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逸
目的 分析肌电生物反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 选取脑卒中偏瘫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肌电生物反馈,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手功能评分为(97.21±1.50)分、肩部运动功能评分为(90.11±2.01)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观察组关节活动度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治疗后关节活动度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肌电生物反馈后,取得显著效果,能促患者上肢功能较快恢复.
作者:邓秀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探讨急诊预检分诊隐患因素和分析对策.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18年8月收治的急诊科分科患者146例,将1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入院时按照常规预检分诊程序工作,观察组患者则根据患者差异,给予相应的防范对策,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预检分诊准确度.结果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6.85%,对照组为15.0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预检分诊准确度为97.26%,对照组为82.19%,观察组分诊准确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诊预检分诊患者实施相应的防范对策,能够提高患者的分诊准确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徐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实施64层螺旋CT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科室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30例肝癌患者(肝癌组)和30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患者(增生组),所有患者均进行64层螺旋CT检查,分析患者的检查结果 .结果增生组动脉期CNR较肝癌组明显升高,增生组门静脉期CNR较肝癌组明显降低(P<0.05).增生组动脉期及门静脉期LNR、NIC较肝癌组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 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实施64层螺旋CT鉴别诊断效果显著.
作者:李全喜;陈龙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助产士健康教育在初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我院妇产科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初产妇96例,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助产士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初产妇的分娩方式和产程时间.结果 干预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助产士健康教育可提高初产妇自然分娩率,并缩短其产程,临床价值显著,可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张飞飞;陈丽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评价初产妇经阴道分娩实施侧切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分娩的118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化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会阴保护阴道分娩措施,实验组采用会阴侧切分娩方式,比较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第二产程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分娩结束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分别为(178.4±15.3)mL和(176.2±15.1)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第二产程时间为(47.2±9.8)min,实验组第二产程时间为(47.8±10.2)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会阴裂伤发生率方面,对照组(5.1%)与实验组相近(6.8%),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3.4%、5.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保护分娩能避免手术后的诸多并发症和后遗症,且产妇恢复时间更快,更具有在临床应用的价值.
作者:邱玲玲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对心电图诊断高钾血症的价值进行探究.方法 以2015年9月-2017年9月期间就诊于我院的5例疑似高钾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结果 根据5例疑似高钾血症患者的心电图检查结果发现,4例患者被确诊为高钾血症,1例与血清钾测定结果不相符.结论 使用心电图对高钾血症进行诊断,能够获得有效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心电图改变的程度会伴随血清钾水平的提高而加重,使临床确诊率明显优化,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作者:赵锦秀;苟生玲;陈晓英;赵顺英;程启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患儿甲状腺激素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42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57例新生儿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别作为呼吸窘迫组、肺炎组;另选同期的6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分析法检测患儿血清的甲状腺激素,包括总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游离总三碘甲状腺素原氨酸(FT3)、游离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 呼吸窘迫组患儿血清的T3、T4、FT3、FT4、T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肺炎组患儿血清的T3、T4、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T3、TS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患儿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与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及时检测患儿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评估病情、指导治疗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严顺添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及治疗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比较其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的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心衰、高血压、低血压、高血钾、低血糖、失衡综合征)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可显著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丘柳玉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对慢性鼻窦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后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山市广济医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86例慢性鼻窦炎行FESS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FESS术后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FESS术后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对两组疗效及炎性因子水平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明显较对照组81.40%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功能性鼻内镜术后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氨溴索雾化吸入效果满意,也能有效控制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陈群山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计数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的指导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11,000例为研究组,纳入同期前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体检者4,5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入选者均接受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hs-CRP检测,统计并对比两组hs-CRP水平和白细胞总数以及hs-CRP、白细胞计数两指标单检和联检阳性检出率,分析hs-CRP和白细胞计数联检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观察组hs-CRP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计数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s-CRP和白细胞计数联检阳性率为98.21%,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单检的89.29%以及hs-CRP单检的82.14%(P<0.05).结论 hs-CRP和白细胞计数灵敏度和特异性较佳,联合检测二者能够提高细菌性感染性疾病阳性检出率,大限度地降低漏诊、误诊风险,其诊断辅助价值极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祝少凤;梁桂兰;欧阳慧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控制现状.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参照组患者不实施自我管理行为.观察组患者实施自我管理行为.结果 自我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监测血糖、预防高低血糖方面,观察组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对患者FPG、2hPG以及HbA1c指标进行分析,患者自身控制是否良好与HbA1c指标有着密切关联.两组患者在自我管理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遵医嘱按时服用药物,但是在饮食方面、运动能力方面没有进行控制,从而导致血糖不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较低,对血糖控制情况不是很理想,可通过医护人员的健康教育、社区人员的宣传、家属督促等方面,让其纠正错误饮食习惯,适当开展运动,从而达到稳控血糖的目的.
作者:张家文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认知康复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对其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1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认知康复护理,比较两组认知功能.结果 观察组MMSE评分及WCST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认知康复护理可改善其认知功能,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梁宝珍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究和分析心电图检查在心房纤颤临床诊断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于2016年8月-2018年8月期间的157例心房纤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57例心房纤颤患者的心电图检查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这157例心房纤颤患者中,心电图检查的确诊符合率为98.09%,其中持续性房颤的确诊符合率为97.73%,阵发性房颤的确诊符合率为97.83%,永久性房颤的确诊符合率为95.65%;本次心电图检查心房纤颤的确诊符合率与患者的临床病理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用心电图检查进行心房纤颤的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心房纤颤确诊率,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蔡盛;马艳凌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集束化管理在预防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患儿非计划拔管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新生儿患儿2,237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1月-2017年12月,将其设为观察组,接受集束化管理;选取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新生儿患儿2,037例,选取时间为2012年1月-2014年12月,将其设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胃管插管、气管插管、PICC、尿管插管的非计划拔管率,与对照组患儿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重症监护室内的新生儿实施集束化管理护理,可以有效减少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葵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内进行治疗的乳腺增生患者112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每组患者均为56例.对常规护理组患者施以常规的护理手段,而对综合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变化.结果 从SAS焦虑自评分来看,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在护理前的评分分别为(57.19±4.92)分和(57.24±4.86)分,护理后的评分为(47.19±3.94)分和(35.28±3.28)分,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存在差异(P<0.05);从SDS抑郁自评分来看,常规护理组和综合护理组护理前的评分分别为(56.23±5.04)分和(56.19±4.96)分,护理后的评分为(46.92±3.86)分和(34.19±3.09)分,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存在差异(P<0.05).结论 对乳腺增生患者而言,相比较实行常规的护理手段而言,在常规护理手段基础上加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焦虑和抑郁情况,有利于患者配合和积极地进行治疗.
作者:徐国磊;王艳丽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LK程式按摩在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进行分娩的产妇94例,选取时间为2017年3月-2018年3月,随机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体位待产,观察组产妇接受LK程式按摩进行待产,观察两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总产程时间为(8.09±0.81)h、剖宫产率为4.26%、阴道分娩率为95.74%,与对照组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产妇在待产时,对其实施LK程式按摩,可以有效减轻产妇的疼痛感,并大幅缩短产妇的产程,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庄小华;蔡凤甜;陈润和;黄洁梅;朱珊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探讨案例教学法在肿瘤放疗专科护生带教中所具有的应用效果和教学效果.方法 纳入2016年-2017年于本院实习的38名专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9名,其中对照组专科护生接受传统护理带教教学法,研究组专科护生接受案例教学法护理带教,并对两组专科护生的终考核成绩和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级结果 进行对比.结果接受案例教学法护理带教的研究组专科护生的终考核成绩明显高于接受传统护理带教的对照组专科护生(P<0.05),且对各项教学工作具有更高的评价(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在肿瘤放疗专科护生带教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护生理论和技能知识水平,并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黄秀兰;邱圣红;周晓春;易梦婷;陈爱丽;魏球娣;梁志娴;李清娟;夏圆圆;何季颖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分析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90例进行研究,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治疗)和观察组(复方丹参滴丸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每组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脂水平指标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脂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冠心病患者临床中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能够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也能降低血脂水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莫玉芳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干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CVA)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基础治疗均给予口服顺尔宁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普通的穴位贴敷治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进行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效果.结果 两组患儿在临床效果的对比中,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0%)优于对照组(85.00%)(P<0.05),两组患儿在不良反应的对比中,均未出现呼吸、心率、睡眠等不良反应.结论 中医贴敷方法能够充分展示中医治疗的特色,且简单易行,无任何毒副作用,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治疗方式.
作者:巫美连;巫燕华 刊期: 2018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秦氏头皮针结合秦氏调气扶阳腹针与传统经穴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差异.方法 60例患者均为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康科门诊女性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设计,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秦氏整体针法治疗,对照组予传统黄褐斑针刺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两组患者每周治疗3次,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皮损面积、颜色评分、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血清雌二醇(E2)水平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的皮损面积、颜色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LH)、血清雌二醇(E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基本治愈12例,显效11例,好转5例,无效2例;对照组基本治愈6例,显效8例,好转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方面治疗组(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70.00%)(P<0.05).结论 秦氏整体针法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秦敏;傅雨薇;曾科学 刊期: 2018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