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应用的几个问题

张梅;邓尚平

关键词:糖尿病, 2型, 胰岛素, β细胞功能
摘要:2型糖尿病(T2DM)是β细胞功能进行性受损的疾病.在T2DM自然病程的早期部分病人因高血糖毒性已有β细胞功能降低.T2DM高危人群在从糖耐量正常发展为糖尿病的过程中,Ins作用和Ins分泌已出现异常.
中国糖尿病杂志相关文献
  • 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因子分析

    目的分析代谢综合征(MS)各组分的聚集特征.方法研究对象483人,无已知糖尿病(DM)史,通过葡萄糖耐量试验查出DM患者203例,对其胰岛素、血糖、血脂、血压、体质指数等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结果因子分析显示肥胖、胰岛素抵抗(IR)、高血糖、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脂异常(高甘油三酯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血压等5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2.24%,肥胖因子的方差贡献率高,为29.75%,肥胖因子与血脂异常因子通过C反应蛋白联结,血脂异常因子与胰岛素抵抗、高血糖因子联结,高血压及TC、LDL-C独立于其他因子存在.结论肥胖是MS重要的因子,MS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不能单独用IR解释,可能是肥胖、IR、炎症反应等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周翔海;宋秀霞;纪立农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控制高甘油三酯血症对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影响的五年前瞻性研究

    目的探讨控制高甘油三酯(TG)血症对胰岛素抵抗(IR)和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86例高TG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T组)和非治疗组(N组),在饮食控制的同时,T组给予非诺贝特0.3 g/日一次顿服,定期复查血脂,N组仅饮食控制.两组高TG血症者均连续追踪观察5年.结果(1)N组血糖、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随血TG水平上升而上升,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随血TG水平上升而下降(P<0.05~0.01).(2)T组血糖水平与治疗前无显著变化(P>0.05),但胰岛素水平、HOMA-IR和ISI分别低于和高于治疗前(P均<0.05).(3)N组5年期间糖代谢异常患病率为9.52%,发生率为7.14%;T组未发现糖代谢异常新增病例.N组糖代谢异常患病率与T组、正常对照组(C组)相比较,相对危险度(RR)分别为4.19和2.86.(4)血TG水平与HOMA-IR正相关(P<0.01),与ISI负相关(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TG与HOMA-IR独立相关(P<0.05).结论控制高TG血症能够减轻IR,使糖代谢异常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降低.

    作者:周鹏;朱大龙;叶尔肯;陈南衡;西琳;张燕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足底压力缓解与糖尿病足溃疡的防治

    糖尿病足溃疡是糖尿病患者下肢截肢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患者中约有15%~20%将在其病程中发生足溃疡或坏疽[1].

    作者:王爱红;许樟荣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脂联素对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的影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HUVES)研究显示,TNF-α作用于HUVES 6 h后MCP-1表达量升高,预先用TNF-α抑制剂PDTC处理,或用脂联素处理,则TNF-α刺激HUVES后,MCP-1表达量均明显降低.提示,脂联素抑制MCP-1表达,乃通过TNF-α中介.

    作者:刘金波;邓华聪;葛倩;于冬青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患者CD4+CD25+T细胞亚群的变化

    目的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外周血免疫调节性CD4+CD25+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以流式细胞仪检测32例LADA、16例T1DM、25例T2DM及27例正常对照外周血CD4+CD25+、CD3+CD 8+T细胞. 结果①LADA组外周血CD4+CD 25+T细胞低于而CD3+CD 8+T细胞高于T1DM组、T2DM组和正常对照组;②LADA患者CD3+CD8+T细胞比例与起病年龄、FC-P、2 hC-P呈负相关. 结论LADA患者免疫调节性CD4+CD25+T细胞减少,不能有效维持对胰岛自身抗原的耐受;细胞毒性CD3+CD8+T细胞增多从而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何凌;周智广;罗建华;杨琳;陈小燕;王建平;李莉蓉;邓志明;苏恒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动脉硬化下肢血管造影特点比较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造影比较,明确糖尿病性和非糖尿病性下肢动脉硬化的差异,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对非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患者49例,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患者76例的造影结果进行了分析.以造影显示的动脉管腔狭窄≥20%为阳性标准,分析以上两种疾病时膝以下血管的狭窄率,并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非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患者下肢(小腿)动脉累及率为42.5%,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患者下肢(小腿)动脉累及率为52.0%(X2=5.66,P<0.05).非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患者双下肢膝下各血管受累几率相近(X2<0.35,P>0.05).糖尿病性动脉硬化患者双下肢同名动脉受累几率相近(X2<3.20,P>0.05),胫前动脉狭窄率为64.5%(X2<0.80,P>0.05);胫后动脉狭窄率为59.9%(X2<0.80,P>0.05),腓动脉狭窄率为31.6%(X2>12.56,P<0.05).结论下肢非糖尿病性动脉硬化和糖尿病性动脉硬化均为双侧对称性发病,后者更易侵犯膝以下小动脉.而糖尿病性动脉硬化较少累及双侧腓动脉,这为膝以下小动脉搭桥治疗糖尿病足提供了良好的流出道.

    作者:齐立行;谷涌泉;俞恒锡;李学峰;崔世军;郭连瑞;李建新;张建;汪忠镐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断层游离皮片植皮术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对断层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进行应用研究.方法糖尿病合并足溃疡患者,经全身抗炎、降糖治疗及创面处理,溃疡创面为肉芽覆盖时,即实施植皮术.结果30例植皮术均获成功,术后平均住院14±5天.结论自体断层游离皮片植皮术应用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可减少截肢,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柳亢宗;周秀珍;刘群;罗曼;朱丽华;蔡景英;吴军;林梅;方向明;胡继军;周和平;刘杰峰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与HLA-DQ、DR基因的关联性

    探讨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与HLA-DQ、DR基因的关联性. 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检测60例正常人、41例1型糖尿病人(TlDM)和39例LADA患者的HLA-DR、DQ基因频率. 结果HLA-DR3、DR4、HLA-DQA1*0301、HLA-DQB1*0201与TlDM的易感性相关;HLA-DR15、HLA-DQB1*0601与T1DM的保护性相关.HLA-DR4、HLA-DQA1*0301、HLA-DQB1*0201与LADA的易感性相关,HLA-DQB1*0601的基因频率在LADA组中显著高于TlDM组(P<0.05). 结论不同的遗传背景可能是影响LADA和TlDM起病方式及病情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李强;潘红艳;陈莉丽;乔虹;孙玉倩;梁玮;张巾超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不同饲料配方及喂饲方法制备不同胰岛素敏感性大鼠模型的研究

    目的使用不同饲料配方及喂饲方法制备具有不同胰岛素敏感性(IS)的大鼠模型方法1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对照组、肥胖组、限食组),使用两种饲料(基础与高脂高能)及两种喂饲方式(自由与限食)喂饲6个月.各组大鼠在喂饲至2个月、4个月、6个月时采用正常血糖、高血浆胰岛素钳夹技术检测IS并进行口服糖耐量试验;同时检测大鼠体重、内脏体脂重量及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水平.结果在此喂饲条件下,各组大鼠IS由高到低依次为:限食组>对照组>肥胖组.肥胖组大鼠喂饲2个月时就已出现IS明显减退(55%)和糖耐量受损,并随喂饲时间延长而加重;对照组大鼠喂饲2个月、4个月时IS与糖耐量结果正常,6个月时糖耐量与IS有所减退;限食组大鼠始终保持胰岛素高敏状态,实验结束时,该组大鼠IS分别为对照组和肥胖组的5倍与10倍.三组大鼠的体重、体内脂肪含量及血浆胰岛素水平均有相应的变化.结论本实验采用的不同饲料及喂饲方式可以成功地制备稳定可靠的、具有不同IS的大鼠模型.

    作者:宫环;张铁梅;李怡;吴小萌;韩怡文;韩彩和;张恩毅;张延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线粒体基因ND1 3316 G→A突变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

    256例2型糖尿病和140例健康对照者研究显示,线粒体基因ND13316 G→A突变在中国北部2型糖尿病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3.52%,突变对T2DM的发生有一定风险性,但不是主要的易感基因.

    作者:张秀英;张胜兰;克丙申;姜兆顺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不同血糖水平人群内皮素、C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内皮素、C反应蛋白和胰岛素抵抗水平,2型糖尿病组(n=50)和糖耐量受损组(n=50)均高于正常糖耐量组(n=50).C-RP和BMI是胰岛素抵抗的独立危险因子.

    作者:许爱梅;董砚虎;庄向华;王娜;戚丽;周建博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应用的几个问题

    2型糖尿病(T2DM)是β细胞功能进行性受损的疾病.在T2DM自然病程的早期部分病人因高血糖毒性已有β细胞功能降低.T2DM高危人群在从糖耐量正常发展为糖尿病的过程中,Ins作用和Ins分泌已出现异常.

    作者:张梅;邓尚平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超声检查及相关因素研究

    240例2型糖尿病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显示,78%病例患下肢血管病.病变相关于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异常,血纤维蛋白原和尿蛋白.

    作者:谭擎缨;王静;阮芸;余秀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线粒体与糖尿病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正常的线粒体功能对于胰岛素分泌甚为重要,1999年WHO将线粒体糖尿病归类为一种特殊类型糖尿病.然而,线粒体在糖尿病病因中所处地位以及其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就线粒体在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王遂军;吴松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胰升糖素样肽1拟似物对OLETF大鼠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和安慰剂治疗及同系非糖尿病LETO大鼠比较,胰升糖素样肽1拟似物exendin-4能降低天然2型糖尿病模型OLETF大鼠的食量和体重,改善β细胞功能和葡萄糖负荷能力,恢复早期时相胰岛素分泌.

    作者:朱敏;史虹莉;刘瑜;方京冲;丁一蕾;周少玲;鹿斌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2005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学术年会新亮点

    代谢综合征几乎成了近每年一度的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学术年会的主题之一,2005也不例外.下面谈谈关于今年ADA会上的新亮点-肥胖与胰岛素抵抗.

    作者:李秀钧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醛糖还原酶基因内含子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

    209例2型糖尿病人和84名健康对照者的醛糖还原酶基因第8内含子第95位点A→C多态性研究发现:基因型AA的频度,糖尿病肾病患者是7%,明显高于非肾病组(1%)和健康对照组(1%).这提示,该酶第8内含子基因型AA可能是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子.

    作者:张亚文;于德民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P选择素在糖尿病肾病中的意义

    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的研究显示,P选择素及其mRNA水平,T2DM患者高于正常人,糖尿病伴肾病患者高于无肾病患者.

    作者:王锋;汪年松;唐令诠;喻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糖尿病仓鼠心肌糜蛋白酶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表达的变化

    目的观察糖尿病仓鼠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TⅡ)含量,糜蛋白酶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表达变化,探讨糜蛋白酶和ACE在糖尿病心肌病变发生中的作用. 方法测定正常对照(NC)组(n=10)和糖尿病(DM)组(n=10)仓鼠血浆和心肌ATⅡ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糜蛋白酶和ACE基因表达;观察心肌Ⅰ、Ⅲ型胶原含量变化;测定血糖、糖化血清蛋白、血脂和胰岛素水平. 结果与NC组相比,DM组仓鼠心肌Ⅰ、Ⅲ型胶原表达量分别为NC组的2.71和1.68倍,且Ⅰ/Ⅲ型胶原比值明显升高;心肌局部ATⅡ含量显著升高;糜蛋白酶基因表达显著高于NC组,而ACE基因表达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仓鼠心肌病变时心肌局部升高的ATⅡ可能主要来源于糜蛋白酶途径,抑制糜蛋白酶的表达或活性可能对糖尿病心肌病变具有治疗价值.

    作者:丛丽;李益明;俞茂华;叶红英;张秀荣;胡仁明 刊期: 2005年第06期

  • 武汉地区中老年人糖耐量受损和2型糖尿病患病率调查

    采用抽样分层横断面现场调查方法对武汉地区2600名40岁以上成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武汉地区40~90岁一般人群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7.7%,糖耐量异常的标化患病率7.3%,从总体上看有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的现象.

    作者:赵林双;陈玉石;向光大;候洁;乐岭;蒋文;曹红燕;徐琳;郑敏 刊期: 2005年第06期

中国糖尿病杂志

中国糖尿病杂志

主管: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糖尿病杂志

主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