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糖尿病患者门诊包皮环切术的护理探讨

裴育

关键词:糖尿病, 包皮过长, 包茎, 包皮环切术, 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行包皮环切术的护理要点及应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320例糖尿病患者行包皮环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护理要点及应注意问题.结果 320例患者术后血糖控制良好,术后未见感染、出血及阴茎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贯穿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尤其是术前、术中的心理护理及术后健康宣教对减少糖尿病患者包皮环切术手术并发症有着重要作用.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 将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为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及预防措施,参考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及低血糖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 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同时对其进行必要的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维持血糖稳定,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任成芳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硫辛酸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采用硫辛酸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该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硫辛酸联合苦碟子注射液)与参考组(硫辛酸),各为43例,比较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变化,对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NCV及MNCV相较治疗前均出现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硫辛酸联合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病变有助于维持患者血糖水平,促进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改善.

    作者:李兴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中的具体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接受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130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65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和对照组65例(非糖尿病的急性心肌梗死),分析两组患者在临床中的表现.结果 两组患者在无胸痛、呼吸困难、死亡率等临床症状以及在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室壁瘤等并发症上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无论是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或是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都要摆正位置,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明霞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老年糖尿病病人的健康教育和家庭护理

    对老年糖尿病病人,要做好合理用药、饮食护理运动和休息及良好卫生习惯的健康教育,要教会病人和家属如何观察是否出现并发症、如何进予心理翔理和用药护理,使之掌握有关糖尿病知识,显著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不断提高其生活和生存质量.

    作者:袁红春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中医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59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59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59例,根据中医辩证分型,采用相应的中医治疗方法.结果 治疗效果显效37例(62.71%),有效17例(28.82%),无效5例(8.47%),总有效率91.53%.结论 应用中医治疗妊娠合并糖尿病,疗效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智慧;苏凯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糖合理控制及护理

    目的 讨论乳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及护理.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乳腺癌合并糖尿病的60名患者,在围手术期间进行有效护理,尤其针对血糖浓度控制,切口护理及饮食的调节,另外加强心理疏导达到康复目的.结果 该组60名患者通过围手术期强化护理,58名患者康复出院,有2名患者虽然期间发生并发症但经过及时处理也康复出院.结论 采取高效的护理介入可以增加手术成功概率,加速患者康复程度,提高患者生活水平.

    作者:徐慧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探讨

    妊娠期糖尿病指在妊娠期首次或发生糖代谢异常,发生率逐年提高,该文研究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护理干预措施后对孕期血糖控制和改善产妇妊娠结局的作用,能够大大降低母婴并发症.抽取该院就诊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护理干预后能够把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取得了满意的护理效果.

    作者:闫春花;牟敦周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对糖尿量异常(IGT)或者糖尿病(D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进行探究.方法 将该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接收治疗的24例DM合并冠心病患者(A组)、35例IGT合并冠心病患者(B组)以及65例冠心病患者(C组)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脂代谢紊乱和糖代谢紊乱不同,A组患者的血脂、血糖水平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单支血管病变比例高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2支血管病变比例高于A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如.05).结论 与冠心病患者相比,DM或者IGT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较为复杂和严重.

    作者:谢福林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患者门诊包皮环切术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行包皮环切术的护理要点及应注意事项.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08年3月-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320例糖尿病患者行包皮环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护理要点及应注意问题.结果 320例患者术后血糖控制良好,术后未见感染、出血及阴茎坏死等并发症.结论 贯穿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尤其是术前、术中的心理护理及术后健康宣教对减少糖尿病患者包皮环切术手术并发症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裴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那格列奈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观察

    目的 探讨促胰岛素分泌剂和胰岛素增敏剂对2型糖尿病降糖达标效果.方法 对该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46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病人分为两组治疗观察,根据病人血糖高低的情况,单纯2型糖尿病3 12例使用那格列奈和吡格列酮联合用药治疗,每日三餐前15 min口服那格列奈80 mg~120 mg,联合吡格列酮每日早餐前口服15 mg~30 mg,糖尿病合并症结合病情联合用药,结合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等,每周采血一次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后,调整用药剂量,4周作一总结,并将治疗结果记录在册,进行治疗观察.结果 312例2型糖尿病病人120例病人在用药第一周后就控制在6.8(空腹达标血糖,以下相同)-10.2 mmol/L(餐后达标血糖以下相同),97例病人在用药第2周后控制在达标范围内,19例病人在用药第3周后控制在达标范围内9例病人在用药第4周后才控制在达标范围内,样本试验显效率在78.52%,4周后有67例病人用药控制不理想,血糖仍在9.7~16.3 mmol/L,改为其他方法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症结合病情联合用药,其显效率在70.27%.两组总有效率在75.86%.结论 用那格列奈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较为满意,是治疗2型糖尿病首选的联合治疗方法.

    作者:褚长春;仇秀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探讨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护理

    糖尿病是现代人的一种常见疾病,当前还没有彻底治愈糖尿病的临床方法,只能通过各种手段来对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情况进行控制.而饮食护理是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延缓和防止糖尿病并发症的有效方法,科学的饮食护理能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红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糖尿病患者12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健康教育的方法,从多方面进行健康干预,健康教育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的变化和血糖的控制水平.结果 经过健康教育后,观察组患者在生活方式上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及2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有利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

    作者:徐有俊;王娜娜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展开研究.方法 在该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进行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共计58例.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即治疗组:29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了瑞舒伐他汀及依折麦布药物联合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瑞舒伐他汀及常规治疗的方法.疗程均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肌酐(Scr)、肌酸激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68.96%;治疗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较对照组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酶学及肌酐变化未见明显差异.此外治疗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冠状动脉钙化积分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依折麦布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作用,改善空腹血糖及餐后2h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良好,能够稳定或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出现.

    作者:曹辉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刍议糖尿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目的 为了明确糖尿病人护理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解决对策.方法 根据该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所收治的184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护理中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 糖尿病护理中常见问题包括:护理人员配备不足、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技能高低不齐,患者情绪问题、生活习惯问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内容不理解、不配合,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的沟通问题,等.针对常见问题进行护理措施优化,对比改善前后的护理满意度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 完善院内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机制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素质和护理技能,有效提升糖尿病人的治疗效果.

    作者:韩涛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普罗布考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普罗布考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降压、降糖等综合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普罗布考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24h尿微量白蛋白(ALB)、血钾及肾功能情况.结果 两分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钾及肾功能改变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4 h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比较上,两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变,研究组患者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临床采用普罗布考配合常规基础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尿微量蛋白的排泄,临床使用较为安全,可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夏米西努·吾斯曼;刘新琼;赵雯;叶尔江;汪川;关黎清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临床诊治

    目的 探讨糖尿病与冠心病二者合并的症状.方法 通过临床研究对各种病症进行分析,根据情况合理用药,从计量及用法上进行调节.结果 通过各种降糖的方法有效的控制血糖避免引起心血管病变.结论 要避免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主要控制血压、调脂、抗血小板、预防心室重构等综合治疗.

    作者:臧东升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喉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研究喉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针对喉癌合并糖尿病围手术期间的56名患者,出现的伤口感染及血糖控制两个方面采取积极护理措施及制定计划,预防患者伤口感染并检测其血糖值.结果 该组56名患者中,54名患者恢复良好康复出院,其中2名患者在围手术期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由于处理及时妥当也康复出院.结论 采取合理护理措施是辅助患者早日康复的必要前提,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增加康复几率.

    作者:张明辉;张伟晶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早期肾损伤诊断中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尿糖、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旨在为诊断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52例作为研究组,在选择同期的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对照组,均进行尿糖、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比分析尿糖、尿白蛋白含量差异.结果 研究组患者平均尿糖含量为3.89 mmol/L、平均尿微量白蛋白值为27.15 mg/L,对照组分别为2.01 mmol/L、15.14 mg/L,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尿糖检测阳性率为80.77%,尿微量白蛋白检测阳性率为51.92%,对照组无阳性患者.结论 尿糖、尿白蛋白联合检测对于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诊断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侯云珍;郭升玲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护理效果的观察和分析

    目的 观察和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对70例患者在常规降糖治疗和抗结核化疗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药物治疗护理、心理护理和出院健康教育指导等综合性护理措施.结果 70例患者中,59例治愈,7例好转,4例无效(死亡1例),总有效率为94.28%.结论 在规范抗痨治疗的同时,严格控制血糖在正常范围,并给予患者个体化综合性护理措施,可以达到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作者:康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 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探讨

    截止2010年中国成年2型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4%,成为全球第一大国,糖尿病作为慢性、终身性的身心疾病,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经济、生理、心理负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社会卫生问题.规范化的糖尿病社区管理模式是发现与防治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佳模式.

    作者:邱达泰 刊期: 2014年第08期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糖尿病新世界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