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仓霞;张守信;肖文;薛海龙;贾秀丽;陈晓慧;朱乐湖;豆金芳
我国已进入了老年社会,据有关资料报道约80%的老年人有一种以上的慢性病,有45%左右的老年人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使其用药种类多,药物治疗时间长.
作者:刘士敏;费秋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低血糖是老年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较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之一,随着老年糖尿病患病率的上升,口服降糖药物和胰岛素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广泛应用,老年低血糖症也有所增加[1].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治疗老年人糖尿病低血糖反应68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华;戴洪峰;王端;董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老年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引起了社会对老年人口健康问题的关注.2000年以前对老年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方面,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较少,2000年后有关老年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这说明老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重视,是非常好的事情,有利于老年人健康的走完人生的后阶段.
作者:廖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中的血清水平,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随机选取60例冠心病患者,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并以3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各组血清中hs-CRP的浓度,并分析治疗前后hs-CRP水平的差异.结果 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hs-CR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hs-CRP浓度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各组的hs-CRP水平在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s-CRP不仅参与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且其血清浓度越高,临床情况越重,预后越差,心脏事件发生率越高.检测hs-CRP对冠心痛的辅助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容建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加之医源性及外界环境因素影响,医院感染日趋增高,已成为恶性肿瘤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之一,因此,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因素及对策,对延长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及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雪珍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分析262例社区中老年患者视力减退的原因,探讨其临床特点,为改善中老年视觉质量提供指导.方法 收集本科2005年元月至2007年6月因视力减退而就诊的262例中老年患者,通过询问病史、生活习惯、作远、近视力、裂隙灯、眼压、眼底及检影验光检查后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62例患者中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为屈光不正和白内障,其次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黄斑变性、视网膜病变等.结论 通过规范的验光配镜及白内障手术治疗,大多数患者可明显提高视力,或达到正常视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黄鹂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高血压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病,其发病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而逐年上升,已成为21世纪护理的主要对象[1].年龄≥60岁,收缩压(SBP)≥140mmHg或舒张压(DBP)≥90mmHg者,称之为老年人高血压.老年人高血压的患病率较高,65岁以上老年人有2/3患高血压,55岁正常者中有90%会发展为高血压[2].在干部保健门诊工作中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易反复出现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情况.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在预防和促进康复方面的效果众所周知.
作者:叶春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2008年3月,健康体检中发现一家族父女3人心电图同时出现窦性心动过缓伴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73岁,退休干部,静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平均P-P间期1.17s,心率51次/分,平均P-R间期0.28s,QRS波群形态、方向基本正常,S-T段无明显偏移,T波形态、方向基本正常.平时无明显不适感,目前生活自理.例2:女,48岁,机关干部,静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平均P-P间期1.15s,心率52次份,平均P-R间期0.26s,QRS波群形态、方向基本正常,S-T段无明显偏移,T波形态、方向基本正常.平时无明显不适感.
作者:刘定彬;张红亮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调查老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脂类指标表现.方法 38例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视网膜病变(DR)患者接受了血脂检测,并与56例无DR的同龄、同病患者比较.结果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DR患者的血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血清脂蛋白a、载脂蛋白AI和载脂蛋白B浓度均明显高于无DR老年糖尿病组,而前者中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则明显低于后者(P<0.05,P<0.01).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各项血清脂类指标异常是发生DR的危险因素.
作者:赵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对病理证实的4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多西他赛75mg/m2静滴,第1天给药,顺铂30mg/m2第(1~3)天给药,21天为一个周期,每例患者至少接受2个周期化疗.结果 全组46例中获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21例,稳定17例,进展8例,总有效率45.7%,临床常见的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Ⅲ~Ⅳ度白细胞减少21.7%,恶心呕吐23.9%.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有效率高,耐受性好的治疗方案.
作者:邓坤;贾艳姝;葛雪梅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低频凸阵探头与高频线阵探头在诊断急性阑尾炎中的比较和联合应用.方法 用3.5MHz凸阵探头和10MHz线阵探头对126例疑似阑尾炎者进行检查,将结果与手术病理对照.结果 高频探头检出急性单纯性、急性化脓性、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粪石、大网膜移位征分别为29例、53例、24例、9例、61例、33例;低频探头分别检出22例、48例、21例、8例、45例、48例.结论 在急性阑尾炎中,凸阵探头和线阵探头各有所长,联合应用能提高诊断率.
作者:景红霞;许涛;白姣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两种清洁灌肠在痔疮患者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0例痔疮需行肠道准备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肥皂水术前1.5h清洁灌肠,观察组采用生理盐水术前(3~4)h清洁灌肠.结果 两组患者在术中有残留液例数、术中流黏液、术后24h内排便例数、刺激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术前(3~4)h生理盐水清洁灌肠,较肥皂水清洁灌肠既能明显减少术中直肠残留液、术中流黏液及术后24h内排便、刺激性又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王传英;郑珊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本研究的目的 是评估肾功不全对心肌梗死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2001年3月至2005年12月连续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接受急诊PCI的患者,年龄(60~76)岁,共计1200人.对患者进行临床参数的统计,对照慢性肾病组和造影剂对比肾病组与正常人的差异.以常用的血清肌酐作为肾功不全和对比剂肾病的评价指标.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IRF患者胸痛时间较长,具有较高的Killip分级,较多表现为心源性休克,较低的EF值,较多的死亡率,将CKD与CIN进行亚组分析,同样与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肾功能不全增加了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后患者的远期死亡率.
作者:孙玲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老年人口中,心脑血管、精神、神经、血液、代谢、泌尿系统等慢性病的患病率达70%以上.住院老年患者中同时伴发三、四种疾病者占50%以上[1].老年患者生理和病理改变[2],导致药代动力学和药物敏感性的改变,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增加毒副作用,多种药物同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增加了老年患者用药的复杂性.老年患者普遍存在用药依从性差的问题[3],而用药依从性的改变,往往造成药物不良反应增加,药物疗效降低,甚至造成患者病情加重,导致医疗资源的浪费、医疗支出的增加.
作者:刘媚丽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总结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效果与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27例急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胆囊结石或胆囊患内样病变患者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病例资料.结果 采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均应用逆行切除,成功121例(95.28%),6例因其他原因延长切口(2~8)cm,手术平均时问平均63min,切口平均长度4.6cm,无胆渭、感染、胆管或其他组织损伤.结论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严格掌握适应证,有助于降低胆管损伤,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月宁 刊期: 2009年第03期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临床表现为肾功能在数天或数周内的迅速恶化、体内代谢产物潴留、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超过正常参考值的50%或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基础上又下降15%以上,以及由此引起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临床综合症.在医院内由于感染、创作、休克等因素导致的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Hospital-acquired ARF,HA-ARF)更可带来严重的后果.
作者:阳慧林;韦志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陈福如教授是广东省名中医,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脾胃病学说、老年医学的临床研究,重视对临床疗效的总结,对治疗消化系统疾病、老年病及内科疑难病证等经验丰富,疗效显著.笔者跟师陈福如先生抄方、诊病学习以来,在脉诊及辩证方面小有心得,现将跟师期间所记录的诊病资料整理,将其治疗内科杂病的经验拾零,以飨同道.
作者:宋杰;陈福如 刊期: 2009年第03期
1.病历摘要患者,女,69岁.主诉:发现左侧乳房肿块1个月.现病史:1个月前发现左侧乳房肿块、质硬、偶有痛感,肿块逐渐增大.双侧钼靶示:左乳癌.既往史等无特殊记载.体检:左乳房外象限可触及约3.0×2.0cm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移动变差,无压痛.B超:多发性胆囊结石.初步诊断:左侧乳腺癌.
作者:刘反修;张立;王海飞 刊期: 2009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靶基因CK19 mRNA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以及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66例胃癌患者外周血的CK19 mRNA.10例正常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为阴性对照;10例胃癌肿瘤组织为阳性对照.结果 66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阳性率为59.09%(39/66),并与胃癌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P<0.05).而健康成人外周血则呈现阴性.结论 应用础RT-PCR方法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K19 mRNA具有较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望成为判断胃癌患者转移和复发以及疗效评估的一种肿瘤标志物.
作者:胡俊;申龙树 刊期: 2009年第03期
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许多常见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被逐渐消灭和控制,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老年疾病的发生率和诊断率不断升高,老年医学已成为医学科学中的重要课题.糖尿病是医疗实践中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体内慢性葡萄糖平衡紊乱引起的并发症是发病和丧失劳动力的主要原因.从国内不同医疗机构的统计数据分析:糖尿病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明显增多,尤其是50岁以上不论男女性的糖尿病患病率急速上升,因此糖尿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作者:李德伦 刊期: 2009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