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高龄急性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凌宝存;徐其佐;王乃金;应浩杰

关键词:超高龄, 腹膜炎, 诊断, 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80岁以上超高龄包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收集近十年来35例80岁以上超高龄急性膜炎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加顾性分析.结果 80岁以上超高龄急性腹膜炎的原发病以胆石症为多(占54.3%),次之是上消化道穿孔(占25.7%).伴有并存病多;伴有一种并存病(占22.9%),二种并存病(占46.8%),三种以上产存病(占37.1%).全组手术死亡2例(占5.7%).结论 80岁以上超高龄急性腹膜炎的特点是病理改变重且快,临床征象轻,容易发展成感染中毒性休克,宜作简单的检查诊断,尽早手术检查.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男性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经典的骨质疏松定义是:骨矿含量减少,伴骨微结构受到破坏,其结果是骨脆性增加和容易发生骨折.上述4个条件中,仅仅骨矿含量是无损伤检查而在临床应有.

    作者:金世鑫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老年SARS的临床和胸部X线表现

    今年,中国广东省部分地区出现了一种不寻常的传染病--非典型肺炎(atypicalpneumonia,AP),世界卫生组织(WHO)称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1-6].我院是深圳市唯一一家被指定收治SARS的定点医院.现对2003年2月9日~5月20日,住院的3例老年人SARS的临床与胸部X线表现以及实验室资料进行总结.

    作者:陆普选;杨桂林;周伯平;胡毅文;杨大国;骆子义;杨根东;陈心春;袁本通;王召钦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阿托伐他汀钙辅助治疗老年高血压50例疗效观察

    阿托伐他汀钙是3-羟左-3-甲基-戊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良好的调脂作用.作者应用阿托伐他汀钙配合依那普利、倍他乐克治疗高血压病5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敏;曹俊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麻子仁丸治疗抗精神病药物致便秘261例疗效观察

    目的筛选出一种能有效防治抗精神病药物所引起的药源性便秘的药物.方法将近2年来住院的261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随机分为A、B、C、D组(前3组为用药组,第4组为对照组),分别口服麻子仁丸、温盐水、番泻叶合剂与对照组逐个进行对比观察,并进行x2检验.结果前3组对药源性便秘均有治疗作用.但从治疗效果、患者接受程度及副作用大小三方面比较,麻子仁丸优于温盐水及番泻叶合剂,有既治标又治本作用.结论麻子仁丸能有效防治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药源性便秘.

    作者:李成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黄芩汤有效成分配方抗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以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以结肠粘膜慢性炎症和溃疡形成为病理特点的一种消化道疾病.由于本病治愈难度大,且常易复发,并与结肠癌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系,因此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目前,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和皮质类固醇类药物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药物,但存在停药后易复发,长期用药副反应多,部分顽固性病例疗效并不理想等缺点.中药在我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方面有显著优势,具有较突出的开发研究价值.

    作者:王洪蓓;丁晓刚;傅延龄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脑血栓的冬季预防与食疗

    1.运动锻炼: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简单运动有益于健康低.2.合理起居,劳逸适度,不吸烟.3.情志舒畅,乐观开朗,善于自我调节.4.积极治疗与脑血管病有关的疾病.如:积极治疗高血压;控制并减少暂短性脑缺血;重视中风的先兆症状;积极治疗可能引起中风的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脂血症、肥胖病、冠心病、糖尿病等.如据统计,约90%以上的中风患者患有高血压,50%的患有糖尿病等,因此,要科学合理地用一些药,作好保健.

    作者:刘占文;罗富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高龄急性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超高龄包性腹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收集近十年来35例80岁以上超高龄急性膜炎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加顾性分析.结果 80岁以上超高龄急性腹膜炎的原发病以胆石症为多(占54.3%),次之是上消化道穿孔(占25.7%).伴有并存病多;伴有一种并存病(占22.9%),二种并存病(占46.8%),三种以上产存病(占37.1%).全组手术死亡2例(占5.7%).结论 80岁以上超高龄急性腹膜炎的特点是病理改变重且快,临床征象轻,容易发展成感染中毒性休克,宜作简单的检查诊断,尽早手术检查.

    作者:凌宝存;徐其佐;王乃金;应浩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中性内肽酶在神经疾病中的病理生理作用

    中性内肽酶(neural endopeptase,NEP)是一种含锌、含糖,分布普遍、底物广泛的金属蛋白酶,主要功能是水解肽链氨基端疏水氨基酸残基,作为突触酶或内肽酶降解灭活脑啡肽等肽类神经递质和心钠素等肽类激素[1].近年来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对NEP在神经疾病中的病理生理作用取得了重要的研究进展[2].

    作者:蔡大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4例老年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与治疗

    目的了解老年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即非典型肺炎)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探索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2003年4月至5月我院SARS病房收治的24例老年SARS患者的临床特点、发展规律以及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6例老年合并基础疾病的重症SARS患者死亡,18例患者病情逐渐缓解好转后出院.结论高龄老年合并基础疾病的SARS患者,其病情严重,临床进展快,死亡率高,患者应在出现发热症状后及早诊断和治疗,并高度注意出现合并症.

    作者:吴赤红;徐小元;霍娜;陆海英;于岩岩;王贵强;万华;王广发;聂力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老年人脑腔隙梗死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腔隙梗死(腔梗)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对354例受试者行空腹血糖(FPG)、甘油三脂(TH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采用放免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评估机体胰岛素抵抗(HOMA-IR),并计算其体重指数(BMI).将腔梗组按无、有高血压及高TG/低HDL分为Ⅰ、Ⅱ两组.结果腔梗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G,TC、LDL、FPG、FIN、HOMA-IR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在校正年龄、性别、BMI后老年人腔梗仍有显著的IR,且不受高血压和高TG的影响.结论老年人腔梗较健康老人有明显的IR.高TG、高LDL、IR是影响老年人腔梗的可能是独立的危险因素,老年人腔梗与IR关系密切,呈正相关.

    作者:余玲玲;陈治卿;陈健;周乃珍;卓越;李永忠;梁立新;林伯庚;林纯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的护理

    手术后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对于施行人工全髋置换术的老年人,手术后的疼痛刺激还可诱发高血压、心律不齐等病症,由于害怕疼痛而不敢活动,影响了术后功能恢复.传统的止痛方法是采用间断肌肉注射止痛药进行止痛,由于唯恐止痛药物过量或成瘾,以及间断注射药物本身的弊病,临床上70%的患者存在着程度不同的镇痛不全[1].我科自2000年1月~2002年12月对25例人工全髋置换术后患者应用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简称PCA)止痛,效果满意,现就其护理措施进行探讨:

    作者:李小娥;陆艳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脉络通胶囊治疗脑梗死43例临床观察

    脉络通胶囊是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以中医传统理论为依据,总结出的治疗脑血管病的中药复方制剂.我们采用该药治疗脑梗死患者43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振亮;王现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干部体检的回顾性调查分析

    干部体检是干部保健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对每一位保健干部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检查,更有助于全面了解保健对象群体的健康状况,为更好的搞好干部保健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我们对我院干部体检的结果进行了分析,以期了解保健对象的健康特点,为进一步搞好干部保健工作提供参考.

    作者:李沪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调气养血通络方延缓衰老的实验研究

    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多因素的结果.在现代医学关于衰老的各种学说中,衰老的自由基学说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从抗氧化角度探讨延缓衰老机制,研究延缓衰老药物已成为抗衰老领域较为普遍的研究思路.在早期复方抗衰老中药的研究中,多数以补肾为主,或脾肾双补,而单纯健脾益气者较少;近年来,很多研究者认为血瘀在衰老进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继进行了许多补肾健脾活血、通补、益气活血延缓衰老的研究[1~4].但关于通络益气养血兼固脾肾的治法尚未见报道.

    作者:张海滨;姜良铎;朱陵群;张庆昌;李怡良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开展社区老年人主动养生法的探讨

    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老年人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研究表明,离退休、丧偶、经济问题、本人病伤等生活应激事件对老年人的负性情绪呈显著负相关,尤其是离退休对老年人的影响严重[1].为此,在提供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同时,老年人的心理卫生不可忽略[2].1998年7月~1999年10月笔者通过居委会在小区内开展主动养生法,调整老年人不同程度心理疾病,利用知识讲座、宣传栏、问卷、定期回访指导等形式,进行为期2个月的观察比较,前后4次共有108名老年人参加,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

    作者:邵金凤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老年房颤与脑梗死的相关性及防治进展

    心房纤维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1909年由英国Thomas Lewis医师首次应用心电图机描记并命名.40年代研究者发现其发病机理,50年代在洋地黄基础上应用奎尼丁转复律,60年代应用电击复律,80年代用于治疗Af的药物明显增多,90年代强调了抗凝治疗,又试探消融、手术和起搏治疗试图根治Af.

    作者:陆惠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加强对老年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随着我国人均寿命的延长,老龄人口不断增加,老年性疾病的发生也逐年增加.老年人贫血作为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亦有增长趋势.据国内文献报道,老年性贫血发病率[1]为7%~28%,其中营养不良引起的贫血为44%,肿瘤性贫血为14%,肾性贫血为9.3%,感染性贫血为8.6%,再障为0.2%[3].

    作者:孙伟正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调查分析

    老年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是当前医院感染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了解我院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病情况,笔者对1999年~2001年医院65岁以上老年患者出院病历2256例时行了回顾性调查分析.

    作者:郭珊;王景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临床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临床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方法将进入本观察的51例患者,溶栓治疗后,按有无Q波形成,分为Q波组和非Q波组,全部患者入住CCU,并在入院即刻、入院后8、16、24、48、72h分别进行血清心肌酶学检查.对其中34例患者在心梗后1w、6w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测定左室质量指数.结果 Q波组血清CPK峰值(1347.58±220.33)Ⅲ,左室质量指数在心梗后1周和6周分别为(234.82±92.36)g·m-2,(271.52±93.12)g·m-2,均明显高于非Q波组,随访半年表明新近出现心衰概率亦明显高于非Q波组.结论溶栓后的有Q波出现,血清CPK峰值高于500IU,左室质量指数>220g·m-2,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危险因素.

    作者:龚仁珍;周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2119例老年人住院死亡原因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保健事业的普及,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老年人已占全国人口10%以上.老年人的健康日益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分析我院1993年1月至2002年12月老年人死亡原因、死因顺位的构成,以提高对疾病的预防和早期治疗.

    作者:胡小玲;辛沈;刘玉辉;王雷;于伟;刘艳霞;贺顺川;侯公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