研究组心态乐观、饮食健康、按时服药、坚持运动及自我监测血糖、血压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收缩压、舒张压和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健康指导在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晓洁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干预与妊娠结局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期干预对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收集该院2011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11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定期产检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之后规范治疗的69例患者为实验组,未定期产检,孕周36周以上才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41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妊娠期并发症和围生儿结局,并统计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和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围生儿胎儿生长受限、早产儿、巨大胎儿以及新生儿低血糖的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进行孕期干预能够大大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崔维华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该院收治106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3例,在血糖控制治疗的基础上,将治疗组采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与对照组采用顺铂化疗的方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显效32例(60.38%),总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显效21例(39.62%),总有效率为69.81%.且经统计学处理后差异具有显著性(火0.05).结论 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手术治疗进行有效的血糖控制和营养指导,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提高治疗效率,故值得在临床上继续推广应用.

    作者:李玉权;陈健;王纯;孙志强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的探讨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该院在近两年时间内收治的198例6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以及焦虑状态进行相关的比较.结果 护理干预前,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焦虑状态没有明显的差异;护理干预10 d之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状态得到明显的降低.结论 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而言,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具有比较良好的应用效果,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心理护理干预值得被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吕保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合并乳酸酸中毒,高钾血症死亡一例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合并乳酸酸中毒、高钾血症行血液透析的必要性和临床疗效.方法 急症血液透析配合药物对症治疗.结果 病人死亡.结论 糖尿病肾病(尿毒症期)病人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一旦合并乳酸酸中毒或高钾血症其死亡率是相当高的,所以针对此类病人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在积极处理基础疾病的基础上要做到充分透析、对病人进行严格的健康宣教,严格控制血糖,防止电解质紊乱,防止严重透析并发症的发生,减低病人死亡率.

    作者:梁世华;孙亚琴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对糖尿量异常(IGT)或者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进行探究.方法 将该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接收治疗的24例DM合并冠心病患者(A组)、35例IGT合并冠心病患者(B组)以及65例冠心病患者(C组)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和糖代谢紊乱不同,A组患者的血脂、血糖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单支血管病变比例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2支血管病变比例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如.05).结论 与冠心病患者相比,DM或者IGT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较为复杂和严重.

    作者:谢福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那格列奈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观察

    目的 探讨促胰岛素分泌剂和胰岛素增敏剂对2型糖尿病降糖达标效果.方法 对该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46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病人分为两组治疗观察,根据病人血糖高低的情况,单纯2型糖尿病3 12例使用那格列奈和吡格列酮联合用药治疗,每日三餐前15 min口服那格列奈80 mg~120 mg,联合吡格列酮每日早餐前口服15 mg~30 mg,糖尿病合并症结合病情联合用药,结合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等,每周采血一次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后,调整用药剂量,4周作一总结,并将治疗结果记录在册,进行治疗观察.结果 312例2型糖尿病病人120例病人在用药第一周后就控制在6.8(空腹达标血糖,以下相同)-10.2 mmol/L(餐后达标血糖以下相同),97例病人在用药第2周后控制在达标范围内,19例病人在用药第3周后控制在达标范围内9例病人在用药第4周后才控制在达标范围内,样本试验显效率在78.52%,4周后有67例病人用药控制不理想,血糖仍在9.7~16.3 mmol/L,改为其他方法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症结合病情联合用药,其显效率在70.27%.两组总有效率在75.86%.结论 用那格列奈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较为满意,是治疗2型糖尿病首选的联合治疗方法.

    作者:褚长春;仇秀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认识和辨证施治

    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其并发冠心病的几率亦较高.为此,笔者阐述了中医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病名和病因病机的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疾病的分型辨证施治和中药方剂或中成药治疗,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依据.

    作者:宋艳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分析

    目的 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4月-2014年2月收治的GDM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心理状态评分及治疗依从性均无显著差异,治疗后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为GDM患者展开心理护理可有效消除其不良心理,大大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李艳颖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检测尿蛋白对糖尿病肾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对早期糖尿病肾损伤以及肾损伤的程度不同的患者进行尿蛋白检测,有显著的临床意义.方法 该院选取2009年-2013年220例糖尿病患者的尿样,利用免疫散射速率比浊发检测尿IgG、白蛋白(MA)、尿转铁蛋白(TRF)、尿al-微蛋白(al-MG)含量.结果 糖尿病患者IgG、白蛋白(MA)、尿转铁蛋白(TRF)、尿al-微蛋白(al-MG)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与对照相比较有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多数患者尿蛋白定性实验阴性.血清肌酐和尿素含量也多数正常.结论 上述尿中蛋白均属微量,早期检测尿中的微蛋白来判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以及损伤的程度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作者:马丽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和中医治疗优势临床案例分析

    该篇文章作者从辨证论治、中药复方、中药提取物、单味药、中西医结合、作用机制等几个方面综述了糖尿病肾病在近几年来的治疗效果及进展,从多个角度阐述了用中医的方式方法治疗糖尿病得到优势.

    作者:李成洙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及预防措施,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同时对其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维持血糖稳定,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任成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应用多元化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应用多元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资料随机选取201 1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患者156例,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8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采取多元化护理干预,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头晕、疲乏无力、呕吐和偏瘫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焦虑、躯体化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值低于对照组,精神状态分值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偏瘫应用多元化护理干预具有良好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足的临床护理探讨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要做好糖尿病足的预防性护理,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要做好心理护理、患肢及其创面(口)护理和足部护理,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利用家庭、社区等医疗资源,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宇妍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患者门诊包皮环切术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行包皮环切术的护理要点及应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320例糖尿病患者行包皮环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护理要点及应注意问题.结果 320例患者术后血糖控制良好,术后未见感染、出血及阴茎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贯穿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尤其是术前、术中的心理护理及术后健康宣教对减少糖尿病患者包皮环切术手术并发症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裴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合理控制及护理

    目的 讨论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及护理.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60名患者,在围手术期间进行有效护理,尤其针对血糖浓度控制,切口护理及饮食的调节,另外加强心理疏导达到康复目的.结果 该组60名患者通过围手术期强化护理,58名患者康复出院,有2名患者虽然期间发生并发症但经过及时处理也康复出院.结论 采取高效的护理介入可以增加手术成功概率,加速患者康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水平.

    作者:徐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102团医院门诊口服降糖药用药情况分析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糖尿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双重作用下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主要采取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口服药物时患者广泛使用的治疗方式之一,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明显减少各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因此用药情况是否安全、有效、经济极为重要.对该院2013年度门诊口服降糖药用药数量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促进其合理用药.

    作者:李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普罗布考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降压、降糖等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普罗布考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24h尿微量白蛋白(ALB)、血钾及肾功能情况.结果 两分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钾及肾功能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4 h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比较上,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变,研究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临床采用普罗布考配合常规基础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尿微量蛋白的排泄,临床使用较为安全,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夏米西努·吾斯曼;刘新琼;赵雯;叶尔江;汪川;关黎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肾病采用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采用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2年4月收治的80例糖尿病肾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降压、降糖、降脂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疗程结束后对两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指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侯治疗总有效率及西医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大于参考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参芪地黄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促进患者肾功能恢复,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作者:于昌海;吴微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