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泉;张良;王强;文良元;薛庆云
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原因之一,长期未控制的甲状腺功能亢进可引起严重的骨质疏松,值得引起注意.本文报道1例长期未控制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儿童严重骨质疏松、多发椎体骨折同时合并严重慢性甲状腺功能亢进性肌病的罕见病例,旨在提醒临床医师重视儿童骨质疏松的鉴别诊断,尤其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所致的骨质疏松,以便早期发现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化冰;夏维波;林海荣;毕锡文;孟迅吾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检测股骨颈骨折绝经女性股骨头骨铁含量,结合骨密度、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骨代谢指标,探讨骨组织铁含量与绝经女性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10例绝经后女性脆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行走跌倒6例、扭伤跌倒4例)为绝经组,年龄56~87岁,平均72.6岁;6例年轻女性暴力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车祸伤4例、骑车摔倒1例、高处坠落1例)为对照组,年龄19 ~ 43岁,平均31岁.2组患者均为住院、单发、非开放性骨折,入院检查无炎性反应,既往无病理性铁过载史.2组人院后均检测血清铁代谢和骨代谢指标,术中留取骨组织行骨铁含量测定和骨组织铁染色,术后均行腰椎和髋部(健侧)骨密度检查.结果 绝经组髋部和L1-4 BMD值、铁蛋白(FER)、25羟基维生素D(25-OH)均大于参考值范围;对照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绝经组骨铁含量均值为(88.9±47.2)μg/g,血清FER均值为(234.3±91.70) ng/mL,Ⅰ型胶原C端肽β降解产物(β-CTX)均值为(643.4±284.3)pg/mL,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均值为(3.4±0.73) U/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5 ±12.7) μg/g,(69.6±42.5)ng/mL,(254.3 ±129.9) pg/mL,(2.3±0.45)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组髋部BMD均值为(0.63±0.11) g/cm2、L1-4 BMD均值为(0.87 ±0.10) g/cm2,均低于对照组的(0.88±0.67) g/cm2和(1.06±0.18) g/c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组织普鲁士蓝+ HE染色后可见条絮状骨小梁结构,绝经组骨小梁区可见特异性铁元素沉积,对照组骨小梁区未见明显铁元素沉积;2组骨小梁之外区域均有散在特异性铁元素沉积.绝经组骨铁含量与血清FER呈正相关(r=0.966),与髋部BMD值呈负相关(r=-0.820).结论 绝经后女性易发生铁代谢及骨代谢异常,骨铁水平升高、骨量减少和骨铁含量增加可能是导致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作者:王兵;赵环;姜习凤;艾红珍;钱志远;张林林;董启榕;徐又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系统评价补充普通维生素D对于预防跌倒的意义.方法 检索MEDLINE、Cochranes等数据库,纳入老年人补充普通维生素D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Stata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6项临床试验,包括5 949例研究对象.补充高剂量维生素D可降低跌倒风险,补充低剂量维生素D对跌倒风险无显著影响;>12个月高剂量维生素D补充组跌倒人数略低于安慰剂组,<12个月高剂量维生素D补充组跌倒人数低于安慰剂组;高剂量维生素D2补充组跌倒人数明显低于安慰剂组,高剂量维生素D3补充组跌倒人数略低于安慰剂组.结论 补充较高剂量普通维生素D可降低老年人群跌倒发生率,但需进一步明确高剂量维生素D有效范围.
作者:唐松涛;章秋;唐海沁;孙业桓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过程中,尿酸对其成骨能力以及对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11β-HSD1)表达及功能的影响.方法 全骨髓体外分离培养健康成年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细胞形态学及细胞表面标志物对其进行鉴定,培养hBMSCs至第3代后分别以完全培养基(含体积分数10% FBS、1%双抗、89%低糖DMEM)为空白对照组、以成骨培养基(含10-8 mol/L地塞米松、50 mg/L维生素C、10-2 mol/L β-甘油磷酸钠的完全培养基)和尿酸干预成骨培养基(分别含0.2、0.4、0.8 mmol/L尿酸的成骨培养基)为条件对照组进行培养和诱导.培养诱导14 d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用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进行成骨细胞鉴定,用11β-HSD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RT-PCR技术检测各组11β-HSD1 mRNA的表达.结果 分离培养的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表达阳性,CD34表达阴性.成骨培养基和各尿酸干预成骨培养基诱导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均为阳性,钙结节数量随尿酸浓度增高逐渐增多(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各组细胞胞质均可见棕黄色阳性染色颗粒.病理图象分析软件测定11β-HSD1含量结果显示随尿酸浓度增高,成骨能力增加,光密度值逐渐减少(P<0.05).RT-PCR结果显示各组细胞均有11β-HSD1 mRNA表达,随尿酸浓度增高和成骨能力的增加,11β-HSD1 mRNA表达逐渐减少(P<0.05).结论 尿酸能促进hBMSCs向成骨细胞增生和分化,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尿酸通过下调11β-HSD1 mRNA的表达促进h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
作者:李百举;杨乃龙;宋青青;张山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对骨量和骨质量的作用.方法 将48只12月龄SD大鼠随机分为去卵巢模型组(OVX)、假手术组(SHAM)、低剂量阿仑膦酸钠组(ALL)、高剂量阿仑膦酸钠组(ALH),每组12只.ALL与ALH组大鼠作双侧卵巢切除,分别给予阿伦膦酸钠0.5mg/ (kg·d)与1.0 mg/kg (kg·d),持续用药12个月.结果 ALL及ALH组大鼠尿钙与肌酐比值(Ca/Cr)均低于OVX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及ALH组尿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HOP/Cr)与血清碱性磷酸酶水平(ALP)均较OVX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HAM组骨干重、灰重和钙含量高于OVX组,ALL与ALH组高于OVX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ALL与ALH组股骨骨密度、抗弯力及全身骨密度均高于OVX组(P<0.05).结论 SD大鼠卵巢切除12个月后出现明显骨质疏松,阿仑膦酸钠干预对增加骨量、改善骨质量有显著作用,在一定范围内骨质量的改善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吴友伟;史丽萍;张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生理条件下间充质干细胞(MSCs)内的氧浓度低于外界正常氧浓度,处于相对低氧状态;移植到体内的MSCs所处生存环境因损伤、缺血导致氧浓度更低,这种缺血缺氧环境对MSCs生存造成极大影响.缺血缺氧环境下,MSCs会启动自身抗凋亡机制维持细胞的存活率.此外,低氧预处理、药物应用、充足的葡萄糖供给、部分细胞因子的添加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也可不同程度地促进缺血缺氧环境中MSCs的生存.
作者:卜建龙;陶树清;王宇翔;张品一;刘日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5年,世上瞬间,人生一段.对本刊来说,是很有意义的5年.在领导关怀、编委们支持、读者热心、工作人员努力和有关业界的相助下,2008年《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创刊,201 1年即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从而迈上一个新台阶,得到了学术业界的好评.对此,我们代表编委会对他(她)们的贡献表示真诚的感谢.
作者:孟迅吾;徐苓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老年骨折患者25-羟基维生素D[25OHD]和甲状旁腺激素的状况,分析其与骨质疏松程度的关系,为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提供依据.方法 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在北京友谊医院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146例(男性36例,女性110例)纳入本研究,患者年龄60~ 90岁,平均年龄(72.4±9.2)岁.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25OHD和PTH水平,根据血清25OHD水平将患者分为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 10 ng/mL)、缺乏组(≥10 <20 ng/mL)、不足组(≥20< 30 ng/mL)和充足组(≥30 ng/mL);根据PTH水平将患者分为不足组(<8.3 pg/mL)、正常组(≥8.3≤68 pg/mL)、增高组(>68 pg/mL).同时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1-4及股骨近端(全髋、股骨颈)的骨密度.腰1-4、全髋、股骨颈任意一个部位骨密度T值>-1为正常组,骨密度T值为-1--2.5为骨量减少组,≤-2.5为骨质疏松组.对男女患者间的年龄、体重指数、25OHD、PTH及以及骨密度的差异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不同组间25OHD、PTH水平及骨密度差异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25OHD及PTH与腰1-4、全髋、股骨颈骨密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46名老年骨折患者中维生素D严重缺乏者41例(28.1%),缺乏者83例(56.8%),不足者18例(12.3%),充足者仪4例(2.7%).PTH水平增高组44例(30.1%),正常组102例(69.9%),不足组0例(0%);骨密度正常组16例(11.0%),骨量减少组48例(32.8%),骨质疏松组82例(56.2%).女性患者维生素D严重缺乏组股骨颈的骨密度显著低于维生素D缺乏组(P<0.05).不同骨密度组间的25OH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PT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与PTH无明显相关性.老年骨折患者25OHD与腰1-4骨密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94 (P <0.05).女性患者25OHD与腰1-4和股骨颈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92 (P <0.05)和0.432 (P <0.05).男性患者25OHD和PTH与腰1-4、全髋和股骨颈骨密度均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 老年骨折人群中存在严重维生素D缺乏状况,女性患者尤为严重;同时存在PTH增高现象.25OHD与骨密度间存在相关性.
作者:陈浩;冯飞;朱富强;唐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乳铁蛋白(LF)对体外培养原代大鼠成骨细胞增生与分化的影响,观察LF是否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促进成骨细胞的增生与分化.方法 用混合酶消化法分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分别用不同浓度LF(0、0.1、1、10、100、1 000 μg/mL)干预成骨细胞1、3、5、7d后,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生,采用PNPP法测定细胞内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 MT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除0.1μg/mL组外,各时段不同LF干预组均可促进成骨细胞增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10、100 μg/mL LF组干预第7天时细胞增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 000 μg/mLLF组干预第5天及第7天时细胞增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碱性磷酸酶检测结果显示,0.1 μg/mL LF对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明显影响.1~1 000 μg/mL LF均可促进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其中1 000 μg/mL LF在干预第7天时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乳铁蛋白能促进大鼠成骨细胞增生与分化,并在一定时间和浓度范围内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作者:吴曼;侯建明;杨海燕;林庆明;薛英;蓝旭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骨水泥强化术已被广泛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骨水泥强化术后椎体再骨折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研究认为椎体再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生物力学、骨水泥渗漏、骨质疏松等.本文就骨水泥强化术后椎体再骨折的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作者:贾璞;唐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相关因素.方法 50例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为骨质疏松组,年龄32 ~ 78岁;52例骨密度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非骨质疏松组,年龄34~ 75岁.采用美国GE公司产的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入组患者股骨颈、腰椎2-4(L2-4)骨密度,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体重指数(BMI)、尿微量白蛋白、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等的相关性.结果 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糖尿病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P值分别为0.030、0.006、0.015、0.024、0.002;与BMI呈负相关(P =0.032);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低密度脂蛋白无相关性.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女性的年龄、糖尿病病程延长、糖化血红蛋白升高及尿微量白蛋白增高与骨质疏松症相关.
作者:孙琴;冯玉兰;邢学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s)是多功能细胞因子,其家庭成员参与骨骼形成、分化、吸收等过程,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就BMPs对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及软骨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杨洁;李玉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基因Xba Ⅰ、PvuⅡ位点多态性与上海部分女性月经初潮及绝经年龄的关系.方法 401名无血缘关系的中青年女性,平均年龄(31.3±5.9)岁;571名绝经后女性,平均年龄(59.6±5.9)岁为研究对象,均为居住在上海> 30年的汉族人.采用双能X线测量仪测量腰椎、股骨颈骨密度(BMD),用PCR-RFLP方法分析受试者ER-α基因Xba Ⅰ、PvuⅡ位点多态性.采用Haploview 及PLINK遗传分析软件对Xba Ⅰ、PvuⅡ位点连锁不平衡及单倍体进行分析.结果 受试者的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律.携带Xba Ⅰ及PvuⅡ单个位点各基因型者间年龄、身高、体重、BMD和月经初潮及闭经年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Xba Ⅰ及PvuⅡ单个位点各基因型与月经初潮及绝经年龄无相关关系.Xba Ⅰ、PvuⅡ2个位点之间具有较强的连锁不平衡,存在4种频率>1%的单倍型PX、Px、px、pX.经校正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的影响后,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单倍型Px与绝经后女性闭经年龄相关(P=0.044),携带Px纯合子(PxPx)女性闭经年龄[(47.5±3.6)岁]早于携带Px杂合子者[(49.4±3.8)岁](P =0.040)及未携带单倍型人群[(49.8±3.9)岁](P=0.015).结论 ER-α基因Xba Ⅰ、PvuⅡ位点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妇女绝经年龄相关,但与初潮年龄无明显相关.
作者:段鹏;何进卫;傅文贞;张增;郑慧;徐佳;胡云秋;刘玉娟;胡伟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椎体成形术与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有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 48例年龄>65岁、因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患者分别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与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统计术前VA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时间、平均每节椎体注入骨水泥量、骨水泥渗漏情况、术后第1天VAS评分、术后6个月VAS评分、术后6个月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住院总花费等指标.结果 48例患者的82节椎体均经双侧入路成功完成手术,PVP组为24例37节椎体,每节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平均为(2.82±0.41) mL; PKP组为24例45节椎体,每节椎体骨水泥注射量平均为(2.94 ±0.32) mL,2组患者骨水泥注射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5).2组术后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疼痛缓解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9);PVP组术中透视累计时间为(13.58±3.79)s,PKP组为(21.38±4.1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09).结论 PVP与PKP均为微创手术,均可缩短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卧床时间,在缓解疼痛和增加椎体稳定性方面疗效较好,疼痛缓解可维持至术后6个月以上.
作者:纪泉;张良;王强;文良元;薛庆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上海市部分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水平与认知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1年9月至11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门诊初次就诊的绝经后女性111例,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正常组(25OHD≥50 mmol/L)和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组(25OHD<50 mmol/L).对所有入选者进行认知障碍评估,包括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采用美国GE公司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定正位腰椎1-4和左全髋骨密度(BMD).结果 维生素D缺乏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维生素D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2组患者MMSE评分及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维生素D水平与MMSE评分及MoCA评分均无相关性(OR=1.552,P=0.489;OR=1.169,P=0.448),校正年龄、文化程度、绝经年龄、绝经年限后,相关性仍无显著性差异(OR=1.408,P=0.662;OR=1.259,P=0.602).结论 上海市部分绝经后女性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认知功能间无相关性,宜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或行前瞻性研究以确定其是否相关.
作者:陈琳;游利;陈瑾瑜;潘凌;彭永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铁过载对成骨细胞铁稳态及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 34℃条件下体外培养人成骨细胞(hFOB1.19),以不同浓度(50、100、200 μmol/L)枸橼酸铁铵(FAC)干预,用RT-PCR检测成骨细胞铁调节基因膜转铁蛋白(FPN1)、转铁蛋白受体(TfR)和二价金属转运蛋白1 (DMT1)表达的变化;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观察成骨细胞铁离子荧光强度;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活性氧(ROS)水平;碱性磷酸酶活性试剂盒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Von kossa染色法行钙结节染色.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FAC干预48 h后FPN1 mRNA的表达随FAC干预浓度增加呈剂量依赖性上调,TfR、DMT1 mRNA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下调(P<0.05);FAC 干预48 h后成骨细胞铁离子荧光强度剂量依赖性减弱,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 h后成骨细胞ROS水平随FAC干预浓度增加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FAC干预10d后各组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均随FAC浓度增高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相比,FAC干预17 d后成骨细胞钙结节染色显示矿化面积和钙结节形成随FAC浓度增加而减少.结论 铁过载对成骨细胞生物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细胞内铁离子浓度增加及活性氧水平升高有关.
作者:何银锋;张鹏;赵国阳;张林林;高超;沈光思;赵理平;张增利;林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